中国地质大学BBS论坛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taotao (陶涛), 信区: CUG
标  题: 中国地质大学[维基百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Feb  2 15:45:07 2010), 站内

中国地质大学(英语: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CUG),简称地大,是一所中国
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
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重点大学,是中国地学人才培
养的主要教育机构和地学研究的基地。现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两个独立的办学实体。




目录 [隐藏]
1 历史
1.1 建校
1.2 北京地质学院时期
1.3 湖北地质学院时期
1.4 武汉地质学院时期
1.5 中国地质大学时期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院、系、课部
2.2 科学研究
2.2.1 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工程中心
2.2.2 联合共建
2.2.3 省部级工程中心
2.2.4 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
2.2.5 国家级、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2.2.6 检测机构
2.2.7 研究机构
2.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
2.4 相册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院、系、课部
3.2 研究机构
3.2.1 国家重点实验室
3.2.2 国家级专业实验室
3.2.3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2.4 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
3.2.5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4 实习站
5 学校标识
5.1 校训
5.2 校歌
5.3 校徽
6 体育活动
6.1 登山
6.2 户外运动
6.3 攀岩
6.4 羽毛球
7 历任院校长
8 著名校友
8.1 院士
8.2 其他知名校友
9 注释
10 参看
11 外部链接


 历史
 建校
中国地质大学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1952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
点,发展专门院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院系调整。由北京
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学系地质组、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唐山铁道学院
采矿系地质组以及西北大学地质系本科3个班的学生(46名)等著名大学的地质系、科合并
而成立北京地质学院。是当时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四
光任筹委会主任。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夹道举行了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
教育部副部长曾昭伦、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教授等各部门的代表出席
了大会并讲了话。李四光在讲话中说:

现在新中国办起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航空学院是惊天,地质学院是动地。你们就是动地的勇
士……你们是新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我代表地质部向你们祝贺。

学校决定11月7日为北京地质学院的"校庆日"。 1952年12月24日,政务院任命红军老干部刘
型为北京地质学院首任院长,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尹赞勋教授任
副院长。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学校行政及其他主要行政负责人是: 教务长尹赞勋(兼) 副教务长张席禔、李广信 总务长
陈子谷 副总务长杨遵仪

建校初期,学校分别在北京沙滩(原北京大学地质馆)、端王府夹道(原北京大学工学院)
和河北宣化地质学校三处办学。1954年后陆续迁入北京西北郊学院路新校址。据1952年11月
15日统计,北京地质学院有教授、副教授29人,讲师15人,助教94人,职员116人,工友
175人,教职工总计429人。在校学生1527人(其中新生1188人),毕业生31人。




 北京地质学院时期
建院初期,学校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和地质调查所汇聚了一大
批优秀教师。讲师以上的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和西南联大
,许多人长期在上述名牌大学任教,其中有16人在20世纪20-40年代赴欧美深造,他们是:

袁复礼 :民国初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是中国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奠基人。
冯景兰:20世纪20年代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回国后成为著名的矿床学家和工程地质学家。
曾任清华大学地学系主任、云南大学工学院院长及采矿系主任。
张席禔:1928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博士学位。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之一。
尹赞勋:1931年在法国里昂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到欧洲许多地方进行地质考察,是中国地层
古生物学的开拓者之一。曾担任过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
杨遵仪:1939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
长。
高平: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江西地质调查所所长和北京地质调查所所长。
1943-1946年曾赴美考察。
傅承义: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4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并
在该校任教多年。
潘钟祥:1946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及两广地质调查
所所长。
王鸿祯:1947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秘书长。
马杏垣:1948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
池际尚:1949年在美国布伦茂大学获博士学位。
周卡:194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
涂光炽:194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
苏良赫:1950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博士学位。是中国工艺岩石学的开拓者。
张炳熹:195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
陈光远:1951年在瑞典额普赛拉大学获副博士学位。
这些学者在欧美学习到了先进的地质理论和研究方法,到北京地质学院后又向来华的苏联专
家学习到了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兼容并蓄,结合北大、清华、北洋等院校地质系的教学经验
和方法,使北京地质学院的教学工作从建校开始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较高的起点,使其能在
50年代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并为学校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陷入全面瘫痪状态。1968年8月25
日,工人、解放军宣传队进驻学校,接管了学校的全部工作,进行大批判、大联合、成立革
命委员会、清理阶级队伍、整党等所谓的"斗、批、改",知识分子受到严重摧残,造成了许
多冤假错案。从1969年11月15日起,千余名教职工被送往江西省峡江县仁和公社"五七"干校
接受"再教育"。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时间中,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北京市原有的46所
高校中,有13所被迫外迁,其中以地矿、农林院校为主,北京地质学院为受害学校之一,学
校进入了动荡、颠沛流离状态。在仓促的搬迁中,仪器、图书资料、标本、教学文档等损失
惨重。




 湖北地质学院时期
1970年9月18日,国家地质总局在《关于北京地质学院迁往湖北江陵基本建设的批复》中同
意将拟迁往湖南石门县建校计划改为迁往湖北江陵县。征地面积为江陵县城东门内约435亩
地,建校规模按5个系13个专业、学生2000人、教职工1700人进行规划,总建筑面积为86
220平方米,总投资初步估计约8114万元,两年建成。学校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此间,
学校形成了四点办学的格局:江陵校本部(教职工549人)、丹江"五七"地质队(教职工
231人)、江西"五七"干校(教职工561人)、北京留守处及机工厂(教职工347人)。

1970年春,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共220名。其中,综合找矿专业111名,金属物探专业
39名,石油地质专业26名,工程地质专业44名。分别在丹江"五七"地质队(校办队)和江陵
校部(借石油研究大队部分房舍)进行教学。

1972年8月9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成立湖北地质学院武汉分院的批复:同意湖北地质学
院在武汉地质学校的教学点改为"湖北地质学院武汉分院"。9月2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同意
湖北地质学院在江陵城东门内建校,征用土地435亩。国家计委地质局决定,武汉地质学校
明年暂不招生,现有校舍除保证地校教职工必要的生活用房外,要尽量借给地院使用。
1972年,学校招收地质力学和英语两个专业新生58人;1973年,招生274人;1974年,招生
99人;1975年,招生479人;1976年,招生489人。从1971-1976年,招收的六届"工农兵学员
"共计1619人。 1972年底,"军工宣队"全部撤离学校,高元贵被任命为学校"革委会主任",
教职工从湖北江陵、丹江、沙洋3点撤回北京。学校在保证武汉教学改革的同时,在北京很
快就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情报工作。

 武汉地质学院时期
1975年,学校由湖北江陵迁至湖北省府武汉市,并将原武汉地质学校并入,学校进入恢复重
建时期。 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回迁无望的形势下,老院长高元贵带领新校址考察小
组,先后奔赴湖北省黄石、大冶、武昌、孝感、蒲圻、咸宁、花园、广水、襄樊等地进行实
地考察、论证,择优选址武汉市。在国家地质总局和湖北省革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方案获准


1974年7月27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复:同意湖北地质学院在武汉市建校。
1974年12月18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复:同意湖北地质学院改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75年4月20日,武汉市革命委员会城市建设委员会批复:武汉地质学院建校地址界定在武
昌喻家山和南望山的南麓、华中工学院以西、武汉邮电科学院以东、181厂以北地段。学校
开始第二次创业。
1975年8月8日,国家计委、教育部电告湖北省革委会:
武汉地质学院为地质方面的骨干院校,该院全体教职工必须暑假全部迁汉,并安排今年秋季
对几个急需专业招进一部分新生。安排好全部教职工和新招学生用房。

8月中旬,在郑州黄河大桥修复通车后,铁道部为学院安排第一辆专列,将第一批教职工直
送武汉,分别寄居在原武汉地校、省委党校、华中农学院、武汉教师进修学院、华中工学院
,地跨武汉三镇,实行"乌兰牧骑式"的多点办学。

在办学条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学校边建设边招生,1975年招收工农兵学员479人,恢复了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矿产地质及勘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金属及非金属地球物理
勘探、地球化学找矿、地质力学、探矿工程6个系7个专业。1976年学校又新增应用化学系,
设化学分析专业。招收工农兵学员489人。

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开始在科学技术与教育领域拨乱反正,恢复了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考
试制度。学校当年招生428名。1978年,除恢复"文革"前的原有专业外,又增设了地震地质
班和坑探工程班。当年招收新生887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先后为整风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的同志彻底平了反;对"文革"中受
冲击的干部、教师落实了政策;同时对所谓"批清"运动中受到错误伤害的一大批师生员工予
以纠正,赔礼道歉。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学校建设和发展速度大
大加快。1976年2月29日,第一栋教职工集体宿舍楼破土动工。1978年6月抢建教学楼和第一
栋学生宿舍楼,当年9月竣工。基本上解决了生活和教学用房急需。到1980年基本完成了建
校第一期计划工程。

1986年4月14日,国务院批准11所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为第二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武汉地
质学院跻身于全国33所研究生院之列。学校有权自己审核"地质学"和"地质勘探、矿业、石
油"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
试点权等。

学校南迁后,留京的教职工在原来留守处的基础上,经治理整顿,于1978年成立武汉地质学
院北京研究生部。1985年9月9日,地质矿产部决定,将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地
质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合并,成立了"北京地质教育中心"。翟裕生教授
任主任。

 中国地质大学时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11月4日,国家教委下发
地矿部"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地质大学的批复"。

1987年11月7日,在建校35周年的同时,在武汉和北京学区同时举行了隆重的中国地质大学
挂牌揭幕仪式。

1988年4月9日,地矿部就中国地质大学领导班子及4个实体做出决定,同时明确了中国地质
大学(武汉)、(北京)和两个管理干部学院,实行校、院长负责制,校、院长实行任期制,任期
四年。

1988年5月29日,朱训校长主持召开第一次校务会议,决定大学办公室1988年6月1日开始办公
,同时启用"中国地质大学"印章,在京汉两地办公。至此,形成"一所大学,两地办学,四个实体
,总部在武汉"的特殊结构的联合办学新格局。从此中国地质大学成为了一所在武汉、北京两
地办学,具有四个相对独立实体的特殊大学。各实体人、财、物独立或相对独立,可对外独
立开展教学、科研、生产经营,而中国地质大学本身也有自己的权益、功能、名誉,这既涵
盖各实体的权益、功能、名誉,还增加了新的内容,有的还作了新的调整。中国地质大学发
展成一所理工文管齐全,普通成人教育兼有,高等教育个层次配套的、以地质类学科专业为
主的综合性大学。

1988年7月22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岩石学、 矿物学、 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矿产普查与勘
探、 探矿工程5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1997年12月6日,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第一
批进入 "211工程"行列,成为国家进行重点建设的大学。

2005年3月,根据教育部文件,位于武汉的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和北京两个校区独立办学,
教育部仍然以一个中国地质大学整体进行建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毗邻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开
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是湖北省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高校。学校占地面积
1132505平方米,建筑面积755634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258956平方米,学生宿舍面
积252886平方米。拥有一条长约380米的"地大隧道"贯通学校西、北校区。 学校现有教职员
工3100人,专任教师158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173人,教授375人,副教授
435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4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7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教授3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2人。近5
年来,学校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各类研究院(所、中心)89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
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1个。学校图书馆收藏各类
图书资料共计20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资料139.69万册,中文电子图书80万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院、系、课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显示▼隐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院、系、课部

研究生院
地球科学学院
地质学(理科基地班,普通班)
地球化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资源学院
资源科学与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土地资源管理
海洋科学与工程
煤及煤层气工程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化学
环境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环境工程
生物科学
工程学院
勘查技术与工程
土木工程
安全工程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地球物理学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
自动化
通信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
统计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
财务管理
旅游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
外国语学院
英语
信息工程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测绘工程
软件工程
信息工程
 数学与物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珠宝学院
珠宝鉴定
首饰设计
政法学院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法学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工程
信息安全
体育部
体育学(社会体育专业户外运动方向)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
音乐
艺术设计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科学研究
 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工程中心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及信息系统国土资源部重点研究实验室(国土资源部重点)
壳幔体系组成、物质交换及动力学国土资源部开放研究实验室
环境岩土技术国土资源部开放研究实验室
国家遥感中心地壳运动与深空探测部(科技部)
工程地球物理国土资源部开放研究实验室
地球表层系统开放研究实验室(湖北省重点)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
湖北省废物地质处理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地球物质与区域资源和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重点)
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筹)(教育部重点)
 联合共建
油气资源勘查研究中心(地大与中国石化共建)
中匈联合环境科学与健康实验室(与匈牙利罗兰大学共建)
贵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循环经济研究院(我校与贵阳市联合共建)
中美联合非开挖研究中心(与美国高校)
 省部级工程中心
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
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及应用工程中心(湖北省)
湖北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
湖北省黄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
 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
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湖北省)
 国家级、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
湖北省高等学校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湖北省高等学校地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湖北省高等学校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湖北省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湖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湖北省高等学校物理实验中心
 检测机构
国土资源部武汉资源环境监督检测中心
珠宝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机构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研究所
沉积盆地及沉积矿产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中心
电子商务国际合作中心
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华中构造力学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博物馆,1982年在武汉重建。2001
年,中国地质大学获邵逸夫基金资助,建设新博物馆大楼,新馆总投资5000余万元,于
2003年落成,2005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新建后的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
积近五千平方米,是目前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也是目前中国内地高校规模最
大的博物馆。2006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风景旅游区,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成为全国首家拥有4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馆藏各类
地质标本达3万余件,其中珍贵罕见的馆藏珍品近3000件,包括体长10.5米、体高
6.1米的恐龙化石珍品--黑龙江满洲龙化石;长度和完整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一的鱼龙化
石之王--梁氏关岭鱼龙化石;面积达15平方米的世界最大的海百合化石等。

 相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区地勘楼背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区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三楼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区凉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区化石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学校现有16个院(系、部),47个本
科专业,1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授权
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涵盖理、工、文、管、经、法、哲和教育8个学科门类;在职教职工
1200人,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院、系、课部
[3]

显示▼隐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院、系、课部

研究生院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地质学
地球化学
资源勘察工程(固体矿产)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工程技术学院
勘查技术与工程
土木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安全工程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人文经管学院
工商管理
经济学
市场营销
行政管理
法学
会计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珠宝学院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艺术设计
海洋学院
海洋科学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继续教育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
地理信息系统
能源学院
石油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能源)
外语系
英语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地球物理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子信息工程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测绘工程
土地资源管理
体育部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研究机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实验室
 国家级专业实验室
矿物岩石材料开发与应用实验
地质超深钻探技术实验室(科学钻探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实验室
地下探测技术与仪器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
岩石圈构造与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开放实验室
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开放实验室
地球物质科学研究开放实验室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及信息系统开放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信息研究开发实验室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实习站
由于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野外进行教学实习,所以中国
地质大学在很多地方设有实习站,其中比较重要几个实习站有

中国地质大学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秦皇岛实习站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产学研基地
 学校标识
 校训
中国地质大学的校训"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是著名校友温家宝于1994年10月19日视察母校
时为地大的题词。


"艰苦朴素"就是要求师生要坚持朴实无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就是求大学
之真,务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之实。




 校歌
中国地质大学的校歌是电影《年轻一代》的主题曲《勘探队员之歌》。由佟志贤作词、晓河
作曲。 从北京地质学院时期起,新生们入学后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勘探队员之歌》,师
生人人会唱。1990年6月19日,在第九次校务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勘探队员之歌》定为校歌.

中国地质大学校歌
佟志贤 词 晓河 曲
是那山谷的风, 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 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 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 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 ***
是那天上的星, 为我们点上了明灯。
是那林中的鸟, 向我们报告了黎明。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 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 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 ***
是那条条的河, 汇成了波涛的大海,
把我们无穷的智慧, 献给祖国人民。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 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 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校徽



中国地质大学的校徽外圆圈内上方是汉字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中间圆形为放大镜,内置
地质锤和指南针,显示学校优势与特色,以及久远的办学历史,指明学校向综合性稳步发展
的方向。放大镜外围为地球经纬线,不仅代表着中国地质大学与地球的亲密关系,同时蕴含
着地大人对实现开放型、现代型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办学目标的矢志追求和豪迈情怀。

 体育活动
中国地质大学拥有很多特色体育运动,这些运动大多与野外工作有关,其中较著名的有野外
生存体验、攀岩、定向越野和登山等。其中以登山运动较为突出。

 登山

2008年10月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
中国地质大学建校以来向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登山队员,很多人都成为了中国登山协会中
的骨干。有人称,登山对于中国地质大学而言,就像中文如北大,理工如清华。早在1958年
,北京地质学院就组建了中国第一支业余登山队,当年底登山队即奔赴甘肃,于12月20日成
功地攀登了祁连山主峰七一冰川(海拔5120米)[4],开创了中国冬季登山的先例,学校还
选送了王富洲等人前往苏联学习登山技术,后来王富洲参加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
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壮举。文革期间,学校的登山活动被迫停。直到1984年,学
校重建了登山队,同年2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基层群众登山组织--武汉地质学院登山协会。

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主要成绩 登顶时间 山峰 海拔 备注
1959年5月28日 秦岭主峰太白山 4120米 登顶46人,其中女子12人
1960年6月2日 阿尼玛卿Ⅱ 6268米 首次登顶,当时误认为是Ⅰ峰
1964年 玉龙雪山 5596米
1965年 雀儿山 6012米
1984年 阿尼玛卿Ⅱ 6268米 与日本长野山岳会登山队联合攀登
1987年 库拉岗日 7538米
1988年9月24日、25日 雀儿山 6168米 首次登顶,与日本神户大学山岳会联合攀登登
1991年 希夏邦马峰 8012米 与日本长野县登山队联合攀登
1997年 希夏邦马峰 8012米
1998年 雪宝顶 6621米
2000年 雪宝顶 5588米
2002年 各拉丹冬峰 6621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到达6500米高度
2003年 哈巴雪山 5396米
2004年 慕士塔格峰 7546米
2005年 四姑娘山Ⅱ峰 5454米
2006年 玉珠峰 6178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
2008年 哈巴雪山 5396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登山队
2008年10月2日 卓奥友峰 8201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
2009年 半脊峰 5430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登山队
2009年10月6日 四姑娘山三峰 5664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登山队[5]
2009年11月5日、7日 若尼峰Ⅱ峰 6800米 若尼峰属于未登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
队与日本神户大学登山队联合攀登[6]

 户外运动
中国地质大学于1998年率先开展了野外生存课,从而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野外生存教育资源
库的大学;2002年组织承接了国家重点教育课题--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体验课程;2004年成
为全国第一个拥有野外生存本科专业的大学。

 攀岩
199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修建国内第一座室内人工攀岩壁,号称亚洲第一壁。1993年
,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办了中国首届国际攀岩邀请赛,当年世界女子冠军俄罗斯运动
员参赛,最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团体冠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还出版了国内第一
本攀岩教材。2003年11月7日~8日,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举行。2009年12月4日--6日,第二届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攀岩馆内
举行[7]。

 羽毛球
1994年,中国地质大学羽毛球队赴捷克参加第三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获得1金、1银
、2铜。
1996年,又赴法国参加第四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获得2银、1铜。
1998年,赴土耳其参加第五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获得2金、2银。
2006年10月10日至15日,第九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办
 历任院校长
历任院校长 时期 院校长 上任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北京地质学院 刘型 1952年 1958年
高元贵 1958年 1976年 1972年起,高元贵担任湖北地质学院革委会主任
湖北地质学院
武汉地质学院 王 焕 1976年 1980年 代革委会主任
王鸿祯 1980年 1983年
赵鹏大 1983年 1988年
中国地质大学 朱训 1988年 1994年
赵鹏大 1994年 2005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赵鹏大 1988年 1996年
殷鸿福 1996年 1997年
赵鹏大 1997年 2003年 兼研究生院院长
张锦高 2003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翟裕生 1988年 1990年
程业勋 1990年 1994年
赵鹏大 1994年 2000年
吴淦国 2000年

 著名校友
 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建校50年来,毕业生中有20多人人入选两院院士,在单科性院校中这样的成绩
并不多见。先后当选两院院士的毕业生是[8]:

姓名 生卒 籍贯 毕业时间 当选院士时间 成就
刘宝珺 1931年9月13日- 天津 1953届 1991年 沉积学家
马宗晋 1933年1月4日- 吉林长春 1955届 1991年 构造、地震地质学家及减灾专家
孙大中 1932年6月20日-
1997年5月1日 山东威海 1955届 1991年 前寒武纪地质学家
欧阳自远 1935年10月9日- 江西吉安 1956届 1991年 地球化学家天体化学家
傅家谟 1933年7月14日- 上海 1956届 1991年 有机地球化学家及沉积学家
张弥曼 1936年4月17日- 江苏南京 [9] 1991年 古生物地层学家及
古脊椎动物学家
叶大年 1939年7月21日- 广东鹤山
(生于香港) 1962届 1991年 矿物学家
李廷栋 1930年10月7日- 河北栾城 1953届 1993年 区域地质学家
殷鸿福 1935年3月15日- 浙江舟山 1956届 1993年 地质古生物学家
程国栋 1943年7月11日- 上海 1965届 1993年 冰川冻土学家
秦蕴珊 1933年6月1日- 辽宁沈阳 1956届 1995年 海洋地质学家
汪集旸 1935年10月11日- 江苏吴江 1956届 1995年 地热学家
汤中立 1934年10月30日- 安徽安庆 1956届 1995年 矿产勘察专家及矿床地质学家
马瑾 1934年11月27日- 江苏如皋 1956届 1997年 构造地质学家
戎嘉余 1941年12月7日- 上海 1962届 1997年 地层古生物学家
胡见义 1934年3月25日- 北京 [10] 1997年 石油地质学家
金翔龙 1934年11月29日- 江苏南京 1956届 1997年 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学家
卢耀如 1931年5月22日- 福建福州 1953届 1997年 水文地质学家及工程地质学家
郑绵平 1934年11月7日- 福建漳州 [11] 1997年 矿床地质学家及盐湖学家
张彭熹 1931年2月5日- 天津 1956届 1997年 盐湖地球化学家
张本仁 1929年5月28日- 安徽怀远 1956届 1999年 地球化学家
钟大赉 1933年8月11日- 山东青岛 1954届 2001年 构造地质学家
陈旭 1936年- 江苏南京 1959届 2003年 古生物与地层学家
金振民 1941年9月- 浙江温州 1965届 2005年 构造地质学家
杨文采 1942年10月- 广东大埔 1964届 2005年 地球物理学家
马永生[12] 1961年- 内蒙古 1984届 2009年 地质勘探学家
莫宣学[13] 1938年12月- 广西融水 1960届 2009年 岩石学家

 其他知名校友
温家宝:1968届硕士毕业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总理
赵鹏大
王大宾
张宏仁:1954届毕业生,现任国际地质科学联盟主席
欧阳自远:1956届毕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
学所研究员
李久林: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的总设计师
寿嘉华:1965届毕业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兼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
王富洲:1958届毕业生,原国家登山队党委书记、现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王安顺:1983届毕业生。北京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
黄诒纯: 1968届毕业生。现任甘肃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张文岳:1967届毕业生。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共辽宁省省长
孙金龙:1990届毕业生。原任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现任安徽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蒋承菘:1962届毕业生。1998年至2001年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
严宏谟:1953年入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85年6
月至1995年9月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党组书记。现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张一伟1956届毕业生,中国石油大学校长
李致新:国家级运动健将、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1985届毕业生,1988年参加中、日、
尼双跨珠穆朗玛峰并获成功。李志新是唯一登顶的汉族队员,也是中国地质大学第二位登上
世界高峰的运动员,是中国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两位登山家之一
王勇峰:国际级运动健将、中国登山队队长,1984届毕业生,1993年参加海峡两岸珠峰队登
顶成功。他和李致新为中国目前仅有的两为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家
佟璐:1985届毕业生,1990年登上了海拔8012米的西夏邦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位登上8000米
以上独立山峰的汉族女性
次洛:1999届毕业生,1998年5月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位登顶珠峰在校大学生
武能乐:1959届校友、越南留学生,原河内矿业地质大学副校长
高崚:羽毛球运动员,2004届毕业生,2000年悉尼奥运会羽毛球混双金牌、女双铜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羽毛球混双金牌、女双银牌
袁复栋:2005级大学生,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队员,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传递,
并成功登顶珠峰,被选为2008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4]
高山:1989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博士学位,地球化学家,2009年11月当选英国皇家
化学学会会士[15]。
康学增:中国地质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振华重工总裁[16]。
注释
^ 中国地质大学简史
^ 中国高校第一家4A级景区 在中国地质大学诞生了
^ 中国教育在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专业介绍
^ 武汉地质学院登山科学考察活动的回顾与展望
^ 我校登山队成功登顶四姑娘峰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日本神户大学联合攀登若尼峰登山队成功登顶
^ 第二届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在我校落下战幕,校园聚焦,2009年12月8日,2009年12月11
日查阅
^ 中国地质大学院士名录
^ 张弥曼于1953年入北京地质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
^ 胡见义1952年9月就读于北京地质学院,后到前苏联留学,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石油学院
^ 郑绵平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8—1960年在北京地质学院进修
^ 新当选院士马永生:中国“川气东送”探索者,人民网,2009年12月03日,2009年12月
11日查阅
^ 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
^ 人民网2008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 http://dxy.cug.edu.cn/list.asp?unid=349 地球科学学院高山教授当选英国皇家化学学
会会士,2009年11月17日,2009年11月26日查阅
^ 振华重工创始人管彤贤辞职 康学增将接任,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2009年12月9日,
2009年12月11日查阅


--
                                                           _︵ ... ..
            _     _              ︵ _                     (/ /:·˙˙˙: .
         \   ╲ ╱   /   ┌┐    \ ╲>\       ┌─┐      / /\            :.
 by       \ (︶ ︶) /  ┌┘└┐  (\   /       └─┘     ︵ ▕__            .
 chive     ╲╲ ╱╱   └┐┌┘  (/  /        ┌─┐    / / / / )
       信心  ╲)╱       └┘    /  / 坚强    └─┘    \  ╰╰/   希望


※ 修改:·taotao 于 Feb  2 15:45:20 2010 修改本文·[FROM: 202.114.200.*]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02.114.20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是基于热心建立,只为保存一点Telnet bbs的美好记忆,如有侵权敬请致信告知.  szuonli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