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BBS论坛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omd (我来自上海), 信区: HUST
标  题: 华科的非杰出校友  汪潮涌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pr 22 08:16:03 2011), 站内

汪潮涌,这个15岁就考入华中理工大学,被人称为神童的男人,其辉煌的成长经历,
让人不得不感叹——上帝,有时就是特别眷顾这个世间的某些人。汪潮涌说自己现在更希
望做个社会企业家,他所说的社会企业家是相对于纯粹的商人而言的。马斯洛说人的一生
有五个需求层次:基本的生存需要,安全感,尊重需要,爱与归属感,自我实现等。毫无
疑问,四十知天命的汪潮涌,现在已经步入了马斯洛所说人的最高需求层次。


人物简介:
    汪潮涌,一九八五年赴美留学,是最早进入华尔街工作的大陆留学生之一。从一九八
七至一九九八年,他先后就职于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J·P·Chase),标准·普尔公司 (
Standard & Poors),摩根士丹利公司 (Morgan Stanley)等著名金融机构;在摩根士丹利
公司期间,他担任亚洲公司副总裁兼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一九九八年汪先生受国家开
发银行邀请担任顾问,任期满后,与国际投资机构共同创办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目
前,汪先生是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ChinaEquity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td.
) 的创始人及总裁,同时也是伦敦证交所上市公司欧瑞中印投资公司(Origo Sino-India
PLC.)的董事长,北京信中达创投公司、美帆中国之队、李时珍健康产业开发股份公司、粉
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投资人,也是瑞星科技、盈方体育(中国)传媒公司、九城
游戏(NASD)等公司的董事。


简历
  1980-1984 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工程系 学士
  1984-1985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攻读研究生课程
  1985-1987 美国罗格斯大学 商学院 MBA
   1987-1990 摩根大通银行纽约总部 高级经理
  银行资产证券化,消费者信用卡,汽车,房贷证券化,参与300多亿美元的ABS、MBS的
发行
  1990-1993 标准普尔纽约总公司 结构融资部 联席董事  相关书籍
从事资产证券化评级业务
   1993-1998 摩根士丹利 亚洲公司副总裁兼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任亚洲公司副总裁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作为摩根士丹利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创始
人之一,汪潮涌先生直接参与和负责为财政部、中国银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上海实业
、北京大唐发电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等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海外融资业务,海外融资总
额达数十亿美元
  1998-1999 国家开发银行 投资业务顾问
  1999 – 今 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长及创始人
  创建于1999年的信中利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投资与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业务涵盖创投、
PE及直接投资等领域,在科技/传媒/资源/环保/医药等行业投资了近二十家公司,其中包
括百度、瑞星和华谊兄弟等成功企业,在中国投资界非常活跃及有影响力,同时也是北京
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在全国选聘的8家PE管理公司之一。


人生态度:

综述
  汪潮涌,名字中的三个字都跟水有关,在汪潮涌的人生经历中,水是一种特殊的刻度
。“在我人生的前20年,很遗憾,没有见到过大海,但是在我人生的几个很重要的时刻,
却没有离开过水。”
  1993年的时候,汪潮涌还在美国的摩根大通银行工作。每到夏天,下了班以后大约下
午五点多钟,他都会透过办公大楼的窗户看到帆船开到纽约的入海口,一边是曼哈顿的摩
天大厦,一边是帆船在夕阳下扬帆大西洋的场景,一边还有高高矗立的自由女神雕像,这
种风景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后来,他知道这道风景与100多年来的美洲杯帆船赛有关,并且得知,纽约很多金融机
构的职员参加帆船运动。在他的印象中,金融投资和帆船运动的结合源于停留在记忆中的
美丽风景。他没有想到多年后,这道风景最终因为他自己独立运作公司而有可能变成现实



帆船

    2004年9月,汪潮涌到法国的马赛观看美洲杯帆船赛分站赛。在那座古老的欧洲古城,
有几千条各式各样的游艇,其中8艘带着各自赞助商广告的帆船最引人注目,这给他留下了
很深的印象。于是他想:我们能不能组建一支“中国之队”参加美洲杯帆船赛?中国能否
举办美帆赛中的一场分站赛?
  在他看来,投资帆船比赛已经完全不同于早期那些纯商业性投资,这是对商业和社会
双重效应选择的结果。“虽然投资帆船运动可能有人不理解,但是建立‘中国之队’是我
的一个投资路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投资中国水上运动和运动器材。并且通过组队参加这
样赛事来提高中国的国际品牌影响力,这样的一个契机是赞助商们所乐于见到的。”
  后来,他同法国的“挑战者号”船队合资成立“中国之队”,并于同年参加了在西班
牙巴伦西亚的比赛。在他看来,“中国之队”的比赛成绩并不重要,他也根本没考虑过“
中国之队”能否营利。他觉得中国缺少把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相结合的企业家,用他的话
说是“社会企业家”。帆船运动就是他回馈社会实际行动的开始。他希望与更多人共同分
享帆船运动中所承载的自由梦想,因为这种梦想也是他追逐已久的。


高尔夫
  不但玩帆船,汪潮涌还玩高尔夫。在他看来,高尔夫不同于其他的运动,它是跟自个
较劲的运动,即使是最好的球手,每场球赛都会有属于他自己的遗憾,“我不会很在意成
绩,每次打完球,我都会请教教练,找到并纠正一些错误的地方,不断改进,掌握其中的
技巧。”所以,当国内的风险投资处于低潮时,汪潮涌并没有感到失落。他说:“打高尔
夫以后,我开始学会了耐心。”
  高球的礼仪中汪潮涌变得更加绅士。无论是对合作伙伴还是对自己的球童他都很尊重
,会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不再像以前那样只以自己为中心,只看重能给自己带来发展的
人。他说球童既是教练,又是伙伴,有时还是很好的心理辅导员,能在球手打球时提供很
多有益的帮助,对他们友善是打高尔夫球的基本礼仪。同时他也会在每次击球后,将掀起
的草皮断片捡起放回原位,再轻轻踩一踩,以帮助草皮重新生长……看似一些微不足道的
细节,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他说这在商务交往中很重要。


探险
  因为以玩会友,他和王石等人都成了好友。他们经常一起去探险,包括重走丝绸之路
等等。心理学上研究认为,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往往是因为他们性格里潜
藏着一些巨大的不安份的偏执的因素。所以在业余生活中,他们要么像王石一样的上天入
地,今天珠峰明天北极的挑战自己的极限;要么象海航集团的董事长陈峰那样虔诚信佛,
以追求心灵的安静来平衡自己的身心。无论是动还是静,归根到底,都是通过采取有益身
心的生活方式来平衡自己的偏执。
  汪潮涌本人更欣赏的生活方式是动与静的结合。动的时候,他像王石一样,去航海、
爬山、探险,在那种极致中挑战自我。安静时,他也会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回到内心
,静静地想一些自己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提醒自己不要失去自我。


事业转变
  汪潮涌的人生远非幸运两个字可以概括。从一岁的时候被送到大别山当起别人的养子
开始,从带着区区三十美元远渡重洋刷盘子洗碗开始,汪潮涌就体验着比同龄人更深刻的
苦难。真正幸运的是,他心中从不缺乏鞭策自己向前的动力。
  从15岁到25岁,汪潮涌的计划是,用十年的时间完成自己的高等教育和出国留学。他
做到了。
  之后的十年,汪潮涌的计划是走出校门,先成为一个华尔街的专业人士,然后变成一
个有实战经验的管理人士。他也做到了。面对华尔街的工作机会和自身价值提升,他放弃
了还有两年就可拿到的博士学位。33岁的时候,汪潮涌被摩根斯坦利派往北京,成为华尔
街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首席代表。
   1998年,汪潮涌出任国家开发银行的局级顾问。1999年,汪潮涌自己的公司信中利开
张了。因为在他的规划中,从35岁到45岁应该完成的是从经理人到创业者的转变。这家投
资公司先后在高科技、传媒、新能源、环保、矿产资源、连锁商业、医药健康等领域已投
资10亿美元,搜狐、百度、瑞星、华谊兄弟、北大青鸟,还有畅销书《穷爸爸、富爸爸》
、《谁动了我的奶酪》,均是他投资的项目,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知名公司,
  处在自己第三个十年中的汪潮涌已经坐拥巨额财富以及美满的家庭,同时也是各类论
坛聚光灯下的主角。但他却并不满足。2005年,他宣布投资组建“中国之队”,进军美洲
杯帆船赛。成为美洲杯帆船赛150年历史上第一个中国人身影。
   汪潮涌说,在接下来的一个十年规划中,自己要完成的是从一个商业企业家向社会企
业家的转变。投资“中国之队”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投资项目,更重要的是它的社会价值
和影响力。除此之外,他还在家乡设立李时珍奖学金,给学校捐微型图书馆和电脑房;做
李时珍健康产业,包括中药种植、健康旅游、健康医疗教育等,不仅解决了当地很多人口
的就业问题,还可以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说,向社会企业家转变需要有社会责任感,
为社会做实事。关注“三农”,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比投几个VC项目的意义更大。



家庭
  汪潮涌可谓是家庭事业双丰收。太太是大名鼎鼎的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中国区总裁、维
亚康姆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李亦非。她在2001年《财富》杂志选出的25位全球企业新星中
排名榜首,还是“2005年亚洲十位最有影响力的女性”。 这对金童玉女的结合,当时华尔
街的评语是:“两个优秀青年的完美结合。”
  两人在美国相恋时,曾一起走遍了世界上近20个国家,到处打高尔夫球,认识半年订
婚,一年就到华尔街登记。不过直到今天,两个人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中国国籍,一双儿女
甚至连英文名字都没有,因为,汪潮涌说,“做一个自由的中国人,更快乐”。
  现在虽然他们结婚多年,有了两个孩子,但生活中,他们还保持着初恋般的激情。汪
潮涌会吹笛子、弹古筝,爱诗,还常常给妻子朗诵自己的特别漂亮的文章,在世贸中心大
楼外的草地上,他们经常情侣配,汪潮涌一边吹笛子,李亦非一边唱歌,唱少年时代的革
命歌曲,也唱邓丽君,可谓琴瑟合鸣,常常引来大批老外喝彩。有次接受电视媒体采访时
,汪潮涌吹笛子,李亦非舞剑,他们觉得这代表了他们笑傲江湖,侠士风尚的心境。生活
得既国际,又很中国——这正是夫妇俩一直追求的。
  闲暇的时候,他和太太会在一起听听音乐;而汪潮涌喜欢居所的后花园。清晨,他常
面对窗外小坐片刻;或者夏天里在院子的树荫下喝茶,与孩子们一起搭建树屋,享受天伦
之乐。汪潮涌说:“李亦非更多的时间是在商界驰骋,而我对跑车、名画也没有特别的爱
好,我们不想重复隆重、富丽堂皇的生活,在那种环境里很难放松。”
  有时,他会和80多岁的父母开展寻根之旅,尽作为儿女的孝道;或者和女儿一起探讨
莎士比亚和金庸,分享着大师们的睿智;也会为儿子对美洲杯的热情而兴奋;而最重要的
,是他和妻子共同经营着他们美好而充实的家庭……四十岁的汪潮涌,他的人生丰盛得令
人羡慕。

--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
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E-mail:t_zhe@163.com
QQ:919801056
http://hi.baidu.com/t_zhe/home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123.69.21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是基于热心建立,只为保存一点Telnet bbs的美好记忆,如有侵权敬请致信告知.  szuonli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