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BBS论坛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PseudoEgo (小豆二哥), 信区: NJU
标  题: 崇德修身 奉献求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Sep  8 21:16:25 2014), 站内

陈骏校长讲话 (佘治骏 摄影)

9月3日,南京大学2014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在仙林校区举行,陈骏校长以“崇德修身 奉献
求真”为题发表讲话,现全文转载如下。

各位来宾、各位家长、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4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我谨代表南京大学全
体师生员工,欢迎同学们成为南京大学大家庭中的一员,祝贺你们踏上人生新的起点!同时
,向前来参加典礼的各位来宾、各位家长表示诚挚的问候!向承担本次军训任务的73211部
队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

即将开始的军训是同学们大学生活的第一课,是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
本要求。军训不仅锻炼你们的体魄与技能,更将锻炼你们的意志与品质,培养你们的团队意
识与合作精神。希望同学们在军训中严守纪律、服从指挥,团结协作、关心他人,以饱满的
热情全身心投入,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以出色的表现圆满完成军训任务。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光荣的南大学子,“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
”,相信你们也会像一代又一代南大人一样,为自己选择了这所大学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南京大学之所以能让我们感到骄傲,根本原因就是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真
正履行了大学的核心使命,为国家和人民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新中
国成立以来,先后有270多位南大学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在1999年国家
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人员中,有6位是南大校友;在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后国
务院授予的2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有5位曾在南大学习或工作过。最新统计表明,
改革开放以后南京大学的毕业生中,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和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的人数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是群星璀璨、大师云集。面对这些先
贤前辈、师长学长,怎能不让我们心潮澎湃,心向往之。

上学期,学校开展了向杰出校友程开甲院士学习的活动。程开甲院士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他1952年来到南京大
学,先后任物理系教授和副系主任,为南大物理系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1962年
,为了祖国国防建设的需要,他受命北上,在不为外界所知的情况下开始了二十多年的核试
验工作。因为核试验事业的保密性,他20余年未公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为中国核武器研究
和核试验事业的奠基和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获得了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程开甲先生的科学生涯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今年3月我们到北京去看望他并祝贺他获得国家
最高科技奖,和他的交谈让我难以忘怀,我从心底里感受到他的幸福和他的完美,他的成功
之道就在于他一生追求奉献。其中有几点我想在这里和同学们分享。

一是要登高望远,立志成才。古往今来,每一个对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强调,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在他
看来,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学生时代是立志成材的
黄金时期。青年时期牢固树立远大理想,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
阻,都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坚持远大理想,就是要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
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程开甲先生在英国师从世界
著名物理学家玻恩,怀抱学成回国后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他说:常有人问我对自身价值和
追求的看法,我说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我对回国的选择一点也不后悔,如果当
初我没有回国,可能会在学术上有更大的成就,但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因为我所做的一
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话让我想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下一个志向就是我
们漫漫征途的开始,如果起点缺乏远见或是模糊不清,那么,将来所要走的路上就会留下遗
憾、甚至悔恨。

二是要脚踏实地,虚心求知。求知识,求真理是大学生的基本任务。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
只有一次。这个时期有老师指点、同学切磋、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的求知问学,必须倍
加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
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程开甲先生在年轻时,把他能找到的所有数学习题都
做了一遍。日后,他在物理方面的工作没有因为数学方面的问题而带来困扰。到南大第二年
,他就在系主任施士元先生的领导下组建 “金属物理教研室”。此前,程先生一直从事理
论物理的研究,为了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他放下教授的架子,主动找专家、到外单位去学
习。为了学习金属学,他每个星期都会去南京工学院两次,听当时金属学的专家高良润教授
讲金属学。为了学习锻压加工等知识,他远赴沈阳金属研究所,学习金属内耗的理论和实验
以及材料测试等。

程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虚心求知,就要谦默自持,静心读书,老老实实地求学问道。比如当
前,互联网发展迅速,确实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学习效率,扩大了学习
视野,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和使用,或者片面地依赖网络,也会带来很多负面作用。例
如网上海量的信息会带来很多诱惑,很容易把你们的注意力从学习上带走,让人忙着追热闹
赶风潮,而忘记了求学的基本功,忽视基础知识学习,就容易变得浮夸虚盈、自以为是,进
而妨碍了学到真本领,求到真学问。因此,要成就大学问、大事业,就必须保持平静的心态
、练就专注的本领。还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式要从相对而言略显被动的“中学模式
”转换为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大学模式”,特别是要适应研究型大学的探究性、研究性
学习方法,及早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
成自己的见解,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

三是要崇德修身,以德润才。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
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对当代青年而言,更要坚持以德领才、以德
润才。南京大学孕育诞生了一批甘于奉献、不为名、不为利的杰出校友,他们诚朴雄伟,既
有“敢为天下先”、追求卓越的壮志,却无哗众取宠之心。他们以奉献作为人生的目的,为
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科学探索的需要,心甘情愿奉献一生,他们赢得了世人的敬重。
程开甲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为了国家的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直至长期坚持在
戈壁滩上工作。我们请教他是什么鼓舞着他这么做,是什么支持着他坚持不懈。程先生向我
们反复强调了奉献精神。他说,“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素质就是奉献。
只要国家需要,就要义无反顾。”

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可贵的南大精神,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发扬光大。我在想
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态度。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将庸庸碌碌、空虚一生;以名
利为人生目的,将狗苟蝇营、迷乱一生;以奉献为人生目的,将通往成功,快乐一生。很多
事物看似平淡无奇,却不可或缺。那些在基层一线、平凡岗位无私奉献,做出不凡业绩的人
,才是可亲、可敬又可学的。在现实生活中,甘于奉献的人们才是快乐的、幸福的。

在刚刚闭幕的南京青奥会上,南京大学有1600多名志愿者每天服务于青奥会主媒体中心、青
奥村各国代表团驻地、各大主要竞赛场馆等区域。志愿者工作很辛苦,早出晚归,高强度的
工作……在看望这群志愿者时,我看到的是他们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不怕苦,不畏难
,以给他人带来快乐为幸福。他们用奉献和责任感,用青春微笑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
他们获得的就是奉献的快乐。

岁月如歌。程先生这位鲐背之年的功勋科学家,虽然已离开戈壁滩30多年,但他仍保持着那
个年代质朴的生活方式。在程先生家中客厅的墙边,支着一块黑板。据说,几十年来,家不
断地变换地点,而这块黑板却是家中不变的“陈设”,程先生仍然在继续着他的研究工作,
每有新想法,就会随时写在黑板上。他的业余生活也并不单调,会弹一会儿钢琴,听几曲音
乐,散散步。他虽极富威望,但为人低调谦和,淡泊名利。在程先生所坐书桌后面的书架橱
窗上,贴着他手书的四句话:顺应自然,坚持活动,心情平和,快乐人生。也许这就是他心
态依然年轻、思维依然活跃的原因吧。

同学们,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是历代南大人的梦想,欢迎你们加入这个逐梦的行列。习近平总
书记在今年五四讲话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并且希望世界上会有第一个南
大,这是总书记对南大的高度认可,对全体南大人来说是光荣,更是使命。我们要努力学习
、不辱使命,更要记住前辈先人开山铺路的艰辛,秉承实事求是的作风、踏实进取的态度和
为国为民的情怀,齐心向前,放飞梦想,逐梦圆梦,开创属于你们的美好未来!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newsmth.net·[FROM: 110.96.18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是基于热心建立,只为保存一点Telnet bbs的美好记忆,如有侵权敬请致信告知.  szuonli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