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BBS论坛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PaolaMaldini (milan), 信区: NKU
标  题: 南开:见证百年奥运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ug  8 11:38:07 2008), 站内

今天是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这一时刻中国人梦想了百年,期盼了百年。


  在这漫长的期盼和锲而不舍的追求中,有几代南开人的名字——张伯苓、周恩来、
郭毓彬、董守义、章辑五、侯洛荀、周兆元、逯明、于再清,以及大学生“奥运志愿者
”。

  101年前,即1907年,南开学校创办人、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在师生参加的一次体
育成绩颁奖大会上,率先喊出——中国要参加奥运会。这是南开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最
早呼唤。

  96年前,即1912年,张伯苓参与发起中、日、菲3国参加的“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
。南开健儿多次代表中国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这是南开人最早践行奥林匹克精神。

  80年前,即1928年,时任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会长的张伯苓被指定为中国第一次出
席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的观察员。

  72年前,即1936年,南开大学体育教师侯洛荀作为“中华赴欧体育考察团”成员远
赴德国柏林,观摩第十一届奥运会并参加国际运动学员活动。

  63年前,即1945年,在重庆南开中学召开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监事会上通过了
《请求第十五届奥运会在中国举行案》。南开,是中国萌生申办奥运会愿望的策源地。


  61年前,即1947年,南开大学篮球教练董守义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国际奥委会
第40次会议上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次年,担任中国参加第十四届奥运会代表团总干事


  56年前,即1952年,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南开大学第一期学生、国务院
总理周恩来决定中国派代表团参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十五届奥运会。

  当今,南开大学外文系毕业生于再清,担任国际奥委会执委、中国奥委会副主席、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

百年来,在中国奥运历程上,一直活跃着南开人的身影。一部校史,嵌刻着南开人向往
、传承、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的足迹。

  南开学校创办人、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先生是公认的中国奥运先驱之一。

  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不懈追求,他对体育教育的倡导和实践,彰显了南开人特有的
奥运情怀。

  前不久,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先生指出:“张伯苓与顾拜旦先生是同时代人
,首先也是一位教育家,并且是一位体育家。张伯苓在顾拜旦重新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
动仅仅几年之后,作为天津南开学校的创办人之一,他认识到,在提倡普及与参与体育
的同时,把教育同体育结合在一起具有重要意义。他同时卓有远见地倡导中国加入奥林
匹克运动。”

  1896年在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奥运会,是20世纪初
的事情。

  张伯苓关于奥运会的最早公开言论是在1907年。这年10月24日,他在天津基督教青
年会礼堂举行的第五届校际运动会颁奖仪式上,发表了题为“雅典的奥运会”的演说。
针对1906年在雅典举行的纪念奥运恢复10周年运动会,想到中国将来体育运动的发展,
张伯苓明确表达了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愿望。他说:“此次运动会的成功,使
我对吾国选手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运会充满了希望……我国应立即成立——奥林匹克运
动会代表队。”

  1908年8月,张伯苓作为直隶省代表受派赴美国参加第四次世界渔业大会,会后顺道
考察欧美教育。其时正值英国伦敦举行第四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他亲自感受了英国人的
奥运热情,感慨颇深。次年1月回国后,便在学校向学生介绍伦敦奥运会。1909年10月9
日至13日,南开中学堂与天津青年会联合举办年度运动会,张伯苓在发奖大会上又以“
中国与国际奥委会”为题介绍了奥运会盛况,天津青年会美籍干事兼南开中学堂科学教
员的饶柏森也就奥运会发表演讲。张伯苓等人的介绍,宣传了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青
年学生投身体育锻炼的热情,开拓了国人近代体育的国际视野。

  为了传播奥运精神,张伯苓积极参与和推进亚洲国家的奥林匹克运动。他与天津青
年会体育干事葛瑞、菲律宾体育协会主席E.S.Brown及日本青年会美籍干事克朗发起组织
远东业余运动协会和远东运动会。远东运动会在组织上,仿照奥林匹克运动会体制,发
起宗旨是“激发各地之体育精神,发达个人与社会之体育,改良本范围内之运动事业”
,“其根本目的,为协助增进各种竞技运动之事业,发展各种竞技运动之组织,并增进
运动之兴趣,发扬高尚之精神”。远东运动会原名“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每两年举
行一次,举行地点经议决由3国大城市轮流承办。1913年2月,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第一
届远东运动会。1920年,远东运动会被国际奥委会承认,是世界上第一个与国际奥委会
产生关系的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张伯苓是远东体协成员之一,参加过第二、第三、第
五、第八、第九届远东运动会,并分别任中国领队(第二、第三、第九届)和大会总裁判
(第三、第五届)。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及运动员选拔,实际上是由中华业余运动
联合会及稍后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负责的。张伯苓都参与了这两个组织的领导工作。


  1922年4月,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在北京青年会所召开成立大会,张伯苓当选为会长
,发表了“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宣言”,公开申明领导促进全国社会体育及负责“国际
竞赛举行”。
员的饶柏森也就奥运会发表演讲。张伯苓等人的介绍,宣传了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青
年学生投身体育锻炼的热情,开拓了国人近代体育的国际视野。

  为了传播奥运精神,张伯苓积极参与和推进亚洲国家的奥林匹克运动。他与天津青
年会体育干事葛瑞、菲律宾体育协会主席E.S.Brown及日本青年会美籍干事克朗发起组织
远东业余运动协会和远东运动会。远东运动会在组织上,仿照奥林匹克运动会体制,发
起宗旨是“激发各地之体育精神,发达个人与社会之体育,改良本范围内之运动事业”
,“其根本目的,为协助增进各种竞技运动之事业,发展各种竞技运动之组织,并增进
运动之兴趣,发扬高尚之精神”。远东运动会原名“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每两年举
行一次,举行地点经议决由3国大城市轮流承办。1913年2月,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第一
届远东运动会。1920年,远东运动会被国际奥委会承认,是世界上第一个与国际奥委会
产生关系的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张伯苓是远东体协成员之一,参加过第二、第三、第
五、第八、第九届远东运动会,并分别任中国领队(第二、第三、第九届)和大会总裁判
(第三、第五届)。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及运动员选拔,实际上是由中华业余运动
联合会及稍后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负责的。张伯苓都参与了这两个组织的领导工作。


  1922年4月,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在北京青年会所召开成立大会,张伯苓当选为会长
,发表了“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宣言”,公开申明领导促进全国社会体育及负责“国际
竞赛举行”。

  1924年,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与中华体育协进会筹备处在东南大学举行大会,将两
会合并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推选张伯苓为名誉会长,王正廷为名誉主席,以
后多年主要成员仍是张伯苓等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起初虽无政府的支持,但作为全
国性体育团体和中国的奥林匹克组织,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推动全国和各地区体育运动
,出版全国体育的法规性文件,介绍各类运动规则,以使国内的体育界能很好地了解国
际竞技的动态,并按照国际的规范来进行训练与比赛,为推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先后加入了国际足球协会、国际游泳协会、国际草地网球协会
等,组织中国体育代表队参加远东运动会,并筹备、主持轮值在中国举行的远东运动会
。1931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的奥林匹克委员会,该会选
拔运动员参加了第十、第十一和第十四届奥运会。

  张伯苓在南开推行的体育教育是奥林匹克精神在东方的早期实践。顾拜旦先生倡导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希望达到教育人的目标。

  张伯苓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可谓灵犀相通。他很早就在南开开展了奥林匹克教育,并
于上个世纪20年代把奥林匹克运动列入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要讲授“西洋体育史
概要”、“世界,远东,全国,华北运动会之历史及组织法”等。他还把第八届奥运会
400米跑冠军埃里克·利迪尔(李爱锐)和800米、1500米中长跑世界著名选手步起等人请
到南开大学作田径方法的演讲,并作个人技术的示范表演和现场辅导,让广大同学和运

  1924年,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与中华体育协进会筹备处在东南大学举行大会,将两
会合并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推选张伯苓为名誉会长,王正廷为名誉主席,以
后多年主要成员仍是张伯苓等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起初虽无政府的支持,但作为全
国性体育团体和中国的奥林匹克组织,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推动全国和各地区体育运动
,出版全国体育的法规性文件,介绍各类运动规则,以使国内的体育界能很好地了解国
际竞技的动态,并按照国际的规范来进行训练与比赛,为推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先后加入了国际足球协会、国际游泳协会、国际草地网球协会
等,组织中国体育代表队参加远东运动会,并筹备、主持轮值在中国举行的远东运动会
。1931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的奥林匹克委员会,该会选
拔运动员参加了第十、第十一和第十四届奥运会。

  张伯苓在南开推行的体育教育是奥林匹克精神在东方的早期实践。顾拜旦先生倡导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希望达到教育人的目标。

  张伯苓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可谓灵犀相通。他很早就在南开开展了奥林匹克教育,并
于上个世纪20年代把奥林匹克运动列入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要讲授“西洋体育史
概要”、“世界,远东,全国,华北运动会之历史及组织法”等。他还把第八届奥运会
400米跑冠军埃里克·利迪尔(李爱锐)和800米、1500米中长跑世界著名选手步起等人请
到南开大学作田径方法的演讲,并作个人技术的示范表演和现场辅导,让广大同学和运
动员亲身感受奥运健儿的风采。

  1932年7月,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南京政府一再宣称不派代表出席,而
所谓伪“满洲国”蠢蠢欲动,激起京津沪等地舆论的强烈反对。

  以张伯苓为首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出面筹募资金选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张学
良在东北大学的体育系毕业典礼上,亲自宣布刘长春、于希渭为运动员,宋君复为教练
员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同时他还函电南京政府外交部长和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张伯苓
等,申明此举的重大意义。郝更生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董事王正廷、张伯苓磋商同意
,并由张伯苓急电国际奥委会为刘长春、于希渭报名,组成了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代表队
,使中国的运动员如愿与会。中国代表也第一次与其他参赛国一起登上观礼台的荣誉席
,写下了中国奥运史的重要一页。此后,张伯苓还为编辑中国健儿参加第十届奥运会纪
念册写了题词:“智力竞新,强国之鉴。”

1936年8月,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
会选拔和训练运动员。张伯苓立即开展工作,与奥运会联系、洽商有关参赛事宜。

  1935年8月开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着手进行选拔运动员的工作。足球、篮球运动
员由华东、华北、华南3区推选,选定人员后于1936年1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总决赛
,最后选拔出了69名赴德参赛选手,覆盖了田径、足球、篮球、游泳、举重、自行车等
项目。1936年7月在青岛开办“暑期训练会”,培训出席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张伯苓亲
往训练营地看望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张伯苓和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功地完成了组团任
竞赛规程。次年5月5日,在上海举行第七届全运会,72岁高龄的张伯苓担任裁判主席。
这次运动会完成了赴英国运动员的最后选拔。7月29日,第十四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中国派出33名运动员参加。这可以说是张伯苓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最后谢幕礼。1951年
2月张伯苓故去。

  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先生说:

  “2008年8月,北京与全中国人民将邀请世界各国人民欢聚一堂,共同庆贺“同一个
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林匹克盛事。这个首次在北京举办的盛会,将圆一个中国人—
—张伯苓先生一个世纪以前表达的梦想,那就是看到他的祖国成为奥林匹克事业的一部
分。”

  是的,即将召开的北京奥运会圆了张伯苓校长的奥运梦想,也圆了几代南开人的梦
想。 (梁吉生/文)

  缅怀张伯苓校长纪念百年奥运圆梦

  于再清

  先贤三问奥运津,梦想百年始成真。

  长春越洋开头阵,海峰神枪震乾坤。

  蒙城苦战未正果,莫市天意随人心。

  举国和谐迎奥运,遗愿宏图示国人。

  (于再清系南开校友,国际奥委会执委、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

  注释:

  先贤:指张伯苓校长等问津奥运的前辈。

  长春:指刘长春1932年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

  海峰:指许海峰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首枚金牌。

  蒙城:指蒙特卡罗,1993年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利。

  莫市:指莫斯科,2001年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是基于热心建立,只为保存一点Telnet bbs的美好记忆,如有侵权敬请致信告知.  szuonli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