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BBS论坛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odeAnimal (欢迎光临南京理工大学版), 信区: SEU
标  题: 我校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an 20 12:35:30 2013), 站内

我校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发布时间:2013-01-18           作者:          访问次数:


    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我校获得国家技术
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其中,由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刘松玉教
授团队领衔完成的“钉形双向搅拌桩和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新技术与应用”成果获得技
术发明二等奖,由土木工程学院吴智深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性
能及结构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以及由交通学院王炜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地面公
交高效能组织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分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是我校连续三年获得三项国家科学技术大奖,土木交通学科的获奖总数位列
全省首位。
    交通学院刘松玉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钉形双向搅拌桩和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
新技术与应用”成果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属于软土工程领域,根据软土固化机
理和复合地基最优化原理,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发明了系列搅拌桩处理新技术、自主研
制了施工机械设备、建立了相应的施工工法,实现了对我国传统搅拌桩及其复合地基技
术的根本变革,从而攻克了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因为长期存在中厚层、成层分布、高含
水量软土难处理、处理效果不稳定、桩土变形难协调、技术经济性较差等导致的工后沉
标  题: 我校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an 20 12:35:30 2013), 站内

我校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发布时间:2013-01-18           作者:          访问次数:


    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我校获得国家技术
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其中,由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刘松玉教
授团队领衔完成的“钉形双向搅拌桩和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新技术与应用”成果获得技
术发明二等奖,由土木工程学院吴智深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性
能及结构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以及由交通学院王炜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地面公
交高效能组织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分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是我校连续三年获得三项国家科学技术大奖,土木交通学科的获奖总数位列
全省首位。
    交通学院刘松玉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钉形双向搅拌桩和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
新技术与应用”成果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属于软土工程领域,根据软土固化机
理和复合地基最优化原理,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发明了系列搅拌桩处理新技术、自主研
制了施工机械设备、建立了相应的施工工法,实现了对我国传统搅拌桩及其复合地基技
术的根本变革,从而攻克了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因为长期存在中厚层、成层分布、高含
水量软土难处理、处理效果不稳定、桩土变形难协调、技术经济性较差等导致的工后沉
降大、稳定性低、环境扰动影响大、工程造价和管理成本高等难题。该项技术发明已在
沪苏浙高速公路、上海崇启通道、汉宜高速铁路、南京青奥城、宁波地铁、晋江机场等
我国主要软土分布区的150余项工程中得到成功推广应用,据统计,至2011年底累计施工
超过6000万延米,节资总额逾7.5亿元。目前,该发明已获授权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
1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编制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
T024-2007);获得国家一级工法1项、上海市和江苏省工法各1项;在美国土木工程学会
(ASCE)、美国交通研究会(TRB)等主办的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5篇,其
中SCI检索15篇、EI 检索55篇,出版著作2部。该项目主要成果曾获2010年教育部科学技
术进步一等奖。
        由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吴智深教授团队领衔、联合北京希特达科技有限公司、香
港城市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共同完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及结构
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组针对我国工程结构耐久性
不足的严重问题以及结构高性能化的迫切需求,系统开展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
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 FRP 高性能化、FRP 加固既有结构及增强新结构等方面
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开发了多项国际领先的关键技术,推动了 FRP 的规模化应用。该项
目已获授权专利 35 项(国际发明 1 项,国家发明 13 项,实用新型 21 项),发表
SCI 论文 97篇(ASCE 论文 24 篇,2 篇获奖论文),EI 论文 158 篇,主编 1 部国家
标准、参编 4 部行业标准。该项目直接或间接推动了 FRP 及相关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项目组直接技术支撑下完成的可统计产值 11.9 亿元,成果在人民大会堂改造、广东虎
门大桥加固、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等典型工程中得到了良好应用。该项目主要成果曾获
 2011 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由交通学院王炜教授领衔完成的“地面公交高效能组织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工
程应用”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王炜教授团队第四次获此奖项。该项目旨利用快速
公交解决道路拥堵问题,即在已有的城市道路上梳理出一批线路,对它们进行快速化的
线路改造。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是“地面公交绿波通行控制技术”,即把公交线路的设置
和公交车辆配置结合起来,实现了公交车辆在交叉口利用红灯时间上下乘客、绿灯时间
通行;上下的乘客利用红灯时间进出停靠站。目前,这项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以常州
为例,在2007年,常州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是8%,常州通过BRT建设及全面应用这个技术
,到2011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26%。(许启彬)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0.248.7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是基于热心建立,只为保存一点Telnet bbs的美好记忆,如有侵权敬请致信告知.  szuonli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