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BBS论坛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menghua (少一点伤痕 多一点的掌声), 信区: SJTU
标  题: 从F05到B09,为了暂时忘却的纪念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Feb 17 13:27:14 2012), 站内

发信人: ddfg (EE不舍 5心永恒), 信区: EE
标  题: 从F05到B09,为了暂时忘却的纪念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2年02月13日14:41:50 星期一)

从F05到B09,为了暂时忘却的纪念

【前言】

这是一篇非主流的文章。很长,也不合时宜。估计没人愿意读完。写下这么多文字,只为
纪念一段值得纪念的时光。

本文所记录的生活,总会有遗漏,由此而产生的遗憾在所难免。

EE不舍,5心永恒。这是我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修改的bbs的昵称。这句话,在那个毕业的
季节,F05的EEer们都不陌生。在我继续留在交大读研后,有好几次想把这个昵称换掉,但
是一直没想到什么更好的。不知不觉中,这个昵称不合时宜地存活至今。现在,都要研究
生毕业了。我想还是保留这个昵称吧,让它跟随我的ID一起存在下去。

对我来说,未来还充满变数。但是可以肯定,我要离开交大了。我不会还赖在交大不走,
我不会还是交大的学生。临走之前,让我整理一下我在交大六年半的生活。

上两张重量级的照片。本文中,按照论文的惯例,图的caption都放在图的下方。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010179180.jpg
图0-1 本科录取通知、信封和学生证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016144490.jpg
图0-2 研究生录取通知、信封和研究生证

所有图片都是用一部摄像头只有130万像素的诺基亚3110c拍摄的,质量较低,仅作示意。

文中会出现很多早期在交大流行的用语。
D楼 = 东上院
E楼 = 东中院
F楼 = 东下院
上院500 = 伍威权堂
D500 = 东上院500
西食 = 第一餐饮大楼
东食 = 第二餐饮大楼
思春湖 = 涵泽湖
A4公路 = S4公路


【第一章 初进交大】

2005年9月8日,大约晚上七点三刻,在经历了人生中最长的一个暑假后,我、高中同学、
未来的同学,还有同行的长辈一起,在一个南方小城,坐上北上的火车,经过35个小时的
旅行,在9月10号早上六点多到达上海火车站。从上海站坐1号线到莘庄,然后再次买纸质
车票乘5号线。那天天气很好,大太阳。这种天气到学校报到,开始新的生活,感觉很不错
。有个家长和车上的一个上海大叔说话,那个大叔说什么上海人喜欢吃甜的。上海人做菜
放糖就像外地人放盐一样普通。话的大意我至今仍记得。很快,东川路站到了。

下了5号线,出了轻轨站,坐上等候在外面的校车。没想到上海这么郊区的地方,还有东川
路这样的大马路,大都市果然是不一样。校车没有把我们从当时的正门拖鞋门送进交大。
而是一个小门。就是过了A4公路后靠近D楼和人文学院的那个门。校车进门后,停在D楼和
E楼之间的小路上。然后我们拖着行李到东食报到。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041177640.jpg
图1-1 第一次进入交大的校门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052181460.jpg
图1-2 当年校车停靠的大致位置

【第二章 住在东15的日子】


至今,为什么把我和室友安排到东15而不是东16仍然是个谜。我的寝室在一楼,朝南,对
我来说非常好辨认。站在东15和东食之间的小路上朝北看,有两根防盗钢管弯了的寝室的
左边那间就是。在我读研之后,经常以此为依据寻找自己曾经的寝室。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060182860.jpg
图2-1 寝室阳台。我寝室的右边那间有两根防盗钢管弯了。照片是在2009年8月拍的,当时
东15还在装修。

东15紧邻东食,我寝室的阳台离东食的小后门很近。当时真巴不得在阳台上开一个门,这
样去吃饭就方便多了。去吃饭的时候,我和室友通常不走东15和东16之间的那条水泥路,
而是走紧邻东15西面墙壁的一条被学生踩出来的小路。这条小路正好印证了鲁迅的名言,
在这里不必重复了。但是,自从F05的同学们毕业后,好像没什么人走那条小路了,上面已
经长满了青草。但是,仔细观察的话,还是能够发现之前小路的痕迹。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066179500.jpg
图2-2 东15通向东食后门的小路

离食堂近自然是一个便利之处,但是住这栋楼朝南面寝室的学生在大清早总会受到货车的
干扰。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在天还没全亮的时候,我们被货车发出的噪声或者货车司机
的音乐声吵醒。大二第二学期有一次,货车司机放的音乐是在是太吵了,弄的我寝室四人
全醒了。不久就听到别的寝室有人向外大叫 #@%¥#* ……


F05的本科生是在东食二楼的大众餐厅报到的。后来,我在本科阶段有超过一半的午饭晚饭
在这里解决。这个大众餐厅一度被认为是闵行校区里面最好的餐厅。我感觉从大三开始,
这个餐厅菜的质量开始下滑。等我读研之后,就很少在这里吃饭了。大一时候的三块五套
餐,也早已成为美好的回忆。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072182480.jpg
图2-3 大众餐厅

从大一到大四,上课的教室遍及闵行校区的六座教学楼。2005年的时候,F楼还是工地,楼
刚刚建了一半。没想到在2006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就全建好了。2006年秋季学期F楼正式启用
。2008年春节刚过,DEF楼被更名为东上院东中院东下院。至今我仍不习惯这样的叫法,每
次被别人问到哪栋楼要怎么走,脑袋里面还要做一下转换。

我不会忘记大一在下院105、107、109上高数线代概统的日子。那时,高数课的教室总是坐
的很满,稍微晚到一点就要仔细搜寻茫茫人海中零星散落的空位。我还记得大一上英语语
音课时,那个大妈总是唠唠叨叨说进教室要穿鞋套。当电脑不好用的时候,她会使出使劲
拍打电脑的绝招让电脑好过来。大二的时候,却很少再看到她。上院500和D500是袁焱老师
给同学们上科创、通原实验、统计推断和主从多机,黄少军老师给我们上高频实验的地方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080179501.jpg
图2-4 空荡荡的下院105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086181470.jpg
图2-5 上院的英语课语音室

电信群楼4号楼的机房309/311也值得怀念。大一的时候,寝室不通网,我也没有电脑。完
成程序设计的作业就只能去电信群楼的机房。Deadline前一两天,机房总是一位难求。我
至今仍记得,有一次我在下午3点40下课的时候立刻跑过去找座位,看到前面不远处还有一
台空机器。没想到那台机器后面的男生立刻跑过去把那台电脑打开了。我只好重新寻找。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418182910.jpg
图2-6 电信群楼4号楼的机房,没机会等到它开放。隔着窗户拍的,手机摄像头能力有限,
只能将就一下了。电脑早换了,不是当年的还装着win2000的电脑了。

电信群楼4号楼1楼的那两间科创实验室101/103(通信原理实验室)和105/107(通信基本
电路实验室),是EEer们不能忘记的地方。那里留下了多少科创、高频和通原实验的记忆
。科创5里面飘忽不定的电压,高频实验里面难以捉摸的频率,都深深印在EEer们的脑海里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425173390.jpg
图2-7 科创实验室外的走廊。墙上挂着科创系列实验的简介。在阳光下暴露多年,这些纸
板上的内容已经严重褪色,再也不是我还是本科生时候的样子了。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431173520.jpg
图2-8 我所在小组的高频电路板,至今依然保留着,天线已经被剪掉了。还有科创一焊的
无线小话筒和数字万用表。拍照时候顺手拿出来拍的,放在这里有点不合适,和上文没关
系。

大四第一学期,一个大三时候科创挂科被迫重修的同学叫我去科创实验室帮忙。在实验室
里面我看了一下旁边座位上的电脑,屏幕上的高频实验报告是如此的熟悉。那不是我自己
的高频实验报告吗。我问了一下旁边座位上的同学电脑上的那份实验报告是从哪里弄到的
。她说是同学给的。等我上了研一,居然有07级的学弟看了我的科创报告后在人人网上加
我为好友的。还有,一次世博志愿者开会时,身旁一个07级的学弟跟我说大四出路的事情
。开会结束后,他说要去实验室做科创。我问了一句,据说实验室的电脑里面有好些前面
几届学生写的实验报告。不太记得当时的情形了,只记得一来二去后他居然说出了我的名
字,震惊!说实话,我的实验报告只给过一个和我同一个高中的学弟,不知道怎么流传得
这么开了。后来听说实验报告出了抄袭门事件。BBS的EE的版主寄语在一段时间内是袁焱老
师的一句话——世上必有一些准则值得你我一生坚守。板上甚至有学长出来为自己把实验
报告给学弟学妹们而道歉的。得知这些之后,我也一度纠结过。过后,我心想,我的实验
报告传得太广了,不会有谁傻到照抄我的吧。其实,我所在小组的实验报告,也是站在巨
人的肩膀上完成的。

还有E楼的自修教室。E楼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距离寝室非常近。在大一第一个学期,仅有
1楼两个非多媒体教室开放,到期末的时候很难抢到座位。我晚上不得不跑到上院中院的教
室去复习。好像是大一第二个学期第一周的周五,我发现E楼的2楼到5楼的非多媒体教室在
晚上和周末也开放了。从那时起,E楼成了我自习时最喜欢呆的地方。本科四年,考研总是
恰好在第十九周的周末。那两天我会跑到D楼1楼去复习。周日下午5点多,考研大军从E楼
撤出。吃完晚饭后,我背着书包拿着资料回到空荡荡的E楼。那个晚上,E楼的那几个教室
人总是很少。其实也正常,不少学院在第20周就没什么考试了。到第20周的周三周四,E楼
的自习教室变得更空了,再也没必要抢座位,还坚守在复习第一线的基本上只剩电院的学
生。当年复习的内容早就不知道被丢到哪里去了。只记得一月最寒冷的时候,我穿着羽绒
服在E楼的教室里面瑟瑟发抖;七月初最热的时候,我坐在风扇底下还是大汗淋漓。

再说说E楼一楼那些竹子吧。现在是翠绿色的,长得很高很茂盛。我大一的时候,它们都还
嫩绿嫩绿的,矮小得很。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438181200.jpg
图2-9 E楼小竹林

在E楼,我最喜欢去现在编号为4-204的教室。我最喜欢的座位在靠走廊和后门的那个位置
上。那个座位右边的墙壁上有好多人的留言,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的秋季学期。自习了
一段时间难免疲劳,我喜欢到阶梯教室旁边的小阳台去看看四周和远处。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443177180.jpg
图2-10 E楼现在编号为4-204的教室,原先编号为234。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448149250.jpg
图2-11 我最喜欢的那个座位和墙上的字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453179410.jpg
图2-12 二楼的小阳台

在E楼自习总是不平静。从2007年下半年起,这些教室频繁遭到各种例会和招新的霸占。在
开学的前几周,十个教室被占掉八个都不奇怪。其他时间一个晚上被占掉一两个教室都很
正常。只有在其中考试期间和快期末的时候有所收敛。开会的占掉一两个教室我不觉得怎
样,但是当我看见宽敞的教室里面只有十几二十个学生聚集在整个教室前面一半的时候我
就很来气。就这么几个人用得着霸占一个这么大的教室吗。干嘛不像我的班长那样选择在
下院的英语课教室里面开会?有时候在教室里面自习到了晚上七点这样,突然有人跑进来
写谢谢配合之类的字。这种行为惹火了不少自习的同学。我喜欢把开会占教室的学生叫做
妖魔鬼怪,一个一个的都想吞噬E楼自习教室这些唐僧肉。

如果没法在E楼自习,我会跑到D楼或者中院或者下院去。2007年是闵行校区启用20周年,
上中下院的桌椅和黑板全部更换,上院500装饰一新。随着教学设备的更新,中院下院的不
少教室都安装上了投影仪或者大屏幕电视,这些教室在晚上也不再开放。多年前灯火通明
的下院一去不复返。

我在大四一年没有考研没有找工作没有申请出国,第一个学期上几门课,第二学期做一个
毕设。本科就平静地结束了。

【第三章 迷茫的两年半】

2009年7月初我从东15搬到东32,开始全新的生活。9月开学后,我正式成为B09的一员。

研究生课程的要求根本没法和本科阶段的相比,那些坑爹的政策也让人不爽,自己也不再
像本科那样愿意把时间花在那些课程上。陈瑞球楼的教室没我想象中的那么多。研究生阶
段的不少课程还是在上中下院DEF楼上的。

也认认真真尝试过研究。老板做的课题比较冷门,好不容易找到一两个能够深入下去的点
。说实话在起始阶段我并不知道做下去会有什么结果,不过研究也应该如此啊。反正自己
读的是硕士,没有论文的压力。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努力了半年。也怀着些许希望投过Tr
ans。水平有限并且学术圈内缺乏关系的后果就是论文被reviewer蹂躏。最后为了毕业,论
文投稿的期刊质量一降再降,最后降到了最普通的核心期刊。用我自己的话说,我所做的
,不是什么能够投到高质量期刊上的研究。但是,通过这一段经历,我至少对一个问题深
入分析过。我弄清了一项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我把它看透了,什么都逃不过我的眼睛。从
这个角度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老板管得比较松,我在实验室有位置,但是很少去。对我来说,实验室只是跑MATLAB程序
的地方。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801204980.jpg
图3-1 实验室里面我的位置

还考过GT,申请过一些学校,希望在离开交大前补一下本科阶段就应该做的事情,让自己
变得更完整一些。

我在这两年半中,一直在寻找。可是一直也没有找到答案。我现在能告诉自己的就是,对
于现在所做的事,我感到不讨厌。但是,这却不能让我摆脱迷茫的困扰。

【第四章 人是物非】

六年半的时间,闵行校园一直都在变。

还没有新图的时候,包图是很多学生的最爱。我嫌它太远了,很少跑到包图去自习。但是
也亲眼目睹过大清早包图门前长长的队伍。2008年9月新图启用,包图从此变得冷清了不少


刚来交大的时候,闵行校区里面有好多书店。包图大厅里面和包图后面各有一个书店,商
业街有昂立书店,华联里面有清华书店、乐是书店和学人书店。渐渐地,这些书店都在学
校里面消失了,还剩下华联一楼的学人书店,不知道它还能坚持多久。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840204900.jpg
图4-1  学人书店

F05的本科生应该不会忘记永和豆浆吧。大一的时候它在华联一楼西面。2009年的VOS里面
永和豆浆的画面还出现过。后来那地方变成了露莎西餐厅,再后来就成了现在的重庆鸡公
煲。其实永和豆浆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华联那栋楼最高的广告牌上,还能够辨认出永和豆
浆几个字和商标。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845204901.jpg
图4-2 永和豆浆的商标在华联那栋楼的最高的广告牌上。手机摄像头能力有限,看的不是很
清楚。2009年VOS IIIX宣传片里面的更清楚。记住,
实地了解才是王道。

华联北面的宿舍区(西2区)的北面的垃圾回收场旁边原来有个教超的,大一的时候还在那
里买过拖把,不记得是什么
时候没了。看着现在这座小屋,谁能想象出它的过去呢。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850204670.jpg
图4-3 当年是教超的小屋。

东2区宿舍的同学们肯定对东15和东16中间的小路上的那个店铺有深刻的印象。大一的时候
那是个买日用杂货的小店,好像还买一些杂志报纸之类的。我在那里买过水桶。大二的时
候这里成了打印店。好像伙计是未成年的。我在里面买过不少试卷,也复印过信号与系统
的中文版。大三之后那里成了小卖部。一转眼,那个小卖部已经存在四年半了,那对夫妻
店主还没有换过。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857179502.jpg
图4-4 东2区宿舍的小卖部

东食最南边的那个小隔间。现在空荡荡的,只有一排高脚凳。以前可不是这样。大一刚到
的时候,这里是卖电话卡的,还可以打电话。后来卖卡的换了人,原来给人打电话的地方
成了复印店。再后来卡也不卖了,复印店也搬走了。什么也没留下。读研后发现,最早在
东食那里卖电话卡的那位在四食堂一楼卖早点。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979177181.jpg
图4-5 东食小隔间

原本生科院的棕红色的矮楼,后来洗白白了,摇身一变成了大物实验室。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984205040.jpg
图4-6 原生科院楼,现大物实验室。

东食电梯旁的打印店,搬到蓁蓁楼里面去了。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991204550.jpg
图4-7 原来的新文化打印店

东食三楼的澳葡餐厅不见了踪影,被绿园餐厅取代。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3998182760.jpg
图4-8 绿园餐厅,这是从东食电梯旁边的楼梯走到三楼后的餐厅入口。

东食二楼大众餐厅对面的那个餐厅真是命运多舛。我来到交大的第一个学期出了事故,后
来这个餐厅换了好多次老板,我自己都记不清了。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成了教工餐厅。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521210540.jpg
图4-9 教工餐厅

文图消失了。现在是激光等离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526206400.jpg
图4-10 现在的文图成了实验室

东一区宿舍和A4公路之间的树林被改造成棒球场。2009年夏季起,找不到家的鸟儿在南区
宿舍一带的树上筑巢,从此林荫路变成天使路。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531182331.jpg
图4-11 棒球场

当年的上院500,已经在2010年暑假的时候,被冠名为伍威权堂。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535182800.jpg
图4-12 伍威权堂

口口相传的思春湖有了官方命名,叫涵泽湖。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614149640.jpg
图4-13 思春湖

罗森在2011年年末离开了闵行校区,取而代之的是快客。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620208650.jpg
图4-14 2012年元旦期间拍摄的最后的罗森

DEF楼更名。E楼的教室编号也做了改变。改变后教室的编号变成“楼编号-教室编号”的形
式,更易于辨认。交大里面的路都有了更有内涵的名字,不再是经三纬四这么直白。就连
东15和东食之间的这条小路也不例外,它叫光斗路。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626149641.jpg
图4-15 光斗路

东区澡堂理发室外边的打印店,在我大一的时候还是个眼镜店。后来成了打印店,老板换
了一拨又一拨。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633208461.jpg
图4-16 东区澡堂的打印店

东区篮球场前的一片原来由有些高的灌木丛围起来的闲置地,在2011年暑假末改造成了小
广场。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786178760.jpg
图4-17 东区转盘广场

【第五章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

大三第一学期某个周四的下午,在E楼404教室(现在的东中院3-404)上完VHDL课后,把一
个计算器丢在桌上忘了拿了。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周末。星期一我回到教室,什么也没发
现。我问了E楼管理室的师傅,他说周四晚上锁门的时候的确在某个教室里面看到有个计算
器。但是他说他认为第二天失主应该会自己回来取,所以就没有拿到管理室。他当时打开
一个装满了无人认领的计算器等电子产品的抽屉给我看,里面根本就没有我的计算器。那
个计算器肯定是被人据为己有了。没能把计算器找回来,我感到很失望。这个计算器是小
学六年级或者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买的,到弄丢的那个时候用了七八年了,真的很舍不得。
幸好,这个计算器的盒子我一直留着。研三的寒假在家的时候,我给计算器的盒子拍了一
张照。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817213770.jpg
图5-1 计算器盒子

我最舍不得的就是那张老版的校园卡了,上面印有拖鞋门的那张。大二第二学期金工实习
的时候,我弄丢过一次。毫无知觉。在上课前一个人在金工实习的大车间里面问谁是XXX(
我的名字)。我迎上前去答应。是一个老师,他说有同学见到了我的校园卡,同时把校园
卡还给我。我真幸运。同时也好奇是谁在什么情况下看到我的校园卡掉下来的。我的校园
卡躲过了第一次危机,却没能躲过第二次。在2008年国庆长假前,我第一次给校园卡充20
0块钱,没想到当天下午就发现校园卡不见了。怎么找都找不到。我失望极了,非常懊恼。
心想第一次往卡里充那么多钱就把卡弄丢。最让我遗憾的是,那个时候补办新的校园卡只
能够是新版的。那张新办的卡用了不到一年,表面的那层塑料皮就剥开了一大片。这更让
我怀念那张用了三年也仅仅是边缘部分有一点点破损的老校园卡。有时候,我会埋怨,为
什么原来的工行变成了中行。也许没有这一变化,校园卡还是老样子。

在东15的最后一周,我清理掉了很多不用的书、本子和打印的论文。还有价值的书都低价
卖掉或者送人了。剩下很多没有价值的就当废旧称斤卖掉。不知怎么的,我当时嫌高数和
线代的两个笔记本没用,占地方,掺合在要称斤的书里面卖了。事后我很后悔,这两个薄
薄的B5笔记本能占多大的地方呢,能有多重呢。笔记本里面蓝黑色钢笔和红色中性笔的笔
迹记录下的不仅仅是两个学期的知识,还是一段回忆。多年以后,当我翻开发黄的笔记本
,看着还算工整的字迹,我也许还会惊讶于当年的认真。现在,我却只能凭空回忆了。

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我在研究生阶段尽可能地保留下可供回忆的东西。自己写的论文
的每个版本都保留下来。重要的论文还写了一个主要修改的记录。论文里面公式推导的草
稿都保留了下来。MATLAB程序的运行记录全部都粘贴到了txt文件里面。甚至连哪台电脑跑
了哪个程序都记录下来。

【第六章 可贵的坚持】

当然我也很幸运。还是有些东西能够陪伴我走过在交大的这几年。

这辆破旧不堪的永久自行车是我大一第一学期上课的第一周周五下午,上完生命科学导论
后,在永平路上的自行车小店里面买的,已经扎扎实实地骑了六年半了。这六年半里,这
辆车的前后刹车、前后内外胎、撑脚、坐垫、车篮、链条、踏板轴承等部件都换过了,不
少部件还换了两三次。修理这辆车花的钱都能买一辆不错的新车了。但是我宁愿骑这辆旧
车。好不容易让一辆车变得这么旧,摆脱被偷的危险,我怎么舍得换新的。不过,其实在
刚买没多久的时候,这辆车也经历过好多次考验。大一的时候很多课是在上中下院上的。
我一大早把自行车骑到西食附近放车,买完早饭后就直接去教室了。等到在西食吃完午饭
后才去找车。好几次在找到自己的车后发现车没上锁。那段时间西食附近偷车事件频发,
但是我的自行车总能幸免。买到这辆车真是幸运。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849147670.jpg
图6-1 我的永久自行车

这支墨绿色的钢笔——经典的英雄616——也伴随我六年半了。在2005年的暑假我在家买了
这支钢笔。高中的经验告诉我,我一支钢笔用了几个月后总会因为掉到地上之类的原因写
不了。我曾担心这支钢笔也用不了多久。但是上大学之后,情况大变。大一一整年我用它
记高数和线代的笔记,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大二到研二我很少用钢笔,尤其是大四到研二
这三年。直到2011年准备GRE的时候才再次频繁使用这支钢笔写GRE的issue提纲。我对这支
英雄616居然能够用到今天表示难以置信。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855182871.jpg
图6-2 墨绿色的英雄616

还有一面小镜子,也是2005年在家买了带到上海的,也用了六年半。我只是刮胡子的时候
用一下,平时都放在一边。本科时候,这个寝室里面唯一一个便携式镜子,常被其他三人
使用。我对面的那位经常拿镜子来照。有一次我递镜子给他,不记得是我放手太早还是他
没接住,镜子掉到地上去了,塑料壳破了一些,但是不影响使用。读研之后,他到我寝室
,如果看到我的小镜子,也会拿起来照个不停。啧啧。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862180812.jpg
图6-3 小镜子,显示破损处

自从我进了交大,有一个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东4区研究生宿舍旁上海电力工业学校的那栋
楼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869210090.jpg
图6-4 那栋我到现在都搞不清楚用途的楼

【第七章 答辩轶事】

再说说答辩的事。

很巧的是,我的本科和硕士答辩都是在213会议室进行的。2009年6月19号的早上,我从东
15步行到那个会议室,参加答辩。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答辩结束后我的心情就和当
时的阳光一样灿烂。2012年1月4号一早,我从东32走到213。当时天气阴沉,没想到答辩开
始没多久,阳光就从窗外射进会议室里面,这样的好天气还维持到了下午。十二个人的答
辩只有三个多小时。老师不停地催促答辩的同学快一些。我想我是把答辩委员会老师的精
神贯彻得最好的学生。我演讲加回答的时间加起来差不多15分钟。我的ppt从头到尾23页,
只有一个公式,没有一幅图,每个slide上只有四五十个字,ppt总大小99KB。而我本科答
辩用的ppt呢,48页,很多图,不少公式,大小2807KB。本科答辩时一起的学生比较少,老
师没有催促。按着事先多次演练的节奏,我用很快的语速演讲完。再加上回答问题所用的
时间,我想怎么都有将近20分钟吧。硕士答辩结束后,回想起我的本科答辩,总有一种很
奇怪的感觉。我在感叹运气的同时唏嘘不已。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4937204770.jpg
图7-1 213会议室。硕士答辩结束后的下午拍摄的。答辩完的时候居然忘了拍。下午拍的时
候发现里面有人,囧。

对我来说,2012年1月进行的硕士答辩,提前到2011年1月都不算早。因为我在2010年暑假
里面跑仿真实验和做理论分析的时候,也把所做的工作整理成中文硕士论文了。老板的20
11年3月毕业的学生的硕士论文说不定都还没我写得快呢。我把硕士论文弄好后在2010年下
半年写成英文论文,期间纠结着挣扎着努力着把暑假里面一些没弄清楚的地方都解决了。
投过英文期刊,得到反馈意见。然后又对英文论文,包括相应的这份硕士论文,做修改。
从2010年8月底硕士论文初稿完成,到2011年12月,在英文论文审稿意见,以及自己对所做
工作和相关知识的理解变得更深入等因素的推动下,我的硕士论文经过了多次major chan
ge。有些章节的内容虽然没有本质的变化,但是我也会从表达清晰条理清楚等角度对这些
内容进行重新改写或者整合。相比起2010年8月初的那个青涩的版本,我最后的论文成熟的
多了,真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我在2011年12月里,我一遍一遍地读论文,修改其中的
错误。我甚至怀疑过一些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怀疑过一些未经实验证实的推论的正确性。
为此,我重新细读并且重跑了不少实验,而且还写新的程序验证推论。最后,在答辩前,
我把我的疑惑都化解掉了,我因此心安理得。

答辩结束后第二天,也就是2012年1月5号,我到蓁蓁楼做了研究生学位办的论文归档。1月
6号,我又做了图书馆归档。后来又发现论文里面还有一些小错,但是也改不了了。算了,
有什么东西是能够没有差错的呢。再说了,我的论文又不会有谁认真看。

1月6号下午,我坐校车到徐汇校区去提交论文等学位评审材料。终于在毕业前,我也坐过
校车了。去的时候坐新车,回来的时候坐旧车,都全了。

【第八章 下一站】

(注:下一站,是2009年第13届本科毕业生晚会VOS XIII的主题。)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5038206920.jpg
图8-1 学服附近的桥洞涂鸦那里拍下的VOSXIII图标

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再聊聊毕业生晚会吧。

在本科快毕业时,隔壁寝室的一个同学说,本科毕业的学生,是一群一群,一拨一拨地离
开学校的;硕士毕业的学生,是一个一个地离开学校的。我很快也要面临他所说的凄凉的
场面了。硕士毕业季比不上本科毕业季,尽管也有毕业生晚会,但是很难和本科毕业生晚
会VOS相比。2008年VOS的时候,我一个室友在寝室看着comic的直播,感叹到看晚会真有毕
业的感觉。本来我对VOS没有太强烈的感觉的。可是真的到了毕业的季节,还真有点想去看
现场版的VOS。于是我和室友加入了东区大转盘排队拿学生证领入场券的队伍。2009年6月
20号晚上,VOS XIII在菁菁堂上演。晚会前下了一场大雨,我还在担心这么大的雨会不会
影响出行。据说当时BBS上有同学转让入场券。幸好,到晚会开始不久前,雨停了。我和同
学顺利得到了菁菁堂。

直至VOS XIII那天以前,我从来没有因为复习考试或者别的任何原因通宵,这个记录在VO
S当晚终结。看完VOS后,我和几个同学到冰火四季吃啊喝啊呆了整整一个晚上。凌晨时候
,老板收摊打烊,只有我们一群人还守在那里。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睡了下去,又不知道
是什么时候又醒了过来,那时天几乎全亮了。回到寝室的时候大概是清晨五点。

2011年6月4号晚上,我和4个本科同学又一次聚在冰火四季。身旁的桌子周围都聚集满了人
,想必其中有不少是F07的毕业生吧。看到这热闹的场景,我们不禁回忆起F05毕业时冰火
四季的盛况,同时也感叹时光飞逝不等人。

我在读研后,还忍不住在comic上看10届和11届的VOS直播。我说不清我看直播是怀着怎样
的目的。我想我自己也很难说清楚。

2009年VOS宣传片的音乐是范玮琪的那些花儿。伴随着音乐,视频中出现的画面和解说词和
歌词的贴合度很高,从而显得很有创意。在6月盛夏,交大的校园里面没有多少让我印象深
刻的花儿。反倒是在3月,闵行校区里盛开的花儿让我难以释怀。西食东侧的白玉兰是像春
天的使者,在料峭春寒中绽放。老行政楼东边的邮局已被中国银行取代,不变的是一旁定
会在三月绽放的樱花。思春湖以西,A4公路以东的那片油菜地也会在春季呈现耀眼的亮黄
。在完成这篇回忆录的时候,这些花儿都还没开放。再等上一段时间吧。待我参加毕业典
礼之时,将是这些花儿最美之日。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5043180511.jpg
图8-2 中行门前的樱花树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5049210000.jpg
图8-3 西食的白玉兰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5055118151.jpg
图8-4 A4公路旁的油菜地,隐藏在小树林的后面

【第九章 就这么结束吧】

这篇回忆是从我以交大学生身份第一次坐火车到学校报到开始的。最后,就让我以我最后
一次以交大学生身份坐火车回到学校结束吧。

往返我家和上海的火车, 2005年的时候是33-35小时,2007年提速后缩短为28小时,同时
上海到站从上海站变成了上海南站。2011年再次提速,终于有了只花26小时的特快。

2005年底1号线5号线实现无缝换乘。类似于公交车票的纸质5号线车票成为历史。

闵浦二桥建好。东川路沪闵路的十字路口大变样。

东川路桥被漆上了黄色,并不好看。在桥上可以看到远处的闵浦二桥。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5129145002.jpg
图9-1 东川路桥

东川路两旁似乎在这六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太大的变化。只记得大一的时候,路边好多卖房
子的广告,每平米大概四五千。看看这房价,短短几年涨成了什么样子。

现在的拖鞋门和6年半前不同了。2009年暑假前,门口右侧有了交通大学四字石刻。2010年
暑假,拖鞋门连接剑川路的这段路被划分了车道。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5137120450.jpg
图9-2 现在的拖鞋门

http://bbs.sjtu.edu.cn/file/EE/1329115145180940.jpg
图9-3 交通大学石刻

就这么结束吧。

从F05到B09,这就是我在交大的六年半。为了暂时忘却,我用这篇文章纪念。

【致谢】

感谢 benjaminsage 和sailyoung 和 VRBVRB对完成本文提供的帮助,排名按 ID 首字母顺
序。

--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today is God's gift, that's why we
call it the present.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4.84.14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是基于热心建立,只为保存一点Telnet bbs的美好记忆,如有侵权敬请致信告知.  szuonli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