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BBS论坛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monica (怎么报告你), 信区: UIBE
标  题: 3.2 乐观者的时间与悲观者的时间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Apr  6 00:13:02 2004), 转信

3.2 乐观者的时间与悲观者的时间
研究热输运和能量与功的转化的热力学,是一门对工程技术人员非常有用的学科,而且非常
 繁难。人们通常是从听说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而知道热力学的,第二定律预言宇宙正在
退 化,宇宙最终将死于热寂或熵。

德国科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Rudolf Clausius)首先表述的第二定律,把时间和历史引入
 牛顿和经典物理学家图解为永恒的宇宙之中。由于牛顿力学方程是“时间可逆的”,于是
物 理学家形成了这样的信念:在物质的基本层次上,时间没有方向性。现在可以用电影来
通俗 描述这一思想。如果一部讲述原子碰撞的影片正放或倒放,我们瞧不出有什么差别。
在原子 世界里,时间没有什么偏好的方向。时间可逆性对量子力学方程(至少在其传统诠释
中)亦成 立。事实上,可逆性原理已经经过几次物理学革命而幸存下来,它是一个牢固确立
的概念, 就象爱因斯坦在给其好友、物理学家米歇尔·贝索(Michele Besso)的遗孀的信中
写的那样 :

〖GK2!〗〖HTK〗米歇尔已经在我之前离开了这个奇怪的世界。这并不重要。对我们这些信
念坚定的物理学家 来说,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差别只是一种幻觉,虽然是一种长久不
变的幻觉。( 译文参考了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著《从混沌到有序》第351页,曾庆宏
、沈小峰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译者注)

然而,热力学这门学科发现了被时间奴役的世界。在热力学看来,事物只沿一个方向变化。
 时间是不可逆的,它有一个箭头。爱因斯坦的朋友贝索生老病死,他既不能青春永驻,也
无 法返老还童。汽车分解为一堆铁锈,一堆铁锈可不能重组成汽车。由于这个热力学发现
,物 理学家们都盯着所谓的悲观时间——衰变和分解的时间。

时间的这个侧面令年轻的普里高津着迷,但他还为以更为乐观的形式——演化——出现的时
 间所吸引。他回忆说:“那些年,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的美妙著作
 《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中译本《生命是什么?》,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 学著作
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译者注)深深打动了我。在这本书 的末尾,薛定谔
发问,生命的组织结构是从哪里来的?生命是如何进行复制的?生命中存在某 种稳定性吗?他
回答说,‘嗯,我不知道。或许生命具有无摩擦摆那样的工作方式。’但40 年前我有了另
一个看法。我的看法恰好相反。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摩擦和与外界 交换能量,
结构才能以某种方式产生。”

为这一直觉所驱使,普里高津在塞奥菲勒·德·当德(Theophile de Donder)的指导
 下,在布鲁塞尔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当德是当时研究所谓非平衡热力学的少数几位科学家
之 一。平衡是一种最大熵状态,其中分子陷于瘫痪或无规运动。这就是克劳修斯宣称的宇
宙正 在趋向的空洞无物汤。获悉非平衡态的规律是一个重大发现。

假使你取互相连通的两个箱子,一边注入氮气,另一边注入氢气,那么这两种气体最终将充
 分混合,两个箱子中的每一种气体的浓度均无甚差异。科学家们就说系统达到了平衡和最
大 熵。不过,若你把两个箱子加热到略有温差,气体仍将混合,但混合不均匀。一边氢气
多, 另一边氮气多。热流动产生了某种秩序,即产生了一个近平衡系统。

近平衡可以比作一个能量阱,能量阱中的系统,失去能量同获得能量一样快。能量阱起一种
 点吸引子的作用。普里高津不久认识到,甚至近平衡系统也没有真实的时间感,因为系统
不 断返回其吸引子。他把此种系统比作没有过去的梦游者或被催眠者。普里高津要找的时
间秘 密不在这。

于是,研究近平衡一段时日之后,他开始探究远离平衡情形发生的事情,即从外部输入大量
 能量经历的情形。正是在这,普里高津发现了“来自浑沌的秩序”,发现了时间的本质。

普里高津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尽管有时可相互替换的方式,使用〖HTH〗浑沌一词 。一种是
平衡和最大熵的消极浑沌,其中各组元亲密混合,根本不存在任何组织结构。这便 是克劳
修斯预言的最终冷寂宇宙的“热平衡浑沌”。但第二种浑沌是积极的,是热烈而有生 气的
“远离平衡的湍动浑沌”。这就是我们在镜子的另一边介绍过的吸引费根鲍姆、洛仑兹 、
梅、福特及其他诸位科学家注意力的浑沌。普里高津是率先发觉在这一远离平衡浑沌中会
出现怪事的当代科学家之一。他发现,在远离平衡态下,旧系统虽然崩溃,但涌现出新的系
 统。

想象一下工厂里一条油管往一口大池中输油。油光滑地流下,在注入池中的油表面处形成波
 纹。现在,假设某人打开龙头,让更多的油流经管道。新油突然喷出,造成的第一个后果
是 ,湍动和涨落增加。这些涨落无规地加剧,好象顺着某种道路通向全面的浑沌,直至达
到一 个分岔点。在一个临界点上,许多涨落中的一个被放大和扩展,影响并支配了该系统
。涡旋 模式形成。秩序从浑沌中涌现。只要维持从输油管来的流量,这些涡旋便保持稳定
。即使流 量增加或减少一点点,涡旋模式的稳定性仍然保持。不过,若流量增加或减少过
大,则产生 新的浑沌态势和新的秩序排布。

普里高津最喜欢用我们在镜子另一边见过的贝纳不稳定性,来描述这种从浑沌产生的秩序
( 见62-63页)。在那一边,我们介绍的是对流元胞分解为浑沌的道路。然而在这一边,我
们将考察贝纳元胞由浑沌转化为秩序的方式。

如果一平锅液体受热,下部比上部热,热量起先靠传导从下部向上传送。液体中的流动又规
 则又光滑。这是近平衡情形。然而,随着不断加热,两层之间的温差增大,达到远离平衡
态 ,重力开始更强烈地曳引上层,上层较凉,从而较为致密。涡旋在整个流体里出现,湍
动增 长,直到系统濒于完全无序。在不借助大规模对流的情况下,热量不能足够快地弥散
的时候 ,达到了临界分岔点。在这点处,系统摆脱其浑沌状态,先前乱七八糟的涡旋转变
为一个个 六角形对流网格,即贝纳元胞。

再进一步加热,贝纳元胞又会分解为浑沌。

普里高津在与伊萨贝勒·斯唐热(Isabelle Stengers)合著的书《来自浑沌的秩序》(Order
Out of Chaos)(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定名为《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 对话
》。——译者注)中指出,“在化学里,秩序与浑沌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复杂 :逐个有序的
(振荡的)态势伴随着浑沌的行为体系”。他说贝纳元胞是由上亿个分子突然一 致运动产生
的一种“特异现象”。(参见《从混沌到有序》第186页。——译者注)
。涡旋 模式形成。秩序从浑沌中涌现。只要维持从输油管来的流量,这些涡旋便保持稳定
。即使流 量增加或减少一点点,涡旋模式的稳定性仍然保持。不过,若流量增加或减少过
大,则产生 新的浑沌态势和新的秩序排布。

普里高津最喜欢用我们在镜子另一边见过的贝纳不稳定性,来描述这种从浑沌产生的秩序
( 见62-63页)。在那一边,我们介绍的是对流元胞分解为浑沌的道路。然而在这一边,我
们将考察贝纳元胞由浑沌转化为秩序的方式。

如果一平锅液体受热,下部比上部热,热量起先靠传导从下部向上传送。液体中的流动又规
 则又光滑。这是近平衡情形。然而,随着不断加热,两层之间的温差增大,达到远离平衡
态 ,重力开始更强烈地曳引上层,上层较凉,从而较为致密。涡旋在整个流体里出现,湍
动增 长,直到系统濒于完全无序。在不借助大规模对流的情况下,热量不能足够快地弥散
的时候 ,达到了临界分岔点。在这点处,系统摆脱其浑沌状态,先前乱七八糟的涡旋转变
为一个个 六角形对流网格,即贝纳元胞。

再进一步加热,贝纳元胞又会分解为浑沌。

普里高津在与伊萨贝勒·斯唐热(Isabelle Stengers)合著的书《来自浑沌的秩序》(Order
Out of Chaos)(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定名为《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 对话
》。——译者注)中指出,“在化学里,秩序与浑沌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复杂 :逐个有序的
(振荡的)态势伴随着浑沌的行为体系”。他说贝纳元胞是由上亿个分子突然一 致运动产生
的一种“特异现象”。(参见《从混沌到有序》第186页。——译者注)

显而易见,远离平衡浑沌的性质在于,它包含自组织的可能性。自组织的另一个突出例子,
 已经在一大类化学反应中找到了。若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增加到临界点,则反应经历一种转
 变:化学浓度开始象化学钟那样有规律地涨落。普里高津和斯唐热在书中写道:

图3.1(A)平锅底部受热,水呈现六角形贝纳元胞模式。(B)科学家们认为大气的球形外壳(或
 许整个大气)可能是一片奔腾不息的贝纳元胞汪洋。(C)撒哈拉沙漠的航空照片显示出由这
一 大气贝纳海洋留下的印迹。大气对流涡旋的这些印迹亦出现于雪地和冰山上。

让我们暂停一下,来强调这种现象多么出人意料。假设我们有两种分子:“红色”分子和“
 蓝色”分子。由于分子的浑沌运动,我们可以指望在给定瞬间有比较多的 红色分子位于(
比如说)容器的左半部。过一小会儿,有较多的蓝色分子出现,如此等等。这 个容器在我们
看来将呈现“紫色”,并偶然而不规则地闪现红色或蓝色。但是,化学钟并〖 HTH〗不〖
HTK〗是如此。对于化学钟,系统完全是蓝色的,然后,颜色突然变为红色。之后 又变为蓝
色。因为所有这些改变都以〖HTH〗有规则的〖HTK〗时间间隔发生,所以我们得到 的是一
个相干的过程。

从亿万分子的活动中产生的此种程度的秩序,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要不是化学钟确实被观察
 到的话,谁也不会相信这种过程是可能的。要同时改变颜色,这些分子必须具有一种“通
信 ”的手段。系统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活动。(参考了《从混沌到有序》第191-192页 的译
文。——译者注)

他们说,就好象每个分子都得到关于整体系统状态的“通知”一样。普里高津不光在谈论这
 一方式时用到拟人的语气。对他来说,通信和信息概念与随机行为如何导致复杂的反馈耦
合 和自发秩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拿白蚁如何筑巢来作例子吧。

不存在什么指挥筑巢工作的中枢蚁僚。起初,白蚁无规地游走,拾拣土块,把土块从一处运
 到另一处。白蚁这么做的时候,用一滴吸引其它白蚁的化学物质浸渍土地。在某个区域随
机 形成较高的浓度,随后这一区域成为其它白蚁及其土块的聚集地。土柱出现,白蚁的活
动渐 有联系,直至蚁巢筑成。

更切近一些,我们都有过陷于此类相互关系中的体验。在高速公路上两次高峰期之间行车,
 我们很少受其它汽车的影响。但到4点钟,交通变得滞重,我们开始与其他驾驶员相互作用
 。在某个临界点处,我们开始受整个交通模式“驱使”。交通成了一个自组织系统。

〖KH8〗

〖HT6H〗图3.2

浑沌涨落产生自组织的另一个例子,涉及某种叫做粘菌的变形虫。粘菌(图3.2)的部分生命
 是以单细胞形式度过的。但是,在被剥夺食物时,它们会发出一种化学脉冲,通知其它变
形 虫。数以千计的变形虫随 机地聚集,直至其涨落达到一临界点,在此时刻,它们自我组
织 形成能够在林地上爬行的粘合体。最后,在一个新地方,粘菌长出肉柄和子体,子体长
出孢 子,孢子生出新的、独立的变形虫。粘菌集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于一身,两者互为内
容。

普里高津及其同事发现,正如这些例子显示的,自组织结构无处不在:在生物学中,在涡旋
 中,在城市发展和政治运动中,在恒星演化中。他把失平衡和自组织实例命名为“耗散结
构 ”。

这个名称源于这样的事实:为了演化并保持其形态,城市、涡旋和粘菌都要消耗能量和物质
 。它们是开放系统,即从外界吸取能量,同时产生向周围环境耗散的熵(废弃的、零散的能
 量)。当然,一个系统的熵可能是另一个系统的食 物。比如,考察金龟子,或者考虑我们
自 己细胞中的线粒体,线粒体把发酵食物分子排放的废物转变成ATP,ATP实际上是一种贮
存能 量的分子。第二定律(即熵总是增加)并不因为出现这些系统而被违反,正象万有引力
不因存 在轨道卫星而失效一样。卫星利用万有引力留在轨道上,耗散结构则利用熵。

〖HTH〗耗散结构这一称谓,表达了普里高津观点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矛盾。耗散 意味着浑
沌和分解;结构却是其反面。耗散结构是能够通过向其环境的能流和物流连续开放 来维持
其本体的系统。考虑我们在上一章发现的孤子。象平移波和烛火之类的孤子,也是产 生于
远离平衡能流并驾驭它的耗散结构。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2.105.3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是基于热心建立,只为保存一点Telnet bbs的美好记忆,如有侵权敬请致信告知.  szuonli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