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BBS论坛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oriolus (藤影阁主), 信区: XDU
标  题: 宋元山水意境“有我之境”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Nov 23 11:15:36 2003), 转信


    明代王世贞在总结宋元山水画时说,"山水画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
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松年)、李(唐)、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公望)、黄
鹤(王蒙)又一变也"(《艺苑厄言》)。大、小李属于唐代,情况不明。荆、关、董、巨和
李成、范宽实属同代,即本文所说的第一种意境的北宋山水。刘、李是连接南北宋的,他
们似可与马、夏列入一类,即上述第二种意境的南宋山水。最后一变则是元四家。其实,
如后世所公认,大痴、黄鹤不如倪云林更能作为元四家(元画)的主要代表,亦即宋元山水
中第三种艺术意境--"有我之境"的代表。
    元画与宋画有极大不同。无论从哪一方面或角度,都可以指出一大堆的差异。然而最
重要的差异似应是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带来的审美趣味的变异。蒙古族进据中原和江南,严
重破坏了生产力,大量汉族地主知识分子(特别是江南士人)也蒙受极大的屈辱和压迫,其
中一部分人或被迫或自愿放弃"学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和情感思想寄托在
文学艺术上。山水画也成为这种寄托的领域之一。院体画随着赵宋王朝的覆灭而衰落、消
失,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由宋代的宫廷画院,终于在社会条件的变异下,落到元代
的在野士大夫知识分子--亦即文人手中了。"文人画"正式确立。尽管后人总爱把它的源
头追溯到苏轼、米萧等人,南宋大概也确有一些已经失传的不同于院体的文人画,但从历
史整体情况和现存作品实际看,它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潮流出现在绘画艺术上,似仍
应从元--并且是元四家算起。
    所谓"文人画",当然有其基本特征。这首先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上述第二种意
境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之中。但形与神、
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这种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
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
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的"气韵生动"的美学
基本原则,到这里不再放在客观对象上,而完全是放在主观意兴上。这个本是作为表达人
的精神面貌的人物画的标准,从此以后,倒反而成了表达人的主观意兴情绪的山水画的标
准(而这些文入画家也大多不再画人物了)。《艺苑辰言》说,"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
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这就不但完全忘怀了历史的来由,而且也把
"形模"在山水画中的地位和意义放在非常次要以至附属的地位,与北宋初年那样讲究写
真、形似,成了鲜明对比。倪云林一再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聊以自娱耳。""余之竹聊以为写胸中之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吴镇也说:"墨戏
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这样一种美学指导思想,是宋画主流(无论
北宋或南宋)所没有的。
    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这
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就是说
,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
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景物)的相对独立的美。它不仅是
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
兴味"。
    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本来,自原始陶器纹饰、青铜
礼器和金文(大篆)小篆以来,线始终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在人物画中有所谓
"铁线描"、"莼菜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都是说的线条的美(图190、
191、191)。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便是这种高度发达了的线条美(参看本书《先秦理性精
神》、《盛唐之音》)。正是这时,书法与绘画密切结合起来。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
重视书法趣味,成为一大特色。这不能如某些论著简单斥之形式主义,恰好相反,它表现
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它
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这本身也正
是一种净化了的"有意味的形式"。任何逼真的摄影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
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它是自然界所不具有,而是经由人们长期提炼、概括、创造出
来的美。元代名画家名书家赵孟兆说:"石如飞自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
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郁逢庆书画题跋记》)画师、书家兼诗人,一身三任焉,自
兹成为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基本要求和理想。
    与此相辅而行,从元画大兴的另一中国画的独有现象,是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直
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这是唐、宋和外国都少有和不可能有的。唐人题款常藏于
石隙树根处(与外国同),宋人开始了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影口向对画
面--自然风景的欣赏。元人则大不同,画面上的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了很
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是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
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更重要的一面,是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
学趣味和诗情画意。因之"元人工书,虽侵画位,弥觉其隽雅"(钱杜:《松壶画忆》)。
这种用书法文字和朱红印章来配合补充画面,成了中国艺术的独特传统。它们或平衡布局
,或弥补散漫,或增加气氛,或强化变换,不大的红色印章在一片水墨中更增添了沉着、
鲜明和力量。所有这些都极为深刻而灵活地加强了绘画艺术的审美因素。
    与此同时,水墨画也就从此压倒青绿山水,居于画坛统治地位。虽然早有人说:"草
本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粹。
是故远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历代名画记》)但真正实现这一理想的,毕竟是讲求
笔墨趣味的元画。正因为通过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点的稠稀纵横,皴的披麻斧
劈,就足以描绘对象,托出气氛,表述心意,传达兴味、观念,从而也就不需要也不必去
如何真实于自然景物本身的色彩的涂绘和线形的勾勒了。吴镇引陈与义诗说,"意足不求
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九方皋相马正是求其神态而"不辨玄黄牧牡"的形象细节的

     既然重点已不在客观对象(无论是整体或细部)的忠实再现,而在精炼深永的笔墨意
趣,画面也就不必去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北宋)或精巧(南宋),而只在如何通过或借助某
些自然景物、形象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就够了。因之,元画使人的
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该因素,便不再是宋画那种导向,而是更为明确的"表现
"了。画面景物可以非常平凡简单,但意兴情趣却很浓厚。"宋人写树,千曲百折,……
至元时大痴仲奎(吴镇)一变为简率,愈简愈佳。"(钱杜:《松壶画忆》)"层峦迭翠如歌
行长篇,远山疏麓如五七言绝,愈简愈人深水。"(沈颢:《画麈》)"山水之胜,得之目
,寓诸心,而形于笔墨之间者,无非兴而已矣。"(沈周:《书画汇考》)"远山-起一伏
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董其昌:《画弹室随笔》)自然对象山水景物完全成了
发挥主观情绪意兴的手段。在这方面,倪云林当然要算典型。你看,他总是几棵小树、一
个茅亭、远抹平坡、半枝风竹,这里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在这些极其普遍常见的简
单景色中,通过精炼的笔墨,却传达出闲适无奈、谈淡哀愁和一种地老天荒式的寂寞和沉
默。在这种"有意无意,若淡若疏"极为简练的笔墨趣味中,构成一种思想情感的美(图
193)。"元人幽亭秀木,自在化工之外,一种灵气。惟其品若天际冥鸿,放出笔便如哀弦
急管,声情并集,非大地欢乐场中可得而拟议者也。"(恽寿平:《南田论画》)"至平、
至淡、至无意,而实有所不能不尽者。"(恽向:《宝迂斋书画录》)所谓"不能不尽者"
,所谓"一种灵气",当然不是指客体自然景物,而是指主观的心绪情感和观念。如上所
述,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这种"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灵气"罢了。
     这当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早在宋代,欧阳修便说过,"萧条淡泊,此难画之
意,……故飞走退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王安石也说,"欲
寄荒寒无善画"。所谓"萧条淡泊"、"闹和严静,趣远之心"以及"欲寄荒寒"等等,
都主要是指心境和意绪。自然界或山水本身并无所谓"萧条淡泊"、"闲和严静",因之
要通过自然山水来传达出这种种主观心境意绪,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一困难终于
由元画创造性地解决了。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兰分鼎
足,各擅胜场。
    这里当然也就无所谓整体性还是细节性,地域性还是普遍性,繁复还是精细等等问题
。元四家中如黄公望、王蒙(图194)、或以长轴山水(如《富春山居图》)(图195),或以山
岩重叠(如《青卞隐居图》)著称,比起倪云林,他们所描绘的自然是更为辽阔或浓密的,
但其美学特征和艺术意境却与倪云林一样,同样是追求笔墨、讲究意趣的元画,同样是所
谓萧疏淡雅,同样是"有这种"有我之境"发展到明清,便形成一股浪漫主义的巨大洪流
。在倪云林等元人那里,形似基本还存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基本仍是忠实再现的,所谓
"岂复较其似与不似",乃属夸张之词。到明清的石涛、朱耷以至扬州八怪,形似便被进
一步抛弃,主观的意兴心绪压倒了一切,并且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也空前地突出了。这种个
性,元画只有萌芽,宋人基本没有,要到明清和近代才有了充分的分化和发展。
    从美学理论看,情况与艺术实践的历史行程大体一致。宋代绘画强调的是"师造化"
、"理"、"法"和"传神",讲究画面的位置经营。"有条则不紊","有绪则不杂"
,"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山水纯全集》)。元代强调的则是"法心源"、"趣"
、"兴"和"写意"。"画者当以意写之","高人胜士寄兴写意者,慎不可以形似求之
"(汤垦:《画鉴》)。宋元画的这种区别,前人也早已这样概括指出:"东坡有诗曰,'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是非诗人'。余曰,此元画也。晁以道诗云,
'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余曰宋画也。"(董其昌:《
画旨》)宋画是"先观其气象,后尽其去就,次根其意,终求其理(《圣朝名画评》)。元
画则是"先观天真,次观笔意,相对忘笔墨之迹,方为得趣"(《画鉴》)。从作品到理论
,它们的区别差异都是很明白的。这些区别正是美学士"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种
种表现。
    在讲雕塑时,我曾分出三种类型的美(参看本书《佛陀世容》)。上章讲词时,也指出
诗境、词境之别,其实还应加上"曲境"。如所指出,诗境深厚宽大,词境精工细巧,但
二者仍均重含而不露,神余言外,使人一唱三叹,玩味无穷。曲境则不然,它以酣畅明达
,直率痛快为能事,诗多"无我之境",词多"有我之境",曲则大都是非常突出的"有
我之境"。它们约略相当于山水画的这三种境界(当然这只在某种极为限定的意义上来说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是诗,"今宵剩把银红照,犹恐相逢在梦中"是词。"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诗,"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是词,"觉来红
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是曲。"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是诗(但此诗已带词意),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是词,"枯藤者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是曲。尽管构思、形象、主题十分接近或相似,但艺术意境却仍然不同,它们是各不
相同的"有意味的形式"。诗境厚重,词境尖新,曲境畅达,各有其美,不可替代。雕塑
的三类型、诗词曲的三境界、山水画的三意境,确有某种近似而相通的普遍规律在。当然
,所有这些区分都只是相对的、大体的,不可当作公式,刻板以求。并不是任何作品或作
家都一定能纳入某一类之中,有的可以是过渡,有的可以是二者的综合或恰好介乎二类之
间,如此等等……世界是复杂的,理论上的种种区划、分析,是为了帮助而不是去束缚对
艺术品的观赏和研究。
    如同雕塑、文学一样,宋元山水三种意境中也均各有其优秀和拙劣、成功和失败的作
品,各人也可随自己的兴趣、倾向而有偏爱偏好。
摘录自:《美的历程》
------------------------------------------------------------------------------
--
    作者简介:李泽厚,一九三0年生,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
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九二年至今任美国科罗拉多学院哲学系讲
座教授。
    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
观卓然成 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家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辛
前行。九十年代 ,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
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 予了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其主要著作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
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
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等。





--

--
                 ▓▓▓印章 制 作 ▓▓▓
本处能为您定制高档印章。
典雅清丽,气韵生动,高古雄浑,冲淡流动。用材考究,底蕴深厚。
知音惠存,天长地久。恩师伉俪,佳人才子,生日佳节,时尚好礼。
备有大量印章相关的资料,欢迎来信索取。
欢迎参观定制。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45.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是基于热心建立,只为保存一点Telnet bbs的美好记忆,如有侵权敬请致信告知.  szuonli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