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BBS论坛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sinzaghi (让这口烟跳升,我身躯下沉。), 信区: ZJU
标  题: 求是精神——百年浙大之魂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14 17:23:51 2005), 站内

求是精神——百年浙大之魂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浙江大学,经过长期历史积淀逐步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求是精神”,她在浙大人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推
动着浙江大学的发展和进步。在新的世纪,浙大人正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提炼、传承和弘
扬求是精神,意义十分重大。
一、“求是精神”的孕育
        浙大及其求是精神孕育于百年前的世纪之交。1894年甲午战争清军惨败,中国人受
到了极大的震动和刺激。国内有识之士纷纷揭露时弊,提倡变法,形成维新思潮。在这股思
潮的推动下,中国各地先后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1897年创办的求是书院、现在的浙江大学
即为其中之一。
        1896年,时任杭州知府的林启,和杭州当地的士绅商议,呈报浙江巡抚廖寿丰,建
议利用被查办的杭州蒲场巷内普慈寺开办新式学堂,由林启负责筹建,定名为“求是书院”
。“求是”一词源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语。颜师古注为“
务得事实,每求必真”。1897年正月,“求是书院”报奏清廷获准创立,林启兼任求是书院
总办,于当年5月21日正式开学。
        “求是书院”的创办就孕育着“求是精神”。创办之初,“勤”“诚”之风渐然蔚
成。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随着社会变革,求是书院经历了求是书院——求是大学堂——
浙江大学堂——浙江高等学堂——浙江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虽仅有18年,但师生们“勤”
“诚”之风孕育并逐渐形成了“求是”学风。“求是书院”创建之初,正值清廷腐败、国势
日衰,外侮日亟之际,许多有志的青年学子,甘愿舍弃当时科举取士的“利禄必由之途,而
入学堂,学西学”。在这期间,师生们逐渐形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孳孳为学,互以敦晶励行相勉”,“如有以功利之说进者,常笑之”,“不应沾之于
贪权功利为满足”,以尽“一己职责”的求是学风。后几经变迁,浙江高等学校相继演变为
浙江中等工业学堂、浙江公立中等工业学校、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第三中山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变的只是学校的称谓,不变的是师生们所共同形成的“
求是”学风,她源源流长,延至今日的浙江大学,而且进一步弘扬光大,逐渐升华为“求是
精神”,成为浙江大学的精神瑰宝、师生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光荣传统。
二、“求是精神”的丰富
 抗战前夕,1936年4月7日,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
学校长。竺可桢在西迁办学中确立并丰富了“求是精神”,践行着“求是精神”,带领浙江
大学进人一个飞跃发展阶段。浙江大学在战火中成长崛起,一举成为与西南联大、中央大学
、交通大学相媲美的名校,这是一段浙大学子最为骄傲的校史。而竺先生刚正不阿、严谨正
直的高尚人格和在实践中率先垂范、躬体力行的“求是精神”深受世人敬仰。
        竺可桢就任浙大校长后,十分赞赏浙大所特有的自求是书院以来一脉相承的朴实严
谨的传统学风,并把它概括为“诚”、“勤”两个字,称浙大“学生不浮夸,做事很勤恳,
在社会上声誉亦很好”。在1936年4月《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的就职演讲中,竺可桢要求
学生“致力学问”、“以身许国”,强调“运用自己思想的重要”,他强调“大学所施的教
育,本来不是供给传授现成的知识,而重在开辟基本的途径,提示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且培
养学生研究批判和反省的精神”。这是竺可桢对“求是精神”的最初阐述与提炼。1938年
11月1日,浙大西迁广西宜山时,竺可桢又作了《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讲演,决定
通过校务会提出以“求是”作为浙大校训。1938年11月19日,校务会通过了竺可桢校长以“
求是”为浙大校训的提议,竺可桢对“求是精神”解释为“只知是非,不顾利害”。“求是
就是奋斗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不盲从,不附会
,不屈不挠,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著名学者马一浮先生当时谱写的校歌歌词中也体现了
浙大人对“求是精神”的诠释——“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习坎示
教,始见经纶;五日已是,无日遂真;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
        对于“求是精神”,竺可桢也一直在探讨和阐释。1936年秋,竺可桢早在就任校长
后第一批新生入学典礼上,向学子发问:“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
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激励代代学子思索“求是精
神”的深刻内涵。1939年2月,他对一年级新生作《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讲话时,进一步
阐述了“求是”的涵义。“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而要有“杀
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要有刻苦耐劳,富于牺牲的精神,“凭自己之良心,甘冒
不韪”,以使“真理卒以大明”。“求是”就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不惜为真理而献身,
“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在每学年的入学和毕业典礼上他都告诫学生:“大学是社会之
光,不应随波逐流”,“大学犹如海上之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之标准也”。希望
青年学生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使大学成为“求真理、治学问、育人才”之圣地。认为大学的
目的在于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之人才。
        浙江大学在竺可桢带领下的“西迁”办学之路,是浙江大学师生不断实践、丰富、
弘扬“求是精神”之路。从初迁浙江建德,继迁江西吉安泰和,再迁广西宜山,终迁贵州遵
义、湄潭、永兴,至复员杭州,这支中国高等教育办学史上的“文军”,转辗于浙、赣、湘
、桂、粤、黔六省,行程2600公里,沿途践行着“求是精神”。竺可桢“躬体力行,民主办
校,求是治学”的精神就是“求是精神”的典范。从1936年至1949年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
的竺可桢,受命于危难之际,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置个人安危于不
顾,率领数千师生徒步转移,为中国保护和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领导浙江大学由一所地方
性大学崛起为全国著名高等学府,而他14岁的爱子和结发妻子张侠魂女士却不幸在1938年西
迁江西泰和途中病逝。竺可桢成为浙江大学“求是精神”的标本和最光辉的楷模。在竺可桢
“求是精神”和崇高人格的感召下,不少崇尚“求是精神”的著名教授汇集在浙大。他们都
各有专长,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派,而又能友好共处,在学术辩论与交锋中共
同发展,达到极其难得而可贵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境地,在他们身上处处体现出浙大的
“求是精神”。西迁办学过程中,虽然物质条件极为艰苦,但教授们“精神上轻松愉快,学
术上蓬勃发展,共同进步,是他们科研生涯中的黄金时期之一”。“在湄潭,研究工作是很
活跃的”,“苏步青的微分几何、陈建功的三角函数、王淦昌的中微子研究、谈家桢的遗传
学研究、贝时璋的细胞重建研究”都处于当时的科学前沿,“生物系正在进行着腔肠动物生
殖作用的诱导现象和昆虫的内分泌素等研究……在物理方面,因为限于仪器,工作侧重于理
论的研究,如原子核物理学、几何光学等,水平显然是很高的。这里还有一个杰出的数学研
究所”。学子们虽然过着“蜻蜓点水”和“逢六进一”制的生活,但生活上的艰辛阻碍不了
“求是”学子的求学之路,他们以求是学人自勉,刻苦自励,奋进不息。他们当中日后当选
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有谷超豪、胡济民、程开甲、程民德、陈耀祖、施履吉、
施教耐、毛汉礼、叶笃正、陈述彭、施雅风、谢义炳、谢学锦、郭可信、徐僖、张直中、戴
信立等17位,以及曾在物理系学习日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
         浙江大学不仅没有在西迁中被拖跨,反而在困境中顽强崛起,从1936年时的3个学
院16个系的一所地区性大学,发展为1946年回迁杭州时的6个学院27个系的全国著名大学。
不少专业在全国享有盛名,如物理、化工、农业、数学等,并创建了数学、生物、化学、农
经、史地5个研究所,教授也从70余名增加到201名,学生则从600多名发展到2100多名,堪
称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三、求是精神的内核
        “求是精神”是历代浙大人的精神灵魂和思想瑰宝。几经嬗传,变动的是时代,恒
久的是浙江大学一以贯之的“求是精神”。爱国奉献、勤奋务实、追求真理是历代浙大人的
“求是精神”的写照。
        爱国奉献。1897年,求是书院的创办就融入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种子,“求是”
乃求民族大“是”。“五四”运动期间,浙江工、农两校成立“学生联合会”,组织“五四
”运动集会,举行救国大会,参加新民主革命运动。随后相继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请愿
,“一二·九”运动示威游行以及“驱郭斗争”都表现出“求是”学子的爱国热情。成立“
拓荒社”,恢复“黑白文艺社”,学习宣传进步思想,推动学生爱国运动。组织“一二·一
惨案”反内战抗暴运动、“五·二O惨案”请愿运动等。特别是在“于子三”运动中,浙江
大学以及师生们成为反内战民主运动的“民主中坚”、“民主堡垒”。历史铭记着一代代求
是学子的爱国奉献、为民族而奋斗的历程。
        勤奋务实。竺可桢曾将浙江大学自求是书院以来一脉相承的传统学风概括为“勤”
“诚”两字。“勤”乃“求是”之径,“诚”乃“求是”之舟。如竺可桢82岁时始完成的代
表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就是根据他几十年的大量野外考古、实地勘探
所得资料,几十年研究积累并数易其稿而成。遗传学家谈家桢对瓢虫色斑遗传的研究始于
1937年,一直坚持七年始在湄潭研究发现了异色瓢虫色斑遗传的嵌镶显性现象,终至1946年
进行理论概括并正式发表。在浙大西迁至广西宜山时,学校的“教室”只是在草棚里挂上块
黑板,同学们都是站着听课,肩膀上用鸡肠带斜挂上一块木版记笔记。学生寝室也是大草棚
,夜间自修没有课桌,常常站在板凳上,在双层床的上层床板上,就着一盏小小的油灯做习
题,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求是”学子们以苦为乐,勤奋学习,奋发进取。回眸今天
的求是园里、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竺可桢像前、费巩亭下……我们依旧看见同样的勤奋
身影,高扬伟岸的“求是精神”始终指引和激励着浙大人永无终极、脚踏实地地渴求知识。
        追求真理。此乃“求是”之本。竺可桢曾在《科学方法与精神》一文中对“求是精
神”内涵作了进一步阐述:“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
地而改换,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竺先生还在《壮
哉求是精神》的讲话中勉励“求是”学子要勇于实践“求是精神”,他说:“近世科学始祖
首推哥白尼、加利略以及布鲁诺三氏,除前一人著书外,后二人一秉求是精神,历险如夷,
视死如归,以身殉科学:。……壮哉求是精神,固非有血气毅力大勇者不足与言。深冀诸位
效之。”翻开浙大百年史册,印记着代代求是学者、求是学子以激情追求科学真理,用人生
谱写“求是精神”的灿烂篇章。
        校史中一帧帧发黄的老照片向世人诉说着百年浙大曾拥有的辉煌和艰辛;一批批求
是学子从这校门走进走出,日后或默默奉献于一重要岗位;或成就于某一前沿领域,他们的
身上共有一种“求是精神”,她属于浙大。林启、蒋梦麟、邵裴子、竺可桢、胡刚复、谈家
桢、贝时璋、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罗宗洛、夏衍、夏承焘、陈立、路甬祥……这一串
串闪光的名字化为无形的力量在影响着求是后人。历史无需赘言,她不仅成就着“求是人”
今日之高度,给予“求是人”以精神财富,也鞭策着“求是人”不断奋勇前进。
        四、求是精神的时代发展
      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这4所同源同根
的学校为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重新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管
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的示范工程。浙江大学成为目前我国办学规模最大、学科覆盖面最广
的高层次综合性大学。
     浙大的科学精神,融入了文史哲的人文底蕴,艺术的灵气,农学的诚朴务实,以及医
学的生命关怀与人道主义,这使浙大的文化与品格更丰满、更坚实。四校重归母体使浙江大
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进入新世纪,并校后的浙江大学
经过了有效的融合后,迈向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以求
是精神为核心的浙大精神,也面临着创新、拓展与提升的问题,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使之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现在,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
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门类,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是浙大的最大优势和重要特
点。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强大优势,积极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使新的学科
生长点不断涌现。并校后,按照学科调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的原则和院系组建边
界清晰、有利于不同学科交叉渗透的要求,学校组建了20个学院 进行了学科重组和整合
,2002年又根据信息产业和学科的发展需要组建了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学校的学科结构
和布局、学科生态环境和系统优势得到优化,有助于若干学科冲击前沿,并且通过不断强化
多学科、强学科的优势,带动整个学科水平的提高。为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学校在自然
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确定了一批学科交叉研究中心进行重点建设。以“高起点、高速度
、重特色、重创新”为指导,依托多学科综合优势,积极培育新兴学科,目前已涌现出生物
信息学、电子商务、分子影像学、艺术学等新兴学科,且发展势头强劲。与此同时,新校区
的建设和启用,也加快了学科的空间布局调整,促进了学科的综合交叉和创新。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寻求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的发展必须走特色化道路。只有发挥
特长,才能明确定位,集中力量,形成突破,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形成特色,才能形成
学校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带动学校的整体、持续发展。今后的浙江大学,要形成和彰显富有
历史底蕴和时代特色,以“力行求是,锐意创新,自立自强,和谐开放,追求卓越”为主要
内涵的大学精神。
和谐开放,追求卓越必然要加强国际合作。在高等教育日益开放、日益国际化的历史背景下
,浙江大学致力于不断提升开放交流水平,推动大学国际化进程。学校把国际交流和合作工
作的重点落实到切实增强学校竞争力上来,为教师、学生和学科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动
力,搭建平台、提供支持。除选拔一批业绩突出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出国深造,
不断优化学科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外,积极聘请海外优秀留学人员短期来校讲学、
合作科学研究,形成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环境。开展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
。2003年学校与日本京都大学、瑞典乌布萨拉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等10所世界知名院校签订
了校际协议,加入了由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35所著名学校组成的环太平洋大学联合体
(APRU),被选为有400多所成员学校参加的“全球农业高等教育与研究联合会”主席
单位; 2004年,学校共派出30个代表团赴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访问,与美国哈佛大学、
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国立
技术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进行了交流。与法国巴黎高师等11所世界知名院校签订了校际协
议。积极推动师生出国(境)学习、研究和访问交流。2004年共派出师生1600人次。今后,
浙江大学将继续加强与国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加强与美国若干所知名高
校的实质性合作。争取在我校建设中乌高科技中心,拓展与俄罗斯、东欧等有关高校的合作
交流。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拓新的合作办学项目。扩大“聘请国外知名学者项目
”范围,增大支持力度。引进人才和学科建设均要在开放的国际大环境下进行,与世界一流
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的紧密的合作关系,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高层次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给中国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作为国家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学校不仅要研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的重大项
目,而且要从科学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从建立长期广泛的校、地合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
地融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并成为生气勃勃的人才泵、思想库、技术源。浙江大学的特色
之一是拥有较为齐全而强大的学科门类,很有利于学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有利于
解决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带有综合性、复杂性、关键性的问题,也有利于通过学科
的综合和交叉,形成学科新的生长点;二是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为
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天地,使学校在发挥辐射能力回馈社会的同时,也易
从社会获得巨大的发展动力,形成互动的“双赢”机制。
        浙江省是中国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经济大省”,而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
鲜明办学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两者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浙大每年与区域经济相结合
得到的科研经费有4亿之多,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中国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必定与区域和国
家的发展密切相关、血肉相连,也只有站到我国飞速前进的大船前沿,才能切实地驶向世界
高等教育的前列。浙江大学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已经确立了中长期发展和建设的总体目标—
—将浙江大学建成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稳定地居于国内大学前列、具有显著办学特色和世界
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成为我国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
和高层次国际交流的重要基地。

--

我們不是天使 我們終將飛逝 淪落在五光十色裡流浪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58.100.6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是基于热心建立,只为保存一点Telnet bbs的美好记忆,如有侵权敬请致信告知.  szuonli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