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cad (图纸), 信区: CACE
标  题: 重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感怀(萧默)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Wed Sep 27 13:40:01 2000), 转信

第一次读到梁思成老师的《中国建筑史》是1969年,当时我还远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
。这本书是梁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写于四川宜宾,1953年,梁先生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
建筑史,只油印了50本作为教材。我读到的就是其中的一本。
中国建筑虽取得过足以夸示世人的伟大成就,但作为一种学术或艺术事业,直到近代以
前,却由于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士大夫们错误地视建筑为"匠人"的形而下之作,以致
盲目鄙视而不屑语及。

把建筑事业当作一项值得尊重的学术和一门重要的艺术来看待,在欧洲却开始得很早。
几乎所有西方艺术史、美术史著作都把建筑艺术列在首位,甚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介绍
也始于欧洲。但欧人所作,不少都是图录或猎奇性报导,少见的一些由学者进行的" 研
究"却很成问题,甚或有持相当鄙视而不负责任的观点者,往往摆出一付"欧洲中心论"的
高傲姿态,对中国妄行诋讥。1896年英人弗列契(B. Fletcher)在他的《比较法世界建
筑史》中,就把中国建筑列为"非历史的"即无历史价值的一类。同年英人弗格森(Jame
s Fergusson)出版《印度及东洋建筑史》,更是口出狂言,妄称"中国无哲学、无文学
、无艺术,建筑中无艺术之价值,只可视为一种工业耳。此种工业,极低级而不合理,
类于儿戏"。对于日本古代建筑,更贬为" 程度甚低,乃拾取低级不合理之中国建筑之糟
粕者,更不足论"。对于此类"论点",日本学者伊东忠太早已斥其为"实所谓盲者不惧蛇
之类,殊无批评之价值"。日本古代虽然也对建筑的学术与艺术层面甚少言及,明治维新
以后已经改变,对中国建筑的态度也比较客观。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发表了伊东忠太?
、关野贞等多种论著和报告。但大多仍属资料,不完整而缺乏系统。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爱国学者在"中国人研究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教学不能只用外
国教材"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的激励下,才真正开创了中国建筑史学科。1929年,
曾担任过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创办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方纳入轨道
。梁先生是学社重要领导人,任法式部主任。

学社十几年的工作主要反映在历年出版的七卷共二十余册《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1
,调查、测绘、研究了大量古代建筑实例,遍及十六个省、二百多个县,工作内容二千
余项。有关实例上至北朝,下逮明清,其中如北魏嵩岳寺塔、唐佛光寺大殿、辽金独乐
寺、广济寺、华严寺、善化寺和释迦塔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发现;文献收集和研究更从
北朝上溯,为建筑史积累了一批翔实可靠的证例。2 ,细致研究了宋《营造法式》和清
《工部工程则例》两部中国古代建筑典籍,为后人清除了障碍。3,培养了一批人才。

《中国建筑史》就是在这些成果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八章。第一章首对中国建筑的特
征、建筑史的分期作了宏观概括,次以简要笔墨,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
则例》。第二至第八章分述从上古至清末民初各时代,大多先从文献理出建筑活动之大
略,次述实物遗存,再具体分析各代特征。

本书的最大功绩在于第一次使中国建筑史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纳入于系统科学的领域
,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技术要点,总
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向世人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
中国建筑是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与砖石结构相比,终因其不易保存而
留存甚少,千年以上的更是屈指可数。所以要了解中国建筑数千年之轨迹,文献便成为
必不可少的资料。但古来正史,记建筑典章制度者多,具体而切实者少;词赋诗文又多
务为大言,铺陈华丽,而疏于实指;两部古代建筑官书和诸多民间术书,又多专注于技
术做法,又且时过境迁,多数古代建筑术语,在昔往往耳熟能详,至今却恍如天书。所
以,文献虽浩如烟海,能够直接应用于总结历史规律者却十分希有,由此亦可见徵引之
困难。《中国建筑史》显示了梁先生在文献应用上的深厚功力,除徵引浩博外,凡所徵
选,皆属精当,文字却十分精炼深永。

建筑实物更是研究建筑史的首要资料,梁先生在书中所述,绝大多数都是学社实地调查
研究所得,其中多数又是梁先生亲自参与测绘记录者,所以驾轻就熟,能于极简炼的文
字中跃然现其大旨。除了建筑实例,梁先生还特别注意如明器、壁画、雕刻、图碑上显
示的形象资料,而多所徵引。书中所附大量精美而独具韵味的线描图,或是梁先生手绘
,或在先生指导下由助手绘成。


披荆斩棘,从无到有,以梁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学人,作为拓荒者、播种者和奠基者,
其厥功至伟,实不可没。

梁先生对于中国建筑史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至今读来仍不失其现实意义,是我们尤其
应当珍视的宝贵遗产。例如关于如今已甚为热门的建筑文化课题,梁先生就早有精辟论
断。他说:"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
映影;……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
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他还说:"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
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一个建筑
体系之形成,不但有其物质技术上的原因,也"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梁先生提醒说
,要能够把建筑与产生它的文化土壤结合起来,方可" 对中国建筑能有正确之观点,不
作偏激之毁誉。"这些议论,对于至今仍把建筑仅视为一种物质产品,忽视其精神文化价
值的观点,无疑仍具有震聋发愦的作用。

梁先生对建筑的艺术层面也给予了很大重视。早在1932年,梁思成、林徽音在《平郊建
筑杂录》中,相应于其它艺术作品中蕴涵的"诗情"或"画意",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筑意"
的用语。他们说:建筑艺术作品中的" 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
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


"建筑意"词语的提出,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人们,建筑并不是砖瓦灰石等物无
情无绪的堆砌,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产品,其中自蕴有深意。但"建筑艺术"学科长期以来
并未能正位于学术之林,所以梁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也不得不慨叹说:" 中国诗画
的意境,与建筑艺术显有密切之关系,但此(指建筑)艺术之旨趣,固未尝如规制布署
等第等之为史家所重也。"时至今日,"建筑艺术"的概念已逐渐植入人心,梁先生实有首
倡之功。

中国建筑艺术尤重群体构图,是情绪氛围创造的重要手段。梁先生比较中西建筑,敏感
地抓住了这一重大艺术特征,认为"与欧洲建筑所予人印象,独立于空旷之周围中者大异
。中国建筑之完整印象,必须并与其院落观之。"


梁先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分期也作了开拓性探索,认为两汉为发育时期;"唐为中国艺术
之全盛及成熟时期,……唐之建筑风格,既以倔强粗壮胜,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见长,
诚蔚为大观";五代赵宋以后开始华丽细致," 至宋中叶乃趋纤靡文弱之势。"这些论断
,在我近年主持的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建筑艺术史》的研究工作中,仍具有深刻的指导
意义。

当然,自此书写出至今50余年来,关于中国建筑的调查与历史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广度和
深度,总体上已大大超过了营造学社时代,可以补充《中国建筑史》的某些不足,如叙
述的比较简略等。其实,很多课题,梁先生早已注意到了,只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和学术
发展的阶段性,未能更多涉及而已。这里,就不能深求于前人了。
(摘载自《人民政协报》1998年10月12日)

--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1.12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