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reation (天佑一生), 信区: CACE
标  题: 深圳对话:批判城市雕塑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Sat Oct 28 00:39:54 2000), 转信

孙振华(简称孙):雕塑学博士 深圳雕塑院院长
  老道(简称道):艺术批评家
  ###深圳在赶“有钱人的时髦”吗?
  孙:一个城市的雕塑常常标志着这个城市的的视觉
深度,有深度的雕塑形象不象广告、电视里的卡通形象
那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成功的城市雕塑储藏着一个
城市精神深处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当我们穿越一座古老
的城市时,那些一动不动的雕塑会让我们感动的原因。
  道:深圳其实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城市,它代表向
现代生活的转型。在视觉上,人们对这个城市有许多许
多现代的期待。比如国贸大厦,地王大厦成为了这个城
市的主要标志。但在人文主义者看来,许多建筑体现了
一种有钱人的文化,傲慢、霸气。一些雕塑,也成了这
种文化的点缀,或者简单图解开放、腾飞,往往是一些
艺术家莫名其妙的自我表现。城市雕塑是一种空间媒介,
它是组织、引导城市人文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
  孙:在这个意义上,城市雕塑不再是一个独立艺术
品的概念,而是一个环境的概念。像过去一样,单独评
品几个雕塑的好坏,思想性是否强,群众是否看得懂等
等,都没有特别的城市设计的含义。一句话,只有放在
环境里熠熠生辉的雕塑才是好雕塑。
  道:追求建筑和雕塑构成的城市形象的独特性,深
圳城市雕塑数量不够,零零散散整个城市的规模不相称,
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特色,难以营造自己的城市性格。
  孙:数量不够可以补,麻烦的是质量。化了钱,但
质量差,不仅不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反而还污染环
境,丑化了城市形象,这才是最要紧的问题。据1992年
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对北京市的调查,1982年到1992年
建成的222座城市雕塑中,艺术质量低劣的“城市垃圾”
达51座。这种情况在深圳同样也存在。
  就深圳而言,比较难办的是那些“中不溜”的城市
雕塑,比较平庸,俗气,比较粗糙,但又不那么难看,
那么恶劣,只是没有什么品位,没有什么价值。
  市博物馆前的广场,本来有几件文物,与整个环境
相配,挺协调、挺古雅的,后来放了一个铜雕《闯》,
一个男子用力撑开门,一下子,把整个博物馆的气氛破
坏了。不能说这件雕塑没有气势,但人物的造型很粗糙,
经不起细看。从力学的角度讲,象这样用力,门的断裂
不应该是上部,而是两边;另外,这个雕塑的意念和造
型,基本上是从国贸大厦钢琴酒吧边的城市雕塑《打破
框框》那里“拿来”的,只不过由女人变成了男人。这
样重复,使作品的价值大打折扣。偏偏这件雕塑,还频
频出现在许多新闻媒体中。
  道:这些雕塑大体体现了两种趣味,第一种就是我
刚才说的“图解政治”;第二种我觉得跟国内其他城市
不同,说得狠点,就是“有钱人的时髦”,有点“假洋
鬼子”,在气质上藏不住土俗之气。
  孙: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不仅引进了
外来的科学技术,也引进了外来的雕塑文化,我们就可
以看到深圳的许多雕塑有着明显的模仿痕迹。
  道:这模仿在一些效果上,有点不合时宜,也不合
地宜。
  ###高楼大厦下的镇宅石狮
  孙:另一种现象更加引人注意,这就是城市街头大
量狮子的出现。这些狮子多半在金融、证券以及一些企
业的门口,它们或是铸铜的,或是用石头雕琢的,它们
的造型是模式化的,有着一定之规,在大门的两边以雄
雌相对的方式出现。如果说,深圳这个城市不断在朝着
国际化的目标迈进的话,这些狮子则是非常不国际化的,
它建造的基础是置根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古老习惯。外
形凶猛的狮子具有镇宅的功能,它可以驱逐邪气,为主
人带来好运。在中国,早在东汉时期,也就是在两千年
前,古老的雕塑艺术中就出现了狮子的造型,经过了漫
长的岁月,狮子这种符号,始终没有被中国人所抛弃。
尽管在这个城市全部都是新的现代建筑,但是这种狮子
的造型却和它们共生,并成为风气。虽然狮子仍然在建
造着,这不妨碍狮子的主人同时追逐着时髦的现代生活。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在这个城市里,一些十分西方化的
雕塑也在建造着。
  道:很多非艺术的意识在选择城市雕塑,选择我们
的都市面貌。
  孙:在深圳这个城市里,狮子不是一个美学的问题,
也不是一个功能的问题,它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问题。
一种古老的雕塑样式在中国十分年轻而又十分现代的城
市里顽强地出现,显然它们有广泛家来做这个人呢?后来想,
翻模的办法最客观,更具纪实性,让这18人真正地成为
一个历史的缩影。如果去创作,可能就有艺术家主观表
现的东西。这样,我们决定用翻制,把雕塑家的作用降
到零,把生活还原到最彻底。
  这对雕塑家震动比较大,其实是在解构雕塑家,不
要你成为风格主义大师,你现在象摄影师一样,忠实地,
完全逼真地把真人翻制下来。
  道:策划和设计者随意选择了1999年11月29日这一
平素的日子作为生活和历史的蓝本。四块大理石浮雕墙
分别记录了这一天的电视节目、股票行情、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指数、电台的录音以及当点的晚报等与平民生
活相关的生活资料。根据随机性和陌生化原则,策划者
在当天寻找了深圳18个阶层的18个模特,包括公务员、
股民、公司职员、服务员、打工者、外来求职者等。雕
塑家把自己的作用“降到了零”,用翻模的方式逼真地
制作了18个雕像,环绕在四块纪念碑墙周围。除此之外,
还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凉亭、电话亭和园林设施。
  在这里,首先建立的是所谓“石头的史书”,并不
是什么艺术创作,18个雕塑,有真人原型,有名有姓的。
这是还原生活的历史纪实。18个人就有18个“具体的历
史经验”,其实在社会人类学意义上,构成了“深圳人”
和深圳生活的标本。
  孙:过去雕塑是非常意识形态化的,就是所谓的
“正面性”。传统的雕塑应代表社会一种正价值、社会
理想的。罗丹的突破就是把普通的人,如老妓女、塌鼻
子的,都放在雕塑里,已经是石破天惊的事。但“丑的
艺术”放在公共艺术里还是很少。现在不说丑啦,而说
平凡和普通。我们这个艺术工程把普通和平凡推到一个
纪念碑的位置上,这在雕塑观念上有很大的推进意义。
  从雕塑形式上,这种“照相写实”在雕塑领域并没
有太大的突破,他跨越照相写实的手法,淡化雕塑本身,
包括雕塑的技术,和雕塑的艺术本身,强调社会性的东
西,跨越了雕塑和生活之间的一种距离,追求另外一种
社会人文的东西。
  道:杨建觉博士也说,这项公共艺术也在解构规划
师。规划师绝对不是一个风格家,不是一个形象家,而
是一个社会协调者。在西方整个社会系统、福利系统都
在变得越来越平民化。规划师起的是协调作用,把政府、
社区、居民、当事人、开发商、投资商一起协调平衡起
来,创造一个愉快的公共生活。

--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tnt4-szb.szptt.net.c]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