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freefighter (为权利而斗争), 信区: CL
标  题: 我的原创读书笔记系列:读《中国知识腐败档案》 有感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Nov  1 12:09:45 2005) , 站内信件

学号:2002031025       姓名:薛冰        法学院02A班
读《中国知识腐败档案》 有感
   俗话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在深圳大学图书馆里,确实是存在着一大批好书的。但人总是有惰性的,真正能够做到两耳
不闻窗外事,那可是真得需要极大的耐性和毅力的,况且又是在深圳这样一座浮躁的城市里
面。图书馆里有自己的一套借还书制度,旧书一次可以借六本,借期一个月,超一日罚款一
角。新书室的书一次可以借一本,借期一周,超一日罚款两元。在深大的三年里,自己不断
发现自己的惰性所在,而同时又发现了克服自己惰性的手段,那就是自己想读书但又怠于读
书,进而就能新书室的书来调教自己。毕竟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超一日罚两元也算是
一个极好的督促方式啦。而自己一旦进入某一本书的阅读状态,就必然不忍心中途停顿下来
,或者就在刚刚进入高潮时就得将书还了了事,因而就必然会在拿到一本新书后提高阅读效
率。
前段时间来到新书室里查找法学专业书籍,一本装潢比较个性的黑色封皮的书映入眼帘。这
本书的名在叫做“中国知识腐败档案”。这名字起得真够大气,其实纵观时下的书市,真正
能够打开局面的也恐怕只有书名啦再加上书的装潢,似乎作者本身已经在大家遴选的过程中
退居二线啦吧。
当时我就拿起了这本书看看前言和封底,这也是我一贯以来我自认为极好的一个优点。当时
我就乐啦。这本书是新疆大学出版社今年推出的一本新书,我当时想这本书之所以被放在新
书室的那个刑法类的那个书架上,恐怕真和书名上的“腐败”二字有关。这不禁让我想起小
的时候听到的关于挖苦图书管理员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放在冶金类的书架里。呵呵,但
愿我们的图书管理员不至于这样无知。如果真的是不幸被我言中的话,那也就真的应验了这
本书的内容,那就是知识被人“腐败”啦。所以这又让我想到了前几日我在图书馆四楼的外
文室里看到的一本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信春鹰女士撰写的一本英文书,具体的名字记不起来
啦,但是这本书是用英文写的,在书的封面上有一行关于建议图书上架的说明,没有记错的
话好像是建议上到“法律史”那一栏吧。我觉得在当今出书横行的这样一个时代,出版社还
真有必要借鉴人家法律出版社的那种做法,就是将上架的建议给写出来,要不然还真可能会
闹笑话。这样看来,我一个高中同学当年考到我们安徽大学去读图书和档案管理还真有可能
有大成就来着。
话题扯的优点远了,回到这本我看得还算是比较尽兴的书上吧。这本书幸好新书室有两本,
使得我在渐入佳境的节骨眼上可以免受罚款之苦,而及时换成第二本。
这本书里将近几年国内知名的学术剽窃事件进行了一个综合的汇编。我觉得从版权法的角度
考量,这本书似乎应当算是一部汇编作品,不过其中确实也有不少是两位作者的点评性质的
阅读导引。两位作者在书的前言部分也对成书过程做了解释,大意是这本书的主体均是来自
网络,故而是对近几年的知识腐败时间的报道的一个收集,不过这样的创作手法也恰是应当
提倡的,这样免却了大家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上费神。况且现在的网络上是什么乌七八糟的东
东都有,说不定大家为了查询某一信息的过程中还会被一些不是很恰当的或者大气的标题给
迷惑住了。书里面有一点细节是让我这个法学院的学生赶到欣慰的,那就是在书上摘录的每
一个独立的来自不同媒体的报导,作者都注明了出处,这一点也真是难能可贵的。其实这是
大家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似乎我们中国人就是不怎么懂得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我们不是经
常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吗?
记得我在上大一刚刚接触民法总论的时候,对梁彗星老先生写的那本《民法总论》真是佩服
的五体投地。原因就在于我看不懂,不仅在于上面的理论知识,更在于他使用的语言我不是
很能够接受得了。但是随着我的阅读面的扩展我就不再崇拜这位老先生了,反而从观念上有
点排斥阅读他的作品,因为我发现他最拿的出的东西竟然是大断大断摘抄的台湾王泽鉴先生
和其他几位台湾学者以及几位日本学者。最最郁闷的是,在图书馆里找到的他的那本《民法
总论》的较早的两个版本上,很少能够清晰的辨识清楚到底那些是属于梁老先生自己的原创
,或者说的更加直接一些,书上有哪些部分不是他抄的人家的。当然,别人的理论和知识我
们是可以借鉴的,但是至少一个注明一下,况且您老人家还是“知名、权威”的民法学者,
甚至在最初的理论构建的过程中还是将“知识产权法”纳入大家的“民法”视野中。当我在
大二开始接触其他法域和法系的法律典籍后,我突然有一种被强奸的感觉,总之就是觉得比
较恶心。
晕,又有些跑题(如果是按照那种不能再八股的写读书笔记的标准来衡量的话)。
回到这本《中国知识腐败档案》上来吧。这本书给我的直观感觉的冲击是比较震撼的,最最
重要的是在于给了我不少对问题的深度思考的启发性的视角。
在这本书上我才了解到原来李铁映同志是懂学术、搞学术、重学风的领导人,他做过中国社
会科学院的院长。他说过“学问可以高低并存,学风却不能正邪共处”。大家认真观察一下
我们周围所生活着的这些自恃清高的所谓的“文化人”,真正有底气大声说出李铁映同志说
的这句话的又能有几人呢。
领导通过权力腐败在透支我们的政党和政治的信誉,老师通过学术腐败在透支自己的学术良
知,学生通过更低级的学术腐败在透支自己的良心。当然这话并不是绝对的,但纵观世风,
这话也已经让人不是很难接受的啦!这也恐怕是我们真的应当感到恐惧之处了。远的不说,
就连我们的校长想出来的这个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和假期见闻”的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已
经被我们相当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应付之举给强奸啦!真正有几人是没有经过“搜索、复
制、粘贴”或者下载这样的高科技手法来完成的呢。至少我在提交这篇读书比及之前的所有
的作业都是采用上述方法完成的,我感到深深地内疚和忏悔,我决定在毕业之前认真补齐我
的每篇读书笔记和假期见闻,我不想再去自己强奸自己的良心。
 这本书上谈到了北大的王铭铭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这样的代
表性又绝对不是我们所应当提倡的对于先进文化、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先
进生产力的代表。相反,是一种丑陋的丑恶的代表,而这一丑恶的现象是在大面积地侵吞我
们的社会和文化良知的。我觉得象书上提到的以王铭铭为代表的事件,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
每一位老师所了解,假如我是深圳大学的校长的话,我一定不会将精力放在超英赶美般的申
博申硕的小事上,我会要求我所带领的团队中的每一位老师学会诚实的做学问。当然,这样
的话从我一个小小的学生口中说出来是大不敬啦,但是我觉得我有这样的信心说出这样得罪
人但又是非常诚实的话来。退一万步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十五条还是赋予了我言论
自由的权利的。
 这本书上谈到了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案子。我觉得这个故事也是具有很强的代表
性的。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讲也是会有不少的启发的。至少我从关于郭的相关报道
中感悟到的最深的一点也就是做人要诚实了吧。
  我用了两周时间把这本书给看完了,我用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去思考这本书可能给我的人
生观价值观带来的冲击(也许现在这个时代用这样的辞藻的人都是脑子有雾的人啦),但是
我觉得我们都有必要再一次去回味我们从上幼儿园开始(虽说我当时只上过学前班,而没有
上过幼儿园)就接受的关于诚实的教育。
 我真的很喜欢又很震撼于李铁映同志说的那句话“学问可以高低并存,学风却不能正邪共
处!”这句话对任何一个和知识打交道的人都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的深圳大学也步
例外,我们的深大学生自然也不能例外。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 [FROM: 192.168.47.1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