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harvardlaw (小王), 信区: CL
标  题: 后一种可能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Sep  4 20:21:30 2008), 站内

后一种可能
王晓明
《读书》2003年第5期

    忍不住要先说说那天的事情:是前不久的一个下午,上海的一所漂亮的大学的一间明亮
的教室里,一位中年社会学家正在演讲;教室里坐满了人,左边的大多来自其他学校,右边
是这大学自己的学生;演讲者知道是面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年轻人,就尽量讲得浅显,不断地
举出生动的例子,逐步抵达演讲的主题:社会学如何认识当代生活的巨大变化;他显然是打
动了那些外校来的听者,他们聚精会神,眼光一直牢牢地盯住他;另一边的反应却明显不同
,虽也有热切的眼光,有会心的点头,甚至还有一阵哄笑——他们听到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但是,在大多数时候,甚至可以说在多数人的脸上,显现的却是一种漠然、甚至是一种有点
苦的表情:他们没有兴趣,却不得不被规定着坐在这里,又不能象10年前的学生们那样,听
得不如意了,就乒乒乓乓站起来离开,时代不同了,内外两面的种种情形,都不允许他们如
此放肆,他们只能干坐着,最多最多,也就是仰面打一个哈欠了。
    说实在的,这情景令我诧异。演讲是相当精彩的,不但表达生动,内容更很实在,演讲
者细细地分析当代生活,竭力向听者显示,他,一个认真的社会学家,是怎样和同道们一起
,尽力逼近那社会巨变的秘密。可是,为什么那些学生不感兴趣?他们并非来自天外,就活
在这演讲指向的现实当中,正承受着它的全部蛊惑和重压:就算对现实之外的其他东西一概
不关心,听到别人分析你置身的现实,而且还是用的你不熟悉的思路,你总会打起精神、认
真去听一听吧?社会学家举的例子,大多是取自农村,这些苦着脸的学生,却几乎都在城市
长大,莫非就因为这城乡之别,使他们觉得那不过是别人的现实,与自己没什么相干?可是
,怎么会不相干呢?且不说今日的每一座稍大的城市里,都有成千上万农村来的民工;也不
说城市里的所谓“白领”,面对决定自己生活的种种权力的时候,其实是和农村的广大的人
群,都站在相似的位置上的;单是从经济来讲,今日都市繁华区域的夜夜笙歌,不正是与无
数乡村的寂静的夜晚和黯淡的灯火,互为因果、密切相关吗?为什么明明是唇齿相依、福祸
与共,却会觉得彼此远隔,连探过身去看一下的兴致都很弱呢?这种奇怪的错觉和冷漠,又
是怎么形成的?
我还想到了另一个可能:这些学生并不是真的不感兴趣,社会学家举出那个有趣的例子的时
候,他们不就报以热烈的笑声了吗?可他接着总要回到抽象的概念和分析上面去,在今天,
谁还愿意听这些东西?身为大学的教师,我能够想象学生的这一种心态。最近10多年来,在
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好像除了哲学、法律或数学之类的专业,大学生对于抽象思维的兴趣
都明显在减弱。你一讲有趣的例子,大家都抬起头来,再说两个笑话,气氛就更加活跃,可
你一旦进入抽象的分析,对不起,许多眼神很快就黯淡下去,逼得你赶紧去搜索新的趣事…
… 不用说,如此反复训练,不少大学的课堂,就变得越来越象是一场故事会,对有趣的细
节的渲染,逐渐取代细致紧张、步步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占据授课的中心位置。青年人本是
处在最敏感的阶段,即便满世界的媒体都粗陋不堪,只要获得一定的理论修养,他也完全能
建立起认识生活所必需的思维能力。社会之所以需要大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在向青年
提供这样的修养。可是,如果这青年坐进大学的课堂,注意力却总是被引向琐碎的细节,东
停一处、西游一地,老在低处平移跳踉,不能升高鸟瞰,建立起整体的观感;他的思考也因
此总是浅尝则止,故事一讲完,思路就关闭,既不能步步推进,深入对象的内部,更无力将
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摸索它们背后的隐秘关联,那么,他毕业的时候,多半就会成为一个
只习惯接受“精神快餐”的人。视野一天比一天窄,因为他不知道别的事情也和自己有关;
脑子一天比一天钝,因为他不耐烦聚精会神的持续的思考,甚至不耐烦阅读没有图示的文字
。那一天下午,社会学家虽然尽量往浅显处讲,他的整个演讲,毕竟不是一块“麦当劳”。
倘若那些学生真是被自己单一的精神味蕾限制住了,面对如此丰富的演讲,也有心仔细领略
,却终于还是望而却步,打起哈欠来,那就实在太可怜了!
    当然,我上面这些议论的根据,只是对人的一种最低的要求:人应该关心自己的生活,
应该有足够的思维能力,知道哪一些事情是和自己相关。可是,究竟什么是“自己”?就是
你一个人吗?还是也包括你的亲人、你居住的地方、你所属的行业、社会甚至整个人类?“
人类”自然是个极大的范围,可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倘若真是整个人类都倒
了霉,大气污染、金融危机…… 你也逃不掉吧?自己的“生活”又是什么呢?钱包、功名
、衣食住行,这些当然都是,可别的呢?与人相处的规矩,判断取予的准则,心灵深处的寄
托,爱情、诗意、友谊、一切真实的生趣…… 这些不都是你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吗?什
么又叫与自己“相关”呢?她夺了你的爱人,是与你相关,老板升他做部门经理,破了你的
晋职希望,这也与你相关,可是,与你相关的就只有这一些吗?某个贪官在千里之外横征暴
敛,某个独裁者在万里之外屠戮人民,某位乡村教师在大山深处辛劳终生,某位历史学家在
图书馆里追索一个古老帝国的毁灭原因:你能说这些都与你无关么?善也好,恶也好,人的
行为都象空气一样互相激荡;有形也罢,无影也罢,各种事物都曲曲折折地彼此关联。你总
是对别处的恶行转过脸去,却说不定哪一天,你,或者你的儿孙,就会遭遇同样的恶行;你
对一切远远近近、与现钱无关的事物都漠不关心,可实际上,你立足的生活平台的很大一块
,就是由这些事物支撑着的,要是它们都塌了,你也一定摔下来:当文化的毁灭象瘟疫一样
传播开来的时候,这个地球上是没有谁敢说自己不受害的。
    所以,一个真正看重自己、不愿意虚度一生的人,是不会仅仅只盯着鼻子底下那一小块
地方、更不会只惦记口袋里那一小张存折的。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关心一切是非善恶,
想探究所有的兴衰常变,无论那是现在、过去,还是将来,也无论那是身旁、远处,还是地
球那一边。他会越来越明白,人其实很难分清楚什么是自己、什么是别人,你热切地拥抱大
千世界,也就同时是在拥抱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无数的文字和声音都告诫人
们:要放开眼界,关怀广大的人生;无数的切实的努力:著述、办学、编报…… 一代一代
地开发人的多样兴趣,培养他的广阔的胸怀。在今天,有没有这样的兴趣和胸怀,实际上已
经成了一个人能否立足于当代的关键。而如果这样来看,对那一天的那些木着脸的学生,我
就应该说:即便那社会学家不是在分析中国的社会,甚至也不是在分析当代的社会,只要他
讲得有意思,是你不知道的,是对你有启发的,你就需要仔细地听、踊跃地问、更认认真真
地想一想。千辛万苦地考进大学,不全力以赴地扩充自己的精神世界,你来干什么?难道真
只是为了一张文凭,一套谋生的知识么?
    请原谅我的粗暴。平心而论,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并不少见热忱、不驯的青年人,虽陷身
繁琐而陈旧的纪律和教材堆中,依然灵敏而执拗地寻觅一切真知灼见的火光,譬如那一天的
演讲场中,就分明有许多这样的听者。可是,我也不能不说,那种头脑和手脚都规规矩矩,
神情漠然,很少有什么强烈的兴趣,也不会怒发冲冠、拍案而起,除了自己那点小小的利益
、欲望和娱乐,对别的一切都很少在意的“乖孩子”,似乎正在校园里大面积地繁殖。当然
不止是在大学的校园里,就说都市“白领”中的许多人吧,不敢不超时工作、却竭力维持着
良好的自我感觉;对老板和处长低眉顺眼、一谈起“乡下人”却露出鄙夷的神色;看见街边
有人遭受呵斥和凌辱、却没什么感觉、一步也不停地继续前行;对办公室里的亲疏远近异常
敏感、经理的一个眼神也要琢磨半天,可看到互联网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消息,却往往只是扫
一眼,就点到别的页面上去;其实并不真喜欢那些做作的歌星,却依然买他们的歌碟、看他
们的逸闻,因为除了这个,也没有别的更大的爱好了……你看着这些人,是不是立刻会想起
那些校园里的“乖孩子”?当然,你现在还可以庆幸,“白领”中并非全是这样的人,网上
的许多热诚、广泛的言论,就都是出自“白领”的键盘。可是,从20岁的冷漠驯顺的“乖孩
子”,到30岁的更为冷漠驯顺的“白领”,倘若这一条人生的曲线愈益臃肿、膨胀,如巨蟒
般上下盘旋,将校园、办公楼、电视台、咖啡馆…… 统统覆盖住,你会不会觉得忧从心起
、不寒而栗?
    我当然知道,社会从“传统”转入“现代”,人的身心很容易趋向“单面”,性情也势
必是一天比一天文弱;既已成了一架复杂的大机器,“现代”社会更一定会以各种方式,竭
力将人改造成一堆安分守己、各司其职的零件。说不定“乖孩子”正是现代生活的一种结果
,虽然缺了点脑子和血性,却有助于维护稳定、保持效率,以那社会大机器的操纵者的眼光
来看,真可以说是利大于弊呢。不过,身为被那机器改造的对象,我虽目睹这人世日渐车间
化的现实,却很难接受对它的如此含混的通达。效率当然是重要的,稳定也是应该的,但是
,人类生活的精髓,绝不只是这两样东西。自由、公正、怀疑和反省、审美和开放、热烈的
情怀、广阔的视野…… 倘若这一切都日渐稀缺了,你怎么可能维持真正的效率?长久的稳
定就更谈不上。更何况,越是在今天,“现代”——或者说“现代化”——似乎越成了一顶
宽泛无边的帽子,什么坏事情都可以顶着它昂然出台。这样的情形经得多了,就会有反作用
,一看见有谁自称——或者被说成——是“现代化”的必然之物,我反而要生出警惕之心:
果真是这样吗?面对“乖孩子”的大面积的繁殖,我的反应同样如此:这或许确与“现代化
”有关,但是,是不是还有一些别的因素,一些与我们想象的“现代”尺码并不相符的因素
,也应该为此负重大的责任呢?
    今天的大多数在都市长大的青年人,没有经历过“上山下乡”之类的“磨练”,苦熬的
能力是差了些;从小衣食无忧,独生子女,也难免有点自我中心、不谙世事。但是,他们一
样有聪颖的天资、善感的情怀,惟其对“文革”式的严酷缺少体验,反可能比前辈多一份天
真,也多一些善良。就在那社会学家演讲的同一所大学里,我给一年级学生讲解文学作品,
就不止一次地感动于她/他们的热忱和纯洁。所以,能将这样的青年改造成冷漠的“乖孩子
”,那力量一定盘根错节、非常巨大,也一定不只是一两股力量,而是有许多不同的因素协
同参与。在这一篇短文中,当然不可能详论这些因素的来龙去脉,但却不妨用粗略的笔法,
先将其中的几点勾勒出来。
    比如现行的教育制度,几乎从幼儿园开始,就撒出一张“考试”的大网,牢牢地罩住学
生的生活:除了上课、做作业,别的都应该让路,除了考试需要的知识,别的都可以不懂—
—如此十年八年地碾压下来,再好的脑子,也要被压扁了吧?一个人扛着这样的头脑进入社
会、进入大学,他会现出种种单薄和驯顺的神情,也正是非常自然的吧?再比如今天的传媒
,尤其是电视、广播和报纸,一方面回避现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大肆渲染“娱乐”和“消
费”:演艺明星、流行时尚、都市恋情、“小资”格调、“成功人士”的阔绰、“布波”族
的“潇洒”…… 如果你的视听感官真是被这些媒体糊住了,你会不会由衷地相信,人生就
是这些内容,别的都可以弃之不问呢?再比如社会的集体记忆,今日的青年人虽然对历史—
—包括最近几十年的历史——相当隔膜,他们的长辈却拥有牢固的记忆,这记忆常常表现为
处世的教训,和更多的近乎本能的行为:“别人的事情不要管,你自己混得好就行了!”“
讲道理有什么用?胳膊扭不过大腿!”“什么理想不理想的,都是骗人的!”“车来了,快
去抢个位置!”…… 如果你自小就耳濡目染,现在又不能从四周发现有效的反证,你会不
知不觉就远离公共生活、日益缩进个人的小天地,也是非常自然的吧?当然,一个最直接的
原因还是现实。譬如上海这样的地方,衣食住行,不同阶层的分隔已经相当全面,你向一个
中等阶层的孩子询问贫寒人家的生活,他多半会一脸茫然。可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已经或准
备踏进社会的青年人来说,生活的压力又越来越分明。“人才市场”的大门似乎越收越窄,
学生们自然焦虑不安,身子坐在教室里,心思却在窗子外:你在这样的时候对他讲抽象的哲
理,他不走神才怪呢!隔壁人事部主任的桌子上,堆着厚厚一叠求职信,前后左右的同事们
,个个都小心翼翼、但求自保:倘若你终日坐在这样的环境里,恐怕也多半会低眉顺眼、心
思越来越小吧?要在严峻的生活压力下依然坚持理想,是需要有相当的精神底蕴的,可上提
到的这几条,就已经清楚地表明,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人,要想获得这样的底蕴,会遭遇多
么巨大的障碍。
    今日的中国,早已是一个城市主导的社会了,农村的地方虽然大,农民的人数虽然多,
可社会的中枢——无论经济的、文化的还是政治的——却在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里。在某
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说,这些城市里的人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决策,是决定整个社会走
向的关键。如果这个状况一直继续下去,我们前面谈到的那些现象,意义就非常重大了。还
是以上海为例,这10年来,一面是社会分层日益触目,一面是中等收入的阶层逐渐扩大,如
果不出大的动荡,再过10年20年,这个中等阶层就会成为人数最多的阶层,成为这座城市的
公众的主体。不用说,现在还在校、或者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也就会成为这个主体
中的主体。一般说来,掌握最大资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势力,总是更愿意
依照自己的逻辑来活动;这些逻辑常会不同程度地违背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就需要社会
施放足够强大的压力,迫使它们修改方向,在自利与顾全社会之间取得平衡。这样的压力可
以来自许多方面:知识分子、统治集团内部、社会底层…… 但在城市里,中等阶层常常是
最重要的来源,缺了它的响应,其他的声音都很难发挥持久的效力。如果这个说法大致不错
,那么,今日以及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中国大中城市里的中等阶层——至少是其中的主
体部分——的精神状况,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它有比较广阔的精神视野,能大致看清现实,
又有直言抗议、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如果是这样,城市就还有可能作出明智的选
择,引导整个社会趋利避害、稳步前行。如果反过来,它竟被流行的意识形态蒙住了眼睛,
明明是山高路险、巨壑在前,却以为晴空万里、一马平川;明明是身陷公共生活、处处受它
制约,却以为可以不闻不问、离它远远的,只求“个人”的幸福…… 那么,即便社会已经
被推至悬崖边上,即便底层的破坏性的反抗非常激烈、知识分子的警告也异常尖锐,社会恐
怕也难以形成足够的自制力,止住自己的下冲之势了。应该说,在今天的中国,这两种可能
都存在。但是,那一条从驯顺冷漠的“乖孩子”,到更驯顺冷漠的“白领”的人生曲线的日
益膨胀,却令我不由得要担心,后一种可能是不是更大。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FROM: 116.77.192.22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