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Dreamzyb (笨の鸟), 信区: CL
标  题: 党的十五大报告(全文)(1)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Apr 21 21:30:04 2002), 转信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 9 9 7 年9 月1 2 日) 江泽民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 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
后,继往开来,保证全 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
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
向二十一世纪。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
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 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全党在这 个问题
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抓住机 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
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 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 制改革
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 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
进步。
  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一、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
  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举行党的全国代表大 会,大家有一种共同的认识:我
们党对中华民族的命运 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
  从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蒙受巨 大屈辱,国家濒临灭亡边缘,到
二零零零年中国在社会 主义基础上进入小康,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是中国发 生翻天
覆地变化的一百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 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
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 任务是
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 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
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 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 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
首先喊出"振兴中华" 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 革命未能
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 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
序再也无法稳 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 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经过北伐、土地革命、 抗日战
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 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
起来了,并且从 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 大成就。这是
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也是 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
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 始的新的革命。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 我们党
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社会主义
在中国显示的蓬 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
  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 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 兴、国
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在新世纪将要到来的时刻,我们面对着严峻的挑战 ,更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和大好机遇。必须清醒 地看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 的差距
给我们很大压力,我们自身还有许多困难。同时 必须充分地看到:第一,和平与发展已
成为当今时代的 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 和平环境是可
能的。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 济继续增长。这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第二, 建国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已经形成可观的综合国力 ,改革开放为现代化
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开辟 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资金来源,亿万人民新的创造活
力 进一步发挥出来。第三,更重要的是,我们党确立起已 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 论和基本路线。这些都是今天拥有而过去不曾或不完全 具
备的条件。
  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 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历
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 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 历史机
遇,迈出新的步伐。
  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比二零零零年翻一番,
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 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 十年的
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
百年时,基本实 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如邓 小平所说:"现
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 ,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的优势 ,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 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
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 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二、过去五年的工作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五 年,是很不寻常的五年。这是我
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经受住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 严峻考
验,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的五年;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阶段的五年;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
深刻变革进程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系,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
;也是在 世界格局的剧烈变动中,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五年 。
  党的十四大作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 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
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贯彻十四 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
就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建设、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九五"计划
和二零一零年远景目标、加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
出了规 划和部署。五年来全党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全面贯彻党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
,认真实施十四大的重要决策, 提出并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
 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建设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生产
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 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年来,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从一九九二年到 一九九六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
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一, 既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又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避免 了大起
大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得到加 强,粮食等农产品稳定增长。水利、交
通、通信等基础 设施和钢铁、能源等基础工业迅速发展。东部地区经济 快速增长,中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八五"计划胜 利完成,"九五"计划的实施有了良好开端。
  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要求,大步推进了财政
、税收、金融、外贸、 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 制改革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宏 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初步建立。国有企业
改革在试点基础 上积极推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的格局进一步
展开。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继续扩 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大幅度增长,国家外
汇储备显 著增加。
  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科技、教育、文化、 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
会事业取得可喜成绩。 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 主和法
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制定了一系列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加强了
执法和司法工作 。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各民族的大团结进一步巩固 和发展。团结
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了 重要保证。
  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军队战斗力进一步 提高。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祖
国统一和参加国家经济 建设、完成抢险救灾等任务中,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 献。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 年均实际增长百分之七点二,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 实际增长百分之五点七,是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市场 商品丰
富,人民的衣食住用行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 储蓄大幅度增长。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
少了三千二百万 。
  五年来,我们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了大量卓有成 效的工作。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
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 民族的百年屈辱,可以告慰无数的革命先烈和前辈。这 是每个
中国人都感到欢欣鼓舞的盛事,也受到国际社会 的普遍赞扬。
  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 一步改善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我 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我们大力加强了党的建设。全党学习邓小平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深入
。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 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加大,取得了阶段 性成果。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广大
共产党员发挥了 先锋模范作用。党内生活向制度化、规范化迈出新的步 伐。
  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矛盾和困 难,工作中也有缺点和不足。主
要是:国民经济整体素 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特别是
部分国有企业活力不强;党风、政风、社会风气 和社会治安的状况人民群众还不满意,
贪污腐化、奢侈 浪费等现象仍在蔓延滋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 作假的问题较
为严重;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地区发 展差距还明显存在,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
难;人口 增长、经济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等等。我 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
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
  回顾五年的工作,总的看这是改革和发展都比较好 的时期。我们党的领导集体顺利
实现了新老交替,保持 了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全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局 面,妥
善处理了国内和对外关系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巩固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大
好形势,全国人 民高兴,也获得国际舆论的普遍好评。五年的实践证明 ,党的十四大
作出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们党具有在国内 外复杂形势下驾驭局势的能力。五年来的成就
,是全党 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这为今后继续前进打下了 更为坚实的基础,积
累了十分宝贵的新鲜经验,必将极 大地鼓舞我们以更大的信心和热情去夺取新的胜利。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 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 党从历
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 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
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 了两大
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 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
原则和经验总结 ,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 想。第二次飞
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
称为邓小 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 智慧的结晶。
  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 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
安整风,党的七大又把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毛泽
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建 党二十四年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现在,
在十一届三 中全会和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的基础上,中 央建议十五大在党
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 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 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
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 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也
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 和心愿。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 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
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 当代中
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 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
命运问题。邓小 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 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 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
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 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 东思想
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一九七八年邓 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向前看》这篇讲 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 的重大历史关头
,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 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
宣言 书。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 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
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
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 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
书。在走向新世纪的新 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 小平理
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 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 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 提高人民的生
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 ,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 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 会主义的
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 ,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
国社会主义在 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 中遇到的一些困
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 全搞清楚。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
为纲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 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近二十年的历史性转变,就 是逐渐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这个进程,还将在
 今后的实践中继续下去。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 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
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 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 发达国
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 的科学判断。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
是日新月异的科 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 活和世界面貌
,任何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 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
们党的路 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强调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
明 的时代精神。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 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的实
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 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
史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 答了中国社会
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 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
党的领导 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 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 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
政 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 、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
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 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 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心血都 献给了
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
贡献,他留给我 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集中体现 在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来邓小平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 文献中。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 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
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 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 此,马
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 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对待马克思
主义,有个学风 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 点方法来研究
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整 风时就强调:"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
题为中心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 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方法。"现在提出用邓 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提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 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就是发扬这个优良传统。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 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 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
用,着眼于对实际问 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 实际和时
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 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
在现实生活中 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在当代中 国,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 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
是真正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 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
    ≈^e▔~"ゝ    (:~-─÷^≈     _^_^≈    (、  ≈.^_^,              Dreamzyb
   ≈'  ))ヘ╯    ╰-ヘ-._.`≈   ╱   )≈    )) ≈(  ~ \   ╭≈'^-^≈
   ≈ ︶╰──╮﹀≈'   )   ≈-(_`╱︶ ≈─╮╯ ≈ ~╲ _)─╮   ee  )≈─╮ ≈
  ︽(   )   ( ㄙ_    ︽(_  )   (︶人  )  ( く    人   ︶ ( ㄙ   |╭╯≈ (├╯
◎  ╱╱ ﹀-'︶乁〗◎ ╱へ╯─╯~<< \<_--'>╱   /╱╱ ---'~乁〗(..) ╱-╯╲〗
  ◎                 ◎'         ╰" ㄟ〗Θ    @◎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4.26]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