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jecsun (上兵伐谋), 信区: CM
标  题: 娃哈哈的多元化路线图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3月05日15:05:36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中国经营报 2005.3.7  新管理

作者:张翼

    面临去与留,难题考问娃哈哈。宗庆后之后娃哈哈怎么办?媒体的揣测并非
无来由,皆因宗庆后今年整整60岁。两会前夕,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宗庆后在杭州
娃哈哈集团总部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直面追问,宗笑言:“接班总会有人
,我至少再干5年。”

  经过长达一年的“休整”,宗庆后属意在2005年调快多元化步伐进军“日化”
,童装不振的教训横亘在前,“性子很急”的宗庆后有意识地强令自己“慢一点儿
、稳一点儿”。

多元化冲动

  主持人:娃哈哈即将启动的多元化项目是日化产品,比如洗发露、沐浴液和护
肤霜等等。日化产品领域有宝洁这样的巨头,是相对成熟的市场与产业,投身日化
产品,娃哈哈不再完全靠自身最强势的二三级市场渠道,甚至不再沿用“娃哈哈”
品牌。如何看待其中潜在的市场风险与品牌风险?

  宗庆后:供大于求已经是饮料行业不争的事实,长此以往势必频发以价格战为
名义的恶性竞争。竞争是必要的,但要适度,不要走向恶性的负面。恶性竞争毁损
的是整个行业,作为国内饮料行业龙头老大的娃哈哈不愿意看到这种后果。娃哈哈
没有一分钱贷款,银行里存着20多亿元现金,我们有多余的钱,也有多余的精力
,销售额超越100亿元之后我们要谋求更大的突破就必须多元化,寻找合适的产
业、合适的进入时机。去年以来我一直对日化领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饮料相类
似,日化产品也属快速消费品,对我们来说操作起来应该相对容易些。我们选定法
国一家知名日化企业合作,看重的是它的技术优势,有了这个技术优势,娃哈哈的
日化产品完全可以自己做,无须让人代工。目前为止,投在日化领域的资金有1亿
多元。资金到位,设备进入调试阶段,日化产品今年铁定要上马,大概今年下半年
娃哈哈自己生产的日化产品会正式面世。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日化产品肯定不能
打“娃哈哈”牌,我们准备起个“洋名字”,现在还没想好。

至于市场风险和品牌风险,理论上存在。所以我不急于上马,还要再搞些市场调研
,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娃哈哈做日化产品,定位中高端,具体到营销策略,农村包
围城市还是在城市里发动攻坚战,还没有定论。日化产品市场广阔而稳定,潜力巨
大,即使是宝洁,也不可能完全垄断。娃哈哈进入日化,先稳扎稳打实力壮大了也
可以挑战宝洁,就像1998年做非常可乐挑战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一样。我不是
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但我相信,未来,在中国市场笑到最后的还是本土品牌。与国
际品牌竞争,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扬长避短,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抑制对方长处。
做一个让跨国公司敬畏的对手,我和娃哈哈都在努力,我的个性就是不服输。

  主持人:2002年5月,娃哈哈正式切入童装,经营童装对娃哈哈来说象征
意义重大,童装公司的营销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多从饮料行业转岗而来,隔行如隔
山,经验欠缺付出了不小代价。你曾说,“童装只是娃哈哈跨行业经营的新支点,
是进一步多元化的基础”。现在来看,这个支点、基础一点儿也不牢靠。

  宗庆后:小产品拥有大市场,娃哈哈坚持谨慎的滚动发展,一直在食品行业里
发展,坚决不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一旦抓住机遇就大干快上,我们称之为小步
快跑策略。2002年,我们认为各方面时机成熟,才进入童装行业。童装公司的
营销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并不全从饮料行业转岗而来,我们当年公开招募了不少专
业人才加盟。童装项目的合作伙伴选择不够慎重,当时我们是和香港一家生产成人
服装的企业合作,对方接连拿出了3套童装样品设计方案,都被我否定了。一年后
,香港企业撤出,仓促之间我们自己动手从头再来,一来二去贻误了商业机会,而
摊子又铺得太大,局面不好把控。原计划开2000家童装专卖店,最终只开了8
00家,现在我们还要把这个数字再压缩,县一级专卖店改为直购点,转而向地级
市、一线城市挺进,必须上档次,重品质保数量。不到3年时间,童装生意做到了
3个亿。2005年的目标是稳步发展,把品牌形象做起来,机会成熟再谋求大发
展。童装生意毕竟算是娃哈哈多元化经营的第一步,经验、教训都有,关键是教会
了我们在进入一个陌生产业前必须做好详尽的市场调研,把准行业的脉,选好合作
伙伴。

娃哈哈的“危机”

  主持人:2004年被你定义为娃哈哈的“修整年”,意在全面整顿销售队伍
和渠道网络,改革全员持股大锅饭以及在内部实行信息化流程再造。外界据此猜想
,娃哈哈遇到危机了。

  宗庆后:2003年,娃哈哈投资2500多万元开展了大规模的流程再造和
ERP、供应链系统项目,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管理变革。高度集中的分级授权管理
制度,保证了公司的健康成长。娃哈哈在全国有60多家生产性分公司,我们始终
坚持人、财、物、产、供、销的高度集中管理。过去的2004年,对饮料扩张而
言,是洗牌年,也是对娃哈哈抗击风险能力的严峻考验,考验主要来自三方面:原
辅材料大幅涨价、能源短缺成本上升,饮料市场激烈竞争。去年一年,单是原辅材
料大幅涨价一项就“吃”掉了四五亿元的利润,虽然饮料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
18%,但利润却比去年下滑了3%,利润实现了13亿元,但却是负增长,这在
娃哈哈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主持人:去年5月,公司内部会议上你第一次旗帜鲜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娃
哈哈存在的三大危机:销售危机、精神危机、大企业病。这似乎不是你的行事风格
,给人的印象是,你的自信带有偏执意味,而且此前你也从来不认为娃哈哈存在危
机。

  宗庆后:做企业不自信不行,过于自信更不行。企业有没有问题我这个当老板
的最清楚不过,到现在我也不认为娃哈哈存在过不去的危机,但是我害怕企业“生
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这些年来,我经常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看前方发来的一份份
报表,年年增长、捷报不断,成绩不能再让我激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倒是
强烈的危机感如影随形。2002年,我问娃哈哈的经理们,我们辛辛苦苦15年
累积起来的优势可以持续多久?当时我说得明白,最多不过15个月,可能只有1
50天。这些年来,危机感更多的是压在我一个人身上,中层基层缺乏危机意识,
这是很要命的。长期以来,娃哈哈推行的是以厂为家的亲情文化,近几年来,着力
推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就是要告诫员工手里端的不是铁饭碗,不能安逸享乐。
去年我说了那三大危机,为的是警醒娃哈哈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具有和我一样的危
机感。

娃哈哈的远景幻象

  主持人:经过这几年的竞争,国内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可口可乐、百事
可乐、康师傅、统一成为娃哈哈的主要竞争对手。1元可乐的高调推出,预示着“
两乐”突进农村市场,娃哈哈则逐渐向核心城市渗透,但你们双方都不太顺利。


  宗庆后: 广州、北京、重庆、天津、成都这几个大城市,娃哈哈产品的影响
力弱些。从农村到城市,代价太高,高昂的进场费让人受不了。今年两会我准备提
交的一个议案是为零售商超业立法,规范流通企业运营。在城市里发货也是个头疼
的问题,除此之外,城市和农村做生意没有大区别。外界有种错误认识,觉得这一
两年娃哈哈才开始向核心城市渗透,其实我们早就不打游击战,改打正规战、大兵
团作战了,也时常在大城市里和外资品牌打巷战。娃哈哈现在是在两条战线作战,
正面迎击的是洋品牌,侧面应付的是地方品牌主导的“游击队”。“游击战”可以
不计后果,正规战必须堂堂正正。

  营销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营销就没有企业。我们在与“两乐”为主的
国际饮料名牌竞争中,就通过销售重心下移,利用广大农村消费者品牌意识不强的
有利因素,以价格优势抢占农村市场获得成功。在新产品开发、推广上与洋品牌相
比,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与市场贴得更紧,靠得更近,我们会根据市场需要随时进行
调整,因而研发周期就比较短。而国外大企业更多地着眼于未来的市场,它们开发
一个产品,从市场调研、开发到上市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种不同归根到底是由
于我国市场变化快、产品生命周期短的特点所决定的。目前,饮料企业营销主要有
以下三种思路:一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直营思路,主要做终端。二是健力宝的
批发市场模式。三是娃哈哈的联销体思路。我们的基本思路不变:以“利”为基础
,以“义”为保证,通过联销体,预测消费者需求,引导市场消费,放手让经销商
去做市场。前瞻2005年,机遇大于挑战,元气未伤的娃哈哈正好大干快上,在
全国范围内抢夺市场。

  主持人:你为娃哈哈设计的远景目标是未来10年销售达到1000亿元,这
个目标的实现靠什么支撑?过于理想化了吧?

  宗庆后:能源的缺乏和紧张是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能源问题是关系到企业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能源产业,娃哈哈热情不减。假以时日,如果娃哈哈进
入资源性产业,1000亿元不是没有可能。我盼望着进一步放宽政策,减少准入
壁垒,让民营企业享受和外资同等的“国民待遇”。

  主持人:1000亿元的战略目标是怎么出笼的,又是你的商业直觉起了决定
作用?

  宗庆后:去年上半年,我和助手应邀对印尼的矿山、油田进行考察,历时一周
的考察让我动了做能源的念头。企业家要懂政治,但千万不能搅到里面去。邀请方
是印尼当地一家很有政治资源的能源型企业,本来我们有可能合作的,不过我还是
觉得对方有点儿靠不住,所以果断地放弃。海外投资油气田的政策风险、资金风险
、市场风险都有,但前景诱人,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试一把,目前没有完整计划,
只是假想。

直面接班悬疑

  主持人:在娃哈哈,你大权独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你的控制欲很强?而
且你对批评的声音比较敏感比较抵制,对洋咨询更是不屑一顾。

  宗庆后:老板没有控制力,企业不一定搞好,这是中国的特有国情决定的。控
制欲过强必然走向独裁,我主张开明的独裁。权威不是靠控制力体现出来的,我希
望娃哈哈的员工怕我但不恨我。

  上ERP,我们和艾森哲有合作,我绝对不会在企业发展战略问题上听信洋咨
询。我不怎么上网,但我知道上面有不少批评娃哈哈的文章,我也偶尔看了一些咨
询人士对娃哈哈的分析,多半一笑了之,坦率地说,他们不了解娃哈哈。外人说娃
哈哈产品线过长,应该压缩整合,我说他们不懂。如果只做饮料,有长达半年的淡
季,产品线拉长,有效地弥补了淡旺季,每个季节都有产品可卖。也有人批评娃哈
哈反应迟钝、缺乏创新,经常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过去这些年,娃哈哈一直坚持
跟随战略,在跟随中创新,在跟随中超越竞争对手。“激活”饮料跟随的是“脉动
”,“激活”去年卖了4个多亿,是“脉动”的一半,今年争取超过它。以前实力
不如人,跟随为主,现在实力雄厚了,我们也在自主研发,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
新产品。跟随战略规避了风险,创新虽有风险但可以抵御。

  主持人:娃哈哈的成与败几乎全部系于你一人,你今年刚好60岁,到了退休
的年纪,谁来接你的班?

  宗庆后:接班的人应该很多,但我不会过早公开接班人。宗氏家族有长寿的光
荣历史,我父母80多岁、我的一个姑姑90多岁身体依然硬朗,兵荒马乱的岁月
我爷爷还活了70多岁,我对自己也持乐观态度。本地国资部门也希望我干得越长
越好,他们对娃哈哈的人事安排从不干涉,我的时间还长,定下规矩,用制度去规
范娃哈哈。





宗庆后:

  60岁,高级经济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87年组织开发出儿童营养液,创
办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1991年兼并国有亏损企业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娃哈
哈集团。18年来,娃哈哈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70余家全资和控股子公
司。2004年,娃哈哈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4亿元,利润13.45亿元,饮料产量占全国
总量的13.82%。曾获荣誉:“中国经营大师”称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
家、200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八卦老板

  听说你是宋朝抗金名臣宗泽的后人?

  有据可查的家谱显示,我是宗泽的36代孙。宗氏家族在宋朝处于鼎盛,宗泽
是北宋年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官拜副元帅,起用岳飞等将领北伐抗金。宗氏
家族到清朝也还比较显赫,清朝末年,我曾祖父在重庆成为握有兵权的地方要员。
近代军阀混战时期,我爷爷当过河南省代省长。宗泽墓现在江苏镇江,墓前石牌刻
“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是宗泽一生的写照。每逢清明,只要有空
儿我都要去祭拜凭吊。祖上的荣光是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部《毛泽东选集》影响了你一生?

  影响深远。官僚家庭的出身背景让我在文革期间受了不少苦,早年在舟山盐场
、绍兴茶场种茶、种田,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那时候也没什么书看,15年间一
直苦读《毛泽东选集》。后来创立娃哈哈,琢磨出个“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之路
。当企业家不是我最初的理想,那年月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我是老大,头脑里
想的是挣大钱养家糊口,摆脱贫困。

  无论治理公司还是市场开拓,你的“铁腕”让人记忆深刻,这是真实的你吗?


  该狠的时候就得狠一点儿。俗话说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我也不例外。每年1
0月,员工们都会自发地为我举行仪式庆贺生日,这让我特别感动。2002年7
月,杭州市政府300万元重奖鲁冠球、冯根生和我,领完奖回到公司,员工们在
大门口列队欢迎,摆出香槟酒,献上花环,那一刻我热泪盈眶。

  你心目中的偶像级企业家是谁?

  没有。国内企业家多追捧GE的韦尔奇,我不崇拜他。

  你身上的缺点是什么?

  缺点很多。想当年,年轻气盛脾气比较暴躁,性子急;现在岁数大了,心态比
以前好多了。企业规模大了,领导人脾气不能急。









主持人的话

从从容容才是真

  一台跑步机安静地闲置在宗庆后宽大办公室的一角,已经落了些灰尘,宗很少
在上面锻炼身体。抽烟是宗庆后惟一的嗜好,40年“烟龄”的他烟瘾很大——一
天两包,抽的是一种德国牌子的烟,焦油含量低。也想附庸风雅培养点儿打高尔夫
的业余爱好,却总抱怨“根本没时间”。一年四季200多天在外跑市场,只要不
出差,从早到晚,宗庆后的一天都在公司度过,一日三餐吃食堂,这样的生活习惯
让他得以远离“富贵病”。

  两个多小时的交谈,宗庆后始终保持着非常状态的自信或者说是自负,不认为
娃哈哈有跨不过去的危机。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屡试不爽,
但不能让城市经销商挣到大钱,听记者这么一说,宗庆后先是摇头,转而目光度定
、语气恳切,“经销商得不到实惠,这是我最担心的。”

  如果说营销是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渠道就是娃哈哈的生命线。销售触碰
天花板、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大企业病显露苗头、执行力欠缺,娃哈哈现存的种种
“症候”在宗庆后那里统统轻描淡写、不足为虑,倒是渠道的细微反应让宗格外敏
感警觉、惴惴不安。经销商的忠诚度,在宗庆后的心头最重。宗庆后一天睡眠时间
至多6小时,且睡眠质量极佳,为数寥寥的若干次辗转难眠,也多因渠道之故。恩
威并施于渠道,宗庆后认准一个理儿:“不让经销商持有股份。”一旦经销商持股
固然捆绑更加紧凑,可宗不愿娇惯他们,在他眼里,坐享其成是不可助长的坏毛病


  “高调的品牌、低调的企业”,这是外界对娃哈哈的评价,盘点娃哈哈在饮料
领域里的成绩,总是不能抛却巨量广告的贡献。以广告激活拉动市场预期,当广告
促销的味道越来越浓时,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必呈衰减之势,典型的例子是非常可乐
。若要非常可乐旗帜不倒,为其增添文化佐料必不可缺。对此,宗庆后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

  高度集权的阴影下,是对宗庆后个人的高度依赖,宗庆后将之归结为娃哈哈的
“精神危机”。独裁有理、接班乏人,听到记者的一番表述,宗朗声大笑。一定意
义上说,宗庆后孤独感很重,他不喜交际,只顾抬头看天、闷头做事,过从甚密的
企业家朋友几乎没有。与冯根生、鲁冠球同居一城,却鲜有走动,更不要说品茗聚
谈。时下,尽管宗庆后无需在体制的网里挣扎,国有股份尚未全身而退,仍是宗的
一大心病。

  国际化行为在本土众多企业热俏时髦,并非娃哈哈主旋律,坐而论道多元化已
属明日黄花,宗庆后却兴趣正浓。杭州的高房价刺激了宗,有意染指房地产,但他
对高地价忧心忡忡,处壁上观阶段。小步快跑是娃哈哈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多元化
,宗庆后押的是规模效应,维C就基本割舍了,因为量上不去。没有规模就没有效
益,规模是娃哈哈多元化的最现实考量。1000亿的未来远景,没有实业的规模
建构,只会流于空谈。

  当老板做决策,直觉不是万能,没有直觉却是万万不能。宗庆后对自己的商业
直觉深信不疑,对于像宗这样的企业家而言,不做什么永远比做什么来得紧迫。对
待多元化,“性子急”的宗庆后说,“有机会就进,没有机会就不进。”

  知道宗庆后酷爱“毛选”,咨询专家郑重建议宗以后多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
》,熟读《论持久战》或许能让宗庆后更从容。


--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83.3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