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Homing (码头), 信区: CM
标  题: 质量意识的发展经历五个阶段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3月10日21:16:49 星期四), 站内信件


1,      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即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事后把关,其实,质量检验并
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就是以质量检验来
控制产品质量,不让不良品流向市场,但此方法造成了生产的浪费,废品的积压;

2,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1924年提出休哈特理论,质量控制从检验阶段发展
到统计过程控制阶段,利用休哈特工序质量控制图进行质量控制。休哈特认为,产
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制造出来的,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制造阶段,
从而将质量控制从事后把关提前到制造阶段;

3,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70年代,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田口质量理论,它包括
离线质量工程学(主要利用三次设计技术)和在线质量工程学(在线工况检测和反
馈控制)。田口博士认为,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因
此,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包括DFM(可制造性设计),从而将质量控制
从制造阶段进一步提前到设计阶段;

4,      质量是管理出来的,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TQM(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将
质量控制扩展到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强调全员性的参与质量控制;

5,      质量是习惯出来的,习惯决定品质,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管理发展之后,
好的作业习惯使人的素质,技能和态度得以提升,整个产品流程按要求习惯进行,
质量在习惯中不自觉的得到控制。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0.6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