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jecsun (左眼看失败), 信区: CM
标  题: 也看中原地产的人才观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11月05日22:08:1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2005年10月30日   http://www.fdczh.com

也看中原地产的人才观   马韬

            在深圳房地产业界,“深圳中原”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这是一家来自
香港的著名企业。
            深圳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1997年正式成立,短短4年间,人员规模
从当初创业时的3个人发展到400多人,公司在深圳房地产二级市场的代理销售量和
销售额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高增长率,企业以近20%的市场占有率稳稳的站在了
地区房产二级中介代理商的龙头位置。对此深圳中原总经理李耀智认为是全体员工
团结协力的结果,而员工们却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出色的“领袖”。李耀智
英俊儒雅,非常有亲和力,他在员工面前没有一点架子,员工都亲热地用英文名称
呼他。谈起企业用人,他见解精辟:“对人的关注应是一以贯之的企业精神,人才
是企业的资本,只有充分挖掘运用人力资源,才能高效率地创造财富。”
            施永青的无为而治理
            说到深圳中原的用人机制,不能不提到中原创始者施永青的无为而治

            “要下属多出主意,必须自己少出主意。管理者无为,下属才能有作
为。”——施永青
            施永青曾经是有名的“左仔”——这是那个年代香港人对亲共青年的
称呼。76年,周恩来逝世,天安门事件爆发。年轻的施永青开始遭遇他的信仰危机
。因为支持邓小平路线,施永青和他的上级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后,施永青离开
了地下党组织,从大同理想重返资本主义现实。几个月的奔波之后,他终于在一个
叫新昌的地产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施永青回忆说,这两年是不愉快的两年,他觉
得自己无法适应这种打工生涯。更要命的是缺乏自主的空间。在新昌,老板只要员
工执行他的伟大思想。施永青这样认为“我已经对指挥棒厌倦了……条条大路通罗
马,我知道你要去罗马,至于怎样去法,是坐车还是坐船,能不能让我自己去选择
?”最后施永青发现,在香港要想获得合理的回报,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做老板,
由市场去判断个人的价值。
            两年的打工生涯,两条深深的划痕,影响了施永青的一生事业。所以
施永青管中原很简单,只有两点,一是合理报酬,一是给员工尽量大的自主空间。
自主空间大,他的创造性就大一点,战斗力就强一点,这都是当年打工赚来的经验

            施永青的无为而治,坊间流传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有一天,大埔分区
的经理给施打来电话:“施先生,我拣了一个铺位,请您来帮忙把把关。”施永青
毫不客气地挡了回去:“大埔我一年都去不了三次,我怎么给你把关?你身为大埔
区的经理,当然比我更清楚应该怎样做。”
            深圳中原的人才机制
            深圳中原的用人之道有何特别之处?深圳中原的高级行政人事经理熊
毅敏女士介绍,中原拥有着一个完善的架构,在中原,向外推行透明经营,向内则
推行透明管理,在公司的管理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谁享有特权。在开明的管理中
,溶入对个人的关注,给每个人以充分的机会。
            用人制度上,公司给予员工很大的发展空间,鼓励员工上进。全公司
40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27岁,是一个有朝气、充满活力的团体,目前公司10多个
高层管理人员中,90%是由基层提上来的。公司正是在对员工潜质的挖掘和能力的
再培养中逐步拥有了自己的调查专员、策划大师、销售状元和管理英杰。
            中原还非常注重员工的再学习和专业培养,85%以上的员工是大专以
上学历,其中还有一些员工在攻读硕士。公司鼓励“自学成才”,也提倡“各尽其
才”,对所有的员工提供众多培训机会,如营业部员工从入职开始就有一系列的专
业培训:入职培训、售前培训、阶段性培训、交流性培训、专题性培训、奖励性培
训。公司经常会邀请中外专业公司高层来公司讲课,每年还定期与著名大学如北京
大学等联合举办增训班,给员工充电。
            此外,公司设立了员工培训基金,每一位员工都有,虽然各级员工的
标准不同,但个人最少的每年也有1千多元的报销额度,报销的依据就是员工所购
专业书籍的发票和参加社会上各类学习班的费用证明。目前深圳中原年培训费用已
超过了百万元。对此,李耀智认为花这些钱非常“值”,企业由此所得到的种种好
处(人员整体专业化程度的大幅提高、人员保持较低的流动率等)在很大程度上直
接转化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深圳中原在人才流动方面采取开明态度,也欢迎以前的旧员工重回中
原,只要有能力公司一视同仁。公司强调的不仅是个人能力,更是团体精神。
            就是这些措施,使得深圳中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据说,为了到中原挖角,有家公司专门派出一名“卧底”到中原“工
作”,从物业顾问做到高级物业顾问直到主任,并在里面结交那些“目标”,最后
一举成功。
            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了深圳中原的成功。
            中原的培训
            员工来中原工作,他要清楚公司是做什么的,自己的部门是做什么的
,自己的职责范围是什么,工作对谁负责,业务流程是什么,自己在中原发展的前
景是什么。
            中原的培训很多,长期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外训与内训相结合,
强制培训与自愿培训相结合。
            刚入职的同事可以通过入职培训这个途径最快捷、最全面的了解公司
的情况,接受公司文化的熏陶,在轻松的气氛中尽快融入新环境中。
            入职之后策划宝典系列培训或者销售精英系列培训就在你面前,内容
涉及到商业策划中的高招、妙招,了解拓展部工作内容及流程,分享商业策划操作
技巧以及工作内容等等。
             员工升职,培训也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学到诸如企业文化与高绩效
的团队建设、职业经理人财务素养训练、
            职业经理人的自我修炼、现代职业经理人的法律常识、非HR经理的人
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用中原人的话说就是:“在中原,只要你愿意,没有学不到的东西—
—我们准备了所有的培训!”
            世联与中原
            目前,在深圳地产代理行业,独家代理占领着绝大多数市场,中原、
世联引领两大流派,在市场上,形成了“一文一理对峙”的局面,即以世联地产和
中原地产为代表的两大营销模式的竞争局面。
            “文”是指“世联”。世联的业务范围广,囊括物业代理、物业顾问
、工商物业代理、估价等方面,走的是专家型和研究型路线,自称“拥有涉及物业
各个领域范围的,具有良好素质和服务品质的建筑设计、建筑规划、园林环境、建
筑工程、市场营销、房地产经济、房地产估价等专家”。因此,就创新性与推广深
度而言,表现往往更突出。
            “理”就是指“中原”。中原地产源自香港,港味很浓,它与世联完
全不同,走的是销售型和技巧型路线,而且业务范围不似世联有那么强那么广的发
散性。就地产营销而言,中原已形成了固定的套路,不同的楼盘的营销方式和手段
都差别不大。这就有利于其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并在短期内克隆出“中原式”的营
销人才。在深圳,中原所代理的楼盘数高于其他同行。
            二者不但在经营领域各有特色,在人才观也是如此。
            世联在2001年高层人物龙固新出走以后,开始狠抓“平台建设”和“
平台不败”。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世联人才观——平台上的人才,才是世联所需要的
。它意味着团队意识、平台贡献、诚信、解决问题。
            但是这样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言堂的管理方式,固定的中介代理模
式,时断时续的赢利方式,没有更好的创新模式……
            相反,中原地产施永青的“无为而治”,不管你是空降部队,还是子
弟兵,只要你有料,都会给予充分授权。从这点来看,中原的抗风险能力比世联强

            但是,中原的人才机制就没有缺陷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中原现在与“无为而治”还有一定距离。
            研究中原人才观,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无为而治”。中原创始人施永
青提倡老子道学中的“无为而治”,他理解中的“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
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说简单点就是将日常事务的决策权下放,
充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致力于战略方针的确定,各司其职、协力前进
。管理者不再置身于琐事,从而使效率提高。
            中原自称其“无为而治”的优势就是充分授权给具体执行层及操作层
,让工作注入意义。——这点世联也在进行中。
            中原的“无为而治”是否进行得特别好?
            香港中原有3000多人,大陆中原也有5000人左右,合计8000人了,其
中深圳中原也近1700人。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是不大可能的。因为采用类似事业部
形式,由事业部总监直接对项目负责,事业部总监则直接对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
现在决策层人员增加了三个副总,无疑使决策更具科学化。当然,这三个副总也是
从事业部总监中提拔起来的。中原公司这种架构与世联地产类似,只不过是世联多
了评估业务负责人。
            所谓的“无为而治”,其实只要是主股东层针对决策层的做法。中原
地产领导人的家长作风特别严重,员工之间的级别差明显。下级员工主要是按上级
员工的指示进行工作,个人的主动能动性不强。说到为工作或生活注入意义,我看
有点虚假。
            中原要真正实行“无为而治”,不容易。
            其次,中原员工的成长期过短,对地产理解难免会有局限性。
            广告公司员工的成长期短,我们是知道的。从一般策略师到策划总监
往往只需要一年多。
            中原地产员工的成长也特别短。中原的业务员升到分行经理,许多只
走了二年的时间;中原的策划师升到策划经理,大部分只需要一年多时间。中原地
产现在三级市场的地铺近50个,形成近50个分行经理,十大区域经理;而二级市场
也类似。扩张场面铺得太快,人力资源跟不上来,只能快速地进行员工的提拔;而
大部分提拔员工还没有打下坚实的地产基础,从而影响了整体的质素。
            一位从业逾八年的开发商朋友说:面对着还有些稚气的中原策划师谈
地块分析、项目定位等时,多少会感到一些无奈。快速成长是要付出代价,中原的
策划能力屡次受到地产商的不满,也是缘于此。
            请中原记住:知识没有一定时间的沉淀,是较难生根发芽的。

--

    做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四有新人!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8.16.105.8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