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yaho (∮★西北一刀★∮), 信区: NORC
标  题: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危机与改革趋势(3)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May 26 14:34:50 2001), 转信

三、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趋势评述

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一方面社会对高等教育寄予极大的期望,社
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处于危机
之中。这就使得世界各国都在思考着把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新世纪的
问题。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高等教育改革,到90年代改
革方兴未艾。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93年全世界就有98个国
家进行了或正在进行着高等教育改革,是本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
革,所涉及的问题也是全方位的。
(一)从重数量的发展转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二者往
往交替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同一时期很难兼顾。在数量大发展以后,
就需要有一段调整和整顿时期,也就是注重质量的时期。质量的提高又
为数量的进一步增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
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同时,还要受到社会诸如人口、政治取向和
科技发展等因素的牵制。二次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主要
是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时期,因此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再加上人民争取
平等权力运动的高涨和大学学龄人口的增加,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
在量的增长。80年代以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进入了不稳
定增长的时期,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相对饱和,大学学龄青年人数
下降,新的科技革命对高级人才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一切使得高等
教育的质量问题突出起来。在80年代以后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
标的时代。法国在1984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中强调:"法国政府
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
1986年日本"临教审"的报告指出:纵观日本大学战后40年的历史,
由于恣意增加大学的数量,在教育和研究的内容和质量上也存在着令人
忧虑的倾向。
1984年"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的根本
问题是教育质量问题,"高等学校要全力以赴地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国家适应了国际高等教育的这种转变,1996年国家提出了高等学
校要全面适应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同
时还要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质量效益。无疑,哪个国家能够较早较自觉
地意识到国际高等教育这种转变趋势,较快地实现这种转变,就能够在
高等教育财政危机的时代,较好地适应国家发展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重新审视本科教育
自本世纪初以来,研究型大学不断发展成熟,科研职能不断被强化,
而本科教学却日益受到冷落。同时,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
教育的过程中,本科教育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因此,80年代以来,
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本科教育,把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
的核心。在美国,1992年新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尼尔·陆登廷上任不久
就提出优先考虑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工作,改变以往本科课程教学由
定增长的时期,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相对饱和,大学学龄青年人数
下降,新的科技革命对高级人才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一切使得高等
教育的质量问题突出起来。在80年代以后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
标的时代。法国在1984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中强调:"法国政府
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
1986年日本"临教审"的报告指出:纵观日本大学战后40年的历史,
由于恣意增加大学的数量,在教育和研究的内容和质量上也存在着令人
忧虑的倾向。
1984年"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的根本
问题是教育质量问题,"高等学校要全力以赴地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国家适应了国际高等教育的这种转变,1996年国家提出了高等学
校要全面适应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同
时还要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质量效益。无疑,哪个国家能够较早较自觉
地意识到国际高等教育这种转变趋势,较快地实现这种转变,就能够在
高等教育财政危机的时代,较好地适应国家发展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重新审视本科教育
自本世纪初以来,研究型大学不断发展成熟,科研职能不断被强化,
而本科教学却日益受到冷落。同时,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
教育的过程中,本科教育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因此,80年代以来,
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本科教育,把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
的核心。在美国,1992年新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尼尔·陆登廷上任不久
就提出优先考虑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工作,改变以往本科课程教学由
研究生承担的局面,将更多的教授配置到本科教学中去,解决本科教
育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由校学术委员会和各系共
同推出一项计划,让资深教授就其专长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讨论课,
目前已有130多门这样的讨论课可供一年级学生选择。
1995年10月,美国联邦教育委员会发布了题为《研究人员谈如何提高
高等教育质量,联邦政府岂能袖手旁观》的报告,报告汇集整理了研
究专家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提出的主要观点,强调要对本科教育确立
较高的期望值,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就在教师配备、资源配置、课程和
活动安排上给予足够的重视。1998年4月,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
会下属的博伊本科教育委员会发表的题为《改造本科教育:美国研究
型大学蓝图》报告号召利用研究型大学巨大的资源优势提高本科教育
质量,构建一种新的本科教育模式,使本科学生成为这些资源的受益
者,而不是被研究所遗忘的角落。
(三)从把高等教育作为终结性教育转向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环
几百年来,人们总是把学校内有组织的教学行为与社会中的学习相互
割裂。尤其有一种偏见,认为教学只是为青年设置的并且只是在学校
里进行的;这种偏见往往使人们不把终身教育当作是一种正规的教育。
然而,在今天知识激增的时代,这种偏见已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因为
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不可能教授给学生任何一个专业的全部知识,任
何一个毕业于高等学校的专业人员都得不断学习,否则就会落后于时
代。因此,终身教育的观念成为本世纪最具革命性的观念。有的教育
家甚至认为,"终身教育观念的提出可以与哥白尼似的革命相比"。终
身教育的观念改变了教育的时空观,人们从终身教育观念出发,可以
真正地把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机构(子系统)连接起来,构建人类学
习的完整系统;还可以从人的一生来考虑学习的安排。也就是说,如
果把终身教育观念赴诸实践,就有可能做到使所有人从生到死在任何
地点都能够从事有组织有意识的学习,从而把人类社会建设成为学习
社会。
许多国家已意识到终身教育观念的革命性,正在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
系,为传统的高等教育在这个体系中定位。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在实
现向终身教育转化的热潮中,不仅强化了继续教育和推广教育的职能,
做出特别安排为成年学生服务,而且还特别注重研究从终身教育观念
出发应该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态度和能力。首先,各国高等学校普
遍认为,由于近些年来就业的压力,学生在校学习的功利目标被不断
地强化,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追求真知的动力。因此,高等学校
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在学习之中,把学习作为生活的
必要构成部分,从而终身向学。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不仅
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对所教授的学科自己去追求和探索。同
时,还要求高等学校营建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请资深的教授上大学
一年级的课,请大师级的人物开设讲座等。其次,各国高等学校还普
遍重视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选择信息、判断信息、
综合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学生如果能在大学四年掌握这些能力,
就可以在学习的社会生存,在终生学习的远航中平稳快捷地前进。信
息技术的发展为培养这些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学生们可以利用信
息技术在自己选定的时间与地点,以自己的速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
容,选择信息,分析信息,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
而且了解知识创造的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另外,终身教育思想使高
等学校教学不再单纯地追求某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代之以
更加强调科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大学开始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
将学科知识内容重新结构,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从而不再过分强调学
科间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分专业化所带来的缺陷,填补科学和
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
的需要。
无疑,终身教育观念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一个核心观念,因此高等学
校必须研究终身教育观念对高等教育的全方位的影响,探索在终身教
育这一大系统中自己的位置。
(四)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
本科教育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是以普通教育为中心还是以职业教育或
专业教育为中心,历来是高等教育激烈争辩的问题。在工业化时代大
学从培养通才过渡到培养专才是一场革命,是适应了从农业社会向工
业社会的过渡。然而,今天的世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着鲜
明的特色:分工的专业化与专业的交叉综合并存;社会劳动分工日新
月异,新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出现了工人"全面流动"的状况;人
类所面对的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加以综合解
决;劳动性质和内容发生了转变,生产劳动增加了创造性成分,逐步
变为科学性劳动;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新的产品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息技术在自己选定的时间与地点,以自己的速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
容,选择信息,分析信息,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
而且了解知识创造的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另外,终身教育思想使高
等学校教学不再单纯地追求某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代之以
更加强调科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大学开始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
将学科知识内容重新结构,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从而不再过分强调学
科间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分专业化所带来的缺陷,填补科学和
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
的需要。
无疑,终身教育观念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一个核心观念,因此高等学
校必须研究终身教育观念对高等教育的全方位的影响,探索在终身教
育这一大系统中自己的位置。
(四)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
本科教育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是以普通教育为中心还是以职业教育或
专业教育为中心,历来是高等教育激烈争辩的问题。在工业化时代大
学从培养通才过渡到培养专才是一场革命,是适应了从农业社会向工
业社会的过渡。然而,今天的世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着鲜
明的特色:分工的专业化与专业的交叉综合并存;社会劳动分工日新
月异,新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出现了工人"全面流动"的状况;人
类所面对的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加以综合解
决;劳动性质和内容发生了转变,生产劳动增加了创造性成分,逐步
变为科学性劳动;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新的产品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方式,还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多
样纷呈。在变化了的世界中,传统的狭隘专业教育所培养的人缺乏适
应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出的人文社会科学家缺少基
本的科学知识,不了解科学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出的
自然科学家不具备社会洞察力,不了解自己学科领域发展的社会意义。
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实现从狭隘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

美国学院联合会所做的研究明确地建议:大学应在九个方面开设本科
最低限度必修课:1、探索、抽象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分析;2、基础
文化:写、读、说、听;3、理解数据;4、历史意识;5、科学;6、
价值;7、艺术;8、国际和多元文化经验;9、需深入学习的学科。许
多学校制定了制度化的办法来保证学生获得广博的教育,例如规定学
生所学课程总量的一半必须是外系所开设的。日本在高教改革中强调
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在1995年的《教育白皮书》中提出,
高等学校要开设综合性课程,如"文化与交流"和"环境与人类"等,
同时强调改革外国语教育和推进信息处理教育。
总之,各国高等学校在实现这种转变时,正努力做到,在教育指导思
想上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课程安排上把普通教育与专
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指导上把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
生的社会责任心结合起来。
(五)从封闭的教学过程转向开放的教学过程
高等学校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但目前高等教育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之
专业的本土化);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经验,建设一流高等学校,等等。
在看到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隐藏在高等教育国
际化背后的国家利益冲突。事实上,每个国家都是从其国家利益出发
制定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美国1966年通过的《国际教育法》就
明确指出:"协调在国际教育方面联邦政府现有的和未来的各种计划,
以满足充当世界领导责任的要求,对于联邦政府既是必须的也是适当
的"。这个法令清楚地表明了美国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目的是服
务于美国政府的全球战略,巩固并增强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霸主地
位。克林顿在《全球教育:学校变化研究》中也提出:"对全球教育的
合理解释常常集中在提高美国的经济实力这一点上"。高等教育的国际
化有可能巩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心--边缘地位。发展中国
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往往导致了文化上的依赖,发达国家借助其
在语言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先天优势,在输出其科技产品的同时也输出
其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甚至学术规范,从而使得这种交流成为一
种不平等的对话关系。文化殖民的威胁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阳光下
挥之不去的阴翳。可见,尽管智力外流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带来收益,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深,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正是
从这个角度看,有的国家不同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提法,认为国
际化实际就是大国化。
(七)调整大学与政府间的关系
早在1970年至1985年期间,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荷兰、挪
威、瑞典、法国、德国、英国在内的十几个欧洲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
生均经费均呈下降趋势。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大众对高等教育需
求的持续增长,以及与此同时政府承担高等教育经费的愿望和能力的
减弱,各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财政危机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变得日益
严重了,尤其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问题最为突出。与此形成鲜
对比的是高等教育民营化的趋势开始加强,其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私立院校的数量和入学人数有了明显增长;二是学生的学费在高
等教育支出中的比例显著增长。
政府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的下降和高等教育民营化趋势的加强使各国
大学和政府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政府支付能力的下降使得它
对大学的影响力趋于减弱,学生学费在高等教育支出中的比例增加使
得大学注重满足作为消费者的学生的不同教育需求,这就需要大学在
其办学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相应的办学自主权。但是,近几十年以
来,政府通过控制预算影响甚至直接干预大学决策,从而使大学自治
权不断削弱。近几年来由于高等教育民营化趋势的影响愈来愈烈,许
多有识之士都认为市场竞争应该成为促进大学发展的一个主要杠杆,
大学出售的是服务,因此应像企业那样运转。意大利政府自1994年以
来推出了若干扩大大学自主权的改革措施:1、政府给大学的项目拨款
改为总额拨款,大学可以自主决定如何使用;2、大学可以自主决定聘
任教师;3、政府将改变学科课程统一设置的规定,允许大学于1999
年自主决定课程的设置。荷兰政府于1993年通过新的高等教育法,给
予高校以学校建筑和设施的完全所有权,高校可以借贷和抵押贷款,
也可以宣告破产,允许高校成为完全的雇主,而其雇员将失去公务员
地位,从而使大学真正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而其雇员将失去公务员
建立大学与政府间的中介机构,是各国调整政府与大学间关系的重要
步骤。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成员包括大学校长、教授、政府官
员和工业界人士,在其存在的短短6年时间里,他们共出版了21份特
别报告,提出了约300条建议,对美国高等教育发挥了重大作用。德
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代表235所高校,几乎包括全德所有高等学校。
该组织代表高等学校,维护高等学校权益,就高等教育和科研政策向
政府提出建议,是高等学校重要的"院外组织"。由于这些组织的工作,
使得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大学的日常运转,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也不能不
考虑大学的自身利益。
从以上对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所做的简单评述来看,哪个国家能
够在世纪之交对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处的危机有个清醒的认识,把握
住社会急剧发展变化为高等教育发展所创造的机遇,确定本国高等教
育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哪个国家就能够把一个稳步
发展而又富有活力的高等教育带入下一个世纪,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创造知识,管理知识流,引导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引自《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第5期

--
┏━━━━━━━━━━━━━━━━━━━━━━━━━━━━━━━━━┓
┃       二 ┌─┐      乡 喜 炒 亲 菜 人 买 到      简 为          ┃
┃       ○ │一│  ┋  菜 欢 几 自 , 喜 点 菜      单 幸          ┃
┃       ○ │刀│  ┋  。 的 个 下 然 欢 儿 市 亲   ¨ 福 我       ┃
┃       一 └─┘  ┋     家 最 厨 后 的 家 场 自      很 认       ┃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6.2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