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stander (我的灰姑娘呀!!), 信区: NORC
标  题: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1)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Fri Mar  3 16:00:42 2000), 转信

《什么是教育》

本文是教育哲学名著,存在主义大师雅斯贝尔斯还给我们一个真正的教育的清晰图
象。这对我们的教育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这本书由邹进翻译,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1年出版,原是《德国文化丛书》的一部分。由小河抄录。感谢我系
98博士向蓓莉提供书籍

第一章 人类必需的文化环境

------------------------------------------------------------------------
--------


    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

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教育者所

制定的教学计划,必然会以我为中心。在人的存在和生成中(以人的年龄、教养与

素质差别区分),教育环境不可或缺,因为这种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

和爱的方式的生成,然而现行教育本身却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

——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

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实现它的途径如今似乎已不是教育,因为现行教育的运用

恰恰阻碍了爱的交流。因此,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

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

    青年学生感到生活是严峻的,这是因为对他来说,现在比将来更具有决定性的

意义,他还具有可塑性和发展的充分可能性。他已清楚地意识到要成为完整的人全

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并取决于日常生活的指向、生命的每一

瞬间和来自灵魂的每一冲动。毋庸置疑,年轻人都希望受教育、能从师获益、能进

行自我教育,并与人格平等的求知识获智慧的人进行富于爱心的交流。

一、 训练与交往的区别

    人在自我的生成上有几种需要尽其全部人性去冲破的阻力:首先,绝对的阻力

是每个人在本质上的不可改变性,而只是在外观上有所变化;其次是内在的可塑性

第三重阻力则是人的原初自我存在(ursprungliches Selbstsein)。与这三重阻

力相对应,存在着三中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种是存在之交流(existentielle
Ko
mmunikation)。每个人在自身中都要与这三重阻力相遇,都须经过自我训练、自

我教育、与自我进行敞亮交往的过程。如果要与他人交往,那么,在第一种方法
(训练)中,人就成为纯粹的客体;在第二种方法(教育)中,人便处在相对开放

的交往中,更确切地说,是在有计划的教育环境中;在第三种方法(存在交往)中

人将自己与他人的命运相连,处于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因此,

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

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

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如果存在的

交往成为现实的话,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

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

二、 教育与照料、控制的区别

    人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有几中不同的方式。

    (一)照料和培育(Pflegen und Zuchten),人们为了寻求生命的答案,总

是通过各种实践去不断地变换身心自由释然的游戏,这种不断超越以求更新的活动

可以说是倾听生命律动的行为。园丁的经验、知识和感觉是无法计算的,这些知识

和感觉是从长期的经验中积累起来,并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如

果这种"经验"中的倾向在现代世界里已接近沦为机械的"做",那么,这将以为

着生命体将会萎缩、无节制、变得晦暗不明和无知粗俗。

--
Hello baby
请不要用你的眼睛来看这世界
因为
你最终也消失......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9.7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