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stander (我的灰姑娘呀!!), 信区: NORC
标  题: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7)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Fri Mar  3 16:13:15 2000), 转信

第三章 直接传达与间接传达
------------------------------------------------------------------------
--------
    一、现行知识与原初知识的可教性差别

    如果将知识分类,则可分为现行知识与原初知识,原初知识赋予现行知识以本

义,但这两种知识方式的可教性与传递性却不相同。数学、天文学及医学知识的内

容与熟练的技巧都可以以简单的、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但是,关涉人的存在本

源和根本处境的哲学却无法传递。因为诸如:真理是什么?真理的正确性又在何处

?可传授的知识与全部生命之意义从何而来,又将到何处去?这一切是人设定的标

准么?怎样才能是可传达和可教的呢?等等一系列问题,要想加以回答,实在是绝

非易事。


    知识的真理,允许对象在其可表述性和可定义性中开辟道路,却不许对象作为

知识的最终形式出现,并且这种真理将被提到下述问题之前:即真理是否可能变成

语言?真理不能逃脱"空洞无物"而进入不可言说吗?假如真理摆脱了所有的间接性

,那就不再成其为真理。但反过来说,如果真理抽掉了直接传承,那剩下的只有转

弯抹角的间接传达了。柏拉图把怎样才能使真理自身完善的问题作为哲学探讨的基

本问题,但他自己最终也没有对此作出解答。理论的判断力既不能认识也不能解答

真理。真理问题作为一个终极价值问题首先被柏拉图推向极端而苦恼着历代哲人,

一部文化史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对真理不断追问的历史。

二、书面传达与交往

    柏拉图在第七封信中就真理传达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怎样接触学习的对象

呢?事实上,语言不可能把握对象,而是要经过长时间与对象进行科学的交往,并

在相应的生活团体中,真理才突然出现在灵魂中,犹如一盏被跳起来的火星点燃的

油灯,然后再靠自己供给燃料。"对不能说与不可说的东西,在对话中只能是间接

传达出来,但是在毫无保留的对话方式中,这种方式在团体中时常发生,真理会一

刹那在人群中突然亮起来,但这只能在生活交往中出现。

    因此,柏拉图对文字传达评价不高,因为文字恰恰不能传达出真理在相互思想

的现实交往中于一瞬间突然亮相的事实。

    本真的传达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这种传达并不向所有的人敞开,而是选择

那些具有敏感气质的人作为传达者。柏拉图的理念论对此曾作了入木三分的论述,

认为天才的人能够自助,能理智地把握自己何时应该慷慨陈词,何时又应保持沉默

。这样的人才能承担传播真理种子的任务,而这一重任不是书籍传达的功能所能取

代的。
--
Hello baby
请不要用你的眼睛来看这世界
因为
你最终也消失......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9.7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