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ruyue (水墨), 信区: NORC
标  题: 写在毕业之际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Jun 24 19:15:17 2006), 站内

(昨日晚会回来感慨颇多所写,今日贴上)
    一次热闹非凡的毕业聚餐,一场精彩无比的毕业晚会,宣告我和我的02级中文系同学毕
业了。
    尽管相拥话道别挥手说再见的最后时刻还没到,却也在紧迫的倒计时中。我要说些什么
呢?在这作为毕业生的感伤时期。
    我无法像东北大哥李昆那般豪爽可以千言万语付诸几大瓶老白干,也做不到像能说会唱
的韦茜那样百般思绪能够凝成一曲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更不似坦率真诚的伟成那样一
腔感慨能化为无拘无束的肺腑之言。我坐在晚会的边缘,看眼花缭乱闪耀的灯光、挥动的手
、看熟悉的和陌生的面孔、看他们偶尔兴奋偶尔泛出忧伤的脸。我百感交集,可是我无从表
达,我好像突然失语了,在我最需要表述的时刻。

灌水以示纪念

    我想我非常需要再上师院版,用我ruyue的ID,灌最后一次或一场水,在我还是学生的
时候。
    这个ID,在今天的师院版许是没有几人知晓了,可是曾经,它和yeyu一样被冠为水后。
是的,我有马甲tangguo,但是我都很少用了,尽管我常上师院版,但很长一段时间了,都
只是作为一个看客而不谈政事。
    这个时候,我想起灌水,是因为这一场我们的毕业晚会。它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两年
前的这个时候,当我作为大二学生,当我和李昆、张娜、韦茜、智武、宝珊、马蓓一起在系
学生会共事时,我们也费尽心思,筹办了一场主题为“拥抱我00中文的师兄师姐”的送旧晚
会。那时可以说是身为一个看客一个局外之人,我看着有的师兄师姐们眼里闪着晶莹,我有
一种作为非毕业生的庆幸,也有体会一场分别带来的依依不舍以及在那种气氛下的感动。这
些不是主要的,真正和我今天想要灌水挂钩的,两年前的那一天晚上是曲终人散后,我端坐
于电脑前,拼命地灌水,在一种莫名而熟悉的冲动之下。
     我曾经是条网虫,曾经对“灌水”有点后知后觉,曾经疯狂地迷恋着BBS,曾经因灌水
而上升为璀璨的“水后”,我有着太多对灌水的感慨。每一次灌水,都因为在一种特别的心
境之下,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驱使,就像今天的这场晚会,酿造的这杯幽幽红酒,让我无法自
拔。

在校报的日子

    校报的送旧晚会我因事未去,成为我永不能圆的遗憾。现在,当我想再像当初校报宣传
单上写的那样,“用右手的第二个手指头叩响铝合金门”的时候,才发现,编辑部已搬至新
家。就像住惯了的老屋,突然换成了新房,我想,置身其中的感觉是会截然不同的。没能赶
上搬家前去熟悉的地方坐坐,去拉拉曾经属于我的抽屉,这成为我在校报的又一个遗憾。
    也许,太完美了的东西就不完美,残缺是另一种美丽,但愿如此!
    在校报,我只呆了短短的一年。但我一直认为,在校报的日子对我大学生活影响最大。
    我不像校报的其他优秀同仁们,能写会道,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见解。我不是一个能将自
己想说的话顺利表达出来的人,更简单地说,我比较内向,我不善表达,甚至和老师交流得
也很少。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在这里的成长。
    采访的经历是我的财富,第一次采访是在2003年的校运会,我没有人带,早出晚归,在
运动场和编辑部二点一线。那个时候,哪里懂得采访啊,第一句话在肚子里酝酿了半天,迟
迟说不出口。第一个采访对象,第一次采访,第一篇新闻稿,当这些都被我艰难地跨过来时
,什么都变得简单了。
    在校报,因为任务,逼着自己看了一些书,写了很多文章。在整理电脑的时候,我还能
欣慰地看见,我在大学里写过这么多文字。且不论其好坏美丑,它们是我曾经的心血。
    在校报,认识和接触了许多来自各个学院的同学,不但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多有特长。
还记得来自经院的师兄金石,那个在朱锐的吉他声中把朴树的《那些花儿》哼唱得带点颓废
近乎呓语诗人;也记得未曾交流过的刘敬文师兄,许多字不知其读音却会写懂其妙用把文章
写得流云似水的才子;还有劳晓,歌儿唱得特好的师弟;还有郎宁;还有萧萧……
    只是这一切,都只给了我一年的时间去感受。

野墨风的记忆

    深大里有个艺术村,艺术村里有很多石屋,石屋里有我们的野墨风书画社,书画社里挂
满了学生作品,书柜里摆满了老师精挑细选的书;书画社里有我尊敬的刘炯林老师,还有一
群活泼的师妹。
    我很惭愧,写了那么多日记,从未真正认真地去写过我的野墨风。今天在这样的心态下
,我想我依旧无法完成这样一个心愿。
    我真正呆在书画社里学画画的日子不长,一年多吧,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被我或这样或那
样的事情、活动甚至借口浪费掉了。这是我自己错失了的机会。学画画那阵子,我在画室里
找到了一份心的安宁,常常一坐就是整个上午或下午,有时整天都在画室度过,日子充实而
觉得有意思有意义。
    刘老师是个童心未泯的人,常和我们开着玩笑,使得我们在画室里和老师从未感到过距
离。他就像我们的朋友、父亲,非常地关于每一个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刘老师绝对是我
们最好的倾诉对象,他总是适时地给我们很好的建议。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老师,像他这
样尽心尽责,这样关心学生。从他那里毕业的学生、得到过帮助的学生我说不清楚有多少,
但是每一个来看完老师的师兄师姐,都带着真诚的谢意而来,又携着老师的关怀而去。
    参加过不少社团,而野墨风之所以给我特别不一样的记忆和感情,不是它广告做得有多
精彩,不是它有多出名,而是它默默无闻地精心耕耘,它的实实在在,它给我们的温馨。野
墨风的广告打得极少,但是它的口碑极好,每一年都有学生从这里毕业而去,但他们都记得
野墨风和刘炯林老师这样一个人;在野墨风我们踏踏实实地学画,不争名夺利;画室里有的
是宁静、关怀。
    说起野墨风,就绝对离不开刘炯林老师。关于他们,我想说的太多,真的太多。野墨风
的一切,都让我饱含深情,可这份深情,却让我此刻无法叙说。

永远的聚翰606

    四年时间,聚翰606见证着我、丹丹、嘉淇的宿舍生活,还有在这里住了一年的小敏,
三年的琳娜。
    606一点也不整齐,因为我们不习惯每天清扫每天叠被子。我们有着所有女孩子共同的
爱好,逛街。宿舍越来越拥挤,看起来显得十分狭窄。但是这些都丝毫不能影响我们走进自
己宿舍的那种近似家的感觉。
    对着电脑,我们显示出不同的爱好。丹丹常在吴宗宪幽默搞笑的语言中沉迷,琳娜常对
着QQ狂敲打键盘,嘉淇是榕树下、北大中文这类文学、思想类的网站的常客,小敏看各种各
样的电影,而我,则习惯于在深夜的电脑前敲着日记。我们偶尔也会凑在一台电脑前看一场
电影一起哈哈大笑,一起为了睡懒觉而逃课。我们之间似乎不密切,很平淡很平淡,可是总
觉得很很亲切,很舒服,很融洽,很温馨。
    我们常关灯后还躺在床上聊天,聊各种各样的话题,说八卦的新闻,说自己的困惑,说
看到听到的奇闻逸事,说着说着某个人的声音越来越小,渐渐地就不出声了,最先被睡魔俘
获的那个总是我。
    嘉淇是我们中很有思想很睿智的一个人,她总是能给出很好的建议,能恰到好处地安慰
他人,我们比较喜欢听纳她的意见,有她,我们的话题常常能很开心很顺利地进行下去。当
然,她也有心情低落的时候,这时我常常会发现自己的拙口拙舌。
丹丹是一个很直诚很爽快的人,她总是有话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似乎不会拐弯。她单
纯得像一个心无城府的小孩,开心和不开心总是很直白地展现在她的脸上话中。她是一个名
副其实的追星族,以前追孔令辉,后来追周笔畅。成为笔迷后,她网上下载周笔畅的演出,
在家里看了几遍后,又带到宿舍重新看,按她的话说,要常常“温习”。我知道,她是一个
对生活有着热情和追求的人。
    琳娜也是个直性子,还是个有着特别生活方式的人,对睡觉有着不一般的嗜好。她是晚
睡晚起的忠实践行者,当我们睡了的时候,她还在电脑前忙碌;当我们起床的时候,正是她
睡觉的大好时光。她的早餐和早餐和中餐密不可分,下午5点左右是她准备午睡的时候。曾
经在军训时,她竟然趴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头搭在瞄靶的枪托上睡着了。
小敏是个追求时尚的女孩,她的发型变了又变,永远都是那么适合她。以前我们四人被称为
四人帮,在军训的时候时常粘在一块,当第一台电脑搬进宿舍的时候,我们在宿舍里疯狂跳
舞。如今,所有这些关于606的记忆都只能在记忆中追味了。

     中文阿二,这个名字隐约记得是谢冰在我们的第一期班刊上给我们02中文2班的命名,
于是就成了公认的戏称。在中文阿二,就如班主任说的那样,给他的整体感觉是比较听话比
较可爱。在这个集体里,大家都比较平和,比较友好,能够互相体谅。在这个集体里学习和
生活是轻松的,是愉快的。想起我们的班刊《那夜的彩虹》,想起我们的活动《西瓜杯》,
想起我们的第一个班主任师姐姚潇,也突然想起我们仙去的两位同学……
    人之将离,其言也真。请原谅我此时的语无伦次。
    2006年6月23日,国际会议厅,还有以上的这些,将会是永远的记忆。

--

※ 修改:·ruyue 于 Jul 16 23:56:14 修改本文·[FROM: 61.141.71.91]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FROM: 59.40.98.13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