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LNK (love), 信区: NORC
标  题: 归去来夕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May 19 23:04:19 2002), 转信

归去来兮

  逸鸿

  “五一”长假终于来了,在室内工作的人们大都希望利用这个难得的空闲,出
去活动一下筋骨,换一口新鲜空气。无奈的是,旅游使交通空前紧张,汽运、铁运
、航运顿成高峰,似乎迎来又一个春运。再加上天公不作美,老是阴惨惨一副随时
准备泪流满面的样子,我放弃了远途观光的企图,打算趁这段安静的日子好好看看
书,上上网,在近处转转。

  我从书架上拿下两本书,一本是《智慧人格》专讲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柏拉
图和亚里斯多德的经历和思想,一本是《三言》中的《喻世明言》,这几天重读一
遍,必定趣味无穷。当我正在犹豫先享受哪一本时,忽见天空放晴,阴霾顿扫,大
地微微暖气吹,却又不是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而是温情脉脉的多云天气。人是经不
起诱惑的,这种时候不出去走走,就如北京人常说的好象对不起自己。去哪儿呢?
环顾城市周围难有新奇之处,不如干脆去一趟陵园,祭奠一下祖辈,也补了清明时
节的一缺。

  去年到陵园,只觉得此地犹如花园而且静谧安祥,是个长眠的好去处。这次一
进陵园之中,却眼睛一亮,新奇、惊讶并带着微微的激动。在路边和山坡上错落有
致地矗立着和真人一样大小的雕像,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我既感到陌生又感到
熟悉,他们是谁呢?我不由来到他们每个人的身边……翻译家傅雷在藤椅中托腮沉
思,音乐家王洛宾手持六弦琴在凝神倾听,老舍端着京味的大碗茶,冰心露着童贞
般的慈笑,气象学家竺可桢迷离的眼神在打量着不测风云,建筑学家梁思成却在如
山的书籍中忙碌规划,于右任满身笔迹透着于氏狂草的潇洒,齐白石遥望兰天尽展
一代画师的孤傲……还有许多故去的名人数不胜数,甚至包括古代的曹雪芹和李清
照。我不能不钦佩和赞赏这座陵园的设计师,他不仅给都市的逝者以人文关怀,而
且给来祭奠的生者以人生的启示,让他们在怀念自家亲人的时候,将眼光放得更远
更长。没有生,哪来死,百姓如此,名人们不也如此么。值得细细咀嚼的是生和死
之间的那一段滋味,是在这世上走一遭的最后意义。我看到在有的雕像前也有一束
野花,可以想象得到这一定是有人对他所尊崇的先贤献上的一瓣心香,从某种意义
上说,精神上的偶像或朋友有时比家人更亲近。

  一位当地的农妇把我从沉思中唤醒,她认真地对我说:“一看你拿着鲜花和香
烛,就晓得你来上坟。但是你忘了带纸钱,快到我这里来买。”

  我说:“要纸钱做什么?”她感到非常不可理解,反问:“不烧纸钱,他们在
那边用什么?”

  我微笑着说:“那边是天堂,是极乐世界,不需要钱的。只有在地狱里才要钱
,因为要和鬼打交道。”农妇满脸疑惑,喃喃说道:“怎么会不要钱的呢?”我知
道,非常现实的人往往免不了迷信,而迷信的人肯定很现实。她理解不了西方的基
督教义和佛教的玄妙,我只得用曾经很流行的政治语言对她笑道:“那边是共产主
义,要什么有什么,钱一点用都没有。所以我不烧钱,有鲜花就足够了。”她看我
说得振振有词,似乎有点半信半疑,但还是坚决的摇头,因为我的这套“理论”恐
怕会断了她的财路。不过,我在碑前倒是烧了几张近期的报纸,我想先辈的在天之
灵已摆脱了尘世间的烦恼,他们没有任何物欲的要求,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当今的
新鲜事或许是有兴趣的。让我们在现实中与时俱进,让他们透过时间遂道展望未来
吧。

  不知哪一位哲人说过,死是人的一次大搬家。此话真是洒脱极了,不就是挪个
地儿吗。死也是人的一种权力,是一种人格的体现,所以说要善待生,尊重死。在
当前安乐死的争议中,其中的人文意义大约就在这里。“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
余黄鹤楼。”人生一世,是不是应该留下一点什么?这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在思考的
问题。也许,不少人崇尚的是物质,他们企盼留下万贯家财或是某个价值连城的宝
物,有此想法也无可厚非,世界是物质的嘛。我倒觉得旅游环保中有一句话挺别致
的: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将这句话用在人生中,内涵太丰富了……

  当我将离开这个沉默的世界时,耳畔似响起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钢琴曲《钟
》声,他竟演绎出中国一千多年前陶渊明的咏叹:归去来兮……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6.24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