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Entrepreneur ( Forza Sheva ),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许胤龙:努力是成功最基本的前提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4年12月16日22:59:39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许胤龙:努力是成功最基本的前提


青年教师访谈系列之一:



努力是成功最基本的前提

——信息学院许胤龙教授谈治学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徐燕



      许胤龙,男,1963年生,中国科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1983年北京大学数学系
本科毕业后到科大工作至今,1986-1989年在科大攻读硕士学位,1994-1996年国家教育
部公派赴德国多特蒙德大学进修访问。现为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常务副主任、省
部共建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计算及应用”副主任、并行与分布式研究中心主任。

      许胤龙在北大读本科,在科大读硕士,对于两校的个性体会比较深刻。“北大注重
社会、文化氛围,而科大更强调自由探索和个人创新。风格不同,但对社会的贡献同样重
要。不管什么风格,努力是成功最基本的前提。”许胤龙开门见山地说。

    “学生要首先学会做人”

      许胤龙每学年至少主将三门课,教学效果良好,颇受学生欢迎。他说:“这主要得
益于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实践,让我对自己的学科产生独特的理解,这样才能把课讲得深入
浅出,学生很容易听懂,也能激发学生做研究的兴趣。”除教学之外,许胤龙还要指导十
几名研究生。对学生,许胤龙首先要求他们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做学问。他说:“我经常
告诫学生,任何人,要是在文章中出现抄袭或伪造数据的现象,都会影响到他本人、我、
高性能计算中心以及科大的声誉,我都将严肃处理,清除出实验室,告诉将来的用人单位
。”“这可不是威胁我的学生,而是为学生好。”许胤龙笑着说,轻松的话语中透出严厉
。“科大强调创新、卓越,更应该强调敬业,我希望我的学生在任何环境中都要对自己负
责,对周围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现在有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工作
态度不令人满意,对此,许胤龙颇为忧心,他说:“有的研究生对于工作,有兴趣就做,
没兴趣就不做,这不是一个好的习惯。兴趣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要有责任心和合作精
神,不能自行其是,随心所欲。成就极少是仅靠兴趣就能做出来的。”

     出国不要盲目

      许胤龙在科大取得硕士学位后,1994年由教育部公派赴德国多特蒙德大学进修访问
了两年多。“回过头来想想,假如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就不一定会选择在那个时候出去
。”许胤龙有感而发。他坦言当初出国,受“出国潮”的影响比较大,比较盲目。“实际
上,在国外,人家不会一点一点去教你。因此,在国内打好基础,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出
去后能与国外同行合作,在国内原有的工作基础上进行合作研究,访问进修的效果会更好
。当然,在德国,我进修了复杂性理论,使我在上一轮973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当
前的研究工作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习了人家的工作态度,对我也是很有帮助的
。”

      许胤龙认为,国内现在计算机研究发展非常快,差的是跟国际一流学术圈的交流偏
少,不容易了解人家在做什么,所做的研究往往跟风的较多,创新的少。因此,他希望科
大的学生一定要先在国内打好基础,然后可以与国际同行进行合作交流,这对学科的发展
大有好处。

     不要为发表文章而发表文章

      许胤龙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约40篇论文,但他自己其实并不太关心文
章的数量。

     “我不会为发表文章而发表文章,我所注重的是做出成果,发表文章是为了报告我的
成果。能在一流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是自身学术水平的体现,也是与国内外同行竞
争和交流所必须的。只有真正有成果的论文才会被学术同行认可。”

      他认为,做研究工作首先不要看重发表多少文章,而要自己给自己制订一个整体的
工作计划,比如说三、五年内我要完成什么,这是一个大的方向,然后再明确一两年里需
要完成哪些具体的任务,这些小的目标是为大的目标服务的。”

     我情愿留在科大做我喜欢的研究工作

      对于从事计算机研究的人来讲,由于市场需求较热门,跳槽出去工作的话,工资、
待遇都会非常好。但是许老师却有他自己的主见。

      “我个人不愿意去公司发展,一方面市场风险大不说,还要做许多自己不情愿做的
事。我是做研究工作的,我在科大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自己的研究队伍,工作环
境和我个人志趣也比较符合。所以我情愿留在科大,做我喜欢的研究。”

      许胤龙反对那种左挑右挑的做法,一者如果大家都三心二意的话,实际上对学校不
太负责任,学校也很难发展下去;二者一个人想干好一点事业,一定要甘坐冷板凳,下深
工夫,否则朝秦暮楚,对自己的发展也没什么好处,因为做出成就也是需要时间的。





--

   泰戈尔曾经写道:“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生的境界,也是死

的境界,只有真正尊重生命的人,才能正确地把握。我们希望有一天,人们终于有权力把

握自己的生死,我们更希望,这种权力带给人们的是生命的安乐,而非死亡的痛苦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8.17.80.22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