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laugon (简单是美),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李政道称导师培养研究生需要“一对一”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Nov 18 08:12:38 2001), 转信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著名旅美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
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6年出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主任。

  曾就读上海清星小学、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浙江大学、西南联大,1946年由
吴大猷教授推荐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研究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记者:科学成就多出于青年。你认为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哪些关键环节

  李政道:中国的学生很优秀。我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和其他一些著名大学,都有许
多学得很好的华人学生,中国的青年人才有科技创新的绝对优势。要使他们有深一步地
发展,需要抓紧时间,尽早确定方向;然后要给他们创造好的环境。这个环境除了依靠
课堂教育、高科技的教育工具带来的信息以外,还需要上一代科学家的悉心指导。

  我特别主张导师和研究生要有一段时间密切的、共同研究的过程,而且由一个教师
来带一个学生,特别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这个“一对一”的培养过程不能省,
不能急。因为科学精神的传播要靠人与人的直接接触来完成。人和人之间是有感情的,
这种夹杂了情感因素在内的传授是别的方式不能替代的。就好比机械猫带的孩子永远无
法与生物猫带的孩子相比。科学精神、科技素质在“一对一”的师生传递的微妙之处是
其他方式学不来的,也没有一定的模式可以照搬。1948年,我的导师费米问我了解太阳
内部的温度是多少,我很快做出了回答,因为这可以从资料中找到答案。但他却说,搞
科学光依靠资料不行,要用自己的办法把它算出来。什么办法呢?就是自己做专用算尺
。于是他指导我一起动手,制作出了计算主序星内部温度分布的专用大算尺。这种言传
身教的过程让我铭记一生,受益一生,其中所得到的当然不只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的工具


  当然,创新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抓住机遇,并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

  记者:你在哪段时间所接受的教育对你的成才和成功影响最大?

  李政道:这个问题让我想想看。好像我对抗战时期被迫转到西南联大读书的那段时
间印象比较深。当时在昆明,条件那么艰苦,住土坯房,睡上下铺,常常是外面下大雨
,屋里下小雨,可是大家的学习热情那样高涨,全校大约2000多学生,200多教师,朝夕
相处,后来出了华罗庚、杨振宁、朱光亚等等那么多科学家。在艰苦的条件下出人才,
恐怕还是得益于师生之间的亲密交往和相互鼓舞,得益于特殊条件下坚定的求学精神。


--
      ※                                                                      ※

                                   与书斗,其乐无穷

      ※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5.20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