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blueboy ( power On),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季羡林:朗润园里的乡下人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1月15日15:31:0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这是一本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名字为《清塘荷韵》。这个名字是切实的,因为季先生就
住在北大燕园里的朗润园。这个朗润园清风明月,荷香扑鼻。季先生对此处风景也颇为满
意,他在文章中写道:“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绕,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
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
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朦,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
胜地。荷塘月色的奇境,就在我的窗外。”

    在都市中能有这样一处住所,自然是非常难得。但是,季先生的心思却十分坦然,这
等风光景色都使他想到了自己家乡的池塘。“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似乎
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季先生山东人,一生经历丰富,学养超人。他在故乡
农村只住了 6年,此后在济南住了 10多年,然后在北京度过 4年,此后在欧洲住了 11年
,此后重回北京,一呆就是 50余年。季先生见过无数地方的月色,加上其精神境界的超脱
,他自然会生出一种天涯何处无明月,而此时明月为我得的情思。这种情思,就体现在了
这本《清塘荷韵》的散文集子里。

    季先生写散文,其实不是他的正业,他的正业是学术研究,比如印度梵学的研究。而
他懂得英、法、德等国家的语言,又对早已经不存在了的梵语和吐火罗语有着深入的了解
,这些语言的精华一起涵养着他的灵魂,使他在面对人事,有着高迈的精神气质。所以他
的散文才能够这样隽永,在平凡之中仍然有着持久的韵味。这本书由张中行先生为之作序
,这个序言也趣味盎然。张先生说:“因为他会的太多,而且极精,我等于站在墙外,自
然就不能瞥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张中行还记录了这位大师日常的形容面貌。他以“朴厚”二字来评价季羡林。季先生
是名教授,副校长,可是看装束,远远配不上。他一身旧中山装,布鞋,如果在路上走还
会提着一个圆筒形上端缀两条带的旧书包。难怪过去有个新生来北大报到,行李没人看,
遇到附近的季先生,还以为是老工友,就招呼季先生为他看行李,季先生说“好”,就给
他看着。张中行对此十分感慨,说过去胡适之等也穿着朴素,但还是讲究衣服的颜色等,
朴素之外,还有高逸的仪态,但是“季先生不然,是朴实之外,什么也没有。语云,不是
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季夫人也是这样,都是住了多年,还是全身乡里气。为人也是充满
古风,远近邻居都称为季奶奶,人缘最好,也是因为总是以忠厚待人。”

    这等高超,是真正的高超,可惜今天的学风与社会风气,已经全然不见这等风貌。这
才是真正的大师,他不招摇,而远近的人都来归附。他的文章风格与做人一样,他在《夜
来香开花的时候》里这样开头:“夜来香开花的时候,我想起王妈……”都是朴素的不能
再朴素了,但朴素后有着深刻的感情。这本散文集,一共分 10辑,齐鲁寻根、魂断德国、
清华梦忆、燕园春秋、收藏落叶……其中对于牛棚的回忆,以及自己求学德国时的文字最
是引人入胜。文/张树伟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8.18.45.18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