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designerDrug ( 夏秋冬药),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张维迎:心灵随经济脉搏跳动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2月22日19:41:1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料想不到才40多岁的张维迎头发已经花白。他一直属于学术界较有动静的人物之一,他在
一个学术会议上抛出某个段子后往往会引得纷纭众说。他说:“中国经济脉搏怎么跳动,
随时在牵动着我的心。”正是这份“牵挂”,使他成为我国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
格改革思路的经济学家,同时也被一些人称为思想比较新锐的经济学家。

  身为著名学者和经济学家的张维迎,人更忙了,头发也变白了,而时间却少了。像他
这样一个整天忙于各种研究、不停地参加各种会议还要兼顾学院日常管理的人,已经很难走
出人们关注的视线。

  ■从山旮旯里闯进京城

  儿时留给张维迎的记忆是“贫穷”。平时吃的盐、点灯的油、生火的煤,统统都得背
口粮走25里山路到镇上去换。1959年,张维迎出生于陕北农村,父母均不识字,但他们知
道有文化的价值,常常盘腿坐在窑洞的土炕上告诉娃娃要学知识才能出人头地。

  张维迎似乎从小就对知识有一种天生的悟性,学习成绩远远领先于别的孩子。他的家
庭作业从来都是在课间10分钟完成的,每逢考试他常常是物质精神双丰收。12岁的时候,
他就为了生计利用暑假到60里外的地方打工。贫寒的家境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禀性,而优
异的学习成绩激发了他日后对知识不懈的探求。读高中时,他去县城念书,每月才回家一
次。为了省下那80里山路所花的八毛钱车费,他常常扒煤车或拖拉机。高中毕业时,他的
学习名声远近皆知,年轻气盛的他回到乡村当上了团支部书记并兼任生产队会计,他有志
于在广阔天地里锻炼一番。

  两年后的一个早晨,他正要出门上山秋收时,无意中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来的一
个重要消息:全国范围内恢复高考制度。一位好心的老师专门来鼓动他报名参加,可当时
受“开门办学”的冲击他没有学过多少理化知识,这位当年陕师大毕业的老师一摆手说:
“你可以考文科么!”尽管那是他头一回听说“文科”这个词,但似乎冥冥之中的一种天
定,注定了日后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将从这个黄土坡里走出来。那年他是扛着一大摞烧饼
走进考场的,考一门吃一个,考完了,烧饼也吃完了,最后这位“烧饼考生”被省里最好
的综合大学西北大学录取了,录取在新办的政治经济学专业。那一年他18岁。18岁的他第
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见到火车。

  “你从小读书成绩一直很好,当年为什么没有报考北京大学?有种说法是因为你当时
年龄小,才选择了西北大学———一所离家最近的大学?”对此,张维迎回答说:“不是
这样的。当时北京大学是我的第四志愿。第一志愿就是我后来上的西北大学。因为我填完
三个志愿之后还空一格,就填了个北京大学。但我最终还是到北大来了。”不负厚望,张
维迎走出了穷山旮旯。

    1982年张维迎考取了何炼成教授的研究生,这位严肃而尽职的教授对他要求很严。这
年3月,在西安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数量经济学研讨会,西北大学是主办单位之一,使他有机
会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在这次会上他结识了茅于轼先生,并和田国强、杨小凯等同分在一
个理论组里。小组发言中这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发表了一通关于如何建立“中国式数量经
济学”的“宏论”,令其他与会者刮目相看,这或许得益于他原来良好的数学基础,因而
对以数学为研究方法的现代经济学有着强烈的敏感。他的发言逻辑性强,观点鲜明,切中
要害,被小组推选到大会上宣读。张维迎语出惊人:“如果中国的经济学家不是为了国家
昌盛,人民富强,而是死死守着那些过时的教条,那么他们的良心何在呢?”这次会议在
他面前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窗户,从此他再不满足于从劳动二重性开始的推导了。

  80年代初期的中国,价格改革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要不要改?怎么改?这些问题同样
刺激着也困扰着经济学家们。光谈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中国的改革
需要拿得出手的方案与部署。良好的微观经济学功底使张维迎觉得“价格机制”是整个经
济体制的“中枢神经”。他从农产品价格改革中得到启示。对!双轨制!旧价格用旧办法
,新价格用新办法,然后逐步放开,建立一个全新的替代价格制度,这就是张维迎最初的
“双轨制”思想。1984年初,他写成《以价格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文
,在国内第一次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思路,当时他只是一名年仅25岁的研
究生。

  这篇文章由茅于轼先生推荐发表在当时的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建议》上,
得到正在组建体改所的高尚全先生的欣赏,成为他进入体改所的“敲门砖”。1984年,张
维迎硕士毕业后来到北京,在人才济济的国务院体改所从事经济研究,由于发表了几篇经
济理论文章,很快他在京城成了小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学者。

  ■在牛津大学苦钻最基础的学问

  在牛津做访问学生的经历使他大开眼界。他感到自己先前在国内通过自学接触到的一
点西方经济学实在是微不足道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窗户上的一个小孔所看到的一
角街景”。按项目要求,作为来自中国政府部门的访问学生,主要任务是跟着导师学习经
济政策分析,但他主动请求只学微观经济学。他发奋地学习,但越学越感觉到要学的东西太
多。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于1988年底回国。1990年9月他再度出国,成为牛津大学
博士研究生。

    接下来的四年无疑是让张维迎终生受益的四年。在牛津攻读博士学位,可以有两种选
择,一种是“Bycourse”,一种是“Byresearch”。前者要修完全部规定的课程,并通过
严格的考试,然后再撰写博士论文。后者则是就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研究成果经评委会
认定达到博士学位标准后,即可授予博士学位。对于一个没有受过正规西方经济学训练的
中国学生来说,后者也许是一个较为安全的选择。但是张维迎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前者,因
为他认为,只有“Bycourse”,才能全面地掌握经济学的各门核心课程,同时熟悉各种现
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尤其是数学方面的工具。当然,这意味着“苦”!但这正是张维迎
二赴牛津的初衷,所以他知难而进。他知道,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是重要,越是枯燥的东西
越是要在念书的时候就把它钻研透,毕业之后,再在某些方面“补课”就很困难了。

  他的博士论文《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特别是
非对称信息经济学和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企业组织内部的非对称契约结构和决定
这种非对称契约结构的深层原因这一很具挑战性的问题,特别是为什么“资本雇佣劳动”
这一长期困惑经济学家的问题。张维迎认为,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个人之间的企业家能力的
差别。企业是人们之间合作的一种方式,在企业中,最具有企业家能力的人从事经营决策
(制定决策),而企业家能力较低的人从事生产活动(执行决策)。企业的价值就在于通
过这种分工来提高效率。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给定个人能
力难以观察,如何保证把最有企业家能力的人选择出来经营企业?二是给定个人在团队中
的贡献难以测度,如何保证企业成员不偷懒?张维迎将这两个问题概括为“经营者选择问
题”和“激励问题”。

  当然,张维迎在牛津求学的收获远远不止这些。更重要的在于,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
构的同时,他获得了一种更为深刻的洞察力。读过他文章的读者也许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他对经济问题分析之精辟和透彻,往往不是一般的文章所能及的。
张维迎主张理论研究一定要彻底,不避实就虚,更不应该向现实妥协,因为妥协是政策的
问题。他的研究风格向来犀利,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和痛处。他研究问题从不一知半解,不
附庸主流,或许他根本不在意主流与否,他的主流永远是学术本身。

  在这个功利与浮躁的时代里,成名成家已不再困难,但张维迎因此特别告诫自己和他
的学生们,要用一些“信号”把自己与“柠檬”(次品)区别开来。他不太主张研究生期
间便急于发文章,他认为这个阶段是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适宜多读多看,多思考多讨论
,把理论吃透,不做夹生饭。他说,写文章不是创造思想,而是把已经形成在脑子里的思
想拿出来。要写的是自己真想说的话,自己相信的东西,有话便说,说便直说,不要没话
找话,更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让别人因为看多了你的名字才记住你,要让人看了你的文
章而记住你的名字。”

  ■完成从学者到经济学家的跨越

  一得到学位,张维迎就像一个刚得到驾驶执照的人,急切想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告诉那
些正在“学开车”的人。他决心离开牛津回国任教,不仅为了自己的研究,也为培养下个
世纪的中国经济学人才……

  张维迎为博士生开设的《高级微观经济学》及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产业组织理
论》均属最受欢迎的课程之列。他讲课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充实,逻辑性强,而且大部
分都是国内学生以前很少接触到的。尤其是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企业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近20年来,他以一个学者的立场,积极参与到中国改革实践当中,他的企业理论及有
关产业改革的理论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从1983年开
始,系统研究了企业家的职能、素质和生存环境,作为国内最早研究企业家的学者首次提
出从“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商”的观点,论证了“造就企业家队伍的核心是改革所
有制”的命题,推动了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研究收入分配问题,首次提出“将市场机制
引入工资决定”的改革建议,被广泛接受。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年9月在国内出版后,引起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
,被其他学者广泛引用。从表面上看,张维迎的《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一书似
乎是一本纯理论的学术著作,充满了数学符号和公式,与中国的现实问题没有多大关系。
但真正读懂这本书的读者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书中的思想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独特的
理论指导价值。特别是,他提出的“国有资本变债权,非国有资本变股权”的改革思路在
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产生了强烈反响,被美国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Lardy教授称为“张
氏定理”。如今,这部著作不仅是畅销书,而且是长销书,已成为大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必
读书目。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彻底改写了主流经济学,是现代经济
学的基本分析工具。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博弈论专家,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授予两位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张维迎于1996年出版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一书,可
以说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被国内多所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台湾大学等学校选作研究
生教材。出版后不到两年,这本书已发行2万册,许多大学经济学研究生人手一册,被《中
华读书报》评为1997年最畅销的经济学著作。这本书还获得1997年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图书唯一的特等奖。一时,张维迎成了博弈学的代名词。伴随着一批批人才的成长,
张维迎也凭着自己的实力和研究成果,完成了从一个学者到经济学家的跨越。

  《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中,张维迎分析了公
有经济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对效率的影响,证明公有经济的效率随着初始委托人和最
终代理人(企业)的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让代理人索取剩余可以改进效率。张维迎运用这
一理论解释了与中国经济改革有关的问题:为什么乡镇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有效?为什么财
政“分灶吃饭”会刺激经济发展?为什么“放权让利”会导致国有企业效率的改进?

  2000年,张维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他关于中国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如何做大、如何重建社会信任和企业信誉的阐述,引起人们对这
三大问题的空前关注和讨论,当年,他当选为“CCTV200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3年
,入选“新世纪中国改革之星”。

  今天的张维迎,身负两项重任:既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也是一位授业解惑的师者
。作为学者,他崇尚先人王安石的训诫:“为己,学者之本也;为人,学者之末也。”所
以他的学术研究,“始不在于为人,为而之所以能为人也。”作为师者,他更遵循“治学
为已,教学为人”的原则。他最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今天的经济学家需要中国,胜
过今天的中国需要经济学家啊!”他的思想、他的学识、他的人品,不知影响了多少北大
学子。他把星星之火传给了学生们,期待着有一天他们能把它燃成一支熊熊火炬,一直燃
烧下去。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说到企业家与资本家的关系,张维迎说:“企业家本身通常也是资本家,但是如果企
业要发展壮大的话,除了企业家自己的资本之外,还需要引入外部资本。这一点在传统的
企业也是一样的,但在新兴的企业,就变得更重要了,特别是对现在所谓‘知本家’而言
,没有外部资本是不可能起步的。”近几年来,知本家的身价比较高,人们觉得似乎历史
在改变,使得没有资本的人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资产,一下子搞出一个大企业,资本家的位
置越来越不重要了。但张维迎认为这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错觉———“如果你是一个知本
家,你有很好的想法,有雄心创办一个企业。但是谁来信赖你呢?如果没有人信赖你,你
怎么搞到资源?而信赖你的人一定要是资本家。如果投资者信赖你,愿意支持你,你就可
以办企业;投资者不信赖你,你就没法办企业。”也就是说,企业家无论在任何时候,仍
然摆脱不掉一个“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

  有记者对张维迎做访问时,有了以下谈话内容。问:你在不同年龄阶段,分别生活在
陕北、北京和英国,比较这三个地方的市场信誉,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答:我在陕北很少买东西,因为没有钱。到了大城市以后,有时候买东西不是很放心
,在家里吃肉都是自己养的猪、宰的羊,所以很放心,到了城里不是特别放心。到了英国
以后还是比较放心的。我记得我原来在农村吃苹果的时候不削皮的,进城以后,人家说我
太土了,吃苹果一定要削皮;到了英国以后我削皮,人家又批我说,你也太土了,苹果怎
么能削皮啊。

  问:为什么英国人会这样批评您?

  答:因为英国水果都是没有农药的,而且他们认为苹果皮很有营养。而生活在中国大
城市的人认为苹果是打了农药的,但中国苹果到底打没打农药,产销商没有谁会告诉你。
所以,我刚从英国回来不削皮,现在又开始削皮。我在国外呆了好多年,没有看到英国的
哪一个商店橱窗上贴着信誉第一、客户第一;但是我们中国到处贴的都是信誉第一、客户
第一。而经验往往告诉我们,最标榜信誉的企业通常也是最不讲信誉的企业。所有这些都
值得我们思考。

  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可以凸显一位经济学家时时处处在以经济学眼光看世界,关注
社会经济生活。

   “华人企业为什么缺少世界品牌?原因就是寿命太短。由于没有进行职业化管理,企业
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四分五裂,从而经历不断产生、发迹、消亡的过程,而不能形成长久品
牌。”在北大召开的“民营企业与职业化管理”主题论坛上,张维迎抛出这样一句话,让
与会的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们都为之一惊。我国民营企业职业化管理的问题确已迫在
眉睫。如何建立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体系,使企业快速成长并经久不衰,一时
成了企业家关注的焦点。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8.17.78.19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