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hunterli (新大新),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看看对岸的博士情况:博士为何流浪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Apr 15 12:59:47 2005) , 站内信件

发信人: koihime (firsttime), 信区: PhD
标  题: 看看对岸的博士情况:博士为何流浪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5年04月14日10:40:0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台湾:博士为何流浪

《天下》318期〈两万名学术长工〉一文获得广大回响。但学术长工不只是助
理教 授、副教授、正教授而已,有更多的硕、博士生更是学术与产业研发的先锋部队。
高级人力的博士其实有著严重的焦虑……。

接过交通大学寄来的信,才从某知名公立大学博士班毕业的志斌(化名),心扑通通地
敲著,他轻开信封,但一张薄纸上只淡淡印著「竞争者众,三十九位,我们很遗憾不能
用你,谢谢!」

简短的拒绝信,让原本信心十足的他慌了。「被拒绝的没有头绪,没说你哪里不符资格
,连改进自己的机会都没有,」语气中带无奈。

斌只是众多尚在待业的博士之一。另一位私校的中文系博士去年六月毕业,投递十几封
的履历,从中文系、历史系,甚至政治系,他不放过任何机会,按学校要求编写不同的
授课大纲。但努力的尝试换回的,同样是学校沈默的回应。

人文领域的博士如此,理工学院教职同样一位难求。一名台大教授描述,想进台大理学
院,四十名抢一名,有些甚至一、两百人申请。

台湾的高等教育乍看下进入了黄金时期,欣欣向荣,但博士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却处处
上演,形成「专才盲流」。两万多名博士生的前景,进入从未有的尴尬。

培育过剩 重量不重质的苦果高等教育近几年培育出的硕士与博士高级人才,数量惊人
。台湾每年就读硕士的人口已超过十二万,博士班的人数约两万两千人,这个数字比过
去五十五年的博士总数多。

高级人力的品质并没有随数量增加而提升。此外,近年扩大办理的国防役,更进一步降
低优秀人才攻读博士的诱因。

国防役其实行之有年,有二十五年的历史,直到行政院在一九九九年让国防科技役男在
军方科研单位外,还能进入民间机构服役,而且名额不断增加,从四○%增加为六○%
。去年,释出给民间企业的国防役男超过三千三百名。

「眼前两条路,一是服一年十个月的兵役,那多浪费生命啊。或是攻读博士,以后教职
难求,又没有民间企业的好待遇,」一位电机硕士直言他不攻读博士的原因。走进台大
电资学院,布告栏上张贴著台积电、联发科、工研院国防役需求的招生名单。以联发科
为例,这几年联发科国防役核定名额约三十人,却有来自台、清、交等名校学生的八百
多封履历,其中以硕士生居多。

顶尖的人不愿选择博士之途,而辛苦取得博士学位的人才,则找不到发挥的舞台。三十
岁,学生气息浓厚的文亚南是台大电机所博一生,曾在硕士毕业后进入华宝与威盛研发
单位工作。文亚南最终选择回学术界,原因是,产业界研发能量不足,无法也不愿吸纳
博士做前端研究。「很难想像四百多人的研发部门里只有三位博士,」他说。

事实上,国内电子业的工作几乎用不到博士级人才。交大资工所博士蔡庆鸿观察,一流
大厂的工程师,做的是监控作业流程,「跟线上作业员没两样」。

而经济部技术处处长黄重球估计,目前产业里博士研究人员只有一○%,博士集中在大
学系统里。进退两难 业界、学界胃纳量均不足政府与企业一直喊著要从「制造」走向
「研发」,但实际观察这群迈入专才研究的博士生,他们进退维谷:博士过剩、学历贬
值、业界没有足够胃纳量,连学界也成窄门。

台湾目前的助教授、副教授、正教授仅有两万七千名,而在学博士生就有两万两千名,
这还未包括自海外留学回来竞逐的博士。学术界如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学与研究单
位里缓慢的淘汰机制,无法促成人才活水的流动。教职不但一位难求大学与研究单位里
缓慢的淘汰机制,无法促成人才活水的流动。教职不但一位难求,而且进入门槛日益严
苛。

中山大学网页上明白揭示对新进教师的要求,要取得助教授资格,博士学位并不足够,
必须有两年博士后研究、教学经验,或有国际期刊论文的发表。

甚至,有些系所还要求教师具备中、英文以外的语言能力;政大广电系就希望新聘教师
有在非英语国家的教学经验。

博士间也出现土、洋大战。

土洋大战 博士为五斗米折腰

台大化工系教授李笃中十四年前遇上台大直升博士的制度,于是留在台湾直攻博士,当
时他觉得土洋博士没什么差别。李笃中毕业后应徵教职,却在审查时被批评「没国际观
,没有外国人脉网络。」李笃中说,「当时真的很难过。」

不论土洋博士,依照目前各大学生产博士的速度来看,博士前景在未来几年会更糟。台
湾生育率逐年下降,到了二○一六年,大学学龄人口会少去三成,教师需求将锐减,「
专才盲流」不是危言耸听的口号。

面对博士学位贬值、看不见前景的窘境,这群从二十多岁跨入三十年头的青壮年,也经
常处于物质与精神无法平衡的状态。三十岁念博士的人通常是娶妻、生子的年龄,生活
负担大。目前教育部每个月给博士生的奖助学金只有五千元,少数学生可以领到一万两
千元。

理工学生若跟著教授多接几个国科会计划,打工、拚命投期刊,每月还有八千到一万两
千元研究费。相反地,美国博士生每学期若担任教学或研究助教,不但学费减免,每月
约有九百到一千两百元美金(约三万六千新台币)薪水。

做为企业与社会的研发前锋,博士生就学与就业的困境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曾就读台大国企所、拿到美国普渡大学管理博士的陈威如,目前是知名法国Insead商学
院新加坡分校的助理教授。三十四岁,曾接受两种不同体系的博士教育的他,点出台湾
培育高教人才的盲点。许多人对于博士生涯没有长远规划,多半顺势而为,但陈威如认
为「博士教育是个人与社会的长期投资,是非常务实的问题。」 他指出,在美国,学
校招收的博士生少,而老师指导博士生十分慎重。若未能好好培育学生,让学生毕业后
有好的出路,对学校与老师的声誉都是负面影响。但台湾学校招收的博士生人数多,对
于是否有足够的师资教学及学生未
来的出路,思考较少。总量控管 减少浮滥招生以Insead新加坡分校为例,校内有三十
几位策略管理教授,但每年招收的博士生不超过两位;相较下,某大学国企所十八位专
职教授却有九十四位博士。

除了总量控管博士名额,提升博士素质、将全球纳入就业市场,可能是重要。若未能好
好培育学生,让学生毕业后有好的出路,对学校与老师的声誉都是负面影响。但台湾学
校招收的博士生人数多,对于是否有足够的师资教学及学生未来的出路,思考较少。总
量控管 减少浮滥招生以Insead新加坡分校为例,校内有三十几位策略管理教授,但每
年招收的博士生不超过两位;相较下,某大学国企所十八位专职教授却有九十四位博士
                                             ~~~~~~~~~~~~~~~
                                                  不愧是同根生啊!


做为企业与社会的研发前锋,博士生就学与就业的困境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曾就读台大国企所、拿到美国普渡大学管理博士的陈威如,目前是知名法国Insead商学
院新加坡分校的助理教授。三十四岁,曾接受两种不同体系的博士教育的他,点出台湾
培育高教人才的盲点。许多人对于博士生涯没有长远规划,多半顺势而为,但陈威如认
为「博士教育是个人与社会的长期投资,是非常务实的问题。」 他指出,在美国,学
校招收的博士生少,而老师指导博士生十分慎重。若未能好好培育学生,让学生毕业后
有好的出路,对学校与老师的声誉都是负面影响。但台湾学校招收的博士生人数多,对
于是否有足够的师资教学及学生未
来的出路,思考较少。总量控管 减少浮滥招生以Insead新加坡分校为例,校内有三十
几位策略管理教授,但每年招收的博士生不超过两位;相较下,某大学国企所十八位专
职教授却有九十四位博士。

除了总量控管博士名额,提升博士素质、将全球纳入就业市场,可能是重要。若未能好
好培育学生,让学生毕业后有好的出路,对学校与老师的声誉都是负面影响。但台湾学
校招收的博士生人数多,对于是否有足够的师资教学及学生未来的出路,思考较少。总
量控管 减少浮滥招生以Insead新加坡分校为例,校内有三十几位策略管理教授,但每
年招收的博士生不超过两位;相较下,某大学国企所十八位专职教授却有九十四位博士
                                             ~~~~~~~~~~~~~~~
                                                  不愧是同根生啊!


--
※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202.120.47.72]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 [FROM: 192.168.18.19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