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nlpir (regent),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几点想法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Apr 28 15:28:46 2002), 转信

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较差?

我们从小就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父母以我们是个听话的乖孩子好孩子为荣;虽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呼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但那恐怕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才可能有根本的转变的。中国的父母们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是个“懂事”
的宝贝,不给家长“添麻烦”;所以,即使意识到应该培养创造性,但其潜意识中
仍然要把“创造性”禁锢在家长们自己所能达到或能控制的范围之内;而如果孩子
的创造性超出了家长们期望的限度或者认识水平,这种创造性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赞
赏。

推而广之又如何?

当前许多的政府部门作风是:如果“百姓”提了某种创造性的意见或建议,也许会
得到几句称赞;而如果这种意见是领导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而一旦意识到就觉得提
意见的人“不好管”,那么提意见的这个人也就不会受到这种领导的赏识了,除非
遇到一两个更为开明的“上级”人物。

因此,中国学生乃至许多中国人的创造性较为欠缺,究竟是教育的原因,还是什么
其他的原因?

当前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造性人才。但这一良好趋势恐怕是受到外来教育思想
的影响而形成的。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但这一传统数千年来并不鼓励
创新;相反,等级观念在国人的心目中却如此根深蒂固。

中华文化的确有过不少闪光点。但是,追溯上古时代“圣贤”之说,却总是在“学
问”中占据统治地位。换句话说,个人的阐发无论多少精妙,在古人圣贤的权威面
前都要无条件地让步。这就是权力的影响的一个典型范例。

这种思想根植于中华文明深处,即使是当今这样的开放时代也难逃其无所不在阴影
的笼罩。

在许多方面,西方的思想意识能够很好地鼓励创新和打破权威的神秘光环。尼采的
话已经被引用得太多了:“上帝死了”!“我就是太阳”!

--
息以踵

※ 修改:·nlpir 於 Apr 28 15:30:41 修改本文·[FROM: 192.168.6.99]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6.9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