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Entrepreneur (I am what I am),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四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Jun 14 22:26:32 2003)

四、参考文献
    将参考文献列为评价一篇论文质量的标准之一,可能会使读者和作再感到惊奇,甚

至产生异议,这并不奇怪。因为笔者认为,参考文献在一篇论文中的地位,以往是被大

大忽视了。现在有了《科学文献索引》,就不难理解参考文献在论文中的重要作用了,

由美国宾州的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倡导的

按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研究成果的思想就产生了SCI,它除了收录论文的作者、题目

、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之外,还特意将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全部收录下来,这样就能

把一篇论文同其他论文之间有学术意义的联系勾画出来,从而沟通了不同作者群体之间

的学术联系,并进一步统计出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即某一期刊在连续

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为A,第三年它被引用的次数为B,影响因子IF=B/A,意指该刊两

年内所发表的论文在第三年彼引用的平均次数。它反映了该期刊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在不同刊物上发表文章其难易程度相差可能很大。可见参考文献对计算影响因子和评价

论文水平所引起的巨大作用。
    当然,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论文并不一定刊登在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上,例如Lorenz的

“确定性非周期流”;Feigenbaum的“非线性变换的普适测度特性”以及Shannon的“通

讯的数学理论”,等等,用IF作为唯一衡量
标准显然是不公允的,偏颇的。
    对于作者来说,一项研究工作从选题开始就离不开阅读文献资料,在撰写论文时,

一定要将你产生新的学术思想之前最重要的文献列举出来,说明当时的研究所达到的水

平;在研究工作开展中,受哪些文献资料的启发,从哪些论文中获得了教益,促进了研

究进度,属于这类的文献均应列出,写论文时应对论文涉及的学科内容进行检索,看看

是否遗漏了重要的相关文献,有一个感人至深的事例,就是孟德尔(Mendel J.Gr)的豌

豆杂交实验,他把从两年实验中总结出的杂交组合法则发表在“自然研究协会”的杂志

上,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
意,他去世16年以后,三位有名的生物学家彼此独立地再次发现了他得出的组合法则,

他们是荷兰人de  Vries、奥地利人Tschermak-Seysengg和德国人Correns,他们同在19

00年递交了自己的论文,为慎重起见,又不约而同地各自查找了有关豌豆杂交实验的全

部资料和论文,恰巧同时发现孟德尔早于他们30多年就发现了杂交遗传的规律,为了表

示对前人的敬仰和尊敬,他们各自在论文中将该规律称作孟德尔定律,如果他们三人轻

视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那么其后果将会多么今后世人遗憾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

之,一篇论文所代表的研究只能起到承前启后孔作用,除了自己独立而创新的那一部分

内容外,在论文中不必也不可能对涉及到的相关问题
逐个详细论述,这时给出有关的参考文献,以说明结论、观点、数据的来源,读者如想

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就可查阅文献,这样一来,文献就成了自己论文的补充和完善,编辑

和审稿人将根据论文中开列的文献消单初步判断该论文的水平以及作者对有关学科的背

景知识水平,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判断作者的科学道德,如果不是受文献检索条件

的限制,你未能在论文中列出与你的研究密切相关的主要文献,读者、编辑和审稿人可

能会看作是一种不良学风,这对你的事业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损害。
      参考文献的选择是一项极为严肃的事,它关系到论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声誉,论

文的作者对所开列的主要文献均应认真阅读过,并向读者保证论文中某处引用的参考文

献的确与该处的内容有关,文献发表的刊物、年代、卷号、标题、页码同样应核实无误

,期刊的编辑人员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多的,但许多作者
对此却了解甚少,采取了轻慢的态度。
      国内学术论文在引用参考文献上存在以下问题
      1、为了省事,转引二手文献,既不核对,自己也没有看过或浏览过,引用是否恰

当、准确,一般则很少考虑。
      2。只引自己的论文,这既是自负又是无知的表现,读者、编辑和审稿人认为只引

作者自己的论文,说明作者的研究课题没有引起同行的关注,不属于热点课题,也不属

于前沿课题,同时还认为作者对当前该领域各相关学科的进展不了解,起码很长时间没

有查阅文献资料或阅读学术期刊了。对于这类论文国内编辑部一般采取十分宽容的作法

,就是退请作者作补充,因为出现这类现象的作者有些还是学术界资深的研究员;国外

这类现象很少见,遇上了自然是作退稿处理。
      3,阅读的是中文文献,引用的是外文文献。以D.Marr的《Vision》一书为例,该

书由于创立了视觉的计算理论而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国内很及时翻译出版了中文本,成

为从事生物视觉。计算机图像处理,机器人视觉研究的必读之书,遗憾的是,不少作者

在中文期刊论文中却引了该书的英文原著,实际情况是,英国原著在全国没有几本,就

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也没有,那么许多读者是从哪里得到原版著作阅读呢,中文版是几


专家历经干辛万苦完成的一本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可读件很高的译著,当你从中学得

了有用的知识后,为什么只引用英文原著,而不引用中文译著呢?
      4。引用文献中近三年之内的比例少,这自然和国内外文期刊少,同内读者获得外

文期有较大时间滞后有关,随着Inlernet的发展,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
      笔者将参考文献作为判断一篇论文质量的标准之一,相信会被越来越多的作者、

读者、编辑同仁以及审稿专家理解和认同。


--
放弃世俗的追求,
去期待心中那份崇高,
翱翔在物理学的天空,
徜徉于数学的广阔世界,
去体会那种哲学的超越。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 [FROM: 61.144.235.4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