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oke (非典型Je t'aime),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具体复习之政治篇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Aug 16 11:00:37 2003), 站内信件

六、具体复习之政治篇
  (一)以本为本
  几天后,我就觉得一本一本看教材既有必要又完全可能。
  大部分考生会认为,这是最枯燥的一科,只需要背知识点,然后背押题答案即可;在

习方法上,宜短期突击,到考前一两个月再集中精力背,既应付了政治考试又保证了其他

科的复习时间。从网上发表的考研文章来看,有同学采用这种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

正式复习开始之前,由于对考研的事情一无所知,便对有过考研经验的同学的话采取全盘

受的态度。既然他们都说政治靠突击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也就决定在复习前期把其

科目作为复习重点,把政治先放一放,临到离考试一两个月时再集中精力背。还有研友告

我:从头一本一本地看教材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他们说:不可能是因为没那么多时间去看
书,不必要是因为即使现在看了,到考试那会儿也忘光了。
  8月份正式复习开始之后,总觉得不看政治心里不安。万一到考前发生了什么意外,
比如
生病或其他科目拖后腿,来不及复习政治怎么办?为了保险起见,我打算一开始就复习政

,即使做的是无用功,也总比临考前手忙脚乱要好。而且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我不愿意

开始就拿一本参考书逐条看已经归纳好的知识点,我决定从头开始看教材。
  最初只是在其他科目看烦了以后拿政治书来调剂调剂,这总比做数学或看专业书轻松

些。几天后,我就觉得一本一本看教材既有必要又完全可能。首先,看教材花不了多少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当代世
界经
济与政治在2003年只有一道选做题,我决定放弃)这些内容,在中学的政、史课本上已多
多少
少接触过;本科阶段,无论哪个学校,这些学科总有一部分是公共必修课,无论文理科学

,对基本概念总是熟悉的。看教材时,完全可以一目十行,遇到有趣或不懂的地方再停下

细看。这样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四五天时间就可以看完一本,用不了一个月就可以看完

部教材。看教材的目的并不是要记住知识点,只是为了对各科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初步

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其次,看教材是有必要的。中学政治课本上的内容一般是截取

体理论的一部分,对于理论的渊源、前因后果、与其他理论的逻辑关系,或者点到为止或

根本不涉及,那样的课本更适合背诵而不是理解。从小到大,学校的强制性灌输和媒体不

其烦的重复,再有吸引力的理论也会变得面目可憎,何况是看起来有点故弄玄虚的政治课

容。在考试的压力下,被动的记忆已经成为一种惯性;面对研究生考试时,也会自然而然

拿起一本参考书从头到尾地背知识点,而不大会细想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及理论和现实的关

。于是,在我们的意识中,政治理论本来就是似是而非的,政治复习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

其实,如果能先把这些成见放到一边去,静下心来读大学的政治教材,就会发现理论本身

是很有吸引力的。在某辅导学校的宣传讲座上,讲政治的老师一再夸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学的理论框架“非常严谨、非常漂亮”。我在看教材时,确实觉得几门学科中,政治经济

各组成部分的逻辑关系是最清晰的,后来才从其他书中看到这些内容基本上直接取自《资

论》一书,所以看起来逻辑严密、浑然一体。其他学科的体系,可能是由后来人把先人的
文章、讲话稿等总结整理而成,所以在体系上就不那么流畅。
  总之,看教材可以全面了解每一门学科,而且一遍看完后,各科的线索基本上就显出

了。在此基础上,再看参考书归纳出来的知识点,有了课本内容的支撑,这些知识点就变

生动丰富起来,不再像最初那样干巴巴的。虽然仍旧要“记”要“背”,但不会有“死”
和“硬”的感觉。

  (二)泛读与精读
  精读是为了记忆知识点,泛读是为了建立整体框架,二者结合起来,交叉进行。原本

为会很枯燥的政治复习反而成了比较轻松的一科。
  我在大一、大二时上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等课程,当时都是采取应付的态度,教材根本不买,即使买了也不细看,被动地听课做笔

,等考完试就把所有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还给老师了。到了考研时,才算把各门课的教材都

览了一遍。我看的都是以前课程中老师指定的书。后来,看到网上及一些参考书中强调,

好用国家教委社科司统编教材,因为它们更贴近考研大纲,而且据说这些书中引用的名言

例证曾经多次出现在研究生考试的辨析题和材料题中。统编教材我没有读过,但我觉得,

治各科都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体系,每本教材的内容和体系设置大同小异;而且看教材

是为了宏观把握,不一定非要看统编教材,有一定权威性即可。教材看完一遍后,我又在

书馆找到一套“考研政治常考知识点”丛书,共四本,分别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常考知识点。每一章都分为总论、知识网

图、知识点介绍、练习题四部分,而且涉及到某一知识点的往年考题会在当页的脚注中标

。这样的设置非常实用,不足之处就是这套书是2001年出的,在热点问题方面稍微落后了

些,练习题质量也不高。这套书我主要看知识网络图、知识点介绍两部分,以帮助自己理

脉络,抓住考点。由于放弃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四本书我只看了三本。除了这套书外

我还翻看过其他一些参考书,都是蜻蜓点水,没有细看。通过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可以查

所有与考研政治有关的参考书,而且政治参考书是要讲究时效性的,我就经常去图书馆的

书阅览室,随便翻看。这样,看的书多了,头脑中各科的框架就越来越完整,线索越来越
清晰。
  当然,只这样泛泛地看肯定不够,政治考试评价目标的第一条就是“准确地再认或再

有关的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背是免不了的。基本原理记得越熟越好

有一位同学上过考研政治的暑期辅导班,把讲义借给了我。讲义完全按照大纲规定的考点

逐条写出相关原理。这些讲义成了我的“精读”材料,前面那些书自然就是“泛读”材料

。精读是为了记忆知识点,泛读是为了建立整体框架,二者结合起来,交叉进行。原本以

会很枯燥的政治复习反而成了比较轻松的一科。

  (三)笔下见精神
  真题是很好的检测资料,不要舍不得做,因为离考试越近,就越会觉得时间紧,开头

心留下来的题目可能到后来就没时间做了。
  到了11月中旬,我在北大的周末文化广场上买了一本参考书。由于在知识点和体系方

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所以选择参考书时,凡是一一罗列知识点的,我都排除在外。最后选

一本《政治理论全真模拟经典720题》,这本书一部分分析命题规律和2003年考研特点,
一部
分专门讲大纲新增考点和新增题型“跨学科综合分析题”,一部分是20套模拟题,正好符

需要。我在12月以后开始做书上的模拟题,到考试前一共做了十套。做题时要求并不严格

大题只是想好要点,然后与答案对照,检查自己漏掉了什么,或是答案有何独特之处。对

比较好的答案,我会分段、归纳段意,总结出一般性的答题步骤。这些好的答案也成了我

“精读”材料。看答案的过程,既是总结答题方法的过程,也是记忆知识点的过程。
  12月中旬,我上了政治冲刺班。记了十多页笔记,老师的串讲相当于又复习了一遍知

点。这个班在押题方面无所作为,主讲老师也讲明他们对押题持否定态度,看来都属于比

清高的知识分子类型,在辅导班授课只是偶尔参与,不像把考研辅导作为主业的老师那样

明白白地指明哪些题目会考、哪些题目不会考。我觉得,这个班对于提高考试成绩没有大

助。但是,其中有两位老师很有人格魅力,一个讲政治经济学,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很

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一学科的理解;一个讲邓小平理论,联系现实,嬉笑怒骂,恣情率性,

个可爱的“老顽童”。两位老师相当于做了两个精彩的讲座,辅导班也算物有所值了。在

型上,主讲老师说单选是得分的题,多选是失分的题;我最怕多选题,这话给了一点安慰

答大题时,应尽量踩点答题,条理清楚;如果不会,那就“前瞻后顾、沾边就赖”,即把

己知道的有点关系的原理都写上去,当然,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答题还是要尽量有条有
理,逻辑清晰。
  往年真题也有必要做一做。尽管政治考试每年都有新热点,但在考查基本知识方面总

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尤其单选题一定要做,因为单选会有重复出题的情况。近三年的考题

以用来为自己安排模拟考试,每隔一段时间,抽出周末进行模拟。像高考复习一样,编号

模、二模。我在正式复习开始之前,就先把2002年的考题做了一遍,结果是遍地红灯高挂

问题多多;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做一套真题,根据做题情况调整复习重点。我觉得,最好

复习前半期做完最近三年的真题,用真题指导复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3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