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eyefeng (年轻的辉格党人),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欠薪危机中的政府责任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4年11月02日21:22:1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BUSINESS.SOHU.COM 2004年11月1日10:06 [赵牧] 来源:[搜狐财经]
儿孙欠了一屁股债,让老子还。老子背不起如此巨大的债务,何况老子的儿孙众多,于是
老子召开全体儿孙会议宣布:谁欠债,谁还,而且期限是三年之内,必须还清。

  这是对目前“全国清理政府项目拖欠工程款的运动”的一个比喻。

  国务院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倒是明确的,但问题是它下面这帮“儿孙”如果就是不还
,或因财政窟窿太大,想还也还不起,该怎么办?

  在中国,有关民工被欠薪的新闻多,但与政府有牵连的报道少。所以,公众向来不知
政府在这件事上有多大责任。这种情况从去年自温家宝亲自为民工讨工钱的新闻出来后才
有所改变,职能部门总算不再回避这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危机了。

今年8月,建设部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全国已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1755.8亿,其中
政府拖欠工程款642.8亿,占全部拖欠款的36.6%。

  这个数字是怎么“统计”的不得而知,是准确还是挂一漏万也不知,不过就是这个数
字和比例论事也足以说明事态的严重。

  这两年恶意欠薪的事件已经酿成了无数命案。在这众多的命案中,有多少起是由地方
政府工程欠薪引起的?这个也不得而知,但既然政府项目的欠薪比例已经高达36.6%了,政
府恐怕很难摆脱任何干系。

  欠薪,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从林林总总的说法来看,还远
没有共识。

  比如,中国的媒体通常在报道欠薪事件时,是只谈“民间”的事件,很少谈及各级政
府行为。几年前广东曾搞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追杀“老赖”运动,就是追究那些借银行钱不
还的人。其中有个人物——中国足协副主席刘盈福因此蹲了大狱,被媒体拿来大作“信用
”的文章,教育公民要讲信用;但政府欠债不还就不同了,东西南北中,谁见过こ掏
锨芬芯蘅畈换贡怀莆袄侠怠惫坎⒁虼硕琢舜笥?/P>

  这个差异所传达的意思很明显,民工向包工头开发商讨薪难,追究政府欠薪责任,更
难!

  欠钱不还,表面上看是个“信用”问题,实际上却是一个制度问题。比如,如果我们
承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银行可借助国家机器——包括司法手段,宣传机器对付民间
的恶意欠债者,那么民间为什么不能同样借助法手段和媒体向政府项目欠薪的行为做同样
的事?

  毫无疑问,欠薪已经成为当今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政府工程欠薪比例如此之高
,那么政府就要承担破坏社会稳定的责任。在这种情形下,要面对的问题就不只是政府的
形象——信用扫地了,还得研究政府的信用为何会如此扫地,还要研究如何在制度上防止
政府信用的丧失。

  政府项目欠薪的原因尚不见系统研究,但从近年的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
新闻报道中,却可梳理出一根主线来。瞧瞧下面这些报道:

  “建设部官员透露,中国662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五分之一城镇存在‘形
象工程’。甚至有5万人口的城市要修容纳6万人大广场的笑话”。(新华网)

  “湖北省黄冈市为提升城市品位,规划并实施的‘建设发展龙头经济的形象工程’—
—东方广场,如今变成了杂草丛生的‘撂荒广场’。该广场建设因挪用国债资金、挤占安
居用地而被列入‘审计清单’”。(中国青年报)

  “江西省丰城市为建‘形象工程’——新城区而非法征地,已损毁国家级商品粮基地
良田近万亩,并强迫干部群众融资,引起民怨。……当地群众形容丰城新区是‘道路超过
北京三环,广场超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网)

  “辽宁贫困县800万建广场,养不起草坪种小麦”。(北京青年报)

  还有黑龙江的牛街,还有阜阳的国际机场……可谓举不胜举。

  按建设部的说法,中国政府领导着662个城市、2万个建制的镇,竟有五分之一的城镇
存在“形象工程”,也就是说,中国有五分之一的各级政府在大肆挥霍财政收入,并因超
出财政支付能力而打了白条,巨大的债务就这样产生了。

  常识告诉我们,政府支配的钱财都来自于税收,政府的重要职能就是利用好这些财政
收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用税款为公众提供的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那么就要问,如
此众多大而不当甚至公然无耻的“形象工程”到底是在为什么服务?谁是受益者?

  看看《人民日报》曾怎么说:长期以来,决定地方官员升迁的因素不是来自老百姓的
口碑和选票,而是上级决定或者任命。这是“形象工程”的贴切注脚。长官意志催生了众
多“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励弘说:政府项目欠薪,当然得由政府承
担。但“更大的问题在于,政府明明没有钱,为什么要上那么多项目?”

  郭提出了一个秃子头上摆着的问题——因为各级政府都有权力不经纳税人同意,想上
什么项目,就有可能上什么项目!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去年年底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
问题的通知》电视电话会议上讲,对本级政府拖欠的工程款进行认真清理,从每年财政计
划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清偿拖欠工程款。

  这意思就是中央财政不会为地方买单。中央财政拒绝买单,但这单总得有人买吧。所
以可以肯定地说,这行政腐败的后果最终还是要分摊到当地民众头上。

  老子把成千上万个“儿孙”召集到电视前宣布了一条规定:你们谁欠老百姓的钱谁还


  但这规定有什么法律效力?当地政府拒不执行奈何?

  就算一笔巨债在会议后清尝完毕,谁能保证下一轮“政绩工程”不会再度火爆开场?

  这个担忧不用去找证据了,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已经承认:就在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
款的清欠进展缓慢的同时,也发现边清边欠的现象是存在的。

  官方提供的数据已经表明,政府形象是如何普遍败坏,信用是如何扫地的。

  郭励弘说得好:“政府(的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坏账战略和行政垄断来推进
”。

  政府的信用如何不过是一个“果”,根子还是各级政府打着为人民服务旗号的“投资
冲动”。这些众多“儿孙”把一地的经济弄出无数债务黑洞,老子却说:谁欠债谁还!但
它就是不还或者根本就还不起怎么办?

  所以,在“欠薪中的政府责任”这个命题下,只有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实质意义:
如何在制度上约束中国的各级政府?

  还是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吧!

  2004/11/1

  作者赵牧为搜狐星空财经评论专栏作家

 附“政府项目欠薪”相关资料:

  2003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明确把
解决问题的最后期限框定在3年以内。

  2004年年初,黑龙江省鸡西市政府由于鸡西文化路改造西延等项工程,多年来拖欠黑
龙江省国际工程技术合作公司数千万工程款的事情引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高度关注。由于
当地政府从中作梗,温家宝3次批示才得以解决。

  2004年8月23日,国务院全国清理拖欠工程款电视电话会上,曾培炎再次强调,当前要
以解决政府项目拖欠工程款为重点,全面推进清欠工作。他强调,政府项目拖欠关系到政
府的形象和信用,政府要带头清欠。陕西省受到了点名批评。会后,陕西省副省长潘连生
承认,地方政府态度消极,有的地方竟在等待省上出台政策来帮助各地市还款。四川省政
府已经做出决定,凡政府投资的项目拖欠工程款严重以及清欠不力的地区、一律不得建设
新项目,其财政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偿还拖欠工程款,以确保在2005年年底前完成政府投资
项目的清欠。

  在这次会议上,国务院对政府投资项目清欠的时间期限提出明确要求:中央部级预算
拨款项目拖欠的工程款,要在今年年底以前基本还清;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工程的拖欠款,
要在2005年年底以前基本还清。

  2004年8月26日: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建设部副部长黄卫面对国内外媒体说,政府投资工
程拖欠问题突出,清欠难度较大。解决政府工程拖欠是清欠工作的关键。

  建设部数据:目前,全国已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1755.8亿,其中政府拖欠工程款642.8
亿,占全部拖欠款的36.6%。

  建设部一位内部人士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说,地方政府态度并不积极。以陕西为
例,截止今年8月23日,该省统计拖欠数字是33.31亿元,其中政府项目拖欠13.94亿元,占
总数的41.8%。但该省各市县政府态度十分消极,到7月份,各市县的两年清欠的还款计划
均未出台。

  截至2003年12月底,国土资源部共清查各类开发区6015个,这些开发区规划面积达3.5
4万平方公里,超过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据十个省(区市)的统计,在458.1万亩园区
实际用地中,未经依法批准的用地占68.7%。

--
        一只狗去山里创业,农夫给了它一把镰刀,木匠给了它一把锤子。
    狗来到山里突然遇到一只老虎,吓得它赶忙把镰刀锤子举了起来,老
    虎见了哈哈大笑说:“哟,小样儿,还是个党员哩!”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86.3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