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Entrepreneur ( 抵食夹大件.),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时代人物周报:郭钧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4年11月02日23:21:5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一眼看不明白的“那个”郭钧

时代人物周报10月26日文章(记者石玉)
  作为中国最早的职业经理人之一,
郭钧似乎有点独特而孤独。

  由万科到华远到华润到奥林匹克花园到今天的
君龙投资,从操作项目到经营企业到运作品牌到整合资源,郭钧最终完成了从职业
经理人到合作伙伴的"人生摆渡"。

  于是有一天,郭钧"那个"(NAGA)了。


  "那个"是个什么东西

  郭钧"那个"了,是说他最近推出了NAGACENTER
品牌,这是一个很综合的品牌概念,就是说它不单是物业开发的品牌,而是资金、
土地和人才三者的结合,充分的资金,加上合适的地块,还有人才,才能成功。如
果没有这个NAG A CENTER概念,合作形式就流于一般的顾问公司了。

  NAGA
是印度神话中上半身是人,下半身为蛇的水神或海神,似中国的龙王。NAGA被认为
能带来安全、繁荣和财富。

  NAGA体现着一种古老的平衡。郭钧说,NAGA是
一种理念,一种现象,一种文化,一种政治,一种艺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产品
,总之是一种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的"非此非彼的文化与产品"。

  郭钧自
己估计下属对他做出最多的评价可能是管理比较强势,他不否认,也不回避,但是
他解释说"强势"与"科学 "并不矛盾,而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他一直供职于京津
两地,这里的房地产市场正在迅速演变,在市场变动一日千里的时候,市场预测与
调研都是不十分可信的。

  这种时候,就需要以适当的强势做法来做出判断
。郭钧为自己的强势做法做出一个总结:混同于大众化的看法,不可能有超众的作
为。

  从政府机关到万科,从《万科周刊》到任万科天津公司总经理8年,郭
钧轻拢慢捻抹复挑,游刃有余地操控着生意和生活。从2000年出任华远房地产总经
理起,短短4年的跳跃上升,令他的职业读本揭开新篇。

  直到2003年,郭钧
自立门户领衔君龙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和天津海贸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他,希望从
纯粹的职业经理人转向合作伙伴,追求更能发挥自身价值的合作模式,来探索职业
经理人更高层次的发展。

  他把自己定位在"整合行业和社会的资源"。这必
然需要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是封闭的房地产公司的架构,而是可以与不同层次、不
同身份的投资者合作,把自己的专业经验和技术优势为社会所用。

  12年的
从业经历,郭钧操作过各种类型的项目。作为人,郭钧年轻;但作为职业经理人,
他资历并不浅。同样年龄的人,经验没他多;同样经验的人,年龄比他大。经验是
越多越好,但年龄是越大越保守。郭钧还能发现新的东西,并且有经验的支持。


  资源的整合必然需要一个有形的东西,需要品牌、需要旗帜来凝聚。这就是
他推出的NAGACENTER品牌。

  第一代项目北京南馆中心、天津港湾中心,都
选择了富有历史和文化的市中心地带,正在"那个"理念和运营模式下,进入实质性
操盘阶段。前者是管理合作,后者为资本合作,将来还有品牌合作,这是NAGA合作
模式的三个层面。第二代产品会出现在哈尔滨、郑州、桂林等地。

  资本与
职业经理人之间这种合作伙伴模式,难点在于投资者关系的处理。投资者除了认可
郭钧的个人魅力和能力外,还必须认同合作伙伴模式的游戏规则,而郭钧的主要精
力则放在处理投资者关系上,项目管理可通过强大的职业团队资源来承担。他就是
界于老板、销售代理、职业经理人之间的角色。

  走"填空"路线

  郭钧
属马,出生在仲春时节。民间有种说法,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马吃不到什么草
料。也许,艰险的生存环境,反而成就了超凡的生存能力。

  郭钧一直在走
一条"填空"路线。做职业选择是这样一个思路,做项目开发也是一样。

  当
年,政府机关炙手可热,他毅然辞职进入万科;下海创业成为潮流之时,他却成为
中国最早的职业经理人之一;而当职业经理人呼声渐高,他转而成为合作伙伴。


  在大家都还局限于在中心城区做项目的时候,郭钧已扯起城市郊区化的大旗
,到天津宜兴埠做了一个美国小镇郊区大盘,并因此声名鹊起。后来他到华远、华
润,以及到中体奥林匹克花园,也多是操作郊区大盘项目。而在郊区大盘热起来的
今天,回到天津的郭钧却又一头扎进城区,做起了旧城改造的项目。

  一位
合作伙伴评价郭钧说,他是一个聪明的独行侠,在大家都挤到西山看风景时,他总
是独自一人跑到东山闷头吃草。

  郭钧有几条朴素的生意经,诸如什么地方
人去的多了,成本就上去了;城里热闹的时候,郊外一定有机会,反过来郊外热闹
的时候,城里一定有机会……

  自相矛盾的两个选择方向,说的、做的好像
各有其道理。

  今天再让他解释对其住宅郊区化与城市化的理论的说法,郭
钧说,他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择是符合市场变化、时代变化的。"填空生存法",
这一直是他经营选择的一个核心原则。

  在经营中,郭钧善变而豁达,自己
做城市中心的项目,但是不会抨击郊区项目,相反他会明确告诉你,郊区住宅可以
给你休闲和安逸;城市中心则可以给你带来激情和活力。表面看是一种两厢优势的
比较,实际上是通过这种豁达来显示对自己项目的信心,并把这种信心无形之中传
递给了每一位消费者。

  对未来颇具预见和把握能力的郭钧,对环境往往是
反应滞后,他归结为自己"先入为主的感情和角色的认同":在北大虽只读了一年力
学系,而从社会学系毕业时也没有冲洗掉力学系的影子;对深圳并不认同,直到在
深圳住的时间已经超过北大,才顿悟自己已是深圳人了;等到在天津八年,才知道
已经与天津结下了不解之缘。

  郭钧的选择,相当多的时候表现为与潮流逆
行。

  不过,今天的主流,也许恰恰是昨天的逆流。

  实验"那个"看不
明白的思想

  作为社会学的毕业生,郭钧堪称楷模。无论是"新市镇主义"还
是"旧城复兴",无一不是城市社会学的前沿课题。

  10年前,郭钧称自己是
"一个小文人,还是一个从了商的小文人";现在,他是不折不扣的商人了,却又是
个弃不下"文"的商人,还是喜欢想点什么、写点什么,理论点什么。

  当年
万科推出的新兴企业宣言,就深孕郭钧的智慧和心血。读文科出身,加上性格中有
着浓浓的危机感,所以,郭钧凡事容易放在人生、社会的背景来看,而且时常思危
,冷眼相看。

  郭钧谈理念远多于方法,加之于他的身份,可能有点泛有点
远乃至有点玄有点虚。

  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者都非常关注城市的建设,这是
一种职业需要,也是职业培养出来的自觉与责任感。郭钧也不例外。除了生意与理
念创新以外,郭钧还时常思考着"城市"的问题,包括思考在城市中心盖房子的事情
,也包括思考城市的发展路线。

  郭钧认为,北京打造CBD也好,上海打造新
天地这种模式也好,都是对城市中心区的重新的呼唤。一年来,郭钧最主要做的、
希望去做的,就是城市中心区的项目的发展以及和城市的结合。在郭钧眼中,旧城
区的改造是被动的必须要做的事情,同时又是一次重塑城市个性的机会。


"NAGA CENTER是新型的城市综合体,兼具商业、休闲、居家多种功能,具有丰富多
样变化的空间,注重细节的处理,完美地处理建筑的形式与新技术的关系。"


 基于"那个"理念和合作伙伴模式的首个开发项目,选择了天津海河岸边一块古旧
的街区。

  天津之于郭钧,儿时的记忆是精致的日记本中的插图,那是父亲
的抗美援朝纪念品。后来,他成了天津姑爷。再后来,他安身立业在天津。对这个
城市的特殊感情,生发了对这个城市的特别见识。

  在中国,"那个"是个新
玩艺;事实上,NAGA不是个新东西,是国外新都市主义建筑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关
于旧城中心、城市复兴方面的理论。郭钧是"借壳上市"。NAGA被郭钧"那个"了之后
,就变成了郭钧思想的大箩筐--毕竟,郭钧要找到一个亮相的姿势,但这个姿势又
不能太简单、太明确,因为太简单、太明确不利于今后的商业机会,所以就"那个
"了一下。

  "那个",是个挺暧昧的词,什么都可以是,其实又可以什么都不
是。要的就是你一眼看不明白。

  在很多人眼中,郭钧是一个天才的策划人


  在房地产业界再次举起了思想的旗帜,郭钧会有多少响应者呢?


搞懂"那个"必要的分寸

  "NAGACENTER能够和谐地把握社区和城市的关系,作
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把社区和城市自然融合,而不是截然划分为各自的天地
。通过深刻挖掘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NAGACENTER继承
地域文化传统,同时符合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郭钧很注重关系:职业经
理人和老板,城市与乡村,城市之间,项目与城市,空间与时间,历史与现代……
在一个无限的时空里,达成各种细小关系的平衡,依赖于分寸。

  郭钧的职
业分寸感师从于王石。郭钧从万科感知: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或高级职业经理
人之间就像两只刺猬,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相距太远,难免过于孤独和寒冷
,但如果过于亲昵,挤得太紧,难免扎着对方。

  直到现在,节日里,郭钧
不愿意给上司、朋友发短信,其实也不愿意被他们惦记。他情愿简单地相处,简单
地把事情做好,给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另一个释放的空间。

  早在万科总部时
,郭钧觉得离王石太近,而离企业最硬的评价标准--商业财富太远,于是提交一纸
辞呈。

  王石放下话:想做实业,在外面能做,为什么不可以在万科做?王
石就放飞了这个从无实业经验的年轻人。26岁的郭钧,就这样出任万科天津公司总
经理。

  虽然可以想像那时王石心理可能非常微妙,但这样大气,也只有王
石,时间也证明王石的厉害。

  在万科的子公司中,天津公司的规模曾经最
大,是惟一的多项目组合子公司,项目各有特色。2000年初,在郭钧看来,自己入
选北京华远总经理乃顺理成章,华润之所以并购万科,就是奔着万科一整套成型的
经营管理去的。

  在万科,郭钧是与王石持不同意见者。在公司内部的业务
会议上,王石说完后,郭常常接下话头,直言不讳反面意见,这时,绝对权威的王
石如果认为郭说的有道理,相当多的情况下,就面带微笑,不再坚持。

  郭
钧尽管坚持主见,但非常佩服、理解王石:老板往往享受的就是一种权威,王石能
与众不同,非很高的人格追求、辨识能力、宽容之心不能平衡。他甚至说:如果没
有一个职业老板王石,就不会有一个职业经理人郭钧。

  分寸拿捏得恰到好
处,王郭二人皆大欢喜。郭钧驾轻就熟,王石更是去登山、钓鱼,做摩托罗拉品牌
代言人、登珠峰,潇洒得一塌糊涂。

  但郭钧与任志强之间似乎没有像王石
那样默契。

  然而,职业即是机器,职业经理人必须从商业上完成这次转变
,并且要确保成功。正是华润从老华远的体制向市场转变的关键的时期,有很多可
圈可点的项目和管理改革,是由郭钧来完成的。

  2001年11月,任志强卖掉
股份,拿回华远品牌,自立新华远门户。郭钧在华远似乎是因为任志强存在而存在
的,他升任没有了任志强的华润置地的执行董事,闲置在更大的平台。

  但
更高的平台,却要他自己来搭建了。因为旧城复兴,因为"那个"的实验,投资太大
,他要做的事,没有人愿意当他的老板,所以,只有自己承当组织投资的角色。


  等到有资本认识到"那个"价值,郭钧不介意做回职业经理人。

  可是
,又有谁还请得郭钧?他自己也觉得重新穿上职业装有很大的障碍:"不是请得起
请不起,可能会有很多投资者是叶公好龙,对于我这样的一个人的这样一种性格,
可能他们会觉得,很难搞到一起。"

  1988年,郭钧跨入万科之始,王石就从
他身上嗅到一种独特的人文气质。由此,郭钧得以创办《万科周刊》,成为首位主
编。而这种"人文气质",后来不知不觉演变为"人文情结":他把华远的内部刊物《
华远青年》更名为《青年华远》,两个词的颠倒,显示了他的良苦用心,也表明变
革思路;自立门户后的君龙,创办了《那个报》,扩版后更名为《都市方法》。


  正如他的"那个",郭钧那个人也"非此非彼"。

  不过,郭钧倒是把文
化和商业看作一码事,而做生意和享受人生本来就是一回事,都是给这个社会带来
新的东西。

  郭钧应算是个"善变"的人,这种性格让他在以往的职业经理人
生涯中创下多个"第一"。在这样一个善变的人身上,你也一样可以找到一些他恒定
关注的东西,比如经营,比如理念,比如城市,比如人生等等。

  郭钧不希
望交这样的朋友--每个细胞的每个时间都浸泡在生意状态中。他做不到,于无人处
,他愿意做个没有任何枷锁和伪装的真实的性情中人。

  郭钧知道,之所以
受到信任,是因为坚持了一些东西,不管外界有多大动荡也不会轻易改变。然而,
坚守这样的原则会经历巨大的考验,并且必须承受也许会让一些自己重视的人失望
作为代价。

  简单的肯定与否定一个人是没有意义的。房地产虽然是传统行
业,但是做房地产的人却不能传统。

  变来变去的郭钧(资料)

  ●
1966年,生于河南新乡。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1988年至1990年,任职于深圳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

  ●1990年至1992年
,任万科集团董事会秘书、《万科周刊》第一任主编。

  ●1992年至2000年
,任天津万科公司董事、总经理,先后主持开发了天津万科城市花园、万科花园新
城及万科都市花园等项目。

  ●2000年3月,任万科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及天
津万科公司董事长。

  ●2000年4月,任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后
改组为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2002年11月,任中
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2003年7月,任君龙投资(中国)有限
公司董事长。

--

    一次在Hilbert的讨论班上,一个年轻人报告,其中用了一个很漂亮的定理,

Hilbert说:“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wunderbaschon)的定理呀,是谁发现的?”

那个年轻人茫然的站了很久,对Hilbert说:“是你.……”。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0.21.224.232]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