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Entrepreneur ( 坚决反对婚前性行为),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林金桐: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4年11月18日22:39:09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搜狐教育11月16日讯
  5月17日,第36个“世界电信日”。当年发现光纤激光器偏振效应成为世界电信界一颗
璀璨的“中国明星”。

  他是乡村教师,他是访问学者,他是大学校长。如今,当互联网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
,光纤放大器大量应用到全球海底、陆地新一代光纤系统中,他又从从容容地走到了教育
改革的一线。


  采访林校长,就好像在欣赏一幅娟秀的中国水墨山水画,雅致而平和,散发着淡淡的
墨香……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清爽的空气扑面而来。林校长的办公室宽敞而整洁,线条
简洁而明快。阳光透过玻璃窗子射进来,棕色的排式书柜、深蓝色的厚垫沙发上反射出柔
和的光,这里的色调淡雅而舒适。人们谈论现代大学校长,用很多词汇,教育家、社会活
动家、政治家等等,而坐在林校长身边,听他讲几十年的人生故事,留给记者最深印象的
,还是他身上散发出来温文尔雅的学者气息。

  为沃土村乡亲改装发电机

  1970年,林金桐于北大毕业,来到河北省海兴县郭桥公社沃土大队劳动锻炼。他不曾
惧怕农村的落后,也没嫌弃农村的贫穷。那时,他用爱心关注着周围人们的疾苦,在那片
土地上留下了他的智慧与才干。

  当时,公社很穷,到了晚上,村里的老百姓依旧用火把、柴油灯照明。林金桐看在眼
里,萌生了为大家做点事情的念头。他在村里发现了一台几乎废弃了的直流电动机,利用
所学,林金桐把电动机改装成了一台直流发电机,村里买来电灯,接了线,终于,村里的
电灯亮了。后来,由于有了电,村里做了一个村办示范企业,为天津的一些客户做一些绣
花的活儿,逐渐富裕了起来。

  一年后,林金桐转到辛集公社当中学教师,在那里,他带着学生们给学校接电线,把
电接到教室里。他又在学生中组织了一个电工队,为村里服务。林金桐很喜欢音乐,在校
期间他特地从北京买了一个手风琴过去,给学生上音乐课。为了培养学生们的业余爱好
,活跃公社气氛,他还组织学生办了一个合唱团,到学校周围各个村里去演唱。

  “守护”学校旁的小木桥

  在辛集公社的乡村中学,“守护”学校旁边的一座小木桥,也成为了林金桐与他学生
们的功课。他经常带着学生们给小木桥垫土夯实,让过往车辆行人,平平稳稳。那时起,
“为社会做点事”就是林金桐的愿望,也是他的行动。

  “我告诉我的学生们,学校旁边的那个桥,过一段时间,土就掉下去了,就看见缝儿
了,(你们)过一阵就去填填土,防止桥出危险。”林校长斜卧在沙发上的身体逐渐端坐
起来,原本平和、从容的神态此时显得越发庄严。“我总是教育学生这些,就是要有为社
会服务这样的一种概念。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懂得这一点,理解一个很好的社会是靠大家
建设出来的,不能只关心自己而损害了别人的利益。”

  带着浓厚的社会责任感,林金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学生与村民的爱戴。在八年
下乡的时间里,林金桐和他的同学们为海兴县创造了一个高中,文革以后,恢复高考,这
个历史上从来没有人上过大学的地方,走出了不少的大学生。直到现在,这些学生还经常
回来探望他们的林老师。林校长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他们都已经步入了社会重要的工作
岗位,遍布在祖国的五湖四海……

  长城脚下选择了南安普顿

  “学生”是林金桐的最爱,也是他用得最动情的一个词语。学生融入了林金桐言语的
细枝末节,生活的点点滴滴,每每谈及自己人生的一些感悟,林金桐总会习惯而自然的在
句子中加上一句:“我想让我的学生们知道”。

  “我每次和学生讲起下乡的经历,学生们都会很惊奇,其实我只是想让我的学生们知
道,在哪里都可以为大家服务,在哪里都可以做工作。当然,我们追求更好的生活,我们
追求自己更多事业的成功,但是不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一定要怎么样。经历的不同,
收获的就不同,要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坎坎坷坷,或者是不理想的地方,很乐观的接受这样
的事实,把自己现有条件下的事情做得更大一些,把现有生活过得更好一些。”

  林金桐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正如他所讲,他没有别人看来可以锻造坚强意志的
童年生活。他是在一种很平、很稳的环境当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教育,家庭的关爱,使
得林金桐养成了很好的脾气性格。也正是遵循着这种自然、从容的生活态度,从上海复兴
中学的高材生,到北京大学物理系的佼佼者,直到后来,在英国留学的8年时间,他作为主
要研究人员之一,参加光纤激光器放大器的开拓发明研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都显得
那么顺理成章。

  “我大概受了较好的教育,这得益于我遇到了两个最好的导师:叶培大,通信界的泰
斗,还有英国的干布林教授,通信光电子界世界著名专家。我不是很计较、很争,但是什
么事情都很顺利,考大学,想一想,到底考哪里?填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就考上了。研
究生,考到叶老这里。大学毕业的时候,家里也没有谁当官,没有资本走后门,叫我去农
村,就去。没有跟谁计较过什么。出国的时候也是考外语。出国,到哪里?英国,就到了
英国。出国前,南安普顿大学一个学者过来访问,叶老让我陪着他去长城玩玩,在长城脚
下,我跟他说,国家要派我出国访问了,到你们那儿行吗?他让我把简历给他,后来真的
就去了干布林那里。”

  发现光纤激光器偏振效应

  谁曾想到,万里长城脚下,不经意间的一问,却铸就了世界通信技术的一次革新。

  1985年,林金桐到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很快就投身到当时世界4大热门科学研究之一
——“光纤放大器的研究”之中。攻关期间,林金桐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温文尔雅的学术风
格,使得他很快成功地用光导体激光器泵浦,实现了掺钕光纤激光器的运作;并且,首次
将液态金属镓注入头发丝般细的光纤的D型孔内,制成了单偏振的光纤激光器;在不长的
时间里,第一个发现了光纤激光器的偏振效应,提出了一个成功的理论模型。

  当年,“光纤激光器放大器的开拓发明研究”被世界公认为“通信技术的一场革命”
。可以看到,在互联网遍布全球的今天,全世界海底和陆地新一代的光纤系统已经全部应
用了光纤放大器。

  “在英国的八年,主要是自己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光纤放大器的发明,后
来发明变成产品,在全世界得到应用,大家称这个发明是通讯界的一场革命。其实,我经
常跟学生说这个道理,如果碰上好的组,好的导师,是一生中很大的幸福。他那个组会给
你指出哪个研究方向是合适的,为你创造环境,让你充分发挥才能,出来的成果受到世界
瞩目,让你的成果总能在科技的前沿往前走。”

  “我那时发表的论文,现在还有人引用。有一次回英国,有人告诉我:‘我现在还叫
学生看你的论文。光纤激光器的偏振效应,在做新的元器件中还有作用。’我听了很高兴
。其实,社会需要你就是你的幸福。”林金桐笑谈。

  他的学生备受青睐

  如果说经历赐予了林金桐从容,社会则是赋予了林金桐责任。

  1993年,林金桐怀着学成报国的热忱,带着现代大学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回到祖国


  “有人告诉我,当我从国外回来,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露面时,村里面有人看到我了
:‘赶紧打开电视机看看,林老师回来了……就是他,就是老林,我们的林老师回来了。
’他们知道以后,县里的领导叫我回去看看,我就回去看了看,深切的感到,今天的村庄
还唱着过去的歌谣。一些干部还是局限到亲戚朋友上面做事,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周围人
的利益。后来,又有认识我的人开始为子女上学找我。我想,我们这个社会和发达国家比
,不仅是经济的落后,而且是意识形态、观念上的落后。”

  在英国留学的八年,使得林金桐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中国科学、经济、人文观念与国
外的差距,回国后,又是本着“踏踏实实做点事情”的念头,林金桐开始了他新的征程。

  海外归来的林金桐,没有要求任何特殊待遇,从几万元留学回国人员科研经费起步,
招收第一个博士、硕士,购置第一台仪器设备。十年来,他领导的研究组已发展成40多人
的规模,研究组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备受国外优秀大学、国内外大中企业的青睐。目前
,他的研究组已经与英国、新加坡的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网络演讲专栏点击率颇高

  1998年3月,在全校师生员工的一片拥护声中,林金桐当上了北京邮电大学的一校之长


  从那时起,学生食堂、学生的篝火晚会、体育活动中,经常能够看到林金桐的身影;
讲台边、办公室里,经常可以传来林校长与学生恳切交谈的声音。

  作为北邮的一校之长,承担着每天繁重的管理、教学、科研工作,林金桐依旧花很多
工夫用在与大学生的交流上。这源于他对教育的理解:他说,教育就是传承人类文明,大
学就是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与林金桐交流,你会发现,他的言谈永远离不开“学生、责任、社会”。

  “我当校长特别喜欢给学生讲‘社会’这两个字。我希望我的学生知道,社会的概念
比家庭要大得多,广得多,重要得多。”

  “去年,SARS起来的时候,我对我的学生们说,你们不能离开学校,不要离开北
京。学生也让我很感动,他们说:‘林校长,只要你在,我们不走。’”当SARS过后
,有一家地方报纸,把“钟南山、林金桐们”称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说有这么一些人,在
社会的各个角落,为中国把握着社会的方向。

  林金桐备受学生爱戴是有目共睹的。今天的北邮,不论是典礼,还是晚会,只要校长
讲话,北邮的学生会认真聆听;只要校长在网上发表文章,学生会很快相告传阅;校长办
公室的秘书们,于是把校长的讲话整理起来,放在网上,设《校长演讲》一栏,结果,校
内外对此栏目的点击率还真高。前年,林金桐到台湾访问,一位大学教授竟然也说对《演
讲》一篇篇都读过。

  一位勇于改革的校长

  担任北邮校长以后,林金桐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北邮的教育改革上来。他为北邮带来
全新的教育观、管理观、发展观。他在全校实行了“教授负责制”、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
的积极性;他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高校发展之路,短短几年间,使北邮获得了科研质
量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002年,在对大学生影响很大的全国一级学科综合水平评比中,能够有两个或更多学
科名列前三名的大学仅九所,北邮是其中一所。其中,北邮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
信工程学科名列前茅。

  2003年底,北邮科技园被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迄今,全校教授
在科技产业中持有的股权已达7200万元。

  ……

  不久前,为了学校、学生,他又发动学校其他领导、以及几十名教授一起带头捐献一
万元,成立了北邮教育基金会。

  “在这些年的改革过程中,不能说没有阻力。但是,我想,应该秉承理解这种阻力、
承认这种阻力、逐步逐步改进这种阻力的态度。如果不能成功就往回退一步,如果能成功
就往前走。过分激进的做法,是不是可以成功?要按照实践结果来考虑。”林金桐笑谈。
(记者 杨 靖)
--

     这是一个需要释放激情的时代,而绝不是压抑,这是一个需要自由创造的时代,

而绝不是避缩,青年人的激情需要在青年时代得到释放,才不致错置人生。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0.21.224.232]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