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tgw (海子), 信区: Student
标  题: 十字路口的大学梦 深圳:大学建设为啥不惜血本?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Jan  4 17:01:41 2008), 站内

(转自深圳青年)
2007年3月,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在参加深圳电台民心桥节目时透露,深圳大学目前正积极
筹建医学院,有望后年招生。

2007年3月,许宗衡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正式启动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

从1983年1月,立誓:“我们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深圳大学建起来!而且要建得像个样子,
50年不落后,留给后人的是个艺术精品!”,到1993年不疾不缓,上马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中途1999年9月10日,针对深圳面临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科技创新源不足的“短板”,
打下深圳虚拟大学园大楼的第一根奠基的桩柱,再至2000年8月,深圳大学城计划浮出水面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工大零距离对接深圳。

不论是雄心蓬勃,独立特行,还是默然无语,中规潜行,深圳,追梦大学的脚步始终不懈。

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期待第三代特区大学的诞生。

如果说,深圳大学是第一代特区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虚拟大学、深圳大学城是第二代
特区大学,那南方科技大学必然是,也必须是特区第三代大学!

如果说,深圳大学先天禀承先锋气质,不幸中道弃叛逆而归于庸常,虚拟大学、深圳大学城
除了给经济凶猛、文化与科技创新源动力不足的深圳恶补以外,还不乏有借外来和尚催醒酣
然大睡的本地僧人的哀怒之意,那么,南方科技大学揭开的则是深圳人大学梦的全新格局。

站在十字路口,左边的深圳大学,一直面临着为什么这所拥有不啻于国内任何一所名牌大学
的硬件和政府支持度的大学,进!不能成一方霸业;退!不能守住阵角,只能偏安一隅,甚
至难以偏安一隅的质疑,右边的虚拟大学、深圳大学城不断地接受着模式是成功还是失败的
评估、考量。

左手不是天堂,右手没有地狱。南方科技大学怎么走?

有专家疾呼,深圳还应建设一所医学院、一所外国语学院、一所音乐学院、一所美术学院,
最需要的是一所与上海的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北京的长江商学院相提并论的商学院!

也有学者发现,在粤海门--西丽--石岩这些泛西丽地区,深大本部、深圳大学城一期、南科
、深大新校区、深职院依次而起,深圳的“海淀区”隐隐浮出水面。

深圳,无疑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与这个城市的雄图大略、政治地位和经济势力匹配的大学
的时代!

此刻,如果,我们对现有的大学进行一番清醒的省思,那或许有着别样的价值。

1915年2月20日,留学美国的胡适先生因为看到美国著名的大学对于社会的影响,在日记中
写道:“吾他日内将中国有一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牛津、剑桥,德之柏林,法
之巴黎,吾死瞑目矣……”第二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
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乃可耻尔……”

陈宏

1999年,比尔·盖茨来深圳,被记者问起深圳建设“中国硅谷”还缺些什么时,比尔就很郑
重地说:大学。

大学建设,深圳为啥不惜血本?

大学建设,深圳为啥不惜血本?

记者牛敏

大学建设,深圳啥不惜血本?

本土知名民间意见领袖金心异揣测说:目的无非有以下五种:一,发展本地高等教育事业,
满足本地区居民上大学的需求。二,培养人才。三,增强科技研发能力,建立本地的科技蓄
水池。四,大学区丰富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积淀,名牌大学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高等教育产业,本身也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全球性或全国性产业,对资本和财富的流向构
成影响。

不过,金心异对前三点目的持强烈的否定态度,他认为:满足本地区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
求,这目的其实有点儿牵强。因为象深圳这样的优质生源地区,国内名牌大学显然乐于倾斜
。今年,仅北大、清华就在深圳招收了70多人,其中仅保送生就有18名。培养人才的理由也
不够坚硬。过去20多年,深圳在只有一所本科大学的情况下,所需要的人才难道没有得到满
足吗?20多年来,数以百万计的全国各大学的学生涌向深圳,成为深圳这个城市的建设力量
,文理工医农艺,哪个方面的人才缺了深圳?这几年全国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分配难,象
深圳这个比较有吸引力的城市,每年更是有数以十万计的大学生来深圳求职,供用人单位挑
肥拣瘦。

金心异在博客中写道:“如果深圳政府主要取后三者,且排序为笔者上述的排序的话,我就
认为,深圳政府对为什么要办大学是经过了大脑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值得投一张赞成
票给他们的。”1999年,比尔·盖茨来深圳,被记者问起深圳建设“中国硅谷”还缺些什么
时,比尔就很郑重地说:大学。

金心异一一分析:

“举凡全球著名的科技园区,硅谷之类的,大都围绕着大学来发展。只有深圳是一个例外。
深圳在自己没有名牌大学可依托的情况下,打造出了全国排前几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
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创业城市之一,而且初步建成了自己的区域创新体系。但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深圳也明白大学和科研机构是自己最大的短板。因为,深圳这几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后
继乏力,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众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作为创新之本源;全球和
台湾重要的IC巨头们为何舍弃深圳投奔长三角?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上海的庞大大学
群,可以提供技术和培训支撑,而且可以提供稳定的工程师供给。

90年代末期之后,全国各城市,尤其是有自己的大学群的城市,都认识到了大学是个宝
。深圳已不可能靠全国各地向深圳输送科技创业者、研究者,来获取科研成果的沉积。因此
深圳必须建立自己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群,使之与企业研发体系优势互补,建立强大的研发功
能。

此外,深圳正处在自身文化积淀的初期阶段,需要逐步建立自己的城市文(化)脉,而“大
学精神”是一个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一定要有足够的非功利人群,从事
人文精神和文化的构建工作,这个工作需要大学来承担相当一部分。当我们一提起深圳只有
一所大学,而感到失望或沮丧时,我们除了对深圳的科研力量不足感到遗憾外,可能大多数
人心里感到缺失的,正是这种城市的人文精神。这不仅仅是城市的比较,不是因为北京有近
百所大学、上海有五六十所大学、西安武汉成都广州有三四十所大学,而我们深圳只有一两
所大学而感到羞愧,而是因为我们的城市缺少那些安静的大学区及大学图书馆、缺少那些不
为功利目的而研究理论、产出思想的研究者、缺少那些年轻而互相激荡的单纯而深入的大脑
、缺少众多的国际学术会议、大学讲座、大学沙龙和大学生课外活动,因而我们的城市就十
分地缺少那种在空气中飘荡的人文精神味道。

最后,深圳的学生到外地上大学,在经济上来说,就是一个深圳的投资或财富向外溢出的过
程。在这个意义上说,深圳没有几所好大学,表明在深圳高等教育的现金流量表上,深圳基
本上表现为净流出。这显然无助且有损于深圳城市的繁荣。”

深圳大学为啥不能复制香港科大的成功?

我们对深大的评价是准确的吗?我们用了怎样的标准,什么参照系来看深大,这种随意性的
评价对深大公平吗?深大是否承载了一些不该由他承载的东西?

深圳大学为啥不能复制香港科大的成功?

记者牛敏

香港科大是深圳人“大学梦”的一个成功范本在一书名叫《1979------2000深圳重大决策和
事件民间观察》书中,作者曾对深圳大学作过一番评论:

深大实在太年轻了,巍峨的花岗石建筑,古意苍茫的行道树,阔大空旷的运动场所,墙角上
干枯的藤萝,夕阳映照的藤萝下满脸皱纹的携手老人,从整体布局到细节修饰,一切的一切
本该让人浮生一种从遥远的过去绵延到无限的将来的宁静大气、厚古沧桑的意象。然而,一
位民间人士说,事实上,这座中国硬件最优质的学府不过是一个“职业讲习所”,令人徒生“
油滑轻佻、急躁短视”之叹。作为一个出生高贵、富可敌国的文化贵族,竟二十年之力却始
终无法改变游蹿于三流教育市场、四流文化市场的宿命。

我希望上面这些叙述不至于构成这样一种误读,以为笔者在诋毁、否认、抹杀深大的勤勉,以
为深大于深圳无足轻重。

不。从历史来说,这座富丽堂皇的文化别墅系着中央和本土太多的期许与憧憬。曾记否,
1983年9月,几乎倾尽人大、清华精锐的办学团,锦衣怒马扬鞭南下,滚滚风尘挟裹着一个
个多么炫目的英雄梦!这支价值三十个亿的“京城第一师”,其领军人物就是三位国宝级大
师:张维、黄达、方生。历年来,深大凭借无出其右的财力,从中国最著名的十所高校吸附
的顶尖学科人才达50人之多,仅此就引起各高校“公愤”。

但是,那个“北有清华,南有深大”的立校之梦为什么象一座高不可攀的冰山,顽强地阻隔
着我们的梦想和现实,近十年来更由渺茫而最终彻底破碎?为什么一个个气度高华的饱学大
儒费金数百万移栽至南海之滨竟宛若烟云,迅即销声匿迹?为什么这所拥有不啻于国内任何
一所名牌大学的硬件和政府支持度的大学,进!不能成一方霸业;退!不能守住阵角,只能
偏安一隅,甚至难以偏安一隅?

作者坦率地说:“我不否认自己这番评论,不仅带有一定的情绪性,还基于一个隐晦的前提
:作为改革标杆和现代化国际大都会,深圳有足够的理由作此追问,却没有任何借口拒绝拥
有一座与它的雄图大略、它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势力匹配的大学!”与不少深圳人对深大有着
深刻的失望、沮丧、不满或蔑视相反,金心异似乎显得更理性,他不断地反问大家:

“我们对深大的评价是准确的吗?我们用了怎样的标准,什么参照系来看深大,这种随意性
的评价对深大公平吗?深大是否承载了一些不该由他承载的东西?” 在“网大”、“上
海交通大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多次排名中,深大一般会排在100名以外
,150名以内。深大现任校长自评为20名以内。

金心异认为,人们在评价深大时,一般会与以下几个大学相比:要求最高的,与香港科大相
比;退而求其次的,要与汕头大学相比;其它类似的参照物,还有苏州大学、上海大学等。

他说:“香港科大是深圳人“大学梦”的一个成功范本,港科大就在深圳身边,比深大创办
得还晚,仅有十几年历史,但是在全球的排名已直追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老牌名校,
其管理学院更进入亚洲最著名的商学院之列,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而深圳人总以深圳为
“创造奇迹的城市”,深大没有创造奇迹,所以让深圳人大为失望。

深圳人对深大的批评是不公平的?

深圳人对深大的批评是不公平的?

香港科大创校校长吴家玮对金强调:香港科大的成功,有许多深圳不能相比的因素,也有一
些偶然因素。首先港科大处在香港这样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国际金融、物流、贸易及服务中
心,香港的文化氛围也非国内许多城市可比。这样一个香港对全球是有吸引力的,当港科大
向全球招募教授时,是可以招聘到国际一流的教授的;其次香港的教育管理体制,也是完全
开放性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香港人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在理念上,从英国学来的那一
套,还是挺管用地。再次,香港政府对科大既投入重资(前后投了一百多亿进去),使之具
备一流的硬件,又放手校董会管理,形成港科大的大学精神。这些因素,在深圳,在国内都
不可能具备。

据金透露,吴教授在谈话中,还毫不客气地批评深圳人在办大学问题上过于急功近利的心态
,这既包括政府,也包括市民。他就认为,深圳人对深大的批评是不公平的。

“想想看,1983年深圳大学创办时,深圳是个什么样的城市?可以说还完全不具备城市的要
素,即便10年后的1993年,深圳的城市积累仍十分单薄。在这样一个城市氛围中,怎能要求
一所新办的大学用10年的时间取得象香港科大在香港用10年的时间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深
大的前10年,完全就是打基础的阶段。而最近这10几年,深大的进步还是不错的。办大学不
可能速成。”

中规中矩不等于“失败”

中规中矩不等于“失败”

金心异还拿深圳大学与汕头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做过比较:

“就大学的教育水准和实力来说,一般认为深大虽稍不如汕大,但基本还是在一个比较接近
的水平上。与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比?苏州大学的前身是东吴大学,可以说是老牌的知名大
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进入了国家“211工程”的名单,又处在苏州这样一个文化积淀
深厚的城市,近10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苏州市也给予了苏大很强有力的支持。上海大学是
1994年由原上海大学和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四校合并而来
的,老上海大学也有很悠久的历史,上海工大(上海工学院)和上海科大(上海机械学院)
均成立于60年代,这样合并后的新上大,加之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进入“211工程”名
单一点也不奇怪。深大别说不具备进入211的实力,就算接近具备,广东省会舍广州的暨南
大学、华南师大,而支持深大进入211名单吗?”

“凭心而论,深大这24年,说不上巨大成功,但也不能草率地称之为“失败”。说它中规中
矩地发展大概是合乎事实的,这一点从深大现在的教学水平,从深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深
大校友在社会上的发展,从深大在省外招生的分数线和受欢迎程度,大约可以看得出来。一
般来说在高考生的心目中,深大在二本院校里,还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深大的实力和潜力
其实不容小觑,只不过它离习惯了创造奇迹的深圳人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罢了。”金心异
认为。

补白盘点

深圳各大学实力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建有教学学院23个,本科专业52个,硕士点66个,综合了文学、经济学、法学、教
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2名院士,5名“双聘院士”。办学经费充
足,2004~2006年,年度正常费生均拨款2.8万元。“十一五”期间,政府又特加发展经费
18亿元。

深圳大学城2000年8月,深圳决定创办深圳大学城。大学城分东西两个校区,共3.8平方公里
,西校区采取政府投资建设的方式,引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办深圳研
究生院;东校区采取以社会投资引入南开大学办深圳金融工程学院。至2006年12月,市政府
累计投入大学城13.3亿元。至2006年底,全日制在校研究生5243人,其中博士生747人,硕
士生4496人。硕士专业方向80个,博士专业方向63个,基本覆盖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
各个领域。毕业学生约40%留在深圳工作。

目前在大学城工作或领衔科研课题的院士22人。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1个,国家级
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1个,正筹建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分
室9个。历年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7个。

深圳虚拟大学园

深圳虚拟大学园,其实只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区的一栋大楼,建筑总面积15000㎡,目前
已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48所境内外著名院校入驻,培养了近千名
博士、1万多名硕士研究生,设立研发中心71家,建立产业化基地9家,孵化企业304
家,实现成果转化236个,承担科技计划项目97次,获得专利136项,成为推动深圳
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

该园成立于1999年。有媒体人士认为,在圈子里,对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一种极
言其太虚,没有实际意义;另一种则推崇其为一种可贵的创新。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正式建校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978人。学校现设电子与信息
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媒体与传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应用外国语学
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动画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及医学技
术与护理学院等教学系部。













“对大学城成败的论定还为时尚早,才办了三年多,就要辉煌成就,你以为办大学是办养猪
场啊?”“深圳大学城”被困三大难题

本刊记者 陈宏

“深圳土地极为匮乏,可谓寸土寸金,而搞大学城,动辄十数平方公里,这对深圳来说,仅
从土地的代价来说,就可以说是一场豪赌,更何况,深圳还要投入进去数以十亿计的资金。
”金心异认为,深圳当局权衡再三后选择“大学城”模式,表明了政府深刻地认识到了“大
学”这项短板,并下决心改善之。

他的理由是:“对于深大的发展方向,深圳当局内部应该一直有争论,是集全深圳之力让其
快速攀升到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还是稳走综合性大学之路,慢慢积淀,为深圳普及高等教
育作出贡献,最终成长为一所名牌综合性大学?前者已不大可能,而后者又有许多深圳本土
人士支持,让其为深圳居民服务,那么它就很难短期内为深圳的“基础研究”短板作出贡献
;新建一所大学,囿于国内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很难突破,而且新建一所大学,在这样的
环境下,要想迅速崛起,所需投资可能以百亿计,并且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得到的,如果它变
成了深大第二,将面临更多指责。”据管委办透露,目前,大学城面临着三大难题。

1、现行体制难以解决三院有关师资编制、待遇与人才引进的问题按照市政府175号文,研究
生院的师资管理实行固定、聘任、双基地流动的办法,其编制、岗位、待遇由各校根据一校
一制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核定入编师资的户口、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等待遇参照
市属高校教师的待遇按市人事部门的规定办理调进手续。但由于三院校本部未按175号文投
入应承担的教育经费,使深圳研究生院入编教师待遇偏低,且原文中未对办理的主体予以明
确,造成三院有所争议。深圳市政府难以满足三院有关师资编制、待遇与人才引进的要求,
在客观上造成对深圳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2、办学协议未能完全得到履行各办学实体并没有将教育部下拨的计划内全日制研究生培养
经费投入到深圳研究生院。

招生专业有随意设置的现象,非学历教育投入精力过大,未能按总体方案规划执行。目前,
9栋高层公寓已全部住满(约3800人),而目前大学城实际在册学生数已达4690人,新生入
学将面临住宿困难问题,今后几年大学城的招生人数还将逐年递增,大学城现有的学生宿舍
将无法满足办学需要。

3、组织管理体系仍需完善加强大学城管委办层级过低。目前大学城管委办职能层次定位低
,定位为后勤服务机构,缺乏实质性的协调力,对大学城事务的协调、沟通、监管、服务等
都不到位,各院的理事会与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的层级关系不明确。安全保卫机构和编制,使
大学城安全留有隐患。每每大学城法人地位及各院法人地位等原则性问题悬而未解。

此外,大学城如何提高大学氛围,三院如何创新“南国燕园”、“南国清华”大学精神,以
及让那些来深圳读研的人,来得高兴,呆得安心,毕业时乐意留在深圳工作等等问题,也引
发了颇多关注。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大学城成败的论定还为时尚早,才办
了三年多,就要辉煌成就,你以为办大学是办养猪场啊?”链接《创建深圳大学城总体方案
》核心指标1、引进名校的标准和数量:国内名校,优先考虑国家重点建设的面向世界一流
的重点大学(9所);国外名校指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2000----2005年,重点引进两所
国内名校,一、两所国际名校联合办学。

2、在校生规模与结构:到2005年,在校生计划达10000---15000人,到2010年,达20000人
以上。研究生比例不低于70%,全日制在校生规模70%。

3、引进学科标准与结构:引进学科必须是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且是深圳“发展急需”
的学科,理工与人文比例为7:3。

4、总体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第一期为3.8平方公里,并为大学城12平方公里发展空间。
预计第一期深圳累计需投入20亿,第二期需15亿。2010年,建成在国内有广泛影响力,在国
际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学城。

































“河套地区”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产权上属于深圳市政府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属于香港特
区政府。

因特虎认为,这里应该搞成深港大学和研究院的管理总部,利用其制度价值,来争取教
育部在这里开口子,利用香港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面向整个中国大陆招生。

大学梦中的民间声音本刊记者 米盛兰

在深圳的大学梦日渐清晰丰满的漫长过程中,来自民间的声音一直非常响亮。甚至,有时还
振耳发聩。尤以因特虎友献策最为踊跃。

一、打造“广东硅谷”。

主要观点:修建深圳沙河西路---松白公路--东莞松山湖城市快速路。这条路的沿线地区,
依次有深圳大学、深圳高新区、西丽大学区、西丽IC产业园、石岩高新技术产业园、光明南
LCD产业园区、松山湖园区(含东莞理工学院),聚集着大量的IT企业,将之打造为“广东
硅谷”。

与东莞市政府建立合资公司,共同经营光明新区与松山湖园区。现在深圳一些企业正在
将生产基地搬到东莞,比如华为在松山湖建立了手机的生产基地,比如万科在松山湖建立了
自己的住宅产业化基地。如果松山湖与光明园区属于一家公司,甚至,深圳还可以将深圳高
新区、石岩几个科技园都装进这家公司去,在其中进行资源协同,那么广东就可以象上海的
“聚焦张江”一样,聚焦这条走廊,其效果绝对比深圳和东莞各行其是要好得多。

二、建设“深港之心(河套)”教育科技园区。

“河套地区”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产权上属于深圳市政府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属于香
港特区政府。

因特虎认为,这里应该搞成深港大学和研究院的管理总部,利用其制度价值,来争取教
育部在这里开口子,利用香港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面向整个中国大陆招生。一平方公里可
以建40-50栋大厦,建40个类似机构的管理总部。上课不用在这里上,做实验不用在这里做
,教师和学生不用住在这里,高科技工厂更不用建在这里。

金心异甚至设想把南方科技大学的行政总部放在这里,教学和科研、食住等项,放在西丽和
元朗的其它地区,除了“南科”,还在这里建立深港中医药大学、深港财经大学、深港商学
院。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台湾大学也可以在这里建
立大学的行政总部……

三、推动“深港创新圈”。

“广东硅谷”+“深港之心(河套)”教育科技园区=“深港创新圈”。“深港创新圈”在物
理上由环深圳湾的闭环和沙河西-松白-松山湖快速路一线组成,“一个圈”和“一条线”,
形状象个网球拍。

金心异认为,把“深港创新圈”这个概念放进来,并且放在珠三角东岸产业一体化,为整个
国家的产业转型提供样本和动力的角度来看,深港创新圈才有价值,才可能上升到国家战略
,而香港开发新界西北区的价值才能够看得更清楚一些,与此同时“深港之心”教育科技园
区、西丽大学区的价值也才能更加突显,中央政府给予突破性政策的可能性也才更大一些。



回访深大校园,脑海里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一座先锋城市应有与之地位相匹配的先锋
高校,深大的今天和明天会怎样?

再回深圳大学:往事并不如烟 孔维民

惟余海风成追忆一九八七年六月三十日下午三时许,我拖着一个简易的行李箱,走在从粤海
门进入深圳大学办公区的一条新铺的水泥路上,我大学主修专业是公路桥梁,看得出这条路
的施工质量很不错,拖着的行李车没有任何颠簸、抖动,阵阵海风夹着鱼腥味扑面吹来,蓝
色的衣裾飘起,前面绿茵尽头巳隐约可见一排气派的现代建筑群体,其时我被招聘进入深大
新筹建的出版中心,即将成为一名深大人……

二零零七年九月二十五日上午十时,我驱车走滨海大道穿过粤海门进入深大教工宿舍区域,
这里二十年前是滩涂地带,沿海边还拉着一道铁丝网,持枪的哨兵在岗楼上四处张望,据说
这里曾是集体逃港的突破口,只因当时的市领导立了一道‘粗俗’的口头军令状:就是当掉
裤子,我们也要建起特区自己的大学!在这块比临深圳后海湾的一平方公里土地上,不到一
年时间耸立起一座现代化的大学城,当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赶来拍摄一部记录片,片名就
叫《临海的大学》。

我穿过这片当年的滩涂地向南走去,应是铁丝网的地段修起了宿舍区的围墙,隔墙眺望,一
条快速公路干道绕墙西延,望眼处一大片建筑垃圾夹杂着络络荒草,当年漁民们围海修造的
块块蚝田巳被深埋,偶记起多年前陪同远走他国的深大同事、诗人贝岭走过这里,斜阳下的
蚝田如巨大的方型明镜,映射着白云红荔,海风习习,凉爽彻身,让人不忍归去。古希腊哲
人苏格拉底说过,人不能趟过同一条河流,今人也无法吹享同一阵海风,但毕竞此时此地只
剩下酷日微风,惟余海风的追忆。

另类的先锋记忆走出宿舍区大门,门卫警惕地盘问:你住几栋几号房?!我苦笑一声,离开
深大多年,我哪来几栋几号,径直往前行走了二百多米,赫然看见了那栋名号青松斋的旧宿
舍楼孤单地立在路边,那才是我的青松斋五零五号房,伴随我度过了近10个大学春秋,透露
一个小小的金融秘密,我至今的几个银行卡,仍袭用505做密码数字,那是我心中难褪的密
码。我与妻子分居后,一度把五零五号房租给了一位鲜族女学生。她长着一副明星脸蛋,引
得不少男性教师、学生上门造访,她都冷面相迎,但后来才被发现她与对面留学生宿舍潮汐
楼的苏丹籍黑人学生相爱,俩人经常隔楼飞吻传情,很是浪漫。那时内地的高校学生还被禁
止谈恋爱。

一次上门收房租,看到这对男女正在阳台上亲密接吻,我也玩了把绅士,轻声说了句:对不
起、打扰了,请继续!便把门轻轻带关。黑人学生笑着拉开门说:请进来吧,我们要按时交
房租,但不能给你美元。这时苏丹人巳到统一朝拜时间,他在厅中间铺下一块伊斯兰图案的
地毡,朝着西南方面跪拜念起了可兰经。事后我问他怎么知道那是真主的方位,他严肃作答
:我听凭心的指引。几天后跟几位年轻男教师谈及此亊,他们酸溜溜地说,你那位朝鲜族女
房客不讲卫生。我有些不解,他们一板正经解释,她随便跟黑人接吻!我大笑道,要告你们
种族歧视。

我调入深圳大学有些另类,当时我在长沙读研究生,陷入一桩中国知识份子最早办公司、后
又遭到查处的全国大案,平反之后留有处分的尾把。内地大学呆不住了,但我还想在高校工
作,受当时的深圳青年报、蛇口通讯等报刊影响,很向往特区开放和平等竞争的环境,于是
托人联系了深大,深大没有路桥专业设置,我提笔写了一份筹建大学出版出构的策划报告,
口气用的是深大内部一位赋闲的领导名义,报告很快就被校长罗征启批转下来,其中自然提
到要调入一位来自内地高校的人才,我本人也就顺理成章进入深大,成为深大自主人事权的
最后一名调入者,当时我档案里的处分决定还没有撤销。我时任深圳大学出版中心编辑部主
任,中心领导是一位曾任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的杨教授,老教授下海负责过一间深大校办企
业却办亏了,于是走马上任干起了老本行。办公地址设在办公楼二楼的两大间房,我的住房
分配在青松斋五零五、五零六的两套单身公寓。

那时全国各地来深大的单身教师不少,校内为此修建了十八座单身公寓,名号都为某某斋,
居者虽非和尚、尼姑清心寡欲之流,却有清净无邪、向隅做学问之意。后来校内有个民间刊
物起名就叫《十八斋》,刊物描写了十八座斋屋里许多不平静的故事,那些故事大都与外界
动荡的社会有关,斋内也走出了不少蜚声全国商界、金融界、学术界的重量级人物,这是后
话。

当日我穿梭在几处巳显斑驳的斋屋区,寻找当年很有些故事的聚翰斋、木棉斋、米兰斋,可
惜那些大有文趣的斋屋名牌巳不在,全部改为了数字化栋号,我曾经的青松斋也刷上了14栋
,大概是继任者认为数字命名易记好找,我却有一种置身军营、整齐有序的呆板划一感觉,
文化积淀因此而洇灭,短暂历史因此而割裂。聚翰斋、米兰斋里生活过的一群电视剧红楼梦
明星贾宝玉、薛宝钗、秋桐们何以重温当年求学梦?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当年吟诗会友的温
馨斋屋只留下枯燥的数字符号让人寻味?承载我十年青春岁月的青松斋竟浓缩在14这一不吉
的数码里?呜乎,我的青松斋,我们的十八斋。

漫步走过文山湖边,湖边一座白色建筑,依稀记得此楼名为钻石楼,当年是校学生会办公所
在。深大早年最为热闹的是学生会主席竞选。那可是来真格的,校方不指定任何人选,更不
搞差额选举,完全由学生组竞选团自由竞选,照搬西方民主那一套。我当年也以院外财团身
份助选了一支竞选团,也就五百元人民币外加助选妙方一副,最后票数却屈居第二。小小如
学生会主席竞选也出现了贿选与点票作弊,事情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只得校方出面弹压,指
定一方获胜了事。不过这学生会也真培养了一批人才,如今许多干部巳进入深圳市的中层领
导班子,我的通讯录里还保留了常联系的几位。好笑的是,有年我去西丽考场考驾照,倒桩
时居然三次未能通过,按例应重考,考官拿过身份证一看上面住址是深圳大学,善意地对我
笑笑说:您是深大老师,我也是深大毕业学生,当年你们考我们很严,险些拿不到毕业证,
今天我还是放您一马,算您通过吧。

同行的记者突兀地问我,你对深大有发言权吗?我想我有,但仅对我身处的十年有感而发,
每个深大人都有,也可能仅对他的有限经历和视野有所感悟。由于职业的原因,我编过深大
年报和深大通讯,组稿了众多的大学教材和读物,走访过所有处室、系科和许多师生,参与
了不少学校大型会议、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那十年里,深大开放、锐取,兼收并蓄,生机
勃勃,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在我珍藏的年报集里,当年好几位政治局要人李鹏、万
里、胡启立等视察过深大这所地方性大学,其他部委领导就不胜枚举。当年的好几项教育改
革试验如勤工俭学、跨系选课、学生不包分配等,今天已成为最基本的高校举措。如同早年
特区的改革实验一样,深大的许多提法、做法颇遭人非议,如周末党校,实验银行,学生法
庭。记得有次参加中层干部会议,保卫处长郑重汇报,女生宿舍发现了男生晒的短裤,要求
学校领导采取措施、严肃处理,老校长环视一眼与会众领导,面无表情地宣布:下面讨论下
一个议题……,不过,当一名公关专业的女生与港商在深大粤海门客舍非法同居时,这位校
长毫不犹豫地批示:女生除名,全校通报!该女生后来移民香港,曾竞选为港姐亚军,好事
者还找出盖章的通报,欲传到香港报馆爆个猛料。早已退下的老校长闻言阻劝:事过人非,
成人之美吧。

深大的今天和明天会怎样?

回访深大校园,脑海里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一座先锋城市应有与之地位相匹配的先锋
高校,深大的今天和明天会怎样?我习惯性地翻阅书架上的《深大校友》期刊,章必功校长
有段话似乎是答案:一、理念。想办成一所怎样的大学,例如现代大学是坚持专才教育还是
通才教育,是完全按照本本办事,还是独立思考,实事求是。二、敢干。任何学校学校都需
要一支改革团队,让一缕新的空气在感染整个校园。章校长十多年前巳投身沸腾的深大校园
建设,应属创校元老,亦属我熟知的校友,我信任他。

如今,蚝田巳深埋,海风巳远逝,仲秋时节,金风徐来,我们继续走在深大路上…





















一座大学,理应是喧嚣城市里令人心境宁静的绿洲,理应是红尘万丈中仍可以坚持信仰的净
土。即使绝大多数人都低头寻找可能捡到的钱包,大学也应坚定地抬头仰望星空追寻自由的
思想,信守纯粹的理念,打造坦荡的襟怀,维护人的尊严、理想与美好。

一个女研究生眼里的“深圳第一高校”

文雪猫

入学讲座:我从没见过这么不加掩饰的经济动物记得上小学时,我们上课不认真,老师会大
发雷霆:“不好好读书,以后扫大街去!”等到中学我们再不认真时,这句话就变成了:“
不好好读书,以后考深大去!”所以,从小我心里就知道了:深圳大学千万不能考。

我的本科不是在深大念的,但是我是不可能不知道“考不上重点就报深大”这条深圳考生家
长均知的至理箴言。和外地学子相比,歌舞升平的深圳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者说考上深大的
学生)成绩实在差强人意,甚至有人怀疑:深圳大学究竟应该是干什么的?总不能只是为了
“解决深圳市民子女升学问题”的大学吧?这样的生源素质,怎么能保证学术质量?

或许是命中注定,作为资深之深圳户籍人员,今年9月,我被深大研究生部录取,终于真正
地走进了深圳大学。

成为研究生我兴奋万分,深圳大学这朵雾中之花,也终于真实地走入我的视野。可惜,看清
真相的代价是惨重的,还是距离产生美感。入学第一天,就被要求签到集合(这是我自幼儿
园毕业后闯荡江湖多年以来第一次签到,值得纪念!),2007级700多名新入学的研究生“
自愿地”齐聚一堂,洗耳恭听某人的入学讲座。她讲了些什么呢?大意是我们深大有什么值
得骄傲的地方,除了设计新颖的校园建筑和崭新的学生宿舍外,当然要介绍一下深大光辉的
师兄前辈们:引万千少男少女入魔的QQ之父马化腾、曾经身罹巨人症的史玉柱当然不在话下
,但更少不了深圳的房地产商,“现在深圳很多好几万的楼盘就是我们深大的毕业生开发的
,就像南山的××楼盘,要4万元一平米!”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我从来
没有看见过这么不加掩饰的经济动物,从来没有听见过这样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讲座,从来没
有看到过这样绝口不提人文精神(或曰精神文明)的老师,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崇尚金钱的
校园文化!

她可曾想到,台下700多名新生可能毕业之后月薪不足4000却会被高昂得上万的房价折磨得
人不人鬼不鬼形销骨立,深圳大学忘记了社会全体成员(当然也包括深大自己的学生)的命
运,却为极少数所谓的“经济精英”毕业生洋洋得意,与数量巨大但默默无闻的前者相比,
这部分人已站在社会的高端,为他们说话、为他们祝贺的人已经太多了,难道连传道授业解
惑为人师表的灵魂工程师也这样趋炎附势嫌贫爱富?

史玉柱算不算深圳大学的骄傲?

深圳不愧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一个经济的城市,从这个人的讲话中我感到,深圳大
学没有从深圳精神中学到思想自由与制度创新,倒是金本位的价值观念深深扎根了。在当今
世界,很多舆论在宣传另一种人性的荣誉,譬如全莉女士,成立了著名的拯救中国虎基金会
,为了野化濒危的华南虎而四处奔波;又或是袁隆平先生。他们创造了重大的社会价值而非
个人利益,他们坚定不移地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奋斗——不知道这是不是
哲学里的“普世价值”,反正我们社会的大部分人都承认他们的高尚与完美,但显然在深大
这些价值并不受尊崇,有人似乎把史玉柱等人依靠极具忽悠水准的营销能力所带来的巨大财
富奉为金科玉律,赞赏有加。从这点100%看出了深圳大学的学术创新精神:绝不盲从大多
数,说不认同就不认同,管他什么普世不普世!

自从开学典礼,到今天我在深大已经呆了差不多1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我也算是长了见
识了:深圳大学不愧为是财大气粗,居然每间学生宿舍都安装有空调,而饭堂、办公室就更
不在话下。全校2万多名学生,按4个人一间宿舍算约莫需要5000台空调,加上饭堂办公室全
深大至少安装了7000台空调(教学楼等处为中央空调,不计)。这7000多台空调的确改善了
师生的生活学习条件,但是这些空调,全部是国家能效等级最低(第5级)的空调,也就是
市面上难以买到的最费电的空调。7000多台空调,从每年4月到10月,恐怕每天每台机器要
运作12小时,这样要消耗多少电?而如果换成了低能耗的空调,又能为国家节省多少电?且
不讨论2万学生几千间宿舍都配空调是否奢侈了一些,重点在于现在国家能源紧张,可以节
约的地方为什么不节约?不要告诉我们说,节能等级高的空调比较贵,深大买不起;就我所
知全中国除了香港之外还没有哪个大学为全部学生配上了空调,深大你买不起就不要好大喜
功。一个大学,必须有他的社会责任感,大学不是企业,必须在社会上有表率作用。不能为
了省钱而对采购对象的质量和性能打折扣。

深大硬件很硬,却距先锋遥远?

走在深大校道上,可以看到深大正在热火朝天地扩展校园,到处是大兴土木的施工现场。这
些新建的大楼无一不是富丽堂皇,美轮美奂,。比如深大大学城新盖的那个图书馆,是在人
工湖里凌空建起的空中建筑,远看象个航空母舰,近看象到了香蜜湖渡假村,深圳经济特区
财大气粗,挥挥手2.28个亿就没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大较弱的学术能力和教师队伍
。这令我想到了梅贻琦老先生的那句话:“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一针见血地刺到深大的软肋,简直就是为今天的深大量身定造的。令人不能不佩服梅老先
生未卜先知的超感能力。

22年前,深圳第一任校长曾说,深圳是一个先锋的城市,深大要办成一个先锋大学。这么多
年过去了,深大已经办成一所在南中国享有盛名的大学,硬件很硬,却距先锋遥远。可以说
深大不缺高楼大厦,缺的是大师。今年和我一同考入深大的研究生同学说,她之所以来深大
,不是指望深大有什么学术成就,而是深大免了所有学生的学费,3年下来可以少花几万块
钱。因为这样变味原因来到深大,我不知道是她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还是深大招生政策的
急功近利。

我妈妈说:“深大是全深圳最文明最和谐的单位,你别不知足”。饱经沧桑阅历丰富的妈妈
,她说的话我信。但是,一座大学,理应是喧嚣城市里令人心境宁静的绿洲,理应是红尘万
丈中仍可以坚持信仰的净土。即使绝大多数人都低头寻找可能捡到的钱包,大学也应坚定地
抬头仰望星空追寻自由的思想,信守纯粹的理念,打造坦荡的襟怀,维护人的尊严、理想与
美好。无论如何,我希望深大可以办好,真正地办成一所先锋的学校。这不仅因为24年前我
和深大一同降生出世,不仅因为深大是培育我的城市的唯一一所大学,更因为深大是深圳人
文精神和文化积淀的窗口,她必须成为深圳的骄傲。希望有一天,在全国经济都蓬勃发展繁
荣万分,深圳的经济实力资金优势并不十分突出的时候,中国的大学生们因为学术能力而知
道深圳大学,不是象现在这样,人人都知道在美好富足的深圳特区,有一所叫做深圳大学的
大学。



从2004年入学到今年毕业,笔者最直观的感受是西丽周边的商业和房地产业的蓬勃兴起,天
虹商场的强势进驻,西湖林语、桑泰丹华的盛大开盘,和由此引出的大学城周边经济带的话
题更是耐人寻味。难道当初深圳建设大学城的初衷仅仅在此吗?深圳究竟希望大学城为她做
些什么?

一个北大毕业生眼中的大学城

明亮当你真正“扎根”时才发现问题接踵而至大学城地处深圳西丽,相对的闭塞和冷清,但
也远离城市中心的浮躁和喧嚣,这里拥有北京做梦也无法想象的硬件条件:白鹭飞过的校园
、满目青翠



--
深圳大学考研第一门户--研虎网(www.yanhoo.org)欢迎您!

※ 修改:·tgw 于 Jan  4 17:03:59 修改本文·[FROM: 220.231.173.213]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FROM: 220.231.173.21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