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mosquito (饿了,累了。。。。), 信区: CIE
标  题: 游戏使人上瘾的社会因素和生理因素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May 22 09:13:18 2003), 站内信件


朋友曾经说过,在游戏中体验现实是一种另类的乐趣,体验现实中存在但自己无法
在现实中实现的又是一种乐趣,而体验现实中不存在的则是另一种乐趣。游戏的虚
拟现实性和互动性令玩家能够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去体验各种不同寻常的“存在”
,在这方面,除了游戏以外,没有哪种大众性质的娱乐活动能够做到。

这一点在网络游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大家知道,游戏角色扮演的两个因素是“内
在角色”(In Character,简称IC)和“外在角色”(Out of Character,简称
OOC),一款优秀的游戏能够把这两者严格地区分开来,让玩家完全进入由设计师
预先设定的角色中而忘记自己在现实生活里扮演的角色。网络游戏有其特殊性,我
们很难将它的IC和OOC区分开来,因为整个世界都是由成千上万活生生的人组成的
,虽然看不见他们的真实面目,但通过彼此间的交往我们可以感受到对方在现实中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且不论这种感受是否真实,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网
络游戏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新的存在方式而非娱乐方式,玩家的IC与OOC在这
里相互交错,正如庄子数千年前留下的那道哲学命题:“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
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梦蝶”触及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我是谁?”看过电影《黑客帝国》
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个命题,正如影片中的雷根先生所说:“无知就是快乐。”雷
根先生宁愿背叛现实,去享受实际并不存在的牛排和美酒,这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
瘾症,而是因为他想忘记一切,忘记九年来的苦日子,忘记一日三餐浆糊般的食物
,他选择了另一种存在方式。网络游戏玩家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的沮丧、愤怒和
较低的自我评价长期积累后使人产生身份危机,而网络游戏的特殊功能恰恰为他们
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于是他们像雷根那样选择了背叛现实,宁愿将网络游戏
中的虚拟世界当成一个真实的、永恒的存在,而把现实世界当作虚幻的、短暂的存
在。

无论单机游戏的严格区分IC和OOC,还是网络游戏的将IC与OOC融于一体,其作用都
是对现实的逃避。逃避什么?为什么必须逃避?逃向何方?这些问题难道不是应该
由社会来回答吗?

除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外,我们也不能排除生理方面的因素。医学上有人将痴迷
互联网无法自拔的症状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征”(IAD),有研究显示,长时间
上网会使大脑里的化学物多巴胺水平升高,这种化学物质令患者呈现短时间的高度
兴奋。同毒品的效果相似,长时间上网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
变化,打乱人体机能的自我平衡能力,从而产生网瘾。患者初期只是表现为对网络
的精神依赖,之后很容易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出现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等,甚至
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各种疾患,需要接受深度的心理辅导。

网络游戏本质上属于网络社区的一种,从开发的角度看,网络游戏与单机游戏的一
大区别在于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单个玩家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更要考虑玩家与玩家之
间的互动。也就是说,单机游戏与互联网的沉溺性在网络游戏身上均有体现。

不同性质的游戏瘾症有着不同的起因和表现形式,在国外,许多医生已经开始把游
戏瘾症当作一种典型病症进行研究,通过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厌恶疗法以及镇静
剂、缓释安非他酮(Zyban,一种用于帮助吸烟者戒除烟瘾的处方药)等药物手段
加以治疗。

目前国内对于这种由游戏造成的瘾症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定义,相关的资料数据
也很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无法对游戏瘾症的流行程度、成因以及有效的治
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医务者在确诊和治疗时会碰到许多困难,而政策制定者也很
难确定相关的立法以及医疗保障规定。笔者希望各方专业人士能从服务患者的角度
出发,秉持科学公正的态度,尽快为游戏所造成的这种特殊的成瘾现象定性,共同
寻求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53.16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