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Haitan (海滩), 信区: Hardware
标  题: “煲机”带你踏上靓声之路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Apr 27 09:32:26 2003), 站内信件

“煲机”带你踏上靓声之路

  在传统音响发烧界,器材的“煲”是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而作为校音的一门必修课,
“煲”也显得格外重要……2001年,配有24Bit/96KHz高品质DAC的创新SB Aduigy声卡的
面世表明了传统电脑多媒体厂商对音质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视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而早在2000年面世的惠威M200以及最新的漫步者S5.1、来自国外的Midiland等高素质有源
音箱更是使人对电脑Hi-Fi有了全新的认识。电脑音频系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于
是理所当然地如何使用好自己的音频系统、如何使自己的系统发挥最大潜能便成为玩家们
的新课题。

  “煲”,外国玩家称之为“Run In”,指的是对音响系统进行长时间的连续使用,让
音箱的单元“老”化,使之不再发出刺耳的噪声,并让声音最大限度的圆润、甜美。许多
玩家把“煲”机比喻为开新汽车:使各机械部件通过一段的磨合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音
响资深大师说:“煲机有如打通七经八脉。”;笔者认为,正如新购买的手机电池需要3
-5次的12-24小时的长时间充电以充分激活电离子一样,新的音箱(包括音箱线、讯号线

电源线等)也需要进行“煲”以使其高低音单元进入较佳的状态。传统音响“煲”所指的
范围相当广,从CD机、功放(前后级)、无源音箱到喇叭线、信号线等均在此列(同时还
要考虑音箱摆位、吸音、反射等因素);而鉴于电脑多媒体设备的简化性(绝大多数多媒
体音箱均内置功放)和目前的现状(与传统音响相比素质不高),本文将重点讨论多媒体
音箱和耳机的“煲”机。扬声器主要是“煲”纸盆和盆边的胶边、分频器零件(电容电阻
等)和线圈的铜线部份。通常新的单元纸盆和胶边会比较紧,相应地声音就比较紧、音场
不够开扬宽广、声像定位能力稍差。

  据笔者观察,国内不少多媒体音箱评测都是“匆忙上马”;与此对应,普通用户更是
只重视购买产品时的现场效果……严格地讲这些作法都是不严谨的:像玩家非常熟悉的惠
威M200,低音单元S5N采用5英寸P.P/Mica云母碳化聚丙烯复合振膜,高音单元TN-25采
用德国25mm天然纤维球型振膜。许多新购买的朋友报怨其中频不够丰润、低频量感不足,
而且速度较慢……抛开单元素质问题不谈,当您真正“煲”足它之后,应该会觉得其声音
表现比刚开箱时有一定提高。而短歌行推出的朝露高保真音箱监听级高音单元AM25D1A采
用进口透明蚕丝振膜,低音单元AM505R为5寸黄色纸盆单元,由于新的朝露刚从生产线下
来,声音显得“老实、土气”,但用激烈的曲子(如陈美的小提琴、“红魔鬼”等)“轰
炸”一段时间后高低频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与音箱一样,新的SONY E888、AIWA HP-
V553等高级耳塞也都受过质疑。可见,要真正享受到天籁之音,校音(尤其是“煲”机)
显得相当重要--这就好像电脑硬件要经过超频、优化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一样。列举许多
著名多媒体音箱,正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现有的音频系统仍有相当大潜力可挖!不仅
如此,正确的“煲”可以更全面、平均地运动音频系统的全频段(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范围:20Hz-20KHz)。也就是说,哪怕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的音箱在经过正式的煲机程
序之后仍能有较明显的改善,这是因为最常聆听的音乐(大多数为流行音乐、摇滚乐)其
频率并不能涵盖由超高至超低的每一段频率……明白了这一道理,请快打开您的宝贝音箱
来一起和笔者做“健身”运动吧。

  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笔者吸取了一些前辈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理解的看法,希望大家可
以灵活运用而非生搬硬套。首先,采用专用讯号碟进行循环播放。讯号碟记录的Pink
Noise频率十分齐全,由20Hz到20KHz都有,连续地由最高频到最低频不断循环播放就能取
得不错的效果。碟片方面音响发烧友均极力推荐Sheffield Lab的XLO测试碟第8首,当然
实在找不到的话也可以用雨果公司的经典之作“雨果发烧碟1”代替。笔者手头这张CD的
第17到45Track均为测试讯号,频率齐全且很容易就能买到。需要注意的是用讯号碟煲机
时声音开大后相当吵耳难听,并且音量设置不当有可能烧毁喇叭单元!所以此阶段音量
不要调得太高--你和邻居受不受得了崭且不提,重要的是音频系统的安全。而噪音问题
有两种解决方法:

  1.用吸音较强的材料如棉被之类把音箱包起来以吸收恼人的噪音。但对于功率较大的
多媒体音箱(如漫步者S5.1等“巨无霸”)要充分考虑散热问题,否则会得不偿失。笔者
建议,此招可用在书架箱(如前面提到的M200、朝露等)上,但此时一定要密切关注散热
!切记。

  2.将左、右两只音箱以面贴面、相位相反的方式相对放置。这样会抵消很大一部分噪
音而单元活动幅度不变,贴的越近噪音越少,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整体效果。适用于大多
数2.0书架音箱。但如果音量太小的话声音(主要指静噪等)又不能“去”的很净,达不
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笔者建议玩家密切关注、仔细调较,对不同素质、不同功率的音箱设
置恰当的音量。

  第二步,用包含较全频段的音乐CD进行循环。这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步骤:紧接第一阶
段继续“打通”全频的同时重点兼顾音乐性的“培养”。此阶段的争议相当大,许多发烧
友建议以发烧碟中的古典音乐、大型交响乐进行;而一些朋友主张继续以频谱较宽广的发
烧音乐进行轰炸……考虑到使用电脑的多是年青人,喜欢激情四射的音乐,笔者建议尽量
以一些有口皆碑的名曲进行。如:中高频可选用脍炙人口的“梁祝”、“二泉映月”、凯
利金萨克斯系列(如“回家”、“茉莉花”)和维瓦尔第的“四季”等;中频以蔡琴的
“机遇”、腾格尔的“天堂”等锻炼音频系统的厚度、细腻度和质感;低频以“一意孤行
”的“闲云孤鹤”、“炎黄第一鼓”的“凡人号角”等进行轰炸……同时,如果能辅以老
鹰乐队的《Hotel California》、麦克杰克逊的《真棒》、RR公司的《科普兰百年纪念》
和《红魔鬼》这样的“响彻全频”的名作,相信效果更佳。此阶段在注重音乐性的同时应
该尽量考虑兼顾全频段,可别陷入音乐的“温柔陷阱”而忘了自己的任务哦。用自己常听
的音乐进行循环,使相应频段回放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更加得心应手。相信大家都有心
仪的作品,我就不多说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歌曲数量、种类应尽量丰富一些而不是拘泥
于某种类型的某个曲目。

  另外需要注意时间问题。传统音响器材总的“煲”机时间均要求在数百小时左右,一
些较高要求的发烧友更是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在上面……考虑到目前电脑用有源音箱喇叭
单元、功放等的素质,笔者个人认为100小时左右为好:第一阶段可多花些时间,安排50小
时以上;第二阶段控制在50小时左右或稍短些;第三阶段时间不算在总时间内,因为普通
的音乐欣赏也可起到一定作用。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硬性的规定,大家可以灵活掌握。不过
最初阶段最好每次开声在12小时以上,这样可以更快地出效果。如果2、3小时就“歇息”
一次的话会使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事倍功半……此外每隔2、3天最好实际聆听一下以掌握其
进度,也好作出适时的调整。总之,不要认为这是一个痛苦而又乏味的过程。当您一天天
看着自己的音频系统越发“靓声”的时候,也许这种成就感比得上赛扬2 566OC 1GHz哦。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相应音频软件。许多朋友应该已经注意到前面的过程是相当耗时
的,这样一来电脑硬件尤其是光驱将面临严峻考验。但用细节损失过大的MP3、WMA等数字
音频格式“煲”机显然缺乏严谨性,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笔者向大家推荐Exact Audio
 Copy和Monkey's Audio两款专业音频软件前者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抓CD音轨的工具,使用
BIT TO BIT原理检验捕捉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的差异,带数字检验功能,设置恰当的话可以
最大限度地保证信号在捕捉过程中不会损失;后者是一款无损音频压缩软件--所谓无损就
是指压缩后的格式(APE)和源文件(WAV)在音质上并无差异!在笔者的较高素质的PC音
频系统上(高素质无源音箱+极典PA80S晶体管功放)很难听出APE与WAV的音质差异;而短
歌行网站的实际测试也证明,用Cooledit所作的波形比较也证明Monkey's Audio的厉害之
处——真正的WAV无损压缩!当然我们必须为高音质付出更大的硬盘空间。笔者压缩了3张
CD作为测试(新赛扬900MHz、256MB内存,压缩模式为“HIGH”):556MB的《美国乡村音
乐》、553MB的《一意孤行》和599MB的《中国十大古典名曲》,得到的APE后缀的新文件
分别为341MB、284MB和295MB,压缩比约为50%左右。拥有较大硬盘、对音质较为感冒的
朋友可以考虑用EAC抓轨后以Monkey's Audio压缩,然后用Winamp外挂支持APE格式的插件
(Monkey's Audio自带)进行播放。联系到本文的主题“煲”机,笔者认为这也是相当完
美的组合--既无须过多考虑光驱的损耗又能得到上佳的效果,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音频系统的调试是相当博大精深且耗时的,加上笔者水平实在有限,这里仅是管中
窥豹而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4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