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hawkwolves (十一狼), 信区: Linux
标  题: Linux vs Microsoft—八年磨一剑,今始露锋芒(转)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Sun Jul  9 16:58:06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awkwolves 的信箱 】
【 原文由 hawkwolf.bbs@smth.org 所发表 】
发信人: cattom (认真学习), 信区: Linux
标  题: Linux vs Microsoft—八年磨一剑,今始露锋芒(转)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Jul  9 13:55:01 2000)

发信人: zhangshao (张三丰), 信区: GNULinux
标  题: Linux vs Microsoft—八年磨一剑,今始露锋芒(转)
发信站: 饮水思源站 (Thu Jul  6 15:24:27 2000), 转信

  如果说还有哪些看官大人能坚持看到这一章节还保持着比较高的兴致的话,那么我
将感到非常的荣幸——因为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前面的几个章节都是比较沉闷和乏味
的。由于其中涉及了太多的技术名词与细节乃至一些早已经被埋藏在历史之中的陈谷子
烂芝麻,因此写来难免晦涩。而作为Linux也好,还是以其精神支柱的姿态存在的自由软
件运动等等,当他们还不曾从网络黑客的小圈子里冒出头来的时候,无论其拥有多么优
越的性能和思想价值、身在其中的人们怎样的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在旁观者看来总难
免异类的怪异和隔膜。因此,当我们终于可以从历史的回顾中抬起头来,开始描述Linu
x终于一鸣惊人的时候,就连本人在内都有一种松了一口长气的感觉。
  可以说,1998年是Linux的“品牌认知年”。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国际上几个最著名
的电脑行业企业,软件和硬件的都有,纷纷宣布在自己的产品上支持Linux。首先在这个
领域形成规模化舆论攻势的是几个大型的数据库系统提供商,1998年5月份,前身为Bor
land公司的Inprise公司推出了Linux版本的Interbase 4.0,这是一个高性能的SQL Ser
ver,虽然小巧,但功能强劲;而仅仅只过了不到四个月,在9月14日,Inprise公司就又
迫不及待地推出了Interbase 5.0 for Linux的商业版,因为其它数据库系统巨头的行动
不允许它再迟缓了——
  1998年7月21日,Oracle决定向Linux平台的Oracle 8提供正式技术支持,另外,Or
acle还将Linux平台上开发Oracle的应用软件包,并将于1999年第一季度交货。
  1998年7月22日,Informix推出Linux版本的Informix SE。
  1998年9月27日,IBM和Sybase宣布支持Linux,IBM预计将在98年年底完成DB2普通数
据库(Universal Database);Sybase则为Linux平台免费提供Adaptive Server Enter
prise(ASE),下载该软件的站点一度出现了阻塞。
  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在1998年9月28日,Intel、Netscape将向Linux主要套件发行商
RedHat软件公司投资。
  更具喜剧色彩的是,微软公司在1998年中发布其Windows98的时候,世界各地的软件
专卖店都经历了激动的热销时刻。而在此前几天,网络上的各大文件传输服务器(FTP
Server)也经历了一次冲击,就连世界上最大的文件下载服务器(http://ftp.cdrom.c
om)在这时也常常由于达到了它的最大用户数目而拒绝向后来的网络浏览者提供服务。
这一切都是因为著名的操作系统Linux的一个发行版本Debian Linux 2.0正式发布,如同
Windows用户蜂拥购买Windows 98一样,全世界的Linux用户正忙于从这些站点进行下载
,因而造成了拥塞。
  一时间,Linux从一个在网络上徘徊多时的无名幽灵,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信息
产业风云代表。只要是有关Linux的话题一出现在网络上,必然会被各大网站刊登的头条
上。与此相配合的则是来自网络方面的大量评论文章,无论是类似信息类产品销售推荐
门户的cnet(http://www.cnet.com)还是象Yahoo(http://www.yahoo.com)这样的综
合类门户网站,都开始在自己的相关栏目里连篇累牍地讨论Linux的话题、探究众多厂家
突然集体转向的原因。
  看起来Linux似乎又是一个“幸福总是来得很突然”的喜剧角色,相对于那已经过去
的几年里的苦苦挣扎,这种变化尽管反差巨大,但却十分容易让人接受。毕竟人们还是
毕竟喜欢童话故事的,灰姑娘最终靠水晶鞋而成为王后的梦想,哪怕就是听一听都会让
人感到舒服。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如此众多的企业开始将自己的产品乃至发展的命运押宝在Li
nux上,不会是没有理由的感性冲动。事实上早在1998年年初,上面提到过的所有这些企
业就已经在与Linux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接触,而来自Linux阵营的一些代表人物和企业也
曾经与世界上最大的1000家大企业与大型软件企业,就Linux在这些企业中的应用进行的
探讨。国际信息业的领袖企业如IBM、Compaq、Dell,以及HP等都对在不同的场合表示要
对Linux予以大力支持。而这种表态在当时其实还都仅仅只是一种姿态,因为根据当时调
查的数据,从1996年至1997年,Linux在全球的单位销售量成长也还仅仅只有20%,而其
在整个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占有率也还远不足以形成一种规模化的独立存在。更直白地说
,就是还不足以与今天在电脑行业中的软件霸主,操作系统方面的巨无霸恐龙——微软
形成抗衡。因此,在此期间纷纷有所表示的众多企业中,虽然包括了重要的硬件厂商如
IBM、Compaq、HP、Sun,数据库软件厂商如Oracle、Sybase与Infoseek等,以及Linux的
供应商如RedHat与Slackware,但无论是在影响力上,还是在号召力上,都还处于起步阶
段。
  也许有人对于在描述Linux成长的文字中不断出现微软的字样很不以为然,因为的确
在很多Linux发烧友心目中,微软的东西与Linux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但只要略微回
顾一下1998年世界IT行业发生的大事,我们就不难发现Linux的兴起与微软的关系是何等
的密切。
  1998年5月18日,美国联邦政府和20个州的地方法院联合起来,就反托拉斯法案正式
向软件巨人微软公司提出诉讼。这件案子的最终结果如何,我们目前依然是只能用“不
知道”来描述,因为虽然已经进入了1999年下半年,而且有了要拆分微软的明确信息,
但盖茨只是将自己手头的股票随便抛了点出来在股市里套现,就把华尔街闹了个天翻地
覆,各种信息产业的企业股票被巨大的抛售打得毫无还手的余地,因此真要是把微软拆
了然后盖茨将手中的微软股票全抛出来,那谁会先死掉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
  对于这一点,已经与微软打了多年欢喜冤家的各个美国信息产业巨头,无不心知肚
明。因此尽管有美国联邦政府出面为他们说话要制裁微软,他们自己也依然比谁都明白
:要想彻底摆平微软这头无敌的霸王龙,除了在市场上寻找一个新的替代者外,别无它
法。微软是一个企业,一直以来虽然其竞争手段不令人恭维,但也毕竟没有超过商业竞
争的大框架。因此,靠市场获得的也只能靠市场来剥夺。竞争的存在必须通过一个具体
的竞争对手来体现,而Linux这个遵从GPL版权协议的操作系统乃至软件体系,其根基在
软件行业中是第一个不依赖于某个企业的特例,因此也就根本不用在乎微软惯常采用的
那些市场打压手段,所以IBM、SUN、Intel等等企业最终将自己的赌注下在Linux身上也
就顺理成章了。
  在这一点上其实我们无论是身在其中的Linux爱好者,还是想从这件事情中分一杯羹
的商业操作者,都应该最情形地认识到——所有青睐、资助、依赖于Linux的企业,其目
的都只在于未来可能的商业利益,而与Linux创造者和维护者们所信奉的数字理想主义基
本没什么关系。事实上当沃兹被排挤出苹果公司、具有相当敏锐洞察力和商业操作能力
的理查德·斯塔尔曼只能为了理想而原理商业化运作之时,就已经向我们揭示了两种不
同的软件精神观和价值观之间的难以调和和相互敌视。这从CopyRight和CopyLeft这两个
名字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Right(右)与Left(左)之争中的情绪激烈程度大约并不
亚于“两条路线”之争。因此,当几乎所有的非微软阵营连同微软阵营中的大多数企业
都开始垂青Linux的时候,当网景公司宣布将其“导航者”浏览器的源代码开放的时候,
当Novell和Sun公司也开始宣称加入开放源代码的行列时,在Linux大旗下握手言欢的双
方其实都是各怀心腹事,而他们做出的每一个合作决定,其本质也都跑不出相互利用的
目的。
  但无论如何,Linux的兴起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在经过了将近八年的孕育成长之后,
Linux终于有机会向全世界所有的人展示一种几乎完全不同于传统软件体系和价值观的软
件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宣扬自己信奉的数字化生存哲学。从这一点来说,Linux无疑
是当前最大的获益者。尤其是当年曾经成为Linux孕育的最佳温床的网络已经在1998年普
及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汇集到网络之中的用户数量和质量,乃至社会财富都使Li
nux这种专为网络而存在的操作系统最真切地感到了“如鱼得水”。对比于1997年仅有2
0%的增长,Linux在1998年可谓“人气”值急升,其市场增长率高达212%,增长速度超
过其它任何一种操作系统。这一方面是因为Linux自身具有优秀的品质,另一方面也是反
微软阵营准备把Linux作为对付NT的急先锋,因而加大了对Linux平台应用的开发和宣传
力度。而相对来说,微软却由于必须背负以前DOS和Windows 3.x下所形成的巨大用户和
资源兼容包袱,不得不一而再地推迟自己的升级步伐。同时,微软基于商业利益最大化
的惯性与Linux一切从功能和使用角度出发的灵活,也在各自的系统性能和软件价值上形
成了一种落差。于是,此消彼长的结果就是Linux终于在世界操作系统的舞台上获得了第
一次亮相就赢得满堂彩的开门红。尽管微软所有的官员在对外言论中都以一种变相回避
的方式刻意贬低Linux存在的价值,甚至连盖茨本人都在一次公开会议上对许多信息技术
业界人士说,免费的软件是一个明确的市场,但这种市场主要被限制在简单的应用软件
,如字处理和电子表格软件上。他指出,早期的互联网浏览器就曾经免费发放,但现代
浏览器的功能却越来越多,它已经不再是那种可以在大学环境下开发、测试的软件了。
盖茨说,微软很认真地看待Linux,但微软认为:大多数顾客将会继续支持Windows,因
为Windows是一种比Linux更纯粹的产品,它是许多程序员共同工作的成果。他认为,Li
nux的影响将非常有限。
  但没过多久,一份并命名为“万圣节报告”的微软内部文件被披露出来,却从另一
个侧面——微软的内部——最终确立了Linux的挑战者地位。要详细描述“万圣节报告”
的内容的确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即便只是把那份文件看一边,对于一个非IT技术人员
来说也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其主题思想却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微软必须重视来自Li
nux及其所代表的开放源代码运动,以及GPL协议所支持的CopyLeft方式,这将给微软的
关键性产品Windows NT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作为对策,微软必须深入地了解Linux及其
开发思想和方式,并将其彻底纳入微软的企业利益模式之中!
  好了,这就够了。既然大家都想把Linux纳入自己的范围,让他按自己的指挥棒转,
而Linux自己也想成为所有人的指挥棒,那最终就只有消费者来说话了。市场的变化虽然
瞬息万变,但其中的规律却十分朴素——谁赢得最终消费者,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所
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道理大约就在这里。
  不过,在这场关于Linux异军突起的欢腾戏剧上演时,这个世界其实也并非所有的地
方和所有的人都跟着一起暗流涌动、为之疯狂。至少在世界的东方,在中国,那些被人
们尊敬为“IT精英”、“数字英雄”的人们,在最开始还一直是比较的“冷静”,或者
说是“无动于衷”的。对于来自大洋彼岸的各种表面上的“突如其来”,中国的信息产
业虽然在媒体上一直都在跟进,但作为这个地区市场的主体,他们却都表现得十分“稳
重”,也就是说,什么反应都没有。直到由那些国际大型企业在国内的分公司和办事处
委托的公关公司,将已经在网络上成为旧闻的稿件翻译成中文,再传递给那些媒体,最
后刊登出来,我们的那些“IT精英”们才猛然醒过闷儿来,知道了原来世界上还有Linu
x这挡子事。
  于是,在一夜之间我们的身边一下冒出了大堆的Linux和自由软件的专家,他们指点
江山、激扬文字,仿佛盖茨等等已经注定要接受他们的教诲一般。但在这些喧闹的声音
迅速响起又很快归于平静之后,那些其实该真正为Linux而激动的中国IT企业,却依然在
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用Intel的微处理器(CPU)、买微软的OEM版Windows 98、攒出
自己的品牌机、赚到银子之前先向Wintel联盟(由Windows和Intel两个单词组合而成,
象征微软与英特尔公司在PC行业形成的软硬件联盟 ┠伤啊?
  而至于那些软件企业就更不曾理会过Linux的存在,毕竟那还是一件太遥远的事情,
等大家的机器里有一般都装上Linux再想是不是该做Linux版本的软件也不迟。现在的当
务之急是先挣点钱活下去才是真的。
  就这样,从1998年到1999年之间,尽管Linux这柄经过八年锤炼的宝剑已经在网络上
、在全球信息产业界绽放出了夺目的光华,锐利之气只逼当今的软件业霸主微软,但在
中国这片市场上,却还很少可以听闻到足以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Linux新闻。Lin
ux虽然锋芒毕露,但至少在中国的IT市场上,它还仅仅只是一个神奇的传说而已。

--
我的email是cattom2000@263.net
oicq是11351982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72.19]
--
※ 转载:·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5.1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