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hellrock (地狱乐队I~地狱之王), 信区: Multimedia
标  题: 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Sun Dec 24 13:50:50 2000), 转信

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
    2000-07-25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余胜泉
    网上有效的学习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解释和综合的过程,学习能够使用各种不
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能够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和目标,这些学习有一些
相对稳定的过程形式,形成网络化的学习模式。
    一、讲授型模式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最经典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它
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在Internet上实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突破了
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在Internet上实现讲授,其学习人数可以无限多,而且
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不必集中于同一地点。其最大缺点是缺乏在课堂上面
对教师的那种氛围,学习情景的真实性不强,利用Internet实现讲授型模式可以分为同
步式和异步式两种:
    1.同步式讲授
    这种模式除了教师、学生不在同一地点上课之外,学生可在同一时间聆听教师教授
以及师生间有一些简单的交互,这与传统教学模式是一样的。这种教学模式需要采用基
于H.323协议的视频会议系统来实现。这种会议系统,可以在Internet中实时的传输视音
频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配有摄像机、话筒、电子白板、投影仪的授课教室中讲
课,学生在配有同样设备的远程学习教室中聆听教师的授课,教师讲课形式与课堂授课
形式一样,在电子白板上板书,通过投影系统观察远端教室中的学生表情,通过视频控
制系统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等等。目前,在Internet上的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有成形产品
,但由于互联网络共享带姆绞窖式淌?
,教师再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阅读一些教
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就象我们在学校图书馆中查找资料一样。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答疑系
统或电子邮件向教师请教,还可以通过BBS或电子邮件与其他学习者讨论交流。
    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教学活动可以全天24小时进行,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确定学习的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内容或向教师请教,其主
要缺点是缺乏实时的交互性,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这种教学模式要
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一套能充分体现学习者特点,并能适合网上信息表达
与传输的图、文、声并茂的优秀电子教材;要为学生提供与该课程紧密配合的大量信息
资料(最好能建立一个虚拟的图书馆);此外还要建立一个专门负责解答学生疑难问题
,并能对学生作形成性评价的应答与评测反馈系统。
    二、个别辅导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通过基于Internet的CAI软件以及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密切通信来
实现。
    基于Internet的CAI个别辅导是使用CAI软件来执行教师的教学任务,通过软件的交
互与学习情况记录,形成一个体现学习者个性特色的个别学习环境。在Internet上应用
CAI软件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各种CAI软件以软件资料库形式存放在Internet上,供学
习者自由下载,学习者将CAI软件下载到本地计算机,然后再运行该软件进行个别化学习
。在这种模式中,Internet所起的作用类似于资料库的作用,实现这种作用的主要技术
是FTP服务。第二种方式是直接在网上运行用Java语言编写的CAI软件。由于Java语言编
制的程序可被目前的主流浏览器解释执行,故可实现软件的跨平台运行,这对基于Inte
rnet的教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利用Java语言编写嵌在WEB网页中的CAI软件是Java
应用程序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目前开发网络CAI软件的主流方向。内嵌在WEB页面
中的Java CAI软件大大增强了教学材料的交互性与实时性。例如,HotJava浏览器所带的
HTML示例文档中,在介绍三个排序算法(冒泡、折半、快速)的同时,就嵌入了演示这
三个排序算法过程的Java小程序(Applet)。如果读者觉得页面中所介绍的算法比较抽
象的话,只要点击一下演示标志,便可以看到这三个排序算法的执行过程,即可以看到
它的实际排序效果,十分形象生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用Java编制内嵌于WEB页面
的CAI软件远不止这一些。由于它支持多媒体功能,因此可将多媒体信息引进CAI软件中
并结合单机CAI软件工作模式(如操练、讲解、模拟、演示、游戏等等),从而真正营造
一个基于Internet网络的个别化学习系统。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有很高的性
能价格比,一次编制CAI程序可以跨所有平台运行,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几乎可以同时使用
该软件。显然,这将极大地拓展CAI软件所的应用范围。第三种在Internet上应用CAI的
方式是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
    个别指导可以在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电子邮件异步非实时地实现,也可以通过Inte
rnet上的在线交谈方式实时实现。前者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但不能马
上得到辅导;后者可以得到教师的即时讲解,就象面对面一样。但它要求学生和教师同
时连入网络,这对距离较远、分布范围很广的教师和学生来说,这种时间同步性的要求
往往难以满足。
    三、讨论学习模式
    在Internet上实现讨论学习的方式有多种,最简单实用的是利用现有的电子布告牌
系统(BBS)以及在线聊天系统(CHAT)。BBS系统具有用户管理、讨论管理、文章讨论
、实时讨论、用户留言、电子信件等诸多功能,因而很容易实现讨论学习模式。这种模
式一般是由专职教师监控,即由各个领域的专家或专业教师在站点上建立相应的学科主
题讨论组,学生可以在自己学习的特定主题区内发言,并能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
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即时地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所看到。这种学习过程必须由具
有特权的教师或领域专家监控,以保证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能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防止
讨论偏离当前学习的主题。在线聊天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学生的发言,并有支持表乔橛攵?
作的显示,学生可以针对某个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评论,并作出相应的动作与表情。

    学生参与BBS讨论时,一般都是通过Telnet登录到一台主机上,然后才进入BBS系统
参加讨论。但Telnet的操作是基于仿真的UNIX终端,操作命令复杂,一般人难以掌握;
而且又是基于字符界面,信息表现形式单一,不能从多个感觉通道来促进学生的认知。
除此以外,对于仿真终端来说,用户每输入一个字符,它都要传送再确认信息,因而在
这种教学模式下,网络的使用效率是比较低的。WWW是近年来在Internet上发展最快的服
务。它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简单、方便,且具有多媒体和超文本的特点,是Intern
et上比较理想的信息处理平台。目前,我们可以在WWW的平台上实现BBS服务,学生通过
标准的浏览器来进行BBS讨论。通常学生可通过内嵌在WEB页面中的表单输入讨论信息,
然后由浏览器启动CGI程序并处理这些信息。
    整个讨论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提出。讨论教学的设计
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异步讨论;二是在线讨论。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于学生有足
够长的时间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思考,所以一般都是以文章的形式发言,而且,讨论也
比较深入全面。这种讨论学习的设计应注意:
    ① 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② 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③ 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稍稍超前于最邻近发
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④ 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对于第二种情况,由于发言能够实时显示,整个在线讨论的时间有限,所以发言的
时间不长,一般都是简短的语句,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谈一样,展开的讨论也没有
固定的程式,主要依靠教师的随机应变和临场的掌握,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认真、专注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仔细注意每位学生的反
应,以便根据该生的反应及时对他提出问题或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
    ② 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
励;
    ③ 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
准确之处,并及时用适合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切记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
词语);
    ④ 在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⑤ 在讨论的末尾,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对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作出小结。
    四、探索学习模式
    探索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学习要比教师单纯教授知识
要有效,思维的训练更加深刻,学习的结果更加广泛(不仅是知识,还包括解决问题的
能力,独立思考的元认知技能等)。探索学习要经过如下五个基本阶段(Boud and Fel
etti,1991):
    问题分析阶段:首先,学生被划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个辅导老
师,辅导教师在不进行任何教学的情况下,向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他原有知
识的基础之上,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初步的想法,然后确定围绕解决问题所要进行学习
的内容,并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     信息收集阶段:这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
习的阶段,学生开始收集与解决问题相关
的信息,这时要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帮助与指导,避免学生产生过强的挫折感。学生通过
查找他们最想知道的信息,逐步建构起他自己的关于该领域知识结构原形,并形成自主
思维的能力与习惯。
    综合阶段:经过一段信息收集的自主学习阶段之后,学生重新回到学习小组中,利
用他们所学到的新知识重新对问题作出评估。注意,这个阶段学生不只是简单的说说他
们已经学到什么,而是要应用所学到的新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学习问题,学生通过解决
现实中的问题,而将所学知识进行外化,新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得到巩固与应
用,产生广泛的联结,从而牢固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若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可以多次重复上面两个步骤)
    抽象提炼阶段:一旦学生觉得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为了提炼和升华,他们需要讨论
其它相关的相似问题或不相似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
    反思阶段:学生开始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作相互的对等评价或自我评价,辅导教
师适当作一些关键点上的点评,并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以及对
新学到知识的反思,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技能。
    不管探索学习如何实现,其支持的学习环境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告知是什么、如何做什么或如何去解
决问题,基于探索式学习环境中的学生能够提出他们自己的学习问题,他将独立拥有自
己知识,这将要求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认的认知加工,教师仅仅是学习过程的帮助者,促进
者,与课堂授课相比,学生要承担更多的认知加工。在探索式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
一个真实的环境学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它要求问题与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
生的知识迁移。探索问题解决的实质是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的学徒期。
    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探索式学习基本出发点是与建构主义哲学思想是相一
致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外界输入的,而是由学习者与外界环境中交互中建构
而成的,因而,与理解别人已理解的知识相比,亲自发现知识、重新提炼或重新建构知
识可以获得与现实更为相近的理解,也可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探索式学习环境中,
学习是逐步积累、逐步熟练的过程,原有知识的激发可以减轻获取新知识的难度,学习
是面向自我的,而且可以利用学习者当前的和过去的经验来减少困难。这尤其适合成年
人,当学习过程中与他们经验有关或用到已有的经验时,他们就会产生学习需要。
    学习是一个元认知思考的过程:探索学习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而不仅
仅是得出教师所期望的正确答案,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可以独立确定问题的范围并得
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的作用就是一个协助者,帮助者,
主要职责是引发学生思考,调动他们的思维,并保证问题解决过程的顺利进行。探索式
学习环境要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技能的发展,并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
    学习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基于问题的探索式学习需要小组的协作,协作代替了与同
伴的竞争,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协作能够向自己的思想、信念、感觉和现有的知识质疑,
可以在参照他人的过程中来完善自己,从而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WWW是一个能够
很好支持这些原则的工具,通过计算网络,可以让处于不同地理位置
的学习者与他人交互,以同步(实时)或异步(延迟)的模式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达到
讨论的目的,这能够促进知识的建构,因为学生可以讨论他们的思想,通过阅读他人的
反馈来建构这些思想,在探索式学习环境中,应该提倡和支持带有深层思考的交互。
    探索学习模式在Internet上涉及的范围很广,从简单的电子邮件、邮件列表,到大
型、复杂的学习系统都有。实际教学一般都是由某个教育机构(如中学、大学或研究机
构)设立一些适合由特定的学生对象来解决的问题,通过Internet向学生发布,要求学
生解答。与此同时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查阅。
另外,还设有专家负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给学生的帮助并不是直
接告诉他答案,而是给以适当的启发或提示,例如"请查阅某某站点上的某某文章"之类
。这种学习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
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实现这种模式的学习,并不需
要很复杂的技术和昂贵的设备,只要利用电子邮件功能,便可实现。例如,美国宇航局
(NASA)加利略项目组(Galileo)就为美国的高中生设立了一个有关木星的邮件列表,
任何订阅了该邮件列表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该组专家们关于木星的最新观测记录,和得到
权威专家有关木星的介绍。阅读这些材料后,学生或教师可以向这些专家请教任何问题
,专家还给学生一些实际的数据,要求他们计算将要发生的天文现象的时间。这种学习
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木星的兴趣,并破除了对科学研究的神秘感。而要参加这个学
习、无需任何费用和手续,只需发送一个邮件给Listmanager @quest.arc.nasa.gov,便
可参加该学习小组。     又如美国德州开展的一项称之为"数学魔术"的、基于Internet的
数学探索项目,其
内容涵盖美国所有的初等数学教育(K-1到K-12)。要想参加这个项目,只要求会发送电
子邮件。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个项目中一个针对三年级小学生的题目:
    当两根直线相交时便形成了角。有些角是易于辨认的。例如,纸张的四个角是直角

    现在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观察一下时针,看一天24小时之中能形成多少次直角,请
将它们画成图形,并标上几点几分……。
    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都是由一些优秀的数学教师设计的、并切合美国数学基础教
育需求的问题,因而,这个项目受到广泛的欢迎。公众舆论认为,数学魔术不仅对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极大的促进,而且能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探索学习模式有四个基本要素,即问题、资料、提示和反馈。将这四个要素组织和
衔接好,便能在简单的技术背景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要注意的
一点就是,应要防止学生产生过强的挫折感,为此要有比较敏感的反馈系统,以便及时
给予学生帮助。     探索学习模式实现的技术简单,价格相对低廉。而又能有效地促进学
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克服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弊病,所以在我们的国家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五、协作学习模式
    协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
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荣辱同当。协作学习和
个别化学习相比,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因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
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
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协作学习的优势在于:
    在同伴间进行协作学习显然要胜过个人的努力。协作学习让学习者从其他同学那里
得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特别是每个人经过思考获得的学习心得。因此,他们共享的不
仅是学习的资源、学习的过程,更是智慧的结晶。
    在群体中学习,通常会促使学习者产生高度的学习动机,更让学习者对团体产生参
与感、认同感与归属感。这些需要与同伴相互作用才能够产生的心理需求,是传统课堂
教学与独自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中所缺乏的。
    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常需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这种对自己所
学知识的语言表达过程,会使得新旧知识更加交融整合,扩大了新知识的应用层面,同
时学习者还会根据别人正确的观点来检验和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高
层次的思维。通过协作学习,他们对教材产生深层的认识,获得最佳方法,逐步形成自
己的学习方式。     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停地进行角色变换。一会儿是发问者(
询问原由),
一会儿是解释者,一会儿是协助者,一会儿是评价者。在磨合中训练其有效协作的技巧
、沟通能力。这些技能不仅仅使学习者在小组里学到更多东西,对于他们在社会上与朋
友、家人和睦相处,以及对未来事业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课堂集中教学、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协作学习的环境
中,学生彼此间的学习成就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通过协作学习,当其中一个学生
达到他的学习目标时,其他的学生也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取决于
下列几个因素:任务的结构、团体动态及人际关系技巧等。
    1.协作学习的形式
    在基于Internet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
伴与角色扮演。
    竞争:是指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通过Internet进行竞
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由于学习者的竞争关系,学习者在学习
过程中,会很自然地产生人类与生俱来的求胜本能,所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全神贯
注,使学习效果比较显著。基于竞争模式的网络协作学习,一般是由学习系统先提出一
个问题,并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时,先从网上在线学习者
名单中选择一位竞争对手(也可选择计算机作为竞争对手),并协商好竞争协议,然后
开始各自独立地解决学习问题。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看到竞争对手所处的状态以
及自己所处的状态,学习者可根据自己和对方的状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协同:是指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
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学习者对
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调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基
于Internet网络的协同学习系统,可让多个学习者通过网络来解答系统所呈现的同一问
题。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通过公共的工作区来实现,一般都要进行紧密的合作或分工
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在开始之前,每个学习者都必须与其它学习者讨论,交流彼此的观
点并共享集体的智慧,最终在学习者之间达到一致的行动方案。学习者可以选择他们自
己认为最有效、最合适的合作方式。    伙伴: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常常与自己熟识的同
学一起做作业。没有问题时,大
家各做各的,当遇到问题时,便相互讨论,从别人的思考中得到启发和帮助。同伴学习
系统与此类似,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他并不是孤独的,而是有一位伙伴可
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当一方有问题时,他可以随时与另一方讨论。由于个人的思考
范围有限,若在学习过程中,能和伙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Internet网络,使得学生可供选择的学习伙伴更多了,而且具有更多的便利条件。
在这种系统中,学习者通常先选择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并通过网络查找正在学习同一内
容的学习者,选择其中之一经双方同意结为学习伙伴。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时,双方便
相互讨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相互帮助和提醒,直至问题解决。当他
们觉得疲倦的时候,还可以在聊天区闲聊一会儿,使得学习过程中不再枯燥和孤单,而
是充满乐趣。
    角色扮演: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对某个问题给别人作了详细讲解之后,自己
对该问题往往会有新的体会与理解。也就是说,在帮助别人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帮助自
己的学习。角色扮演协作学习系统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学习者负责解答问题,而指导者则检查学习者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有错误。当学习者在解
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指导者帮助学习者解决疑难。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
可以互换。这种系统让学生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前提是他们对学习问题有"知识上
的差距",怎样衡量和认识这种知识上的差距是系统实现的难点之一。
    2.协作学习维度     在协作学习环境中的协作学习可以从以下六个不同方面进行考察
。这里,我把这六
个方面称为协作学习的六个维度。
    (1)协作交互作用的控制
    协作交互作用的控制是指协作环境的系统传输模式。一个协作学习系统可以是如下
三种功能之一:协作过程的分析、协作过程的控制、或者只是作为协作的传输工具。根
据集成在系统中的控制变量的不同,协作学习系统可分为主动系统或被动系统,或者是
介于主动和被动二者之间的系统。
    (2)协作学习的任务
    在给定的协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要执行各种类型的任务。这里列出了三种在协作
学习环境中执行的任务。
    ①协作概念学习任务:概念学习是一种基于事实的任务。在基于事实的协作中,学
习者只有一个简单的目标,并且所有学习者都朝一个单一的目标协作。
    ②协作问题解决任务。
    ③协作设计任务。
    问题解决学习和设计任务学习是以分析/综合为基础的任务。一个基于分析/综合的
任务特定地将给定的目标划分成子目标,而且协作者彼此独立完成每个子目标。
    (3)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
    协作学习的要点是协作者愿意参与到认知学习的协作中,其中协作学习环境的有效
性与易用性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列出了几种协作环境的设计:
    ①两个或多个协作者将计算机用作媒体工具和他人协作。系统除了为协作提供通信
的渠道外,不做其它的事,也不是积极的角色。
    ②两个或多个协作者在教师的帮助下与他人协作,教师控制并且指导着协作交互作
用。
    ③两个或多个协作者在同一个工作站为解决一个问题工作,教师就像是他们自己独
立学习时的老师那样可以随时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帮助和指导。协作者按照他们各自的知
识背景被分成小组。     ④两个或多个协作者在网络机上一起工作,网络机可让协作者轮
流执行下一个活动
。通信窗口能让学习者发表意见,建议其他可以采用的活动方式,评论他们的学习伙伴
的活动等。协作者可用相应的协作方式协作,也可以用竞争的方式进行协作。另一方面
,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由一个学习者作为教师,而其他学习者努力解决"教师"
提出的问题。
    ⑤两个或多个协作者一起协作,但其中至少有一个协作者是由计算机模拟的。协作
者轮流与模拟协作者一起活动。模拟协作者可以自动产生活动或者按要求进行活动。学
生模式库中建立了很多学生模式,模拟协作者可以从这些学生模式库中挑选出来。
    (4)协作学习环境的角色
    普遍来说,协作学习环境具有如下的角色:分解、定义、评判、复习、指导。对一
个协作者来说,系统应该具备以上这些角色的模式。
    分解是指将给定的问题分解为任务。每个任务是给定问题的一个逻辑子单元。每个
任务能被进一步地分解为很多协作学习系统认可的学习目标。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客体,
一系列的学习目标组成了任务;定义是指从任务中提出目标,定义目标的路径是从任务
的说明到目标的说明;评判本质上意味着使用一个可供代替的假设来反驳另外的协作者
提出的假设,协作者将自己的假设与其他假设相比较,或试图说服他人支持某个假设;
复习是一种确保协作活动得以完成的学习建构,复习者总结发生在学习某个特定目标的
协作过程中的活动;指导是向学习者提供相关的事实和资料。
    (5)协作的范围
    在协作学习领域中,要传授的领域知识是复杂的,有层次的,并且要求在每个层级
中都有深入的理解。如果任务纯粹是程序化的,或者不包括很多的理解,那么要想观察
到学习者的概念变化是很困难的。共享性差的领域不宜使用协作学习;反之,共享性好
的领域适合使用协作学习。如语言学习的领域就很适合协作学习,因为语言学习是在协
作的情景中完成的。学习科目与领域在决定协作学习中的成功与有效性方面起着很重要
的作用。     (6)支持协作的教学方法
    很多教学方法从本质上说都是支持协作学习的。
    练习:要求协作者使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
    启发式学习:给出学生一系列关于领域中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学生用他/她自己的
假设或问题给予反应。
    通过教学来学习:这种方法支持由学生教系统进行学习,不同的是对模拟学生的操
纵。
    情景学习:在这种方法中,学生成为某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一个参与者,练习中学习
技巧和社会过程是同步的。情景的程度依赖于模拟协作的环境。
    发现学习:学生在一个有特殊激励学习的环境中探险。协作者在发现环境中可以承
担各种个人角色。
    3.协作学习机制
    协作学习的基本理论观点把一个小组当作是一个简单认知系统,这个系统是分散的
不同个体。它关注的不是个人的贡献,而是由小组建立起来的共享的表示方法。这种观
点中,协作学习之所以有效是由于学习者学会的是交互思考的方式,而思考不仅仅是巧
妙地处理智力问题,而且是与他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1)冲突和争执机制     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发生在学习者之间的冲突是学习者之
间关于世界观和具体行
为冲突的外在显示。冲突和争执机制也可以理解为矛盾解决机制。在协作学习过程中,
如果协作学习者对于某问题有不同意见时,学习者之外的因素强制协作者去理解他人见
解与观点,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习者通过与他人协作,可以理解复杂事物的
多个方面,可以对复杂知识达到相对全面的理解。
    (2)自我解释机制
    如果某学习者比其他学习者知识丰富时,不仅后者可以从前者那里学到知识,而且
知识丰富的一方也能从协作学习中获益。已经有研究证明,解释促进了解释者自身对知
识的理解,有时甚至可超出解释者的知识。这种效果在认知科学著作中被认为是自我解
释作用。例如,让学生大声解释物理例题(其中的问题已经解答),他们可将对物理知
识的认识程序化,使某些解决步骤中的暗示性问题逐步变变得清晰,因此在解决类似问
题的过程中将会更加高效。在协作学习中,解释的产生是自然的或本能的。同样的效果
也可在我们称作"他人解释"(与自我相对)的系统中产生。有研究表明解释的效果是与
建立解释的认知活动有关的。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说解释的产生是两个参与者共
同完成的。
    (3)内在化机制
    上述两种机制隐含着传输口头交互活动,具有个人固有的学习效果。内在化机制是
以社会文化理论为中心的。在社会文化理论中,人的认知是由平时的文化熏陶形成的,
尤其是依靠语言形成的。当两个人合作时,他们通常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配合对方。
这种知识的言语表述对参与者双方似乎都有效果。维果斯基称这种从言语交谈中获得知
识的学习机制为"内在化"。这种由多方的交互作用传达的概念,逐步地内化在学习者的
知识结构中。内化时,他们会使用他自己的思考推理。思考被看成是一种讨论,这种讨
论是与自身进行的,而且这种讨论是在我们与他人讨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然而,内在化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一是学习者只能吸收那些
在他们"最近发展区"中的概念,也就是那些处于当前认知水平附近的概念。二是能力较
弱的一方不能只是被动的听众,而要积极参与到寻求问题的解决策略的过程中去。
    (4)学徒机制
    内在化是一种含糊的并且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神秘的过程。一些更加具体的机制已经
形成。学徒就是其中的一种。学徒机制的产生源于协作的机会主义特性。让我们假定有
A和B两方,B在所要求完成的任务上比A熟练。当A执行某些活动时,他/她的伙伴B试图将
A的活动归入他自己的计划中,即指导A的活动。当A根据B的建议重新解释他的活动时,
便会发生学习。A逐步学会了如何将他能完成的部分活动整合到相应的要解决的问题策略
中去。
    学徒机制是以学徒方法为中心的,学徒方法是某人通过观察比自己技术更熟练的同
伴或与同伴协同工作时学习到知识。学徒机制的另一个有趣的方面在于它也能适用于非
言语的交互作用,例如手工劳动或运动中的姿势,尽管这些在远距离教育协作学习中很
难实现。
    (5)共同承担认知任务机制
    两个学习者协作时,他们通常分担了隐含在任务中的认知活动。小组协作同样必须
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成员。在划分任务时,不能将任务分割成可由不同的参与者独
立完成的子任务,这种任务分割不符合我们对协作学习的要求,我们所说的协作是指两
个或多个主体同时交互作用联合建立起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协作分工是相对的,应经
常进行角色转换。例如某学习者开始执行的是低层次的操作,而在后面他就有可能去指
导监督他同伴的工作。这种自然的分工过程遵循经济性的原理:系统性的小组,试图避
免过多的负担,劳动的分工可使每个参与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分配给他的任务中去。
    (6)共享规则机制
    在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说明做某件事情的原因,这种说明可使某些仍
然内在隐含的策略知识变成外在的。通过这些讨论,协作双方共同调节对方的活动。经
常可以观察到在协作问题解决后,参与者个人的协调能力要进步很多。
    这些机制不是互相排斥的,也不是独立的。它们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而且
对应用于常规问题解决行为的启发式知识也是相当重要的。     4.有效协作学习的条件
    协作学习是有一定局限性,不是什么情况下都适于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
进行协作学习的条件可以归结为三类:小组的组成,任务的特性,通信媒体。
    (1)小组组成
    决定协作学习的效果的一个因素是小组组成。这个因素有几种定义:参加者的年龄
和层次,小组的大小,组员间的差异等。
    对于小组成员的数目,小的组似乎比那些大组来说更加有效,因为在大组中,有相
当一部分组员实际上没有多少机会参与交互。很多协作的机制,例如,共享规则,社会
背景,分担认识任务等,只能发生在少数参与者之间。远距离学习协作活动应该遵循“
紧密”的原则,也就是限定数目的成员相互协作,保证成员之间协作的充分性,或者是
“可监测”的原则,也就是教师可以照顾到所有的学习者以使他们都可以参加到交互作
用中来。
    对于参与者,应该有不同的层次水平,以保证协作的层次性要求以及角色定义的要
求。协作学习的关键是协作小组异质性,也就是指小组成员中的客体或者主体(主体是
如何觉察彼此的)各不相同,这些不同可以体现在一些通用特征方面(如年龄,智力,
发展,在学校的表现……),或者是任务的细节。理想的异质群体是那些存在一些不同
观点,这些不同可激发交互活动,而且这些观点只局限在共同兴趣和智力范围内。
    (2)任务特性
    协作的效果随任务的不同而不同。一些任务会阻止上述机制功能的执行,而其他一
些任务则是适当的。例如,一些任务本身就具有分离后使组员各自工作、完全独立于其
他组员的特性,交互作用只发生在集成部分成果时,而不是在每个组员自己的推理过程
中。没有交互活动,任何上述所说的机制都不能很好的工作。一些任务十分直截了当,
以至于不会存在有不同意见或者有误解的机会;一些任务不存在计划性以至于不必产生
共同的规则;一些任务不能分割,因为它们依赖的是过程(如理解),这些过程对于内
省或技术来说不是开放的,因此没有时间来进行交互活动。
    任务特性也包括执行任务所在的环境。这一点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任务来说尤其重
要。软件特性可以调整学习者间的交互行为。例如,如果一个计算机为基础的任务向学
习者提供了他们行为的即时反馈功能,这就可能阻止他们去讨论他们随后的行动。
    (3)通信媒体
    不管任务和小组是怎样选定的,如果用于通信用的媒体不适当的话,协作学习也不
会取得好的效果。目前有很多使用广泛的网络工具,大多是使用文本方式通信的,或者
是同步的,或者是异步的,同时也可以附加图片和图像。声音和视频的交互或者声音和
视频邮件也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网络超负荷运载以及当前硬件条件往往阻碍了这些技术
在远距离教育中的使用。

--
魔岩设计工作室-Rock Studio*[0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bbs.stu.edu.cn]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