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oral (微笑面对,学会感激), 信区: Healthylife
标  题: 高露洁致癌风波真相调查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4月22日11:49:18 星期五), 站内信件

高露洁致癌风波真相调查

2005-4-21 作者:竞报

个别媒体在发出“高露洁牙膏可能致癌”这一则新闻时,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
样“重要”的一则新闻,世界主要媒体都没有报?

    国外主流媒体为何不报道,揭发者对此发表观点

  这几天,高露洁中国公司的公关部一定忙翻了天:高露洁牙膏被国内一些媒体
报道为“有致癌嫌疑”。

  真相又是怎样的呢?在经历了一轮跟风炒作之后,“较真儿”的记者已开始寻
找新闻的原委。

  源头: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小报

  这两天新华社记者颜亮对此事的来龙去脉作了的调查:我看过国内很多媒体关
于此消息的报道,消息来源均是来自4月15日的英国(evening standard,有些媒体
译作《标准晚报》,而正规翻译应是《旗帜晚报》,《竞报》编者注)《旗帜晚报
》。当天,该报刊登了该报记者Mark Prigg采写的新闻《牙膏的癌症警告》,导语
是“十几种超市出售的牙膏今天成为癌症警告的焦点,受到有关影响的还有一些抗
菌清洁产品,包括洗碗液、洗手液等”。报道中提到,取得这一发现的是美国弗吉
尼亚理工学院的“教授”Peter Vikesland。

  如果没有高露洁事件,相信大多数媒体编辑记者都不知道《旗帜晚报》为何物
。这家报纸在英国实在只能算个三流小报。当我向在英国的同行求证这一新闻的科
学性时,同行听说这一新闻来自《旗帜晚报》,甚至没有兴趣去深究。

  高露洁是世界上销量很大的一种牙膏,北京个别媒体在发出“高露洁牙膏可能
致癌”这样一则新闻时,实在应该考证一下它的消息来源。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
这样“重要”的一则新闻,世界主要媒体都没有报道?为什么英国的主流媒体BBC
、路透社等都没有提及?退一万步来说,如果这些主流媒体都漏报这一新闻的话,
为什么此后几天都没有补报?

  文/颜亮

  篡改:科学家的观点被夸大

  《竞报》记者也找了最初刊出这种新闻的原始出处。是在4月13日美国科学协
会(AAAS)下属的一个网站上。

  发现Peter Vikesland“教授”所在的大学确实在4月13日向新闻界提供了题目
为《太爱干净可能对你的健康和环境有害》的新闻素材,介绍了Peter Vikesland
的研究成果。文章中没有提到“高露洁”,与英国《旗帜晚报》的报道基调也相差
很大。原文的主题是:“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助教Peter Vikesland发现,很多抗
菌香皂中包含的抗菌化学成分三氯生,会和自来水中的氯发生反应,产生挥发性物
质三氯甲烷,而三氯甲烷被美国环保署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Peter Vikesland在实验中模仿了家庭中洗盘子的环境,发现当包含三氯生的
杀菌洗碗液混合在含有氯的自来水中时产生的三氯甲烷,可能会通过人的呼吸或皮
肤被人体吸收。但是这个量到底有多大,是不是超出了允许的范围,并没有定论。


  遗憾:专家的声明被忽视

  对于这个重新新闻,对于正身处英国的人民网驻英国记者施晓慧的颇感惊讶。


  “牙膏、肥皂等产品中所含的三氯生与自来水中的氯能生成致癌物质三氯甲烷
,英国玛莎超市将高路洁等产品下架”。这条消息没有在英国引起什么反应,却在
中国不胫而走,甚至热炒。记者不断接到国内约稿电话。

  19日,这一发现的科学家美国弗吉尼亚工学院的研究者彼得·威克斯兰在弗吉
尼亚《The Roanoke Time》报纸的网站上说,许多媒体断章取义了他关于潜在健康
风险的发现。他没有说,也没想给谁一个结论,说抗菌化学物质是潜在的危险和值
得引起健康关注。他说,周五伦敦《旗帜晚报》说的英国玛莎超市把有些牙膏下架
,显然是对他最近研究的过度反应。他认为,人们跳过了他的结论,现在没有担心
的必要。

  但这位严严肃科学家的最态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内媒体没有采用他的
话。

--


Everything Will Be Okay In The End , If It's Not Okay,Then It's Not The End.


          「 无知者无畏 」          ※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40.12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