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Nightmare (夜猫), 信区: Film
标  题: 十大战争片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Jun  5 17:17:02 2001), 转信

周黎明专栏:十大战争片

2001年05月31日20:26:13 网易报道 周黎明

本文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黎明专栏
好莱坞十大经典战争片
(作者注:从本篇开始,本专栏将不定期推出好莱坞经典影片“十佳”排名和简介
,就某个题材、某种风格回顾美国电影的优秀作品。笔者时常听到影迷们讨论大家
最喜欢的警匪片、悬念片、黑色幽默片等等,在此我愿意分享自己的心得。不过,
任何主观性排名表都只是一家之言,不可能符合每个人的审美趣味,更不是盖棺定
论。再者,一个人也不可能看遍几万部好莱坞作品,因此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希望
借此机会,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回响。)

------------------------------------------------------------------------
--------
  趁好莱坞推出超级大片《珍珠港》之际,我们回顾一下好莱坞对于战争题材的
处理。此处说的“战争片”,是采用狭义的范围,即正面描写20世纪正规战争的作
品,因此刻画古人的《斯巴达克斯》或反映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影片没有包含在内


  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媒介,非常适合表现战争题材。好莱坞从一开始便把镜头对
准硝烟弥漫的战场,如第一部荣获奥斯卡大奖的故事片便是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空
战的《铁翼雄风》(Wings);描写二战的影片在我国上映的最多(可能是因为我国跟
英美苏联一样参与了反法西斯之战的缘故吧),但不幸的是,其中的经典作品从未
在我国正式公映。好在如今电影艺术早已不受胶片的束缚,靠录像带、VCD和DVD照
样可以领略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亢奋和惨烈。

  必须指出,本文对于战争片的排名和推荐,主要根据它们的艺术成就,而非衡
量它们的史料价值。描写一场确有其事的战争,创作者的立场很重要,美国人看二
战跟德国人肯定不同。在二战期间,好莱坞拍摄的该题材影片有着浓重的宣传倾向
,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往往“报喜不报忧”,这些作品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社会作
用,但作为艺术则缺乏生命力。
  二战结束后的十年里,好莱坞仍然保持了这种英雄主义基调,直到50年代中期
,战争片才开始改变“我方即好人、敌方即坏人”的幼稚概念,同盟军军官的人格
缺陷得以展示,而德军、日军人物也渐渐不再遭脸谱式抹黑。好莱坞对于越战的描
写基本上都是站在怀疑、批判的角度,反映了该场战争在美国得不到普遍支持的大
众心理。由于越战的影响,70年代推出的二战片也转向讥笑和嘲讽(在60年代,二
战片被拍成一般动作片)。近年来,好莱坞对二战的态度又发生了改变,在肯定正
义战争的同时,对战争细节的真实描写及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使得二战片飞越到
一个全新的台阶。(zhouliming@hotmail.com)

一、《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1979)
  该片表面上在讲越战,但在所有著名的战争片中,它可能是“升华”程度最高
的一部。它可以套用于任何战争,甚至广而言之说它表现任何人生经历都不为过。
影片虽然不乏对战争的正面描写,但它的精髓是刻画人性中的黑暗,难怪它不是以
越战记录为蓝本,而是改编自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经典名著《黑暗之心》。

  影片讲述一个疯狂的美国军官在柬埔寨丛林中建筑恐怖王国的故事,马龙·白
兰度扮演的这名军官镜头不多,台词和处理均很“虚幻”,仿佛是一种力量,而不
是某个人;若再“虚幻”下去,那就要变成《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家长了。

  本片是电影大师科波拉的战争史诗片,是他对于战争暴力造成人性异化的一种
反思。影片巧妙地将现实主义的题材和象征意义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战士沿河寻找
白兰度的旅程为线索,展开了一种近乎荒诞的“实况记录”。影片具有一种“大歌
剧”般的风格,夸张而华美,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在飞机上播放瓦格纳《女
武神》主题音乐的轰炸场面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本片的经典场景之一。

  2001年夏,科波拉推出该片的新版本,比原来的版本多了将近一个钟头。

二、《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该片中有一个重复出现的细节颇耐人寻味:士兵们把牺牲了的战友留下的家信
重新抄写一遍,而不让他的家人看到血迹斑斑的原件。此举的动机无可指责,但细
细想一下,您不觉得原件更珍贵吗?传统的二战片好比是这重新誊写的家书,已经
抹去了血迹和弹孔;而本片给我们看的是原件,因此我们震惊、颤抖,因为我们早
已习惯了通过滤镜观察战争。

  当代头号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在此不仅建立了又一座艺术丰碑,而且奇迹般地将
一向无法协调的思想倾向和戏剧元素加以融合。他并没有贬低二战的正义性,但他
提出了个人生命价值的命题,并在影片中直接讨论;他打破常规在片头大段描写诺
曼底登陆,但人物的塑造并没有因此被削弱;他的战争戏跟非战争戏泾渭分明,但
影片的整体感非常好。他那超凡的叙事能力为观众提供了见“树”又见“林”的战
争场面。

  这是一部肯定二战、又宣扬反战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现极端暴力、但从骨
子里赞美人性与和平的作品。

三、《野战排》Platoon (1986)
   大导演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的第一部,获四项奥斯卡大奖。

  本片以导演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越战的主要一面,即美军
在前线的所作所为。影片的主要戏剧矛盾源于一名讲人道的军官和一名非理性的军
官的冲突,但没有图解反战思想的痕迹。

  在人物和事件、思想和艺术的综合方面,本片没有偏颇,是一部百分之百的优
秀战争片。

四、《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的英国片有着英国式的严谨结构和绅士般的节奏。
影片反映二战期间一群英国士兵在日本战俘营的故事,虽然没有什么正面的刀枪交
锋,但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颇独具匠心。

  影片前半部份:英军战俘不畏日本军官的折磨,支持原则,维护尊严;但影片
到后半部份,角色似乎发生了转换:日本军官从恶魔的外表展现人性的一面,而英
国军官在面对必须炸毁自己兴建的桥梁时表现出来的僵硬思维,同样令人惊讶。

  本片可视为是三个军人的故事,每个人身上既有着民族性,同时也有独特的个
性。日本军官齐滕大佐外冷内热,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抿灭他的人性;亚力克·金
纳斯扮演的英国军官浑身上下都充满尊严,但似乎有点走火入魔;威廉·霍尔登扮
演的美国军官有点流里流气,但他应变能力强,关键时刻也能明辨是非。

  大卫·里恩的作品都讲究气势,以现代观念看许多场景都偏拖遢,但跟整体的
表现手法很一致。

五、《巴顿将军》Patton (1970)
  一部关于二战将军的史诗式传记片。它把巴顿将军塑造成一个既高大雄伟、又
具体实在的艺术形象,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点”;不仅功勋垂世,而且“劣
迹”昭彰。

  影片描写战争史实,但镜头几乎一直对准主角,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
感受德军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开场戏──在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的
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这是高难度的反传统处理,也是影片
最著名的一段。

  影片的战争场面宏伟壮观: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砾,怪石嶙峋;银装素裹的草
原,硝烟弥漫,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
的画面。

六、《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这部当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具有浓厚反战思想的作品,描述一战期间
参军的一群德国少年兵的经历。
  导演手法细腻、流畅,开创了使用升降机拍摄大场面,把对白、音响和配乐混
合录制的手法。影片结尾处主角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七、《猎鹿人》Deer Hunter (1978)
  本片从三名炼钢工人加入越战,反映出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影片明显地分
为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三个部份,每个部份互为补充,让人们看到战争造成的
肉体伤残固然触目惨痛,精神伤害却更为惊心。

  影片的主要细节是一个名为“俄国轮盘”的游戏:越南军人在左轮手枪中只装
一颗子弹,然后要美军战俘往自己头上射击。但这种残酷的游戏却像毒品一样,吸
引了其中一名美军,以至于他回到后方仍不愿返回家乡,却自愿留在越南从事这种
生命赌博。

  该片节奏缓慢,叙事松散且富有跳跃性,既显得有大气,又显得导演缺乏基本
功。本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大奖。

八、《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写盟军登陆诺曼底的经典之作,云集了众多当时的
超级男明星,阵容之强,在战争片中极为罕见。但明星们在此没有什么出风头的机
会,因为整部影片以叙事为主,从各个方面(包括美军、德军、法国抵抗力量等)全
面反映当时的战局,人物塑造处于从属地位。

  本片被认为是以传统手法正面表现二战的盖棺之作。

九、《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本片荣获八项奥斯卡大奖,是20世纪拍摄的表现珍珠港事件最出色的影片。

  其实影片主要篇幅用在描写珍珠港前夕夏威夷美军的生活,对军界内部黑暗面
的揭露非常犀利,如偷情、虐待小兵等均有详尽披露。

  日军飞机偷袭珍珠港乃本片的压轴戏,同时也为人物矛盾提供了一个大框架与
大和解,尤其是小兵在操场上吹号哀悼战友的一场戏颇有点睛之妙。

十、《虎!虎!虎!》Tora! Tora! Tora! (1970)
   如果您想通过观看战争片,了解某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战略战术,本片是最
佳选择。这部由美国和日本联合制作的影片,细致地呈现了双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
每一步,包括外交、军事和情报的发展。影片在观点上不偏不倚,极其客观;在细
节上不厌其烦,忠实史实。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则未下功夫


  “虎!虎!虎!”是日本空军在轰炸珍珠港时喊出的口号。该片的轰炸场面很
壮观,当然不如新片《珍珠港》充满电脑特技的45分钟轰炸戏,毕竟现代科技在表
现宏大及难以再现的场面时有着独特的优势。您若对《珍珠港》片尾美军轰炸东京
的史实感兴趣,有一部1944年出品的影片《东京上空30秒》详细叙述了这段故事。


特别推荐:《黄金时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6)
   该片不属于笔者自己定义的狭义战争片,因为它描写的是二战刚结束后三名
美军士兵返回家乡的故事。我们借此机会推荐本片,一则因为它感人泪下,另外,
这个题材不多见,要处理得当更是不容易。

  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三名士兵从九死一生的战场,怀着无比的兴奋和憧憬,回
到故土。但他们面临的新挑战,在心理上绝对不亚于战火的洗礼。一般的公众印象
都停留在英雄凯旋而归的阶段,但他们回到家以后又必需怎样适应平凡的家庭生活
,他们在普通工作岗位上又会有什么新的挫折?本片把触角伸向大家视而不见的地
方,从炮火散去后的平淡中挖掘出战争的创伤和永恒的亲情。

  本片在二战结束的次年推出,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其中扮演断臂军人的演员
是真的残疾军人,他除了获得最佳男配角,还因“把希望和勇气带给退伍军人”得
到特别奖。


--
            我以前听人说过如果刀快的话,
            血从伤口喷出来的时候像风声一样,
            很好听,
            想不到第一次听到的是我自己流出来的血。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6.3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