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Nightmare (我病了...怎么办呀?!!!!!5555555555), 信区: Film
标  题: 恐怖分子__都会的梦魇和潜伏的危机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Jun 19 10:14:44 2001), 转信



文化分析的视点:
  在台湾新电影导演群中,杨德昌一直扮演着中产及新兴文化的分析家角色。

  无论是探讨社会变迁与女性处境的《海滩的一天》,或尖锐剖视台北东西区文
化转型的《青梅竹马》,杨德昌一再显示对社会观察的高度敏感和透视力。
  更难得的是,伴随着这些主题探索,他的作品一次次努力地开发出极具内省力
,且日臻完满的电影形式。也正由于这两者的结合,在台湾新电影的行列中,杨德
昌成就了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
  《恐怖分子》可算作杨德昌对转型都市文化的第三次探讨,除了依然锋利无比
的社会触觉外,更完成他过往未成就的高度精确性,和叙事形式的大胆开放。

都市才是恐怖分子
  《恐》片的故事颇为复杂,它是由三组角色的主线共同平行发展;更重要的是
,整部电影透过这三组人物关系,若有若无地交织出相当复杂的都会处境。
  如果把《恐》片多线的讲故事方式,从都会处境主题抽离出来,便会使这个叙
事手段丧失最重大的涵意。因为《恐》片真正的主题,就是共同居住的都会空间,
表面上看来安稳宁静,但实质上正如电影中不时出现的大台北瓦斯球一样,潜伏着
随时爆发的危机。
  《恐》片最惹人谈论的是它的片名,正如香港著名影评人、编导金炳兴先生所
指:所谓“恐怖分子”可泛指片中所出现的大部分人物,除了最后持枪的李立群外
,还包括随便打电话干扰他人的王安,也可能是她那位混混朋友,又或者是把女儿
囚禁在房内的母亲,也可能是随处猎影的富家少爷,或是他那位自杀未遂的女友;
但又可能是把自己封闭在文艺创作并有外遇的缪骞人,也可能是旧情复燃的金士杰
,也可能是李立群那位穿花衬衫、有些好赌的警察朋友顾宝明,也可能是躲在办公
室内不肯面对部属的医院主任,甚至也可能是那位被栽赃的愤而辞职的小金。
  这些人物都可能是“恐怖分子”,因为他们都可能构成对他人的伤害,破坏整
体安全规范。透过这些角色,事实上我们看到另一个更大的“恐怖分子” ―― 隐
藏着所有这些潜伏危机的大都会 ─ 台北市(或世界上其它被物质化的城市)。

  了解这个题旨后,便不难掌握《恐》片企图探索的问题──表面上一片详和安
宁,实际上潜藏了各种人际伤害的现代生活空间。

现代知性风格
  杨德昌之所以是目前新导演中最“锐利”的都会文化省思者,并不只在其视界
远大,更在于作品中呈现绵密精细的观察和电影形式的高度内省能力。这些特点,
使他的作品流露出国片少见的知性风格和现代主义倾向。
  在《恐》片中,高度知性化的形式,较之杨德昌过往所有作品都更为鲜明坚实
。三线关系的大胆叙事尝试,和可容纳多种解释的开放式结尾,都为这部电影提供
了实验性的叙事架构。但更重要的是,透过这种叙事架构,表露了相当复杂的内在
意义。
  事实上,不论是此片的多线叙述方式,抑或暧昧的结局,都表达出真正的主角
不是片中的某一个人,而是那些人互相交织的都会生活关系。
  这层关系,正如电影结尾时缪骞人、顾宝明惊醒一样,是个都会生活的梦魇,
充满沮丧、挫败、自毁和暴力倾向,有时会教人像缪骞人一样,梦醒之后急欲呕吐

  《恐》片结尾依靠机敏的开放性,把问题交给观众思索。同时暗示所以电影的
结局其实都是假结局,因为电影提出的问题在片中虽然解决了,而实际生活中的问
题依然存在。

--
            我以前听人说过如果刀快的话,
            血从伤口喷出来的时候像风声一样,
            很好听,
            想不到第一次听到的是我自己流出来的血。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6.3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