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oolR (师兄师姐好走), 信区: Film
标  题: 张元,文化凯旋?——由第六代导演想到的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Jun 26 12:10:53 2001), 转信


    去年岁末,国内公认的权威新闻机构新华社发表了这么一则通讯,说曾经在威
尼斯电影节上获奖的电影“过年回家”,在北京各影院公映。文章里提到了导演张
元,更提到了这样一个熟悉的名词“中国第六代导演”;但恰恰是这么一篇出自权
威新闻机构的通讯,却并未透露这样一个事实,张元的电影在中国被禁了7年。

    之后,我通过有关的媒体了解到,香港正在举行张元的影展和有关的研讨会。
当然,这并不令我感到意外,在此之前,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就举办过有关张元电
影文化的研讨会;另外,在我看来,象香港这样的自由港,也理应接受不同的观点
和文化形式。

    第一次接触张元的电影,是从一个朋友那儿借来的“东宫西宫”,改编王小波
的作品,探讨的是中国同性恋的问题。之前我只在“南方周末”上见到过有关王小
波的文章,那还是在他去世时。说他是中国文坛的一面旗帜,一面自由撰稿人的旗
帜。可以说,我是借张元了解了王小波,当然也是借这部电影了解了中国第六代电
影人的风格。

    片子很精致,也很唯美。初看时,觉得张元只不过是个学院派的人物,没能引
起我多大的兴趣;真正打动我的应该算是他的“母亲”和我们所了解的“过年回家
”,尤其是后者。国内探讨中国家庭现状的电影有不少,但多数我不喜欢,太直接
,太表面化,就象是一张名信片。而“过年回家”很真实可信,当然这不仅仅是因
为电影的选材。

    张元给人的感觉是在探讨,而不是在发现。之后,通过各种渠道搞来不少第六
代导演的片子,记忆中就有管虎的“头发乱了”,贾樟柯的“小武”,以及外面上
映的“爱情麻辣烫”(张扬)和“长大成人”(路学长)等。同样的,它们给我的
感觉非常直接,非常真实。尤其是“小武”,尽管通片的陕北方言,但在我眼中,
它如实地反映了面对变革时代的浮躁心理,正因为如此,电影在呈现社会清晰的缩
影的同时,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当然,公映的影片中也不乏好作品,我个人很喜欢
王瑞的“离婚了,就别来找我”和张扬的“爱情麻辣烫”。

    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很多,但多数处于地下或者边缘状态,当然其中有不少片子
在沪上也有公映(比如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胡雪扬的“留守女士”等等)
,但毕竟他们的风格很少被这个社会所接受。为了生存,许多人开始改变艺术个性
,当管虎的“古城童话”露

面时,有港台媒体就大呼,过去指导“头发乱了”的管虎不见了;但在我看来,要
从边缘走向中心,其艺术个性总会有所丧失吧!?

    我喜欢第六代的作品(当然并不完全如此),因为我喜欢电影中时不时透出的
那种风格,那种直视“真我”的风格。感觉这些导演就好象是个“暴露狂”,无意
识间暴露了作为观众的我。

    “由于出生在文革中期,成长于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文化开放商
潮骤起,将他们陷于一无所有,一片茫然的境地。”(“电影双周刊”544 )和第
五代导演的忧患和人文主义相比,他们更多的是审视自我,发现自己,回到古希腊
哲人在雅典神庙上刻下的那个人本性的问题:“懂得你自己。”

    张元电影的解禁只是一个开端,但决非一个信号;更不是象有些媒体炒做的那
样是“新生代文化的凯旋”。恐怕要接受他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土壤。至少现在
,我们,正在关注第六代导演的人,还得孤独下去。

    我不想借本文为“第六代导演”做宣传(还没有完全接受“第五代导演”的上
海人,恐怕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质疑);但我想为一种文化宣传,尽管一个人的声
嘶力竭,在整个社会看来,也只能算是又一种牢骚罢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采访到了台湾“表演工作坊”的张淑君,她正在为赖声川的
“暗恋桃花源”做推广。冲着赖声川的名气,冲着对“表演工作坊”的兴趣,我和
张女士聊了很多。当我问及她对上海影迷的印象时,出乎意料的是,她持了否定的
观点。

    “我觉得他们有太大的不同。他们理解作品,理解艺术的表现方式,不是1就
是2也就是说不会想到在1和2之间,或者除了1和2还有别的……”

    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观点。其实,我明白,在西方国家,甚至在台湾,艺术表
现形式的多样性,非常突出,也很正常。因为我们这儿很少(或者说本应该很多,
事实却是很少),所以我没有底气回应这样的观点。

    上海人不是一直标榜自己“海派文化”吗,这个“海派”又在哪里呢?是把传
统的重新包装一下,就好似把红楼梦请进了大戏院那样吗?还是甘愿做一个评头论
足的,看着别人的东西在舞台上走走,自己时不时唠叨几句就完了呢?或者,干脆
来个“土瓶装洋酒”呢?而

我更希望这是一种高产出的文化。

    记得有广州某杂志将上海说成是“中国最奢侈的都市”;上海人却认为自己是
接受“现代”最前线的人。而我更愿意看到“个性”的上海人。

    没有人会把牛仔裤剪个洞当作个性;没有人会把穿露脐装的女孩子当作个性;
更没有人会把“痞子”当作个性,因为那些最多也只是表面的。

    看着满街的“时尚”,读着满街的“痞子蔡”,听着满街的“我是风儿你是沙
”,我明白了为什么“上海最奢侈”,因为这儿只是一个消费的地方;我明白了为
什么有人会说“文化不能看上海”,因为这儿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对于上海,我
,这个过客也只能说一句:你是“疯儿”,我是“傻”。

    或许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喜欢张元他们的电影。不仅仅是“个性”
,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审视”自己的态度。因为有了这种“审视”,第六代的作
品才没有形成一种潮流,而且也不可能形成一种潮流;他们只有“不同”。

    上海,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会有“不同”。

--
n年以后,我们这班人
白发斑斑......

是否还记得
曾经共在一起——这个BBS上
闪烁着的 ID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0.15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