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oolR (师兄师姐好走), 信区: Film
标  题: 林奕华弹花样年华之二:明星,权力和GLAMOUR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Jun 26 13:53:56 2001), 转信


哗!
  那是日剧在香港红得不能再红的两年前,大家只知道往售卖盗版光碟的商场追
星,娱乐版却告诉我们王家卫的新片将把最受欢迎的日剧男主角一网打尽!对于他
的商业头脑,大家当然没话说,更佩服的,其实是他的"有办法"--虽然两年后在《
花样年华》里,全部演员加起来,几乎只有张曼玉、梁朝伟。
  我们不去计较上一张巨额期票为何没有兑现,是因为《2046》转移了我们的视
线--将王菲和木村拓哉撮合在未来世界科幻空间(尽管听起来确是有点广告片的味
道),又一次使大家叫出了"哗!",即是:只要王家卫想得出来就好了,至于做不
做得到,几时做到,谁在意呢?说不定下星期又会传出麦当娜要来客串,BJORK才
是第一女主角,
  何况,《2046》为观众营造的"虚拟快感",已经在《花》中兑现了--张曼玉夜
访梁朝伟,当酒店房门关上而房号"2046"出现在银幕上的一刻,我感受到周围的莫
名兴奋"哎呀!"、"啊!"、"呀呀!!"
  犹如手持奖券的人,发现自己原来中了头奖。王家卫的"作品",从不吝啬地让
你知道,他的魅力来自他的(无边)权力,包括让一些"明星"在电影中只以背部演
出全片,又或是光是出现在制作特辑与剪接房地板。你可以说,这是王的"手法",
换个角度看,亦证明了"权力"确是十分glamourous的。
  看王的戏,有时未尝不是"权力崇拜"。

星与月
  大家都说,"香港是目前东南亚唯一有条件生产明星的地方"。骤眼看,它确是
有点"东方荷里活"的轮廓,事实却是,香港总拍不出有大都会味道的电影--管他演
员阵容有多少粒巨星,我们的港产片,总是灯光平板,画质差,又把演员拍得说靓
不靓,说丑又未至于,总而言之,一点都不glamourous。
  但毫无疑问,glamour是商业片的灵魂--君不见连独立自资拍摄的《蓝色八月
》都在形象与美术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何况摆明车马要赢取街客的主流电影?问
题是,glamour并不是一个人,它不可能随传随到--就算是张曼玉、梁朝伟,他/她
本人纵或举手投足都是光芒,却不代表有这两名字参演的电影,就一定灿烂得叫观
众睁不开眼。
  可见要拍出一部glamourous的电影,演员要是"明星",导演更要是星中之星。
但是怎样的导演才能使人认同他有此等魅力呢?毕竟是幕后的位置,大部分时间都
不在人前曝光呀。除非这个人曾有幕前经验,例如演而优则导,像最近挟《纽约深
秋》来港的陈冲。
  王家卫不属这一类,或许可以说,他的glamour更无远弗届--我很清楚第一次
读到娱乐版上公布《花样年华》开拍,卡士名单叫"六星伴月",除张曼玉,还有梁
朝伟、张震、木村拓哉、竹野内丰、反町隆史、奇洛李维斯。即时反应是很大的一
声"哗!"--因为真正被"拱照"的不是张小姐而是王家卫。

此王彼王
  看了《花样年华》,再次肯定了我对王家卫的看法:他是一个(很懂得)用电
影来赚钱的人。有趣的是,一直被认为是王家卫死对头的王晶,却曾说过:"拍电
影是商业行为,不是(玩)艺术。"这番话在表面上是 "抬举"了王的艺术家身份,
其实是说他"唔识做生意"--"王家卫"之所以成为港人少数佩服崇拜的艺术品牌,除
了屡获国际殊荣,王晶的帮忙可能更大。
  但,王家卫的"作品",真是像王晶所说的"没有生意眼"吗?我认为不是,绝对
不是,从《阿飞正传》开始就不是,而到了《花样年华》,开画以来好评如潮的这
一个,更加证实了他懂得把某些观众的偏好和情绪掌握与把玩于股掌之中。简单说
句,王家卫知道大家想看"王家卫"拍什么,甚至,他已教晓了大家对"王家卫"期望
什么--能有知己知彼的本事,又怎会不在影展、票房、评价上百战百胜?
  王晶若是读到这篇文章的这里,可能要抗议了:"《花样年华》能卖多少?!
"。对,它是不能与任何一部汤告鲁斯挂头牌的电影比较,但我们应明白:一部电
影的票房收益再多,也比不上一可以创造无限财富的人名(气)。
  这个市场规律,从没有被王家卫所背弃--卡士是他所有电影的武器,纵然你也
可以说:"没有王,这些大明星的身价也不会升级。"而这正正就是王家卫的计算与
胜算所在--哪里有对glamour的渴求和欲望,哪里就容得下五花八门的
manipulation。

秉承传统
  我们在电影中学到有关权力的东西,很多都来自荷里活。其中最受落,因而最
被发扬光大的一项,便是glamour。Glamour是"光芒"。有人一望此字,马上看见"
夜空中没有一颗星,除了数条曼舞的光柱",原来繁星都下凡参加派对去了。换上
踢死兔和碎钻跳舞裙子,它们随查尔斯顿的拍子摆动--二十年代式的纸醉金迷,一
直是glamour的烙印。
  "明星"的概念,大抵亦在同期产生。我写"产生"而不写"诞生",是下意识地否
定了通俗的形容--A star is born。"明星",既不可能是天生的,就不可能天然,
电影《星海浮沉录》以"如何打造明星"的主题(和内容)印证了这一点:当年荷里
活的每个"新人",必须被专人重新设计和改良,才可以成为"新星"。亦唯有通过群
策群力,一个原本默默无闻之辈,才能在比他/她真人大上好多好多倍的银幕上站
起来,及罩得住--替人镀金,也替自己掘金,电影由此与glamourization紧密挂钩

  王家卫的"作品",每部均秉承荷里活的这个传统,甚至可以说,是靠这个传统
来支起他的全部电影--众所周知,他可以没有剧本,但是不能没有"明星"(我不说
"演员"),而且他们必须有能力在他的镜头下证明自己是"明星":像张曼玉、梁朝
伟、王菲。所以纵然黎明和李嘉欣对大众来说也很"明星",却只能在王的成绩表上
"勉强合格",如《堕落天使》。

--

           ○。 ╭---------╮                  有时候...  作情人那麽沉重
          /|  '.(既然是这样,)                             当朋友反而轻松
          \|     (分手吧...)
           /     ╰-------╯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0.15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