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uoboy (iamsb), 信区: Film
标  题: 世界没有改变!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Oct 22 11:50:47 2001), 转信

一、体制与导演的对话


  1999年4月,张艺谋做客新浪,与网友聊天。中间被人问起对张元的看法,张
艺谋说:张元的一些电影我看得不多,他拍的都是一些地下电影,我觉得你中国观
众看不到怎么办呢?所以我怀疑拍这种电影动机是为什么,全中国的导演都在这样
制度下拍电影,电影没有例外。那么大家怎么活呢,还是应该尊重现实,在困难面
前要保持个性,我也觉得这些地下电影不是一个办法,最近听说他已经解禁了,很
好。

  2000年初,张元首部获得公映资格的故事片《过年回家》浮出水面,中国媒体
也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就象谈论张艺谋一样的谈论张元。而同样是在新浪的嘉宾
聊天室,张元的一个朋友用网名问他:张导,从地下到新浪有什么感觉?张元说:
“我的感觉是如果要是还在地下,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在新浪和大家对话。那天我的
电影首映的时候,有一个记者跳出来问我,说我觉得你现在不是在浮出海面,而是
在沉入海底。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人去说三道四,在底下呆着也不舒服,到上面
呆着也不舒服,什么东西都随着自己高兴,不管怎么样都要做事。”

  无论年轻的张元是通过怎样的妥协取得了体制的承认,也无论中年的张艺谋在
今天是否已经取得了圈里圈外的权威地位从而有了一种“龙头老大”的心境,这两
位导演有着不可忽视的共同之处:重视观众,重视中国的观众。对于一个关注中国
人的生活的导演来说,没有什么可以比让中国人看到自己的电影更长出一口气的事
情。


二、电影节与观众


  9月,中国大大小小的媒体,再次集体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地方:威尼斯电影节
。而《南方都市报》更以连载的形式报道威尼斯电影节的一举一动。尤其让媒体兴
奋的是,来自中国的几位电影人:张扬、陈果、朱文等分别有作品入选电影节。一
时间,中国媒体敲锣打鼓,为中国电影人摇旗呐喊,一篇题为《中国电影人在威尼
斯的绝代风华》的文章,以饱蘸深情的文字,娓娓动听的风格回忆了中国电影人在
历年威尼斯电影节上得到的殊荣。

  文中说:“不管获奖与否,“威尼斯情结”播下的种子开花、结果,受益最大
的也许还不是导演、演员本人,而是观众,因为他们在更大的国际视野内,清楚地
看到了华裔电影人的能力以及华语电影强大的生命力和希望。”“华裔电影人的绝
代风华,无论是在商业气息较浓的奥斯卡、艺术氛围笼罩的戛纳、柏林,还是人文
情怀颇重的威尼斯,世人都已见识过,无不为之倾倒。”。

  而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华裔电影人并没有如媒体所望的获得认同,除了朱文的
《海鲜》获得一个单元奖项之外。有地方报纸用“刹羽而归”来形容中国电影人在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失落。

  “刹羽而归”,听起来很象打仗。

  我们的媒体何时才能把目光从电影的个人创作所带来的荣誉上转到一年进不了
一次电影院的观众身上?而我们的观众又何时才可以不用在看完报纸杂志之后小声
的问:这部电影……哪里能看的到?一家报纸的影评人曾在电影院看完《我的兄弟
姐妹》之后觉得奇怪:电影院里的人都在哭——这么滥情的电影居然会让人声泪俱
下?——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影评都是哪些人在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坐在电影院里哭的,才是真正的观众,他们是电影将要面
对的人群,然而可惜的是,一些人正在轰轰烈烈的宣传吹捧的电影,都是他们无法
看到的电影或者压根看不明白的电影。大众追随着媒体,可媒体却始终把论调抬的
太高,将大众远远的抛弃在话语圈之外,然后还充满希望的告诉大众:他们在国外
拿奖,受益最大的是观众。

  可受益最大的,目前看来,是导演本人。


三、商业与不商业


  有这样一条浅显的道理必须让大家都知道:

  无论是什么电影,任何一个时候,赢利都是一件好事情。

  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拍的比他以往的电影都要好看,尽管它没有在国内上
映,但是这部电影绝对是一部在拍摄前就已经考虑到商业发行的电影,无论从叙事
的格调,还是演员的选择,与同时期其他“独立导演”的电影有着明显分野,不那
么彰显导演个人的风格。

  法国航空公司的航班上都可以看的到这部电影。

  难以想象,如果何建军的《悬恋》或者章明的《巫山云雨》被放到一个航班上
供观众欣赏,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很简单,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纯粹的事情,鲜活的永远是事实,而不是欲盖弥彰
的话语。


四、个人表达与中国电影


  现在出现的另外一种状况是这样的:被长久压抑的非官方的话语圈出现了集中
的,大规模的喷发,“民间表达权”的呼喊声“一浪浪再接浪”(王菲歌词),“
沉默的大多数”终于认识到自己拥有“影象表达权”,“每个人都有权拍电影”的
呼声从专业导演的被压抑了的圈子里蔓延出来,成了专业和业余导演共同的口号。
   在北大新青年网站,一个为独立影展做宣传的页面上这么写着:也许你还没
有意识到,你在打开摄象机的同时,就拥有了影象表达权。

  我们有没有表达的自由?答案是有。在发现影象之前我们有没有表达过?有,
我们写过字,说过话,在学校写作文,在网上发mail,我们都在做表达。甚至于,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到网上匿名骂人,这都是表达。那么影象表达是不是表达?当然
是。那么它与其他形式的表达有没有本质的不同?   答案是没有。

  于是“影象表达权”这5个字就落到了“权”这个字头上,这个权字,无疑被
摆在了一个明处,一个公开争取话语权利的明处,但是这种权利,是什么权利?真
的是个人自由表达的权利,还是少数人向少数人叫板的权利?是不是一种权利,非
要经过传播,经过媒介的夸张与唤起,才可以称做权利?或者说,当这种权利被单
挑出来成为呼吁的时候,他属于大众,还是仅仅是那么一些人?

  在中国,矫枉过正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

  这件事情类似于一个路口的红灯一直在亮着,怎么也不放人过去,在这个路口
聚集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就有人高喊:闯过去吧。最前面的一些人闯了过去,并且
安全,然后就号召大家一起闯,于是大家都开始闯,在闯的最初大家都很兴奋,认
为自己做了一件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一旦有一天,红灯变成了绿灯,路上的秩
序就会恢复正常,行人也就渐渐散去,并会有人想起来:咳,其实无论是闯,还是
偷偷过去,或者等待绿灯,要么绕道而行,一样都是走路。

  说到这里,话题已经跑远,那么说回来,个人表达的浪潮与中国电影有什么关
系?这种关系目前还看不出来,惟有等待时间的检验。在他们当中,也有可能出现
优秀的电影导演,优秀的制作者,优秀的票房制造者。但是,观众需要什么?他们
连看都看不到,还怎么表达?至于欣赏和表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是多数人
做的事情。

  王小波写过一篇杂文叫做《沉默的大多数》,他说的大多数是否包括并不关心
话语权之争的大众?照我看并不包括,他所说的大多数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和清晰的
边界,指向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在边界里面是一群为了话语而欢欣
或者痛苦的人,将自己的表达置于高处而忽视人人都有最基本的表达权利的事实。


  也就是说,一个未曾改变过的事实,现在成了一句告白。


五、现状与过程


  虽然无疑,我们应该鼓励任何一种声音,鼓励任何一种颜色的自由渲染,但是
我们同时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的电影现实更奇怪,欧洲和美国的电影工业发达,即便是
印度每年出品的电影也在300部以上,而中国,去年一年通过审查的电影也不过4,
50部,能拿到电影院里放的大约只有那么20部,这里面被人记得住的有几部?赚钱
的有几部?盗版商都懒得去盗版,不用说观众进电影院去看。

  法国,这个电影大国,去年一年本国市场上75%是好莱坞,英国去年一年的自
产片只占市场的15%。中国怎么样?恐怕连这样的计算也很少有人去关注,电影局
管制严格,导演们纷纷外出参展,不在国内放,中国人要看中国人自己的电影是从
盗版上看到的,却不能在电影院里看,于是国内影业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怪圈里也成
了真空,本来就很少看电影的老百姓更不关心中国电影了,爱看电影的人都去看盗
版了,关注电影的人在组织小圈子专门看国外的艺术电影和国内看不到的中国电影
,拍好电影的导演都在国外出名,而本来是电影市场支柱的电影院——空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再跟我说冯小刚拍的都是垃圾,照我看他拍的好的很,至
少让老百姓知道电影院还有中国电影可看。我们应该大力表扬张艺谋,表扬张元,
张杨,路学长,表扬陆川,他们都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让自己的电影进入自己人的
市场,进入本土观众的视野。现实就是他们做出了贡献。

  说到这里,一句废话不得不说:各位应该接着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说自己想说
的话,包括我自己。



--




iamsb,我就是小sb,来sm我咯,哈哈,come on baby!!!!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9.112]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