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Rale (再不听话就把你飞了), 信区: Film
标  题: 很多的东西都没有来得及写上黑板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Jan 14 19:48:32 2002), 转信

雌黄

来源:论坛

        在看过阿巴斯的《穿越橄榄树林》、《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樱桃的滋
味》,看过穆森·马克马巴夫的《小鞋子》等这两年来为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伊朗影
片之后,再回过头去看《黑板》,会对伊朗电影有一些新的认识。《黑板》的导演
是穆森·马克马巴夫的女儿萨米拉·马克马巴夫,其父亲手为她剪辑影片,《黑板
》除了保持了伊朗电影一贯的叙事简单干净、以小见大、大量使用非职业演员等外
在风格之外,最大的独特之处就是涉及了战争,当然不是从正面,而是很巧妙地从
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到了战争的深处。
    两伊战争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时发生的事情,离开现在已经很远了,在萨米拉
的记忆里也不过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但我想在老马克马巴夫这一带伊朗电影人的
心里,那一定是一段积淀着痛苦和焦虑的回忆,他们自身好象没有参与到战争中去
,但他们目睹了他们的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那种记忆是潜藏在心里,时时
想冒出来时时又被他们压下去的东西。以前看到过关于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使用化
学武器的影片资料,场面颇让人同情,这次在《黑板》中看到老人、孩子、女人躲
在男主人公不大的一块黑板下,在遭到普通的袭击时惊慌地呼喊着“是化学武器”
的时候,我才确实感到了一种真正的恐惧。这也许就是电影这种虚构的影象比原始
的真实影象更有魅力的地方。
    应该说,这不是一部关于战争的记录片,但它用记录片的手法,从一个独特的
角度,从一个侧面讲述了关于人们如何在战争中生活的故事,从而也讲述了战争本
身。一群身背黑板的人,在山间行走,时而还要躲避空袭。他们是在寻找学生,但
他们可不是些象当代中国希望工程的优秀教师这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
失业者,只有找到学生他们才能找到工作。从这个奇怪的角度切入之后,电影的叙
事在两条并列的线索之间交错进行:一个背着黑板的男人(甲)找到了一群背着重
物在山间行走的孩子,另一个背着黑板的男人(乙)为了一袋胡桃成了一群想要跨
过边界线返回家园的难民的向导。
    甲的想法单纯一些:孩子中有一个想要学习读写的,在行走的路上,他就跟在
甲的黑板后面,练习发音和拼写,甲开始以为其他的孩子都不会读写也不愿意学,
但后来他发现,大多的孩子都上过学,但是他们不愿和陌生人交谈,因为这是他们
的父母交给他们的处世原则,好象只有这个孩子是既不会读写也愿意学的。孩子中
还有一个拿着望远镜的领头者,他好象在指挥着这一群孩子在干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甲不知道他们要去那里,他们的背上背的是什么,只是为了教这一个孩子而无目
的地和他们一起走着。
    乙的想法也很单纯——当一次向导,挣到一份食物。乙带领的难民中有一个好
几天尿不出尿的老人,他很痛苦,好象就要死了。老人有一个女儿,他没有丈夫却
有一个孩子。在路途中,乙和这个难民中唯一的女人结了婚,婚礼简单的如同儿戏
:男人和女人蹲在黑板的两边,说出愿意和对方结婚,然后一个长辈让他们站到黑
板的同一边宣布他们成为夫妻。很明显这样的婚姻对于男人来说是意外的,而对于
女人则是可有可无的,她好象对一切已经麻木了,婚姻与生存相比,毫无意义,更
加不可能涉及到感情,她一如既往地走路,照顾她的孩子和父亲。但对于乙来说,
生活中多了一项工作——教这个女人读写——伊朗电影很少涉及性爱,在这里马克
马巴夫用这样的处理来表现男人对女人的欲望:当男人把女人身边的孩子支开,用
黑板挡住人们的视线,在观众都以为他要干点什么的时候,他却在黑板上写下的一
句话“我爱你”,并让女人跟着他来读,认真投入的样子真的一点都不亚于做爱。
后来在遭受袭击的时候,乙和女人、孩子都躲在了黑板下面,他像一个真正的丈夫
一样用自己唯一的谋生工具——黑板——保护着他们,与此同时,老人由于惊吓,
竟然奇迹般地小便失禁了。战争就这样给这一家人带来痛苦和幸福!
    两个故事的结尾反差很大,导演好象是有意在展示战争的种种可能性。在第一
个故事中,当孩子们躲在羊群里通过了敌人的关卡之后,在休息在与一个牧羊姑娘
一起交谈时却被追上来的敌人枪杀了:那个好学的孩子首先倒下,其他的孩子想逃
走却也被子弹击中了,而在旁边亲眼目睹了整个事件的甲的结局是什么样的,导演
没有说,可能他自己也没法确切的知道。在战争的状态下危险无处不在但你只能凭
借命运的力量去抵挡,也就是说生命就系在偶然性那根细线上,就象开枪的敌人在
电影中一次都没有出现,但一个个孩子就在枪声中死去了。在第二个故事结尾处,
难民到达了边界线,女人要跟着他们回到家乡,但乙不想离开自己的土地,他们离
了婚——离婚的仪式也简单的如同儿戏:长者让他们站在黑板的一遍,然后宣布他
们自愿离婚,还把黑板作为财产判给了女方。这导致了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出现:在
清晨的浓雾里,女人背着黑板,牵着孩子向远方走去,她没有回过一次头,只有孩
子偶尔扭过脸来,在他们的身后,男人手拿一袋胡桃,注视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还
有那渐渐模糊的、黑板上还没有擦去的、女人始终都没有读会的一句波斯语——“
我爱你”。
    叙述这样的故事可能是相对简单的,难的是再怎么样,我们都没法象一个经历
过战争的人那样去体验。在那两块黑板上,前后写下的不过就那么几个字,但试想
一下,如果不是在战争的环境下,他们就不会背上黑板游荡,甲可以站在讲坛前,
给一群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上课,在黑板上写下许多他想教给孩子们的东西,孩子们
对待他也不会那么冷漠;而乙或许可以在自家的黑板上写下很多表达感情的词语并
一一把自己的女人教会。在影片里,黑板成了生存的工具,但在生存都成为问题的
时候,别人是不需要黑板的,没有需求,黑板当然也没法给背负它的人创造生存的
条件了。但黑板可以涂上泥土,可以在空袭来临时把黑板下的人融入土地的颜色;
黑板可以作为担架,用于抬起那个尿不出尿的痛苦的老人;黑板还可以砍下一部分
,在孩子摔伤的时候成为固定伤腿的夹板。由于战争,那么多的东西都来不及写在
黑板上,也不需要写在黑板上;同样是由于战争,那么多的东西都已经写在了空荡
荡的黑板之上。
    我不知道,背着黑板去寻找学生,这是出自于马克马巴夫的艺术想象,还是来
源于当年战争中伊朗的现实生活,但不管怎么样,从这里把故事展开,还说的这么
精彩,还把战争反映的这样深刻,读者肯定也不会质疑这件事本身的真实性了(艺
术真实,就象《樱桃的滋味》中的自杀方式很奇怪但很真实一样)。其实,在看影
片的时候,你一开始很可能都不会意识到这是反映战争题材的,至多就是觉得导演
把战争当作一种背景,但当故事一步步进行下去的时候, 你越来越觉得它跟战争
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到故事快要结束了,你才知道原来这简直就是一部“战争片”
(在这一点上,小马克马巴夫有点象戈达尔,他们讲着他们的故事,故事有自己独
立于背景之外的人物和情节,只是不断有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关于战争(马)、
革命(戈)的背景性的场景——空袭(马)、游行(戈)等等,但到最后你回过头
去想一想,那就是战争,就是革命)。从这个角度分析影片,有几个细节特别值得
注意:1,那些孩子说他们不要学习,他们是驴子,只知道负重和行走,那他们到
底在干什么呢?他们干了什么竟然使他们丢了性命呢?我们不妨猜测,他们背的是
军用物资(事实上很有这种可能),他们要去某个地方把这些东西交给自己的军队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这简直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战争故
事的类型。但还不止这么简单,还有一个问题:他们是自愿的吗?从他们说自己是
“驴子”的语气中可以想象,自愿的可能性非常小。那么只有一个解释是合理的:
同样是为了生存,只有干这样的事情,他们才能给自己、还有他们没有出场的父母
赚来钱与食物;他们不是战争中“为了祖国而献身的小英雄”,而是在为了获得生
存条件而工作的时候丢失了性命。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战争的残酷,可能更为深刻
。2,难民中为何只有老人和妇孺?很自然的解释是,正值壮年的男人都在打仗。
但他们在为谁打仗?难民要跨过国境线回到家乡,而且国境线是被封锁的,那是不
是说:主人公乙和难民来自不同的国家,甚至可能是来自敌对的国家呢?如果是这
样,片尾的那一幕就不仅仅是两个个人之间的感情的问题了,说的大一点,可能就
是两个国家之间期待着“我爱你”这样的感情的问题了。 我注意到:在两个并列
的故事同时发生的情况下,马克马巴夫把更为温情(虽然有些伤感,但不残酷)的
一个结尾放在了全片的最后,而那个残酷的事先结束了。这是一种期望,一种人道
主义、和平主义的关怀?也许这些大词是不准确的,但这样的处理,仔细想一想,
里面确实有一种感人的东西在。


--
知道吗?
因为有了电影,
我们生命也延长了
从电影里,
我们得到了我们这一生也得不到的生活经验
                                         ——  RR直播室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1.14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