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Ibe (v^---^送你点阳光补补身子), 信区: Film
标  题: 《荆轲刺秦王》显现出陈凯歌的美学暴力 (转寄)[转载]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Apr 16 10:26:42 2003),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Ibe 的信箱 】

  仔细看了几遍之后,我发现陈凯歌在电影《荆轲刺秦王》中使用的是一种非常暴力的美
学。他的人物设计、动机编排、历史解释、叙事方法全是他自己的。这种不按常理出牌、全
面自说自话的方法击碎了我对自己的常识的自信。荆轲行刺时头发上系满了小铜铃,我就觉
得违反常识。古人都是短兵器、冷兵器交手,要进行近距离肉搏,当敌众我寡时应该出其不
意。荆轲这样做是不是指望人家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大师到了,就闻风丧胆?

  人物也完全是导演意念的传声筒。秦始皇说的话和行为都是我不好理解的,动机和感情
随时在两极跳跃就是性格多面了?秦始皇有这么伟大、仁爱吗?我觉得影片应该叫《荆轲护
秦王》才对。为了突出秦始皇,安排了一个赵姬来爱他,辅佐他。这个赵姬不是凡人,她是
九天神女下凡尘。在当时那种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她可以要出现在哪里就出现在哪里。
她在秦国和燕国都没有正式的身份,可她在这两个国家都被称为夫人,而且在这两个国家都
可以差遣国家监狱的官吏。在大陆版的《荆轲刺秦王》里,所有的计谋和主意都出自赵姬:
给秦王出主意假意让燕丹逃跑的是她,给燕丹出主意派刺客是她,后来她憎恨秦王了,唆使
荆轲去刺秦也是她,告诉荆轲秦王早有准备的也是她,甚至图穷匕现这一绝招也是她想出来
的。这种人物的三级跳跨度太大,我感觉是导演想让人物干什么人物就得干什么,想让人物
怎样想人物就得怎样想。类似的处理还有。秦王杀了荆轲,可非要抱着他叫“你不能死,我
不准你死,你还没告诉我你笑什么呢。你知道我要干什么?”

  谋反,这种事儿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就这种面首人物内心的自卑、压抑和所处的地
位来说是有一定必然性的,是有心理依据的。可作者非要让表白“不过是你想做我的女人,
我想做你的男人,夫妻一样过日子,偏你是太后,就难了”。原来他们谋反是为了爱情?我
不明白。

  这就是我说的美学的暴力,它用违反常识、违反历史记录、违反基本人性的方法来建立
自己的价值系统和美学语境,它在电影观念层面使用的是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方法:用夸
张、变形和强化的电影语言来突出作者的主题,比如用跳起的三个石狮子来表示人民觉醒了
。作者把他的观念像敲钉子一样楔进我的脑子里。这种作者有一种玩弄观众于股掌之上的得
意和自信,有一种创造独特理解和崇高价值的自豪。这常常是那种才华横溢的作者刻意保持
的自我感觉,一种居高临下的精英之气和肆无忌惮、酣畅淋漓的暴力话语感觉,其中充满了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的豪情和王者之气。

  一个电影作者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构思安排人物关系,可以拿出自己对历史的解释,但应
该让观众能够看懂,不能完全超越有限的历史记录,他对人性是不能随意解释的,随意解释
人性是最大的暴力。例如,赵国被攻破时,那些五六岁的孩子怎么就肯自己跳下城墙去成就
大义?这是本片最可怕的一笔。这种爱森斯坦式的美学暴力比吴宇森、昆丁·塔伦蒂诺的暴
力美学可怕得多。暴力美学是让动作化为唯美,是挖掘枪击、打斗、爆炸等暴力动作中的电
影形式感,让这种血腥的场面转化为一种可欣赏的画面,比如我们看成龙、林岭东的许多影
片就是在欣赏一种暴力美学。至于对暴力的道德评价,这种影片是要让我们观众自己去想的
。而美学的暴力是要把我心目中的价值粉碎,把我的语言系统摧毁,是要对我进行强行的灌
输,使我接受作者的全部观念和道德。

  为什么我对这部影片这么认真?因为在国内,在我们的意识形态氛围和文艺观中,观众
不拿它当武打片看,陈凯歌也没拿它当商业片拍,主管文化的领导者可以拿它当主旋律弘扬
。对《荆轲刺秦王》,多数外国人是可以拿它当戏说看,当动画片看的,因为他们对中国的
历史反正是一锅粥,对中国的现实也不甚了了 。

--
※ 修改:·Ibe 於 Apr 16 10:29:25 修改本文·[FROM: 192.168.72.121]
※ 转载:·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72.12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