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gorgon (报复生活), 信区: Film
标  题: Re: 谁的奥斯维辛?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Apr 21 14:55:21 2003), 站内信件

建议你把文章的第5段和第7段再好好读仔细了.不是人家没说.是你没看懂.

你文中所说,"因为焚尸厂上一袭红衣的小女孩的死去",声称"我们没有办法走出来",
正是凯尔泰斯所指出的拙劣之处所在. 任何以为通过斯皮尔伯格的一部电影就能"走进
奥斯维新",能体会奥斯维辛人,能了解种族屠杀,能思考种族屠杀的人,就是拙劣之处
所在.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影响越大,其危害越大. 其造成的感伤的虚假性越大.

我没看过<辛>,所以我在重述凯尔泰斯的观点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情绪认同上的阻碍.
也因此,我没有立场去质疑你们从<辛>电影中受到的震撼,反思,悲剧的情绪抒泻等.
只是,每一个谨慎地面对"史实的重演"的观众,在感伤的同时,都有必要扪心自问一下,
我感受到了吗? 我能了解吗? 我以什么来感受呢? 我凭什么说我能够了解呢? 我有
同样深刻的情绪体验吗? 我能拍着奥斯维辛的幸存者的肩膀说,"哎,我同情你,
我很了解你的痛苦,因为我看过电影!"吗?
反思是好的,可是我们从何反思? 哀伤是好的,可是我们是否在刻意哀伤?
越是表现力强,情绪渲染力大的这样的电影, 就越有这样的嫌疑:
"是用所有可能的和不可能的方法疏远种族屠杀的问题,并指示幸存者应该如
何思考所经历的事情,不管这种思维方式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切实的经历相符".

也许有人会说,那多累啊.不就是看部电影嘛.
恩.对,那好,那就记住它只是电影好了.不要再提别的了.



【 在 pauper (排骨面)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人看问题似乎总是有这种问题,就好象孔庆东说《英雄》里只讲“大音希声”
: 却不解释什么叫“大音希声”......
:     我个人觉得首先,《辛》虽然没有凯尔泰斯所希望的悲剧效果和深刻反思,但就一部
: 电影来说,已无愧为经典。
:     再者,有犹太人人血统的斯皮尔伯格拍这样一部电影是为了反思、感恩还是为了票房
: 我不得而知,但有勇气直面历史的人获得掌声与褒奖应是无可厚非的吧。
:     另外,我个人觉得,《辛》与《美丽人生》是以两种方式反思,《辛》片中,我们于
: 人性的伟大光辉后窥见那梦魇般的6年,希望、生命、自由的火光几经磨砺还在手中闪耀

: 《美》片中,又在闹剧式的滑稽中承受巨大悲哀,仿佛过去的一切只是“游戏”。但我个
: 人更喜欢《辛》多一点,不为别的,只因为焚尸厂上一袭红衣的小女孩的死去....
:     激愤的凯尔泰斯问我们如何能从奥斯维新走出来,但我觉得我们没有办法走出来,撒

: 一直首在约伯的身边,约伯是靠信仰才没有堕落,如果有一天,上帝死了,奥斯维新或者
: 只是我们展现人性的预演彩排而已.....
: 【 在 gorgon (报复生活)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想这位凯尔泰斯并不是在质疑用电影重述史实的可行性.
: : 而是在质疑<辛>对于"解脱种族屠杀的包袱"的意图的可行性.
: : 这,我理解为电影表现手法,和通过表现手法而窥视到的导演的真诚度,的讨论.


--

※ 修改:·gorgon 於 Apr 21 18:13:10 修改本文·[FROM: 61.144.235.41]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4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