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tEe (恶梦衣裳), 信区: Film
标  题: 推介近期出版的有关电影的一些好书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Nov 27 18:28:31 2003), 站内信件

人民文学出版社“电影眼”系列:

《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反思》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著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九三二年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
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学于苏联电影学院,一九六一年毕业。他的电影曾经赢得多项
国际性大奖;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一九六二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其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一九八六年夏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同年十二月,塔可
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岁。

  “他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捕捉生命一如倒映,一如梦境。”安德烈.塔可夫斯
基,这位伯格曼眼中“当代最重要的导演”,终其一生完成了两部短片和七部长片,
部部堪称经典。自一九六二年《伊万的童年》荣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以来,塔可夫斯
基电影中如梦似幻的诗意特质,以及全然原创又缱绻萦回的影像,即令人屏息专注;
可谓继承了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辉煌传统。
  许多影评人曾试着诠释其浓烈的个人化视野,却始终难以企及。终于,在这本
《雕刻时光》里,他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回忆,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创作灵感、发
展脉络、工作方法以及浓烈的自传内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创作的种种问题。这些文章
系长期陆续写成,惟《牺牲》一章口述于其生命最后几周。在这本艺术证言里,我们
看到这位大师在“一团时间”里雕塑生命,仿佛时间奔驰穿越镜头,烙印于画面之中。


文汇出版社: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英】达纽西亚·斯多克编

    本书是基氏的电影生涯回忆录,全面回顾了基氏的从影历程:电影学校、纪录片、
故事片等。行文中时时闪现着基氏对电影的天才构想,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对祖国的
无限眷恋。同时,我们应当指出,基氏对社会、政治的一些看法,与我们所习见的观
点有所不同,但我们相信,读者自可在本书蕴涵的巨大社会和艺术价值中作出一个正
确的取舍。

书评:
    阅读《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对那些把他的电影当“艺术电影”来
看的人们来说,会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对那些愿意真正去理解这位大师的人们来说
却又是一把重要的钥匙,它能让我们接触到他电影的形式主义特征背后的东西,那些
他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些他用滤光镜给我们过滤出来的关于生活的真相。这个波
兰人对滤光镜的使用有一种近乎于狂热的迷恋,各种各样的滤光镜再加上那些玄奥阴
沉的叙事风格,使人们总是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他电影呈现的那些形式感和“深刻
哲学”中,大家更多讨论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是在用什么方式拍电影,而很少有人去
讨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在拍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拍?

  而基耶斯洛夫斯基自己却对所谓的“艺术电影”表现出了极度的冷漠,在《基耶
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回忆录中,他甚至用一种近乎于刻薄的态度,嘲弄
了那些和他同时期的所谓波兰实验电影。根据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回忆,在他就读电影
学校的那个年代,死气沉沉、乏善可陈的波兰电影界却在兴起一股所谓实验电影的浪
潮,那些实验电影的倡导者振振有词地指出:“拍摄人们及他们的生活条件没有什么
意义,我们应该拍艺术电影,尤其是实验电影。”为此,他们“在电影中剪一些洞”、
“或连续几小时在角落里开着摄影机”、“或在电影中乱涂乱画”,并以此来呈现
他们在电影艺术方面的革命性成就。电影因此与生活无关,而只是让人们看“大大小
小的白洞在屏幕的各处闪烁”。这样的电影显然不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想要的那种电影,
这位被我们误认为是个专门拍“艺术电影”的大师自己认为,他的所有电影都建立在
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想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人们是怎么生活的、人们为什么不
能生活得比现在更好、为什么人们的生活不像纸上描写的那么容易。”

  在这位“滤光镜大师”的作品中,对滤光镜的应用达到极致的无疑是那部《关于
谋杀的短片》,在这部仅仅85分钟的影片中,摄影师为基耶斯洛夫斯基制作了整整
600个绿色的滤光镜。
  在这里,基耶斯洛夫斯基关心的不是那些被滤光镜过滤出来的颜色,而是那些被
颜色遮蔽着的关于我们世界的真相。而这也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
的电影导演的全部理由。(孙建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台湾远流电影馆丛书:

    凭借网络,凭借数码技术,电影迟到地成了当今某些中国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而
不仅是偶一为之的娱乐消遣。以DVD为主要载体,电影成了美丽的出窍游魂。它溢出
了幽暗迷人的影院空间——尽管电影始终是并将继续是影院艺术,脱离它原本跻身的
放映厅、资料馆之“洞穴”的奇特氛围,进入了个人的世界。于是,它可以是某种时
尚、消费、娱乐,可以是某些优雅的文化、思想和表达,也可以是一类社会的行动和
介入。如果说,影院原本是20世纪个人主义者的集体空间,那么,录像带、VCD、DVD
将其撕裂/“还原”为个人的私藏。当“电影”溢出了胶片和影院——电影的血肉之
躯,也是空间的囚牢——的同时,它也开始丧失它在历史上曾拥有过的特权封印。看
电影,第一次具有了多种方式,开启了无数可能。……
  “电影馆系列”将引领您深入电影世界的腹地:在简明清新的叙事中体验电影大
师伯格曼易感的情怀与易碎的心灵,触摸“德国新电影怪杰”法斯宾德陌生而疏离的
灵魂,澄清“导演功课”中电影与美学的迷思……这就是“电影馆系列”出版的本意
——拓出一个关于电影、电影史、电影作者、电影理论的对话场域,凭借电影,让我
们重返20世纪,理解新世纪多元的表达,探寻电影的多维生命。

关于《电影馆》:
  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的《电影馆》系列一直在大陆影迷心中占有崇高地位,但一
直以来苦于价格过高而且难以寻觅,这套丛书始终是大陆影迷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幻收
藏。拥有任何一本《电影馆》都是一件相当值得骄傲的事情,更会是朋友之间争相传
看的垂涎对象。
  电影馆是一系列讲述世界大师级导演个人经验的电影书籍,在台湾的电影教育史
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陆影迷心中也占有崇高地位。它的魅力在于它告别一般
的电影讲义,以独特方式诠释有关电影艺术的一切。在这里你找得到几乎所有电影大
师的名字,找得到所有电影细致分工的理论,找得到《推手》、《饮食男女》这样我
们被熟知的电影分析,找得到你想知道的所有电影术语的含义。我们在这套书里可以
目睹我们熟知名字的导演们陌生的电影制作过程,目睹他们具体生活中的困顿,目睹
他们个人经验的形成,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如何抓住一闪而过的想法,把这些想法一点
点充实,发展成后来我们接触到的影片。在书里,这些我们无数次只能景仰的大师被
还原成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困顿在电影制作中的人。
  这样的书籍,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平心静气的沟通,我们读着书,再看他们
的电影,设想他们在自己的时代,一点一滴地表达自己的人生经验,于是我们更深入
地进入他们的电影,对于他们的电影,我们不再利用一套文化理论话语,做出符号化
的诠释。我们开始理解这些影象的来源,因为理解,这些电影不再是我们理论表述中
一道熟悉的摆设,而是开始有些贴心贴肺的意思。


《我的最后一口气》  路易斯·布努艾尔 著

    中产阶级、宗教、性、以及对贫穷的同情是布努艾尔电影作品的主要经纬,而超
现实主义的心理学要素则是他的手段和媒介。从作者一生的行迹中,我们看到了一个
时代的变迁。
  本书是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艾尔的自传,书中讲述了作者平淡而传
奇的一生。作为与20世纪同行的电影导演,他经历了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曾被流放到墨西哥。但所有这些磨难都不能消减作者对生活的热
爱。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他独特的个性:平易近人、幽默诙谐,但有时对人
对事却又有着强烈的偏见。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代电影大师活生生的内心世界,
没有任何的造作和伪饰,只是一份真实。


《解读电影》(上、下)  布鲁斯·F·卡温 著

  从一部电影的开始到完成,从《发条橙》到《劲舞》,从梅里爱到斯皮尔伯格,
本书充满激情地沉思着电影之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这部讲述作为艺术和手艺的电影的著作,配得上它雄心勃勃的标题。布鲁斯·F·
卡温,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福克纳专家和电影史家,在本书中汇集了大量关于电影制
作、电影美学和电影工业的有价值的资料,展示了电影的诸多面目,提炼出与电影制
作和电影批评有关的最重要的概念和框架,并给予它们以严格的定义,同时,对电影
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和导演作出丝丝入扣、条缕清晰的分析,专业而不失晓畅。


《光影大师:与当代杰出摄影师对话》  丹尼斯·谢弗 拉里·萨尔瓦多 著

  电影首先是一种技术,而不是艺术。要能将想像中的光与影在现实创造出来,才
能使电影得到充分的自由。基于这一理念,本书访谈了15位当代电影界最具影响力的
摄影师,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领域中的顶尖人物。其中有写实主义的大师阿曼
卓斯,拍摄过《教父》系列和《安妮.霍尔》,让同行称赞不已的戈登.威利斯;获得
四次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哈斯克尔.齐格蒙;等等。摄影师们所创造出来的影像最终
决定了电影的视觉面貌,他们的技巧、品位及至风格与每部影片的品质息息相关。本
书以对话的方式,将这些光影大师的生活经历、艺术理念、独到的技巧用文字记录下
来,跟随他们的讲述,可以让读者从摄影的维度重温众多的经典影片。


《导演功课》  [美]大卫·马梅 著

    人卫马梅(David Mamet),生于美国芝加哥,是美国当代声誉卓著的剧作家,曾
获纽约戏剧评论人奖,1984年其剧作《拜金一族》获普立兹奖。他也是著名的电影编
刷,1981年编写第一部电影剧本《邮差总按两次铃》一举成功;次年编写《大审判》
的剧本,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1992年被拍成同名电影;1987年编剧并首次导
演了《赌场》,获威尼斯影展最佳原著剧本奖;1998年编剧的《桃色风云:摇摆狗》,
对美国政治丑闻加以讥讽,再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2000年编导的喜剧片《我为
电影狂》,颇受观众喜爱;2001年编写《沉默的羔羊》续集《沉默的杀机》,观众反
映热烈。

    本书根据大卫马梅在哥伦比亚大学电影学院一系列课程内容的记录而来,凭借独
特的编剧技巧及三部剧情片的实务经验,大卫·马梅在本书中向初学者说明了电影的
摄制过程。他对一些导演经常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摄影机应该按在哪里?”“这段
故事的主旨是什么?”“怎样指导演员?”等提出了非常独特的了解,这对于刚刚接
触导演事务,或是任何一个准备拿起摄影机讲述自已故事的人都将具有建设性的引导
作用。


《伯格曼论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 著

  《第七封印》是少数几部真正深得我心的电影。原因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它
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有一点疯狂,有一点愚蠢,同时还有点急就章。但是我认为
它一点都不神经质,充满了生命力与意志力,也能够以激越的欲望及热情来申述它的
主题。
                                                            ——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本世纪最知名的导演之一。其生涯横跨电
影、剧场、写作等各个领域。曾以《第七封印》、《野草莓》、《假面》《芬妮与亚
历山大》等享誉国际影坛。1987年出版《伯格曼自传》,又曾出版小说 Sunday's
Children,已由其子拍成电影。

    伯格曼的生涯横跨电影/剧场/写作各个领域,是广大影迷非常推崇的大师。只不
过我们以前对他的了解,大多源于专业期刊或网络上的只言片语,很少看过针对他创
作思想的全面梳理。因此,这本《伯格曼论电影》可以说是对我们“营养不良”的一
次大规模补给。全书囊括了伯格曼创作生涯中26部作品的详尽解答,脉络清晰,从中
可以鲜明的看到大师的创作轨迹。不仅有益于专业知识上的吸取,而且会是一次津津
有味的探秘之旅。

  经过了数十年的沉淀,伯格曼在此将那些已深入他的灵魂、他的内心甚至于他的
五脏六腑的情感,再度挖掘出来,重新检视这四十年来在面对创作时曾经有过的欢愉、
热情、挫败与折磨,去发现自己隐藏的或不愿面对的自我。在此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伯格曼拍《沉默》、《野草莓》、《处女之泉》、《芬妮与亚历山大》等片时那易感
的情怀与易碎的心灵。
    围绕人的孤独与痛苦、人与上帝的关系、生与死、善与恶等问题,伯格曼开辟了
电影表现的新领域,为电影语言的刷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伯格曼也被公认为对于现
代电影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法斯宾德的世界》  [英]罗纳德·海曼 著

    他英年早逝,只活了37岁。

  他自学成才,24岁开拍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长片。

  他在14年时间里,拍摄了25部故事片,14部电视片和两部纪录片。

  他吸烟,他酗酒,他吸毒,他双性恋。

  成名之前,他卖过淫,成名之后,他更是挥霍所有博自己的“同志”一笑。

  他被称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心脏”、“‘新德国电影’最有成果的天才”、
“德国电影的神童”、“德国的巴尔扎克”,“德国的安迪·沃荷”“与戈达尔和帕索
里尼比肩的电影巨人”“当代西欧最有吸引力、最有才华、最具独特风格和独创性的
青年导演”。

  “德国新电影”怪杰法斯宾德的创作空间横跨了电影、电视及舞台剧三个领域,
其电影创作力尤其惊人。自1965年起至1982年去世为止,法斯宾德共完成43部作品,
其创作力凌驾于同辈人之上,且佳作不断,屡屡在国内外影展获奖。其作品虽然颠覆
了电影语言的基本序列,但透过通俗剧的形式,对观众深具魅惑力,也引起评论者的
深切关注。而另一方面,法斯宾德也是一个孤独的大男孩:他喜怒无常、无耐性、报
复心重、生活混乱,经常无理取闹,造成亲朋好友的痛苦。本书作者对此有一针见血
的评论:“惟有存在于艺术家腐坏神经系统中的愤怒与冷酷无情的狂喜,才是艺术创
作真正的灵感泉源。艺术家必须成为非人与超人;他必须与我们全人类保持一种陌生
而疏离的关系。”


《一个导演的故事》  安东尼奥尼 著

    一起突如其来的坠机,一则无人关注的新闻,一封未曾阅读的电报,一场莫名其
妙的骚乱,一桩逆伦弑亲的罪行,一个穿越边境的女人,一次不着边际的对话……
这些感情的残简、洞察力的片断,成为安东尼奥尼精致疏离的影片中的重要元素。

    这是世界级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一本笔记小说,其中充满真知灼见和睿智的
光芒。这些“速写”并非毫无关联的杂记和随笔,而是富有启示性和经过精挑细选的
一群“叙事核心”。荒凉的海滩、空旷的郊野、平静的海面、废弃的空城和无人的街
巷,通过这些视觉的“蒸馏”精粹,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象征和隐喻上的刻意求工以
及极富暗示力的摄影手法,从中欣赏到一种有力度的、细节丰富的画面语言。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著名的意大
利电影导演、摄影师兼制片人,世界级电影大师。1940年代后期曾随意大利著名新现
实主义电影导演罗西里尼工作,1950年代开始独立探索。他以摒弃现实的“叙事”,
注重性格的刻画以及含义隐晦的隐喻风格而著称,是诠释现代主义的最著名的电影作
家,其导演理念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他的主要影片有《女朋友们》、
《奇遇》、《蚀》、《红色沙漠》、《春光乍泄》等。1972年,安东尼奥尼的纪实性
记录片《中国》曾在我国引起轩然大波。
    作为多以视觉形象为表现载体,尤擅展示现代工业社会景观之独特美的导演,
他在电影史上的位置和对20世纪审美观念发展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3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