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tEe (linyu), 信区: Film
标  题: 颠峰过后的雷乃(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Jan  8 13:52:03 2004), 站内信件

颠峰过后的雷乃

  看完阿兰.雷乃的新片《不在嘴上》,我在琢磨:是不是应该承认一种很想说却
不敢说的失望。

  或是阿兰.雷乃已经僵化和陈朽,或是我太过偏狭与片面,不会有第三种结论。
法国各大传媒对这部电影的吹捧炒作声中,有多少是尊敬,有多少是激动,又有多少
是对电影本身的客观评价。按照法国人一句常用的话说,“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就
这样!”

    根据1925年一部同名轻歌舞剧改编的电影,编曲与唱词都套用了当年舞台剧的
本子,音乐朴素上口,摄影和剪辑流畅,演员都是跟随雷乃多年的演员,朗贝尔.威
尔森是底子很厚的实力派,又是以唱起家的,因《维纳斯美容院》获恺撒最佳新人、
因《天使爱米丽》而获世界声誉的安德鲁.托图成为雷乃班底的新队友,加上萨比娜
.阿泽玛和伊丽莎白.南蒂,一部彻底的关于中产阶级调情、偷情的讽刺风情画,从
任何角度看,这是都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拍摄全在封闭的摄影棚中,舞台剧表演
占去了电影的绝大部分时间,与《老调重弹》一样,《不在嘴上》的台词一大半是唱
出来的,而且与《老调重弹》不同,这里都是演员的原声演唱,这也是雷乃认为最有
突破的部分,但我却丝毫觉察不到看这部电影时有任何喜悦,我们在百老汇?在沦陷
区的巴黎小剧院?还在阿兰.雷乃这个老小孩的梦里?一切都在倒退,返回,到一个
最原始、最幼稚的原点,看来看去看四个字:阿兰.雷乃。

  新索邦大学电影学系有一位美国籍博士,他在研究中发现,几乎每一位导演的第
一部作品都可以成为他全部作品的范例,早期作品是多数导演最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记得奥利维.阿萨亚斯拍侯孝贤的纪录片里,侯孝贤回乡祭祖之后回到台湾,与朋友
们聚在KTV里,他对阿萨亚斯感慨地说,“现在没有年轻时那种力量了,年轻的时候有
劲儿,一种雄性的力量!”侯孝贤的感慨说出了电影人对某种创作状态的无奈。柏拉
图说,创作来自于神灵附体,激情对于艺术家来说有如神启般珍贵。最可怕的就是衰
竭,虽然年纪不是标志激情消退的铁律,可确实有些人老而不精彩了。

  记者问阿兰.雷乃,“你说过你再也不会拍改编的剧本,为什么这一次又选择了
改编?你说过不会重复自己的形式,可《不在嘴上》却像《老调重弹》的姊妹篇,你
说过……”阿兰.雷乃无奈地说:“问题不在于你想拍什么电影,这个时代,是你还
能拍什么电影。”在法国,很多被口传为“大师”的电影人仍然活着,夏布洛尔、戈
达尔和雅克.里维特不都好好的,可他们晚年的电影都差不多有名但不好看,他们被
自己创造的时代追了过去,颠峰过后的日子是无奈的,谁都不能永执牛耳,推陈出新
,激情退却,这些人只能从某种角色和使命中撤出来,回到各自平静而随心所欲的生
活里,《不在嘴上》是一部拍给自己的电影,也许永远不会再有超过《广岛之恋》、
《去年在马里安巴》或者《美国叔叔》的“雷乃电影”了,被贴上“时代、社会、流
派或者精神”的标签的雷乃已经消失了,从某一个时间开始,电影变成了雷乃的生活
,一个小小的幻想,一种情感的记录,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只能这样。


转载自 西祠胡同《后窗看电影》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4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