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koechika (忍,是一种美...), 信区: Film
标  题: 《最后的武士》:美国鬼子打日本鬼子 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Apr  9 20:37:01 2004), 站内信件

《最后的武士》:一段美国视野里的日本历史


文\红警苏红不懂爱

《最后的武士》像好莱坞电影最惯用的选择一样,再次采用了一个美国人的视角,
观看着世界及世界的历史。

其实,看这个电影,使我想到了《末代皇帝》。这个电影与《最后的武士》的一样
,都有着一个西方人的强烈的视角存在。

这里的东方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是一种东方情调被西方立论贯穿起来后形成的一
种必然带有错觉的西方奇观。

影片《最后的武士》的最大价值,在于表现出一个西方男人与东方男人之间达到了
惺惺相惜的生死之交,这种男人之间的吻颈之交,被影片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给
人一种荡气回肠、壮怀激烈的感觉。应该说影片在表现西方视镜下的东方情境方面
还是相当成功的。

1、 典型的好莱坞视角

对于好莱坞来说,有一种潜在的发现的视角潜藏在它的电影中,这就是,只有美国
人观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或者说,只有美国人参与的世界,才是存在的
世界。

所以,西方电影当然包括好莱坞电影里,始终有一个像发现新大陆那样的猎奇与观
看的视角。正如在西方历史观中,美洲大陆的存在,是因为哥伦布登陆以后才发现
一样,好莱坞自觉与不自觉地继承了这种唯我独尊的视角,并凭借着这种观察的视
角,扫视着全球的各个角落,同时,也回溯着历史。

在《末代皇帝》中,中国皇帝始终是英国人庄士敦视野里的一个被他启蒙着的无知
小儿,强调着西方人对末代皇帝的精神重塑。溥仪身上所象征着的中国冲破藩蓠与
封闭的冲动以及人性的觉醒,完全是在西方人的悲悯的施舍下,才逐渐地明晰起来
的。可以说,西方电影在这里发现了一个欧风东渐之后才逐渐成长起来的中国皇帝
,潜台词就是西方人不仅参与着东方近代历史上的支架重建工作,同时,更进行着
精神上塑造的重任。

在《最后的武士》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明治维新的艰难起步,完全是在美国人
的协助下才开始艰难启动的。在表现这段改革与保守的历史战争的时候,美国人充
当了两个敌对势力的武术教练,而日本人却成为两方高鼻子的美国人手中排兵布阵
的棋子。

在最后的决战中,对立的双方的指挥者都是美国人。西方人直接身体力行地干预着
东方的现代化进程,形象地说明了美国人对其它民族历史的强烈参与欲望。

2、 因为超脱而无视是非

正因为这是一部他人的历史,是东方面向西方坚船利炮的一次艰难的自救,所以,
这种血流飘杵的历史的是与非,是好莱坞电影不想去考究的。

所以,好莱坞电影抛弃了在表现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时的是非分明的价值判断,而
让一种高居于历史之上的所谓人性与道德分析占了上风。

在影片中,以森胜元为代表的武士叛乱,实际上违背历史的潮流,是以一种维护腐
朽的落后的制度的面目出现的。但影片回避了历史判断的介入,没有从日本历史的
发展走向上去歌颂正面的步向现代化的改革势力,而是倾注了对叛军的同情与溢美
,并把这种逆时代潮流而上、孤注一掷的叛军,幻化作日本武士精神的代表。出现
这样的情况,正是因为作为好莱坞拍摄的电影,勿需去承担对他国是非作出判断的
义务,它所关心与聚焦的只是一个美国人从人性角度所欣赏的人类,并以此为准绳
倾注满腔同情。可以说,在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出美国人关心的显然不是别国的历史
进程,是否符合他国的自身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富强,而是完全从美国
人所谓单方面的道德判断作出裁决。只要影片中的美国教官艾尔格兰认准了叛军首
领森胜元具有武士道的人格魅力,便不顾时代的走向,誓死支持这股逆流。在这部
电影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出美国人在当今世界上划分敌友时的那种强烈的利已性,
完全是从自身好恶决定着判断,而根本没有从他国的进步与发展的立场予以考虑。


影片中,竭尽全力地描写了违背历史潮流的武士首领阳刚的个人气质、侠胆柔肠的
品格以及叛军的众志成城的士气,把观众的视角完全地拉到了他们这一边来,为武
士们的失败扼腕叹息。这里,再好不过地说明了好莱坞电影置历史判断于不顾,一
味地从自身视角出发所产生的反向的煽情效应。试想一下,如果在好莱坞拍摄的《
爱国者》电影中,完全以影片中的英国人的立场,表现出他们反对分裂、且绅士风
度的一面,不知美国民众是否可以超脱出历史的已有定论,转而去把同情心放在影
片中的英国人这一边来呢?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美国人对世界上的是非不仅作出判断,而且还直接参与,其实
,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具有好莱坞这种强烈的自视意识。像吴宇森导演的《喋血双
雄》,其实表现了西贡陷落前香港人在越南的命运问题,与好莱坞电影明显不同的
是,这里的梁朝伟扮演的香港人,只是顾着自己的逃命,而决没有参与到所在国家
的两派争夺中去,对周围的炮火弥漫视而不见。影片中梁朝伟在炮火连天的小道上
,漠然地行走着,这样的表现在好莱坞电影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好莱坞电影中的美
国人,肯定会像《最后的武士》艾尔格兰那样,身披盔甲,手执利刃,投身到沙场
上去拼搏厮杀。

3、 西方式战阵与东方式柔情交相辉映

影片中最为壮观的战争场面,是影片结尾处的最后一分钟决战。在这场战争的设置
上,由于双方力量的指挥官都是美国人,所以这样的战斗,显然也西洋化了。这种
列队踏步向前的战争方式,我们曾在《战争与和平》、《拿破化在奥茨特里兹战役
》、《光荣》等表现西方古典战争的影片中,见识过这样的战阵。而当这样的战阵
出现在日本人的国土上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是美国人把西方战争移植给了东瀛土地
,还是确实存在着日本人作为西方军事战争的摆设的历史真实。不过有一点可以肯
定的是,在《最后的武士》中,日本人是按照美国人的意图,进行着一场西方式的
战争。

如果说好莱坞总离不了它的模式化的借船插篙的爱情俗套的话,那么,《最后的武
士》中的爱情最程式化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世界各地,总
会与当地姑娘心生爱慕,鲁迅早就说过,英雄在征服别人的同时,还要征服别人的
女人。在影片中,最牵动柔肠的还是美国人艾尔格兰与日本女人多丽子之间那种由
龃龉到爱恋的过程,而实现这样的转换,对好莱坞来说,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越有
难度、越不可能的爱情,好莱坞越有能耐把它变成可能。王子与贫女(《灰姑娘》
,公主与穷小伙(<泰坦尼克号>)都是好莱坞乐此不疲制造的奇迹。把一个杀死丈夫
的仇人,变成相恋的对象,对好莱坞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最后的武士》在这
次俗套的过程中,也入乡随俗地东方化了一次。日本女人多丽子那种自守、矜持而
又端方中的那种温柔的力度,足以摧毁艾尔格兰内心的防线。毕竟是东方的故事,
影片在东方爱情的那种费力的铺垫中,缓慢地把日本女人那种从仇视到化解直到心
中情愫水一样流出的形态,穿插在影片的故事进程中,倒也婉约多姿,惹人情思。
当多丽子亲自为艾尔格兰披上战袍,爱情升温可谓水到渠成。那蜻蜓点水的一吻,
极具东方情韵,真不知道好莱坞是如何压抑住西方式如火如荼的爱情方式,而清心
寡欲到这样的纯净的地步的。

总体上来说,影片中的日本演员相当出色,森胜元的那种强悍、暴戾的性格,仿佛
从内心里向外发散着一种凶狠,多丽子那种不苟言笑的内敛的表情下的点滴涟漪,
把一个女人的微妙内心表现得富有层次,楚楚动人,而汤姆·克鲁斯除了继续用他
那一副与伟岸相差得十万八千里的五短身材,踉跄着奔跑,并且用他那标志性的牙
齿,显示出一副傻乎乎的憨厚模样之外,看不出有一种震慑人的力度,就像一个愣
头小伙子被一群野兽裹胁着,显不出自身的力道来。从这个影片中,我们的确可以
看出日本有着相当出色的演员,不然我们中国电影界不会长期以来一直仰视着高仓
健这样的男人的峰峦而痛感望尘莫及。中国男演员大多偏软,偏松弛,缺乏一种鹰
一样的阴鸷的锐利之气,从这个电影中,的确看出日本男性演员足以具备与好莱坞
明星相抗衡的实力,而中国大陆男演员中似乎还很难看出谁具有这样的潜质。



--
 我是KoechikA,yeah~~~
わたしは   Koechika  です!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85.7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